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食鹽吃多了對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僅會讓血壓升高,還會引發(fā)心臟病和腎臟疾病,所以,平時在生活中要注意食鹽的攝入量。但是,有很多食物都屬于高鹽食物,很多人都愛吃,那么,高鹽食物有什么危害?哪些高鹽食物要忌口?
1、高鹽食物種類
1、腌制的食品。如醬、醬菜、咸肉等。如添加了亞硝酸鹽的火腿腸、加入了小蘇打的面食和糕點等。
2、咸味濃的快餐。比如漢堡包、油炸土豆等。此外,油炸方便面調(diào)味包含鹽量也非常高。
3、用面包屑包裹、油炸、熏制、罐裝、鹽浸的魚。
4、咸肉、熏肉、咸牛肉、午餐肉、香腸、熱狗。
5、含鹽飲料。
6、含鈉調(diào)味品:番茄醬、蛋黃醬、醬油、沙拉醬等。
鹽食家家做法調(diào)味的必需品,然后現(xiàn)在的人們使用鹽卻已經(jīng)嚴重超標了,不要以為是小事哦~過量的攝入鹽可是對身體非常不利的。
2、高鹽引發(fā)的身體危害
1、骨質(zhì)疏松
缺鈣會引起骨質(zhì)疏松,鹽吃多了也會引起骨質(zhì)疏松并促使病情惡化。平均6克鹽的攝入,會增加23毫克鈣的排出,日常飲食中可以補充到足夠的鈣(400~800mg)。但是,大部分的人,從飲食中吃進的鈣已經(jīng)不足夠,卻還攝入過高的食鹽,加速鈣流失;久而久之,骨質(zhì)流失,骨質(zhì)疏松形成,如繼續(xù)高鹽膳食將促使病情惡化。
2、胃癌
過多的鹽吃進胃里,會刺激胃粘膜,致使胃膜細胞經(jīng)常分裂,增加形成胃癌的幾率。在美國、日本、意大利和我國發(fā)現(xiàn)患有胃癌的病人,其飲食中鹽的攝入都較一般人高。
3、糖尿病
國外專家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食物中的鈉含量與淀粉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應有著直接的關系。食鹽可以通過刺激淀粉酶的活性而加速對淀粉的消化,并加速小腸對消化釋出的葡萄糖的吸收。因而專家提醒糖尿病病人,應以限制食鹽攝入量作為防治糖尿病的一種重量措施。
4、高血壓
鹽里面的鈉離子過多的被吸收入血后,引起水鈉儲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并能同時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也會引起血壓上升。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臨床高血壓的干預治療證實,限制食鹽攝入對血壓降低有顯著性作用。
5、上呼吸道感染
高鹽飲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還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亦相應減少,有利于各種細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繁殖;同時由于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diào),導致發(fā)病。
隨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市場上食用鹽的種類日益增多。諸如低鈉鹽、調(diào)味鹽、麻辣鹽、胡椒鹽、湯料鹽、保健鹽等五花八門,含鹽的佐餐食品琳瑯滿目,人們可以在多種選擇中去豐富生活風趣。俗話說“眾口難調(diào)”,或咸或淡并無大礙。但是,別忘了食鹽的攝取應有科學和健康的概念。守住家中的“鹽罐子”,保證健康的每一天。
3、吃鹽的注意事項
1、少買及時吃
少量購買,吃完再買,目的是防止碘的揮發(fā)。因碘酸鉀在熱、光、風、濕條件下都會分解揮發(fā)。
2、忌高溫
在炒菜做湯時忌高溫時放碘鹽。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
3、忌在容器內(nèi)敞口長期存放
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碘容易揮發(fā)。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nèi),用完后將蓋蓋嚴,密封保存。
4、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質(zhì)結(jié)合后會被破壞。據(jù)測試,炒菜時如果同時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鹽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會下降。
5、炒菜時晚放鹽
