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蟲病是由豬絳蟲或牛絳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引起的寄生蟲病,臨床以腹痛,腹瀉,食欲異常,神疲乏力及大便排出絳蟲節(jié)片為主癥。好發(fā)于有吃生的或未煮熟豬、牛肉習慣的地區(qū)。小兒感染率較成人低。
絳蟲的分類
國內寄生人體的絳蟲有四大類,即帶絳蟲、膜殼絳蟲、棘球絳蟲和裂頭絳蟲。帶絳蟲有肥胖帶絳蟲(牛帶絳蟲Taenia Saginata)和鏈狀帶絳蟲(豬帶絳蟲Teania Solium) 兩種,前者以成蟲寄生于人體,后者以成蟲和(或)幼蟲寄生于人體。棘球絳蟲和裂頭絳蟲在國內均以幼蟲寄生于人體,后者以局部敷貼生蛙肉而致眼內感染最為常見。肥胖帶絳蟲和鏈狀帶絳蟲成蟲乳白色,扁長如帶狀,可分頭節(jié)、頸節(jié)、體節(jié)三部分。二者在形態(tài)上略有不同。
豬肉絳蟲和牛肉絳蟲最為常見,這兩種絳蟲屬帶狀絳蟲,長得很像,體扁且長像鞋。豬肉絳蟲長2~4米,牛肉絳蟲可長達4~8米,全身可分三節(jié),頭節(jié)有吸附能力。豬肉絳蟲頂端有一圈小鉤,用小鉤和吸盤吸附在腸壁上;牛肉絳蟲沒有小鉤,但有4個吸盤,靠吸盤吸附在腸壁上。頸節(jié)能不斷長出節(jié)片,每天能長7~8個節(jié)片,體節(jié)可分為未成熟節(jié)和成熟節(jié)。成熟節(jié)片有雌雄兩套生殖器官,子宮內儲有10多萬蟲卵,這些節(jié)片可隨時脫落,隨糞便排出體外。
絳蟲成蟲在腸道內可存活10~20年。絳蟲沒有消化道,體表有許多絨毛,靠絨毛吸取腸道營養(yǎng)以供自身需要。
絳蟲病是由賴利屬的多種絳蟲寄生于雞的十二指腸中引起的,常見的賴利絳蟲有棘溝賴利絳蟲、四角賴利絳蟲和有輪賴利絳蟲等三種。各種年齡的雞均能感染,其它如火雞、雉雞、珠雞、孔雀等也可感染,17~40日齡的雛雞易感性最強,死亡率也最高。
(一)病原?棘溝賴利絳蟲和四角賴利絳蟲是大型絳蟲,兩者外形和大小很相似,長25厘米,寬1~4毫米。棘溝賴利絳蟲頭節(jié)上的吸盤呈圓形,上有8~10列小鉤,頂突較大,上有鉤2列,中間宿主是螞蟻。四角賴利絳蟲,頭節(jié)上的吸盤呈卵圓形,上有8~10列小鉤,頸節(jié)比較細長,頂突比較小,上有1~3列鉤,中間宿主是螞蟻或家蠅。有輪賴利絳蟲較短小,頭節(jié)上的吸盤呈圓形,無鉤,頂突寬大肥厚,形似輪狀,突出子蟲體前端,中間宿主是甲蟲。?棘溝賴利絳蟲和四角賴利絳蟲的蟲卵包在卵囊中,每個卵囊內含6~12個蟲卵。有輪賴利絳蟲的蟲孵也包在卵囊中,每個卵囊內含1個蟲卵。 42節(jié)片戴文絳蟲病 節(jié)片戴文絳蟲病是由戴文屬的節(jié)片戴文絳蟲寄生于雞的十二指腸中引起的。鴿、鵪鶉也可感染。不同年齡的雞都可感染,但幼齡雞易感性最強,常引起生長發(fā)育不良或死亡。
臨床癥狀:
嚴重感染時,病雞出現消化障礙,往往下痢,食欲降低,飲欲增加,精神沉郁,不愛活動,兩翅下垂,被毛逆立,迅速消瘦,貧血,有時可見粘膜黃染。病雛雞常因瘦弱或繼發(fā)其它疾病而死亡;有的病雞臨死前出現神經癥狀。感染程度輕的雛雞,可引起生長發(fā)育受阻。產蛋雞嚴重感染時可引起產蛋量減少,甚至停產。
鉤蟲病是由鉤蟲(包括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寄生人體所引起的疾病,鉤蟲的幼蟲可以在人體內移行,成蟲主要寄生于人體小腸。
鉤蟲病是農村中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從事田間勞動的人,因赤足下地生產勞動,腳或手部皮膚與鉤蟲幼蟲接觸,或因生食含有鉤蟲幼蟲的不潔蔬菜、瓜果而受到感染。
鉤蟲幼蟲侵入皮膚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膚有燒灼、針刺或奇癢等感覺。繼之出現紅色點狀丘疹或小泡疹,造成鉤蚴性皮炎,多見于手指、足趾間。幼蟲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現咽癢、咳嗽、痰中帶有血絲,嚴重感染者可出現劇烈干咳、肺大咯血及類哮喘樣發(fā)作癥狀。
