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夏季發(fā)病率增高細菌性痢疾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食物性傳播,吃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品
,或飲了污染的飲料及牛奶就可能發(fā)病。水源污染,如水源被痢疾桿菌污染會引起流行。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傳染,主要通過手接觸傳播。蒼蠅有糞食兼食的習性,其帶菌率達8—10%,與菌痢傳播有密切關系。急性菌痢病人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腸道隔離治療
,以防止傳染給其它人。急性期除休息之外,應給予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的無渣飲食
,忌食刺激性、多油,多渣和粗纖維食物。急性腹瀉或嘔吐可引起脫水
、缺鈉、鉀及堿中毒、酸中毒。因此,補充水分及鹽十分重要。一般輕癥無嘔吐者可多飲水并服用口服補液鹽,若屬中、重度脫水,明顯失鈉和鉀,則需要靜脈輸液治療。抗生素最好經(jīng)測試后選用敏感的
,同時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現(xiàn)在提倡使用思密達等消化道粘膜保護劑
有痙攣性腹痛者切不可自己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物
,以免導致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于腸道而加重中毒癥狀。大多數(shù)急性菌痢經(jīng)過及時治療,可以迅速康復,不至于轉(zhuǎn)為慢性痢疾。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2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痰瘀痹阻型痛風
下一篇: 成年癲癇與抑郁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