眾所周知,鹽具有較強的脫水作用。專家指出,肉類菜肴等熟透或臨出鍋放鹽,這樣烹調(diào)出來的肉嫩而不老。若過早放鹽,肉中的蛋白質(zhì)容易凝固,使肉質(zhì)變硬,體積縮小。炒蔬菜時鹽放得太早,鹽與菜共同翻炒時會造成鍋內(nèi)菜的滲透壓升高,蔬菜失水使得炒出來的菜外觀“干萎”,而出鍋前放鹽則會使蔬菜脆嫩可口。涼拌菜時放鹽過早,會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
炒菜時早加鹽會使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量高于晚放鹽。這是因為炒菜先放鹽,會讓食材出水帶走維生素C。事實上,水帶走的不僅僅是維生素C,還有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包括葉酸、維生素B1、B2等。在細胞當中,它們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傳熱較慢,損失較小。一旦跑到湯汁里,它們會直接受到高熱,并失去其他細胞成分的保護,損失會明顯增大。
6、豬油炒菜應該先放鹽
如果用豬油、雞油、未達到精選花生的花生油等油炒菜,宜先加入少量的鹽再炒菜。這對未能達到完全精選花生的花生油而言,鹽中的碘化物可以去除存在于花生油內(nèi)極微量的黃曲霉毒素;對動物油來說,先加入少量的鹽有利于消除有機氯農(nóng)藥的殘留量。
如果我們炒菜用的油是其他植物油,不存在黃曲霉毒素的問題,應在菜出鍋前加鹽最佳。這樣能減少蔬菜中維生素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在烹調(diào)時的損失,又能有滋味。
食鹽是我們?nèi)粘I钪胁豢缮俚恼{(diào)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不僅能調(diào)節(jié)食物口味,其中的納還能維持體內(nèi)的水分平衡和細胞功能。
但長期攝入太多的食鹽會危害健康,增加糖尿病人的發(fā)病風險。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吃鹽多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2 倍。
這是因為,攝入過多的鹽會使體內(nèi)的「饑餓素」增加。
這種物質(zhì)會抑制胰島素分泌,直接削弱胰島素的降糖能力。
不僅如此,「饑餓素」會增加食欲。
攝入的鹽過多,就容易變胖,糖尿病常常伴隨肥胖而來。
因此,想預防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要適量食鹽。
以下是給糖尿病患者的一些飲食建議:
1、低鹽飲食,養(yǎng)成清淡口味。
糖尿病人應把食鹽用量控制在4克左右,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變和腎臟疾病等,應控制在2克以內(nèi)。
4~5克的食鹽,相當于一蓋鹽的量,即盛滿的礦泉水或飲料瓶的薄瓶蓋。
2、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鹽。
3、菜湯的含鹽量是最高的。
要做到只吃菜,不吃湯,切忌不要把菜湯和米飯一起拌著吃。
4、用辣椒、大蒜、醋、胡椒為食物提味,逐步改變口味。
5、少吃榨菜、咸菜和醬制食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6、注意食品含量表。
購買包裝食品時,閱讀“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7、減少使用醬油、蠔油、豆瓣醬、味精、雞精、沙拉醬、番茄醬等調(diào)味品。
8、少吃加工食品和罐頭食品,多選擇新鮮的肉類、魚類、蛋類。
9、除了關注咸口食物,還應關注一些“隱藏鹽”食物。
比如方便面、掛面、堅果、面包、餅干、冰激凌等。
10、要養(yǎng)成少加鹽的習慣。
如果在餐館吃飯,應要求其少加鹽,點菜時盡量選一些低鹽菜品。
要預防糖尿病和控制血糖,不只是少吃鹽就能實現(xiàn)的。
平時還應多運動,少吃高脂、高糖、油炸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等等。
end? ??
編輯:足康科技
圖源:pixabay(侵刪)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本平臺部分內(nèi)容引用或改編自其他公眾平臺及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吃高鹽食物的危害:
很容易導致心腦血管健康受到影響。
高鹽是“健康殺手”,會降低細胞活力,
加快機體衰老。
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已將加工肉制品列為人類明確致癌食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01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害怕打雷怎么辦
下一篇: 維生素C有什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