成蟲寄生于小腸,在小腸壁上不斷更換部位吸血,傷口不斷流血造成貧血。病人常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及不適、食欲不振等癥狀,由于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不良,影響鐵的吸收,使貧血不斷加重,甚至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數鉤蟲病人有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等“異嗜癥”現象。
孕婦感染可引起流產、早產或死胎。嬰幼兒感染鉤蟲病常出現急性便血性腹瀉、大便呈柏油樣、食欲減退,病死率較高。
從糞便中查到鉤蟲卵或孵出鉤蚴即可確診為感染鉤蟲。
鉤蟲病的治療,可采取驅除腸道成蟲和殺滅在組織中移行的早期幼蟲的病原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阿苯達唑、甲苯達唑、噻嘧啶等。另外,可口服硫酸亞鐵片或葡萄糖酸鐵等補充鐵劑,有助于改善貧血和心功能。嚴重貧血者可輸血。
減少和控制鉤蟲病必須堅持采取驅蟲治療、加強糞便管理、保證飲用水的清潔衛(wèi)生等措施。另外,廣泛宣傳普及鉤蟲病防治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飲生水,生食瓜果蔬菜要反復清洗,尤其要改變赤足下地勞動的不良習慣,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一、形態(tài)上:
① 絳蟲的腹背扁平,兩側對稱,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帶狀蟲體,蟲體的長度可由數毫米到數米不等。
② 蟲體分頭節(jié)、頸節(jié)及體節(jié),頭節(jié)小呈球形或梭形其上有固定器官,頸節(jié)細而不分節(jié),具有生發(fā)作用,不斷向蟲體發(fā)育體節(jié),體節(jié)又分"幼節(jié)"--"成節(jié)"--"孕節(jié)",成熟的孕節(jié)片會脫落,然后隨糞便排出體外。
③ 成蟲最多可以長到50多厘米,不過大部分的成蟲長度為20厘米左右。
二、種類上:
絳蟲其實有很多種,其中犬復孔絳蟲和豬帶絳蟲是主要感染貓咪的兩種種類。
三、習性上:
絳蟲寄生在貓咪的小腸,沒有特定的時間排卵,只要孕節(jié)片成熟,孕節(jié)片就會從絳蟲的身體上掉下來,然后隨糞便排出體外,有時候還能爬出來。
四、診斷上:
非常容易診斷。一般可以通過問診就能診斷,因為感染絳蟲,在糞便上或者肛周旁邊就會粘著類似白芝麻的節(jié)片。或者通過糞檢能直接檢出絳蟲。
貓咪感染絳蟲的途徑
貓咪為什么會感染絳蟲,感染絳蟲的途徑有哪些:
一、對于犬復孔絳蟲來說,貓咪感染絳蟲的途徑就是吃入被感染的跳蚤。
二、對于豬帶絳蟲屬來說,貓咪感染絳蟲的途徑就是把被感染的中間宿主吃了。
也就是如果貓咪吃了已經感染絳蟲的其他動物的肉,貓咪也會感染:比如貓咪在吃生魚、生蝦、生豬肉、鳥類、老鼠、爬行動物等的時候,可能會將絳蟲的幼蟲攝入體內。
整個感染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跳蚤幼蟲把絳蟲卵吃進去了,然后絳蟲卵在跳蚤的體內發(fā)育成包囊
第二步:貓咪在舔毛的時候把攜帶有絳蟲卵的跳蚤吃進去了
第三步:包囊在貓體內再發(fā)育成絳蟲
第四步:絳蟲成熟后就會有節(jié)片掉下,一個節(jié)片內包含大約5000個蟲卵
第五步:絳蟲節(jié)片干了后會爆裂開來,里面的蟲卵就會散發(fā)出來,這些蟲卵又被跳蚤吃下去
很有趣的是,和其它的腸道寄生蟲不一樣,貓咪直接攝入蟲卵是不會感染絳蟲的,只有通過跳蚤這一中間宿主才會被感染。
