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腹大脹滿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
中成藥:濟生腎氣丸
方藥:附子理中丸或濟生腎氣丸合五苓散加減
(二)鑒別診斷
胃癌需與胃潰瘍
、胃內單純性息肉、良性腫瘤、肉瘤、胃內慢性炎癥相鑒別。鑒別診斷主要依靠X線鋇餐造影中 醫(yī):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胃痛?
一
1.飲食不節(jié) 飲食傷中
2.情志失調 憂思傷脾,聚濕生痰
3.素體虧虛 久病耗傷正氣
,正氣虧虛,或因年老體虛,或久病不愈,中氣不足,復因飲食及情志內傷,使痰瘀互結,致成本病。病位在胃
,與肝、脾、腎 等臟關系密切。初期為痰氣瘀滯互結為患,以標實為主;久則本虛標實,本虛以胃陰虧虛、脾胃虛寒和脾腎陽虛為主,標實為痰瘀互結。二
、中醫(yī)辨證論治1.痰氣交阻證
證候:胸膈或胃脘滿悶作脹或痛
,或有吞咽哽噎不順 ,嘔吐痰涎,胃納減退,厭食肉食,苔白膩,脈弦滑。治法:理氣化痰
,消食散結。方藥:海藻玉壺湯加減
。2.肝胃不和證
證候:胃脘痞滿
,時時作痛,竄及兩脅,噯氣頻繁 ,或進食發(fā)噎,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3.脾胃虛寒證
證候:胃脘隱痛,綿綿不斷
治法:溫中散寒,健脾益氣
。方藥:理中湯合四君子湯加味
。4.胃熱傷陰證
證候:胃脘嘈雜灼熱,痞滿吞酸
,食后痛脹,口干喜冷飲,五心燎熱,便結尿赤,舌質紅絳,舌苔黃糙或剝苔、無苔 ,脈細數。治法:清熱和胃
,養(yǎng)陰潤燥。方藥:玉女煎加減
。5.瘀毒內阻證
證候:脘痛劇烈,或向后背放射
治法:理氣活血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6.痰濕阻胃證
證候:脘膈痞悶
治法:燥濕健脾
方藥:開郁二陳湯加減
7.氣血兩虛證
證候:神疲乏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健脾和營
。方藥:八珍湯加減
【習題】
1.患者中年男性,周期性上腹痛多年,近半年來疼痛無周期性規(guī)律
A.慢性胃潰瘍病癌變
B.潰瘍型胃癌
C.疣狀胃炎
D.胃糜爛
E.慢性胃炎急性發(fā)作
? 『正確答案』B
2.患者中年男性,無節(jié)律性上腹部疼痛不適2月余
A.胃液分析
B.癌胚抗原
C.胃鏡
D.腹腔鏡
E.胃腸X線
? 『正確答案』C
細目四:肝硬化
西 醫(yī):
一
(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病毒性肝炎 主要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疊感染
2.慢性酒精中毒
3.血吸蟲病
(二)病理:假小葉形成
二
(一)分期
臨床上將肝硬化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1.代償期 癥狀輕
體征多不明顯
2.失代償期 主要為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癥 兩大類臨床表現(xiàn)。
(1)肝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xiàn) ①全身癥狀:一般情況與營養(yǎng)狀況較差
②消化道癥狀:常見食欲減退(最常見的癥狀 )
③出血傾向及貧血:患者輕者發(fā)生鼻出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軆确置谖蓙y:男性患者常有性欲減退
(2)門靜脈高壓癥的臨床表現(xiàn)脾腫大
肝硬化腹水的發(fā)生機制比較復雜
(二)肝臟體征
早期肝臟腫大
(三)并發(fā)癥
1.上消化道出血 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fā)癥
,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誘發(fā)肝性腦病。2.肝性腦病 是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
3.自發(fā)性腹膜炎
4.原發(fā)性肝癌 10%~25%的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礎上發(fā)生
5.肝腎綜合征
6.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三
1.血常規(guī) 脾功能亢進時,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均減少
2.尿常規(guī) 失代償期有時可有蛋白及管型和血尿
3.肝功能試驗
(1)血清酶學試驗: ①血清氨基轉移酶: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較顯著;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谙佘彰摪泵?ADA):失代償期可升高;
