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前去中醫(yī)醫(yī)院的針灸科求醫(yī)的面癱病人有所增加,醫(yī)師提醒面癱患者,要及早就醫(yī),并選擇恰當?shù)闹委煼椒ā?/p>
記者在醫(yī)院了解到,近日來,連續(xù)幾位面癱患者前往該院針灸科求醫(yī),有的病人由于未能及時就醫(yī)而加大了治療難度。醫(yī)生介紹說,面癱的急性期為5到7天,治療時間越早,療效越好,拖的時間越長療效越差。
據(jù)了解,面癱又稱面神經麻痹,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類,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起病突然,常見為一側面頰動作不靈,既不能蹙眉也不能鼓腮,一半臉的面部表情肌癱瘓。對于周圍性面癱而言,針灸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痛苦小等特點。
據(jù)專家介紹,針灸治療面癱,主要包括針灸療法、電針療法、耳針療法等。一般一至兩個月即可痊愈。治療時,患者用輕柔手法根據(jù)面部肌肉走向進行按摩,也是簡便有效的方法。當神經功能開始逐步恢復時,加強做各種表情動作及咀嚼練習等,可以促進面部的癱瘓肌進一步恢復。
可以,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面癱中醫(yī)治療效果好,中醫(yī)治療面癱一般以針灸、中藥綜合治療,針灸難點在于手法與取穴
取主穴:合谷,太沖,牽正,頰車、地倉,下關,迎香,承漿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耳后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
風寒性的面癱在針灸時取面部主穴加風池,來祛風散寒風熱型的面癱在針灸時取面部主穴加曲池,來疏風清熱;氣血不足型的面癱在針灸時取面部主穴加足三里、氣海、關元,來益氣活血。
但不是每個病情階段和所有人都適合針灸。針灸治療面癱存在的風險如下:
面神經錯綜復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面神經二次損傷,部分患者面癱后遺癥有可能是因針灸不當造成。
在急性期針灸治療面癱,容易傷及面神經或者導致局部水腫,或者也是后遺癥的一個因素之一。重度面癱的患者也不適合針灸。此外,長期針灸刺激會使面神經受損,有些面部枝狀神經徹底斷裂。還會出現(xiàn)面部水腫,治愈后復發(fā)率高。孕婦,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皮膚感染,嚴重臟器疾病,免疫力低下者也須謹慎。
針灸確實能給很多面癱患者帶來福音,但也須辨證施治。
早期面癱,我院采用的是面神經三聯(lián)康復療法對癥治療,能全面改善病灶部位毛細血管的微循環(huán),從根本上修復損傷的面神經元,恢復面部肌肉功能,效果十分的理想。最好不要針灸,針灸雖是國粹,對很多疾病有很好療效,但不一定適用于面癱。實踐中,很多面癱后遺癥患者可能都是由于早期針灸治療造成的,并給后續(xù)治療造成很大困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4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胃絡瘀阻型消化性潰瘍
下一篇: 阿米巴痢疾的癥狀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