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棘球蚴病的概述
1
、肝包蟲病(echinococcosisoftheliver)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類作為中間宿主而受害。絕大多數(shù)細粒棘球絳蟲(犬絳蟲)的幼蟲,少數(shù)由泡狀棘球絳蟲的幼蟲入侵肝后致病,以形成寄生蟲性肝包囊為特征,故又分別稱作肝棘球蚴病或肝泡球蚴病。2
3、其中約75%的幼蟲被阻留于肝
,尤其是右半肝內,少數(shù)可隨血循環(huán)散布到肺(占15%左右)、腦、腎、脾二
1、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
2
3
三
1.超聲表現(xiàn):
(1)為首選檢查方法。囊腫呈圓形成類圓形
(2)病變周圍可有回聲增強。
2 .CT表現(xiàn):
(1)好發(fā)于肝右葉
(2)大的囊腔內可見分房結構或子囊(囊內囊)
(3)囊壁可見鈣化,呈殼狀或環(huán)狀
(4)因感染或損傷
四
根據(jù)囊腫有無繼發(fā)細菌感染而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1.包蟲囊腫內囊摘除術 臨床上最常用,適用于無繼發(fā)感染者
2.包蟲囊腫合并感染后,子囊和頭節(jié)均死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96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