③膽堿酯酶(ChE):失代償期活力下降;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苣冈瓡r間:失代償期則有不同程度延長
(2)失代償期血清膽紅素半數以上增高,有活動性肝炎或膽管阻塞時
(3)肝纖維化血清學檢測 血清Ⅲ前膠原肽(PⅢP)、透明質酸(HA)
4.腹水檢查 腹水呈淡黃色漏出液
5.免疫功能檢查 細胞免疫檢查約半數以上患者的T淋巴細胞降低。體液免疫顯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6.影像學檢查 X線
、CT和MRI、B型超聲波、彩色多普勒檢查均有助于診斷。7.內鏡檢查
8.肝活組織檢查 有確診的價值
,可以了解肝硬化的.組織學類型、肝細胞損害和結締組織形成的程度,有助于決定治療和判斷預后。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代償期診斷有一定困難
,但失代償期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及相關檢查即可確診。肝硬化病人應做出病因診斷
。(二)鑒別診斷
主要是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腫大、脾腫大
、腹水的鑒別。五、西醫(yī)治療
1.一般治療
(1)休息
(2)飲食 飲食以高熱量
、高蛋白和維生素豐富而易消化的軟食為宜,禁酒。(3)支持治療 維持能量補給
,保持水、電解質平衡。2.藥物治療
(1)維生素類 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制劑
。有凝血障礙者可注射維生素K1。(2)增強抗肝臟毒性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藥物。
(3)抗纖維化藥物
(4)抗脂肪肝類藥物 膽堿能去除肝內沉積的脂肪
3.腹水的治療
(1)限制鈉水的攝入
(2)利尿劑 目前主張聯(lián)合用藥
(3)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4)抽放腹水
。(5)腹水濃縮回輸。
(6)腹腔-頸靜脈引流
。(7)外科手術治療 ①門靜脈分流減壓術;②胸導管-頸內靜脈吻合術
。中 醫(yī):
肝硬化失代償期可出現(xiàn)腹部膨脹如鼓,伴小便短少
,腹壁青筋暴露等,與中醫(yī)的?水臌?相類似,可歸屬于?單腹脹?、?鼓脹?等范疇。一、中醫(yī)病因病機
1.酒食不節(jié) 嗜酒過度
,或飲食不節(jié),使脾胃受傷,運化失職,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氣滯血瘀,水濕停聚而致腹部脹大。2.情志失調 情志抑郁
,肝氣郁結,氣機不利,則血行不暢,同時肝氣乘脾,運化失職,以致氣滯血瘀與水濕交結。3.感染血吸蟲 內傷肝脾,氣滯瘋瘀
,水濕停聚,而見腹部脹大。4.他病轉化 黃疸
、積聚等病日久不愈轉化而成。總之,本病的病變臟腑在肝臟
,與脾、腎密切相關,初起在肝脾二
、中醫(yī)辨證論治實證:
1.氣滯濕阻證
證候:腹大脹滿,按之軟而不堅,脅下脹痛
,飲食減少,食后脹甚,得噯氣或矢氣稍減,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膩,脈弦。治法:疏肝理氣
,健脾利濕。方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加減
。2.寒濕困脾證
證候:腹大脹滿
,按之如囊裹水 ,甚則顏面微浮,下肢浮腫,怯寒懶動 ,精神困倦,脘腹痞脹治法:溫中散寒
方藥:實脾飲加減
3.濕熱蘊脾證
證候:腹大堅滿,脘腹撐急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加減。
4.肝脾血瘀證
證候:腹大脹滿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調營飲加減
虛 證:
5.脾腎陽虛證
證候:腹大脹滿
治法:溫腎補脾
方藥: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減。
6.肝腎陰虛證
證候:腹大脹滿
治法:滋養(yǎng)肝腎
方藥: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加減
細目五:原發(fā)性肝癌
一
(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病毒性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作為肝癌的直接病因目前尚未得到證實,但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2.肝硬化 原發(fā)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
3.黃曲霉素
4.飲用水污染
5.其他 亞硝胺類、偶氮芥類
肝硬化是各種原因所致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的彌漫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