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腹大堅滿,皮色蒼黃,青筋暴露,面色晦滯,小便短少,五心煩熱,或午后發(fā)熱,口燥咽干,時或齒衄鼻衄,舌質紅,或有瘀斑,苔少,脈弦細數。
治則治法:滋養(yǎng)肝腎,活血利水。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口服,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濃縮丸1次8丸,1日3次。
方藥:六味地黃丸合膈下逐瘀湯加減。熟地黃12g,石斛6g,北沙參9g,枸杞子12g,澤瀉9g,茯苓15g,當歸12g,桃仁9g,牡丹皮9g,赤芍12g,烏藥3g,延胡索9g,甘草6g。加減:津傷口干,重用石斛12g,加天花粉12g,蘆根15g,知母6g;午后有熱,加銀柴胡9g,鱉甲(先煎)12g,地骨皮15g,白薇9g,青蒿(后下)12g,鼻衄出血,加梔子9g,蘆根15g,藕節(jié)炭15g;兼面赤,加龜甲(先煎)12g,鱉甲(先煎)12g,牡蠣(先煎)15g。
患上酒精肝的人,多數人都是會感到非常容易腹瀉。有的人覺得,可能是進食吃壞了肚子造成的腹瀉,或者著涼引發(fā)的腹瀉,也就忽視了早已患上酒精肝的很有可能。由于長時間大量飲酒對胃腸粘膜和胃腸壁細胞造成了較大的熱血與損害,進而引起了胃腸壁的浮腫、吸收消化欠佳,進而讓各種裂頭蚴等病原菌很多繁育生長發(fā)育,進而很容易引起不斷的腹瀉。酒精肝癥狀表現不顯著,有一些酒精肝病人可發(fā)生食欲不佳、肚脹、惡心想吐、困乏、怠倦、干嘔等主要表現,還會出現肥胖癥、肝臟腫大等臨床癥狀。
酒精肝病人病發(fā)前通常短時間曾大量飲酒,臨床癥狀除開有酒精性肝病的表現外,也有發(fā)燙、腹疼、腹瀉等,且有明顯的消瘦。病人可發(fā)生缺鐵性貧血和單核細胞增加、轉氨酶升高、血清膽紅素提高等主要表現。酒精肝的早期癥狀大部分并不是顯著,由于酒酒精肝的早期癥狀精肝主要是因為長期性大量飲酒而致的漫性肝膽疾病。酒精肝從寬到重一般為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肝酒精肝的早期癥狀硬底化,酒精肝的早期癥狀也伴隨著病況的焦慮而呈現。
這三者在病理學上雖說存有輕和重的差別,但在臨床醫(yī)學中并不會有原有的次序相互關系,他們可單一發(fā)生時,也可以二種或三種摻雜在一起發(fā)生。一般常常喝酒的話,非常容易導致酒精肝,因為酒精肝的前期癥狀并不是很明顯,平常能夠多觀察,一般身患酒精肝以后會發(fā)生的情況,食欲不佳,惡心想吐,困乏,疲憊,無精打采等,有些會有轉氨酶偏高,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下降,膽紅素偏高的,這種必須化驗血進行檢查,肝主疏泄,有生成、祛毒、免疫力的作用。
肝好了,營養(yǎng)元素的吸附才有一定的確保,人體也才精力旺盛。一旦遭受酒精肝這種難題,肝的運行作用當然降低,身體還會營養(yǎng)成分貧乏而全身無力。特別是在一些空著肚子喝酒者,全靠一口酒吊起,確實傷到特傷。酒精肝病案常做惡心想吐、作嘔狀。主要是因為乙醇極具刺激,長期性喝、短期內嗜酒都可以立即損害胃黏膜。長久以往,人便會胃口驟減,重量快速降低。最嚴重的,見過以酒當飯的。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也是人體內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體器官。它參與體內消化、排泄、解毒以及代謝等過程,其中以代謝機能最為重要。據研究,肝臟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約有500種以上。這表明肝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臟對脂類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轉化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平衡。當某些異常情況下,肝臟內的脂肪含量增加,當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濕重)的10%時即為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50%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由肝臟本身原因所致,是肝臟脂質代謝異常的病變,還有一些脂肪肝則是因其他疾病影響脂肪代謝的結果。脂肪肝并非臨床上一個獨立性的疾病,而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積過多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可以說脂肪肝純屬于一種病理診斷。
中醫(yī)學中無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大多歸屬于「積證」、「痞滿」、「脅痛」、「痰瘀」等病證范圍,與肝郁、痰濕有關。
病因病機
經研究表明,脂肪肝的病因病機主要是:肝氣郁結,疏泄失常,以致氣機阻滯,橫逆犯胃,氣病及血,血流不暢而成本證;當肝病傳脾,脾失運化,水濕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濕互結,內郁肝膽而成本證。某些脅痛(如肝火)病人,因過食肥甘厚味,過分強調休息,滋生痰濁;又因脅痛日久,肝脾腎功能虛弱,痰濁不能及時排泄,積留體內,痰阻血瘀形成本病。
辨證施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一大特色。脂肪肝雖具有特定的部位,但要注意結合原發(fā)病,找出辨證要點,現根據我們多年的臨床體會把其分成如下幾個證型。
