一、小兒咳嗽是不是需要掛兒內(nèi)科
意見建議:孩子咳嗽常見于感冒、氣管炎或肺炎,醫(yī)生會根據(jù)接診的情況給予相應的檢查及治療的。應掛呼吸道內(nèi)科。
兒童覺得喉嚨干癢難忍,咳嗽不止,這是個嚴重的信號,暗示人體已經(jīng)存在某些疾病,需及時給予診斷與治療。那么,兒童喉嚨癢咳嗽應當采取哪些措施呢?
1、除非嚴重咳嗽,否則盡量不予用藥。人體的免疫能力自然會消滅這些外來的病原微生物,在與外來病原微生物抗爭的過程中,人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將得到增強。濫用藥物,只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長期以來,小朋友就會過分依賴藥物來抵御疾病。
2、不建議用抗生素。如病情日趨嚴重,可以選用一些藥物,但是最好不要給兒童使用抗生素。如必須使用抗生素,也應當以低劑量為好。需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服藥。
3、使用加濕器。干燥的空氣會讓小朋友的咽喉更加難受。所以,空氣加濕器可以濕化室內(nèi)的空氣,有效減輕患兒的病癥。
4、增加飲水。多飲水可以是兒童的咽喉得以濕潤,從而使咽喉干癢咳嗽的情況得到緩解。
二、小兒咳嗽的病因是什么呢
小兒咳嗽的病因
很多因素會導致小兒出現(xiàn)咳嗽的癥狀。
1、上呼吸道感染
此時兒童的呼吸道黏膜發(fā)生了炎癥,外界的干燥空氣會讓兒童感到很不舒服,從而誘發(fā)甚至加重兒童的咳嗽。如果父母能夠濕化室內(nèi)空氣(如使用空氣加濕器,在室內(nèi)灑水等方法),就可以有效地緩解小朋友的病情。
2、支氣管炎
該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劇烈的咳嗽。應當及時就醫(yī),并按醫(yī)囑服藥。注意,家長不要讓兒童吃過甜或過咸的食物,這將加重他的病情。
3、咽喉炎
患有咽喉炎的兒童,往往覺得喉部很癢,于是不斷咳嗽。需請醫(yī)生予以治療,家長切勿自行用藥。
4、過敏性咳嗽
對于本人或親屬有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歷史的兒童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對咳嗽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要盡可能早地確認導致咳嗽的原因并予以治療,不讓病情進一步發(fā)展。
5、吸入異物
如不慎吸入異物,要及時把它咳出來。切忌用手去摳,這樣只會把異物推往更深的地方。如果反復咳嗽依舊不奏效,則應當立刻就醫(yī)。
三、小兒咳嗽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1、預防感冒
感冒可能誘發(fā)咳嗽。預防咳嗽,首先要預防感冒。主要是加強日常的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
2、少去公共場所
少去這些地方,就可以降低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概率。
3、食物的預防作用
一些食物,如梨子,蘿卜等,都可以有效預防咳嗽。
4、及時增減衣物
如孩子手腳冰涼,家長就要給他們多穿一點衣服;反之,如孩子的頸部或背部冒汗過多,說明需要脫掉一些衣物,這樣可以降低孩子感冒和咳嗽的風險。
5、加強營養(yǎng)
三餐有規(guī)律,保證營養(yǎng)充足和全面,以保證孩子有強大的免疫能力。不要讓孩子吃太多零食,也不要讓孩子吃生冷食物。如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咳嗽等現(xiàn)象,則要注意飲食清淡,尤其冬季要給予熱食。且應當注意多給蝦皮小朋友喝水和吃水果,以此來彌補身體中流失的水分。
6、科學的日常起居
給孩子一個寧靜的休息環(huán)境,且要經(jīng)常給居室通風以保證空氣清新。要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小朋友在病中不可洗澡,因為此時血液循環(huán)比較旺盛,容易二次著涼。應待到病情稍緩(已退燒,只有晨起時稍有咳嗽,食欲逐漸回復,且精神狀況尚可)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沐浴后入睡。等到病情進一步好轉(zhuǎn)后,可以隔日洗澡。
四、小兒咳嗽的食療方有哪些
1、紅糖姜棗湯
食材:紅糖和大棗各30克,姜15克。
步驟:加水3碗,煎服。
功效:去除體內(nèi)風寒,主治傷風咳嗽。
2、蘿卜蔥白
食材:蘿卜1個,蔥白和生姜適量。
步驟:
(1)蘿卜切碎,加3碗水煮熟。
(2)加入蔥白和生姜,煮熟后連湯水并渣滓一起服用。
功效:可以祛痰,呵護小朋友的肺部,停止咳嗽,對風寒咳嗽尤為有效。
3、鮮梨貝母合蒸
食材:梨一斤,白砂糖30克,貝母適量。
步驟:
(1)將梨去皮并一剖為二,挖掉梨核。
(2)將白糖和貝母填充于內(nèi),再將其合二為一。
(3)蒸熟后食用。
功效:去肺熱,化淤痰。治療咳嗽或肺癰的有效方法。
4、冰糖燕窩
食材:大米2兩,冰糖1兩,燕窩10克。
步驟:
(1)溫水將燕窩洗凈泡軟,并用開水發(fā)好。
(2)大米淘洗干凈,倒水,用大火煮開后換用文火慢熬。
(3)取燕窩,與大米同煮,月1小時后,加入冰糖,待冰糖完全熔化后即可喂食。
功效:治療哮喘或體虛而造成的咳嗽。
5、豬肺蘿卜湯
食材:豬肺與蘿卜各1個,杏仁15克。
步驟:共煮約1小時后食用。
功效:主要用于長期慢性咳嗽。
6、芝麻冰糖
食材:芝麻15克,冰糖10克。
步驟:將二者糖混合,用開水沖飲。
功效:對夜間咳嗽有良效。
掛呼吸科,如果掛錯科醫(yī)生會給你講掛錯了,或者掛號時你問一下前臺,他們也會簡單給你講解,不用存在診治效果不好。你想想,不是自己所能解決的問題自己會去接嗎?醫(yī)生也一樣,如果不是自己專業(yè)能力之內(nèi)的病,自己也不會去接,醫(yī)生會診就是多科醫(yī)生共同診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56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