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7日發(fā)表在美國《科學-轉化醫(yī)學》雜志上的研究稱,馬兜鈴酸會導致人體發(fā)生大量基因突變,從而引發(fā)癌癥,其致癌性強于煙草和紫外線。
馬兜鈴酸天然存在于馬兜鈴、尋骨風、天仙藤和朱砂蓮等馬兜鈴科植物中。20多年前,含有這類成分的中草藥減肥藥被發(fā)現(xiàn)會導致腎損害,后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它還增加罹患尿路癌癥的風險。約10年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將馬兜鈴酸列為一類致癌物。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報告說,他們對接觸過馬兜鈴酸的19名上尿路癌癥患者以及沒有接觸這種毒物的另7名患者進行了全外顯子組測序。結果發(fā)現(xiàn),馬兜鈴酸接觸組每名患者平均發(fā)生753個基因突變,而非馬兜鈴酸接觸組每名患者只有91個基因突變。研究表明,馬兜鈴酸能引發(fā)的基因突變數(shù)量高于煙草和紫外線。
另一項研究由來自新加坡、美國與中國臺灣等多個醫(yī)學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他們利用全基因組和外顯子組測序技術證實,接觸馬兜鈴酸可能會引起過去被認為由其他致癌因素導致的癌癥。例如,一種過去被認為是由吸煙引起的上尿路癌癥和一種過去被歸因于某種慢性肝炎感染所致的肝癌,可能均與馬兜鈴酸有關。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次證實馬兜鈴酸與肝癌之間的相關性。
新加坡國立癌癥中心的鄭敏展教授是該研究負責人。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以前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僅與導致尿路上皮癌的p53單個基因突變有關,但實際上它能導致成百上千個基因突變,“比煙草、紫外線等其他致癌物造成的基因突變還要多,據(jù)我們所知是目前最強的遺傳毒物”。
據(jù)鄭敏展介紹,歐美以及新加坡等地在2001年到2005年間開始禁止使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然而其危害并未消除,一是在禁令前服用此類中草藥的人群中,仍然不斷發(fā)生由馬兜鈴酸引起的上尿路癌癥和部分肝癌;二是此類中草藥雖然在許多國家已被禁售,但在某些國家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還可以買到。因服用含馬兜鈴酸中草藥而導致腎功能衰竭的病例仍屢見不鮮。
2004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根據(jù)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其制劑不良反應的報道以及毒副作用研究和結果的分析,決定加強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其制劑的監(jiān)督管理,凡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制劑一律嚴格按處方藥管理。
我認為不正確,因為我記得魚腥草中不含?馬兜鈴酸?,它含有馬兜里內酰胺,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物質。
?馬兜鈴酸?是導致人體出現(xiàn)癌癥的罪魁禍首,對人類身體有極為嚴重的危害,早已經(jīng)被列為致癌物質,它有腎毒,而且會導致癌癥高發(fā),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說魚腥草含?馬兜鈴酸?是不正確的一種說法,因為魚腥草所含有的物質中沒有?馬兜鈴酸?只有馬兜鈴內酰胺,這種物質不會致癌。
?馬兜鈴酸?確實是一種致癌物質,還會危害人類腎臟健康,但這種有害物質多數(shù)存在于馬兜鈴,其他植物中出現(xiàn)這種有害物質的概率特別低,而魚腥草并不屬于這種植物,所以它根本不含有馬兜鈴酸,人們可以放心食用它,不用擔心,它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雖然魚腥草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不會讓食用者中毒,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馬兜鈴酸?被確認是一種致癌物質后,已經(jīng)被相關部門進行管控和禁用了,而那些含有這種物質的青木鄉(xiāng)關木通等藥物,也已經(jīng)被限制在臨床使用,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魚腥草根本不含有這種成分,如果它真的含有?馬兜鈴酸?,應該被禁止食用,但我們根本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規(guī)定。
魚腥草雖然不含有?馬兜鈴酸?這種致癌物質,但它是一種性質寒涼的食材,而且有男人的氣味,所以在吃這種食材的時候也要注意食用安全,一次不能吃太多,食用以前應該先用清水浸泡,再用沸水焯燙,這樣能緩解它的寒氣也能讓它的腥味變淡一些,吃起來口感會更好,也會更安全。魚腥草不但白色的根可以吃,它綠色的葉子也能吃,食用方法差不多,但葉子的腥味要略差一些,更容易被人接受。
The Dark Side of an Herbal Medicine(草藥的黑暗面)
最近馬兜鈴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美國權威雜志《Science》發(fā)布一篇文章稱傳統(tǒng)中藥中的常見成分——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可能是導致很多亞洲人患肝癌的原因。其中,針對臺灣地區(qū)肝癌患者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78%的患者,罹患肝癌可能是馬兜鈴酸所致。針對大陸地區(qū)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48%的患者,肝癌可能歸因于馬兜鈴酸。
接著就有報道繼續(xù)指出,早在2002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曾對傳統(tǒng)中藥進行致癌風險評估,將馬兜鈴酸列為1類致癌物,即已確認其對人類有致癌性。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qū)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
甚至在2003年11月,臺灣臺北榮民總醫(yī)院臨床毒物科醫(yī)師吳明玲在臺灣主張,全面禁止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
含有馬兜鈴酸的部分中藥在中藥界有著重要意義。
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中,馬兜鈴科植物細辛使用量最大,也最為廣泛?!凹毿恋母肯噍^于葉、莖,馬兜鈴酸含量較低,因此被入藥的只是根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葉祖光說。
原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煉對《財經(jīng)》記者表示,有一些植物對人體有益,也有一些植物對人體有損害。中醫(yī)藥講究配伍禁忌、君臣佐使,都是前人經(jīng)過幾千年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的,“比如,五六種藥材經(jīng)過配伍或煎煮,或者經(jīng)過其他的加工炮制后,它的藥理作用就會發(fā)生改變,毒副作用會減小?!?br>
并且,馬兜鈴酸微溶于水,所以以水熬制的湯劑中馬兜鈴酸的含量又再一次被減少。
因為此次的馬兜鈴酸事件,中藥再一次被懷疑。中藥是否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為什么類似于含有馬兜鈴酸一類的草藥會包含在中藥中?
首先,需要澄清一個事實,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僅僅只能被稱之為草藥,而不能夠被稱作中藥。中藥的最大的一個前提就是在中醫(yī)藥理論下使用,絕不能脫離這一前提。而因為馬兜鈴酸有致癌性,而草藥含有馬兜鈴酸,所以中藥就是危險的。這樣的推論是錯誤的。
其次,在中藥中,對于含有馬兜鈴酸一類的草藥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由于關木通含馬兜鈴酸量大,所以被木通取代。而其余藥物,基本上是用于湯劑使用(馬兜鈴酸難溶于水)。若以粉末等非湯劑使用時,則有著嚴格的用量規(guī)定。
最后,為什么在論文當中僅僅只提到了馬兜鈴酸會致癌,而卻未提出在多少的用量下才會導致癌變呢?眾所周知,做胸透也易致癌,但是由于做得次數(shù)少并且接觸時間也短所以可以忽視。那為什么卻緊緊抓住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在中藥中使用的問題呢?
我們是否也應該辨證來看待中醫(yī)藥——中華幾千年智慧的結晶,而不僅僅是帶著有色眼鏡來對它進行批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09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臥室顏色影響睡眠,藍色有助于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