1、痰濕阻絡型
臨床表現:形體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脅隱痛,腹部脹滿,困倦乏力,納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膩不爽,小便濁,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理氣化痰,祛濕泄?jié)帷?br> 方藥:滌痰湯合胃苓湯加減。
處方: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澤瀉10克,醋柴胡10克,萆薢10克,木香10克,明礬10克,生山楂15克,草決明10克。
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加減運用:臨床上以本證型最為多見,也效驗最好。若痰熱明顯者加膽南星,川貝母;若大便黏膩不爽加川軍、白頭翁、秦皮;乏力氣短者加生黃芪、黨參;若見肝熱頭暈者可加苦丁茶、梔子、龍膽草;血壓升高伴頭痛者加生石膏;失眠多夢加炒棗仁、首烏籐。
2、肝郁氣滯型
臨床表現:胸脅脹悶,抑郁不舒,或周身竄痛,倦怠乏力,腹脹納呆,便秘,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健脾,理氣活血。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金鈴子散加減。
處方: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殼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當歸10克,牛膝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兩脅刺痛加赤芍、丹參;氣短乏力加生黃芪、黨參;腹脹加川樸;痛經加茜草、益母草;納呆加炒萊菔子、焦三仙。
3、肝郁脾虛型
臨床表現:兩脅脹痛,脘痞腹脹飯后為甚,大便塘薄,或完谷不化,納呆口淡,或惡心嘔吐,女了月經不調,氣短乏力,舌質淡或暗紅,舌苔薄白,脈弦緩。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益氣。
方藥:逍遙散合四君了湯加減。
處方: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香附10克,黨參10克,生甘草6克,生山楂15克,木瓜10克,薄荷(后下)6克。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兩脅脹痛明顯加川楝子、赤芍;腹脹加川樸、枳殼;便溏加蒼術、薏苡仁;水瀉減當歸加山藥、蓮子肉、訶子肉;頭暈乏力加生黃芪;惡心嘔吐加竹茹、旋覆花、代赭石。
4、痰癖互結型
臨床表現:肝病及消渴病日久不愈,形體肥胖,面色晦暗,納呆口渴,惡心厭油膩,咯吐痰涎,脘腹痞悶,肝臟腫大,純痛或刺痛,舌體胖大邊有齒痕,或舌質暗有瘀斑,脈弦滑。
治法:活血化癖,祛痰散結。
方藥:消癢丸合化積丸加減。
處方:大貝母粉10克,生牡蠣粉15克,玄參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檳榔15克,香附15克,海浮石15克,澤蘭10克,雞內金10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橘紅10克。
主治:脂肪性肝硬化、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上方三棱、莪術為破血峻劑,不宜久服,久服則傷正,對體弱者應去之,可改為丹參、赤芍或桃仁、紅花;脅痛加醋柴胡、元胡、川楝子;肝大者加炙鱉甲、昆布;咯吐痰涎加瓜萎、清半夏;頑痰膠著不解者加青黛、白礬,此二藥還有顯著降低血脂作用,體胖濕盛者加炒二術,茯苓、生薏苡仁。
5、肝腎陰虛型
臨床表現:形體虛胖,膚粗毛叢,面色油光,腰酸腿軟,身倦乏力,右脅隱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熱,或低熱盜汗,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夢遺滑精,女子經少經閉。舌質紅,苔少或無苔,或灰黑,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一貫煎加減。
處方:生地黃10克,北沙參3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5克,當歸10克,川楝子6克,焦檳榔10克,焦山楂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6克。
主治:皮質醇增多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腰膝酸軟加川斷、寄生、牛膝;兩脅隱痛加醋柴胡、郁金;頭暈目眩杭菊、鉤籐;失眠多夢加首烏籐、炒棗仁、遠志;夢遺滑精加生牡蠣、金櫻子;口干舌燥加石斛、天冬;口渴喜飲加花粉、元參;五心煩熱加丹皮、炒梔子;低熱加青蒿、銀柴胡、地骨皮;齒衄加白茅根、小薊;鼻衄加藕節(jié)炭、阿膠珠。
綜上所述,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氣機阻滯,脾失運化,痰濁內阻而成,久則致肝脾腎三臟虛弱,痰阻血瘀而致病深。因此,脂肪肝的治療大多以疏肝利膽、健脾化濕、祛痰散結、活血化瘀為主。
辨證施治,重視改善體質,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6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依據癥狀診斷面肌痙攣
下一篇: 旋毛蟲病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