/web/uploadimg/20210316/1615875199814242.jpg
貓咪感染絳蟲后的癥狀
一、輕度感染的情況下:
貓咪一般沒有什么癥狀,但是會在糞便上或者肛周旁邊就會粘著類似白芝麻的節(jié)片,或者可以在環(huán)境中發(fā)現絳蟲節(jié)片。
二、感染嚴重后:
① 嘔吐:有時能在嘔吐中發(fā)現絳蟲。如果貓咪的嘔吐物里有扁平、會蠕動的小蟲子,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感染了絳蟲。
② 腸炎:軟便拉稀是??停诩S便中能發(fā)現節(jié)片,但偶爾也會便秘。
③ 食欲異常:吃很多,但越來越瘦
④ 精神不振,貧血
⑤ 肛門瘙癢,會頻繁舔屁屁或者在地上摩擦屁股
⑥ 非常嚴重的時候,部分出現神經性癥狀,興奮,痙攣,四肢麻痹。
⑦ 最嚴重后期因為蟲過多,堆積腸道,導致腸梗塞、腸套疊、腸扭轉最后死亡。
/web/uploadimg/20210316/1615875249708573.jpg
貓身上的絳蟲會傳染人嗎?
很不幸,其實是會的,絳蟲是人畜共患病。如果鏟屎官不注意衛(wèi)生,或者不小心病從口入,就會被傳染。
其中犬復孔絳蟲、線中殖孔絳蟲會感染人,闊節(jié)裂頭絳蟲是寄生人體最大的絳蟲之一,另一種比較罕見的絳蟲被稱為棘球絳蟲,這種絳蟲也會感染人類,而且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這也被稱為“包蟲病”,人感染絳蟲后主要表現是消化不良,腹部疼痛,惡心嘔吐、腹瀉、體重減輕,嚴重的出現頭疼,癲癇等癥狀。但是,也不用太過于擔心,只要鏟屎官發(fā)現貓咪感染絳蟲,及時驅蟲,以及徹底清潔環(huán)境,平時勤洗手,就幾乎不會被傳染的。
/web/uploadimg/20210316/1615875304480498.jpg
預防和治療
一、預防:
①保持家里環(huán)境衛(wèi)生
② 不要散養(yǎng)貓咪,嚴格飼養(yǎng)在室內的話,風險就會小非常多。
③ 不要喂貓咪來源不明的,沒有經過處理的生肉:生骨肉喂養(yǎng)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是隨便買一塊肉然后喂就行了。
④ 定時驅蟲。
二、治療:
治療絳蟲并不難,可以說很簡單了,每3個月按時使用能殺死絳蟲的驅蟲藥即可。那么什么驅蟲藥最適合?身為合格的鏟屎官,選擇驅蟲藥不僅需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其成份、成效以及安全性。
雞的寄生蟲病,從大的方面,可分為外寄生蟲和內寄生蟲。而內寄生蟲又可分為原蟲病、線蟲病和吸蟲病。如從危害程度上分,外寄生蟲主要引起雞生長遲緩、消瘦和生產性能降低。可造成大批發(fā)病和死亡的則為原蟲?。ㄈ缜蛳x病、住白細胞蟲病等),其次為吸蟲病,再次為線蟲病。其中吸蟲病和線蟲病寄生嚴重時,也可引起雞的死亡,但多為零星和漸進性發(fā)生。
包括擴展莫尼茨絳蟲(Moniezia expansa)和貝氏莫尼茨絳蟲(M.benedeni)。前者主要寄生于羔羊,后者多寄生于犢牛。兩種絳蟲在外觀上頗相似,蟲體長1~6米,乳白色,呈帶狀。頭節(jié)小,近似球形,上有 4個近于橢圓形的吸盤,無鉤。節(jié)片短扁,寬達16毫米,內含兩組生殖器官。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節(jié)間腺,前者為小圓囊狀,后者為帶狀,位于節(jié)片后緣的中央部分。蟲卵內均含有特殊的梨形器,器內有六鉤蚴。擴展莫尼茨絳蟲卵為三角形,而貝氏莫尼茨絳蟲卵為四角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面肌痙攣飲食的科學搭配
下一篇: 面肌痙攣的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