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性質指現(xiàn)存體液滲透壓的特征。在脫水時,水和電解質均有丟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脫水,其水和電解質(主要是鈉)的丟失比例可不同,因而導致體液滲透壓有不同的改變。根據(jù)脫水時滲透壓的不同,臨床將脫水分為等滲性(混合性)脫水、低滲性(缺鈉性)脫水和高滲性(缺水性)脫水,其中以等滲性脫水最為常見,其次為低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最為少見。鈉是構成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鈉來判定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1)等滲性脫水:水與電解質成比例地丟失,血清鈉在130~150mmol/L之間(300~345mg%)。各種病因所致的脫水,其失水和失鈉的比例可不同,若其比例相差不大時,通過腎臟調節(jié),可使體液維持在等滲狀態(tài),故等滲性脫水較多見。這類脫水主要丟失細胞外液,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一般性的脫水癥狀:如體重減輕,口渴不安,皮膚蒼白、干燥、彈力減低,前囟及眼窩凹陷,粘膜干燥,心音低鈍,唾液和眼淚減少,重者可導致循環(huán)障礙與休克。
(2)低滲性脫水:電解質的丟失相對多于水的丟水,血鈉低于130mmol/L(300mg%)。這類脫水由于腹瀉較重,病程較長,糞質鈉常丟失極多;又因腹瀉期間飲水偏多,輸液時單純用葡萄糖溶液,而給鈉溶液較少,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過低,一部分水進入細胞內,血容量明顯減少。低滲性脫水多見于吐瀉日久不止的營養(yǎng)不良患兒,在失水量相同的情況下,脫水癥狀較其他兩種脫水嚴重。因口渴不明顯,而循環(huán)血量卻明顯減少,故更易發(fā)生休克。因腦神經細胞水腫,可出現(xiàn)煩躁不安、嗜睡、昏迷或驚厥。
(3)高滲性脫水:水的丟失相對比電解質丟失多,血鈉超過150mmol/L( 345mg%)。這類脫水由于細胞外液滲透壓較高,細胞內液一部分水轉移到細胞外,主要表現(xiàn)為細胞內脫水。如腹瀉初起,有發(fā)熱,喝水少,病后進食未減者,容易引起高滲性脫水。濫用含鈉溶液治療,如口服或注射含鈉溶液較多(如單純用生理鹽水補液),也可造成高滲性脫水。在失水量相同的情況下,其脫水體征比其他兩種脫水為輕,循環(huán)障礙的癥狀也最輕,但嚴重脫水時亦可發(fā)生休克。由于高滲和細胞內脫水,可使粘膜和皮膚干燥,出現(xiàn)煩渴、高熱、煩躁不安、肌張力增高甚至驚厥。嚴重高滲可使神經細胞脫水、腦實質皺縮、腦脊液壓力降低、腦血管擴張甚至破裂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亦可發(fā)生腦血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8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腸梨形鞭毛蟲病的胃腸道癥狀有哪些
下一篇: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病理學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