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yōu)橹鞑⒖梢鸲嗥鞴贀p害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shù)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
乙型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多屬散發(fā)。近年來乙肝發(fā)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fx120提醒您,避開流行區(qū)域、注意衛(wèi)生習慣、居住條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乙肝。
醫(yī)學上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fā)熱、黃疸,約有半數(shù)患者起病隱匿,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廣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處,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fā)病具有家族性。
但并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成為乙肝患者,這與患者感染的病毒數(shù)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免疫反應狀態(tài),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轉歸上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現(xiàn)下面結果:不發(fā)病且產生保護性乙肝表面抗體、長期慢性無癥狀帶毒者、輕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乙肝難以根治,治療上目前沒有特效藥。所以乙肝應該從多方面綜合治療:1、要有克敵制勝的堅強意志,“怒則傷肝”,要保持愉快心情;2、病毒活動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等到病情穩(wěn)定,轉氨酶不升高時才能適當活動;3、乙肝用藥如用兵,多則有害,少則無效,針對自己的病情,在專家指導下選擇服用抗病毒藥、調整免疫藥、活血化瘀藥、抗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切勿有病亂投醫(yī)濫用藥;4、保持生活有規(guī)律,合理安排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
乙肝難治,但是不難防。如果我們大家把好預防這一關,乙肝就并不可怕,乙肝的預防包括:1、廣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2、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與樂觀的情緒,堅定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識,養(yǎng)成并堅持良好、科學的生活規(guī)律;4、合理調配營養(yǎng)與食療,忌煙酒,少食油膩之物,避免便秘;5、注意起居和個人衛(wèi)生,根據(jù)氣溫增減衣服,積極預防各種感染;6、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定期復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如果身體抵抗力強,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療及時,那么乙肝病毒會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沒能及時清除,乙肝會轉為慢性,病毒會長期攜帶,檢查表現(xiàn)為乙肝抗原陽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活動,復制繁殖,則可以出現(xiàn)臨床癥狀,常見癥狀有:感覺肝區(qū)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感到惡心、厭油、腹瀉。病人有時會有低熱,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xiàn)黃疸,這時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如果延誤治療,少數(shù)病人會發(fā)展成為重癥肝炎,表現(xiàn)為肝功能損害急劇加重,直到衰竭,同時伴有腎功能衰竭等多臟器功能損害,病人會出現(xiàn)持續(xù)加重的黃疸,少尿、無尿、腹水、意識模糊、譫妄、昏迷。慢性乙肝患病日久,會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應采取治療措施,并定期檢查身體。
病毒性肝炎常用中成藥:肝健膠囊 利肝隆顆粒 維肝福泰片 參虎解毒丸 滅澳靈片 乙肝靈丸 >>更多
另外,建議您檢查下肝功能全套、HBV-DNA,肝臟B超。
從理論上來說,乙肝大三陽病毒復制率高,其傳染性是很強的。
乙肝大三陽,只要肝功能正常,均無需進行治療。
如是HBV-DNA為陽性則說明有病毒復制,但切記,只要肝功能正常,則無需治療。
如果多次檢測肝功能正常,則提示病情穩(wěn)定,即使病毒復制程度再高,也不建議治療。
有些私立肝病醫(yī)院,常以DNA作為賣點,對肝功能正常但DNA偏高的患者,建議服藥治療。
這是種不道德的行醫(yī)作風,
從乙肝發(fā)病原理來說,只有病毒復制沒有免疫應答,不會引起肝臟炎癥,也就不存在肝炎。
所以如果肝功能長期正常,則提示病情穩(wěn)定,此時即使病毒復制程度再高,也不建議治療。
如果您是:
1、乙肝病毒攜帶者表現(xiàn)為大三陽,肝功能始終正常。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大小陽患者,如果多次復查肝功能均正常,
一般不須治療,此時用藥較難奏效,多主張調養(yǎng)和隨訪相結合,
只需定期復查肝功能、HBV-DNA、肝臟B超即可。
2、慢性遷延性乙肝病人表現(xiàn)為大三陽,肝功輕度異常,B超提示慢性輕度肝損害。
治療法則以抗病毒為主,輔以保肝護肝藥。
3、慢性活動性乙肝表現(xiàn)為大三陽,病情較重,血清膽紅素、轉氨酶升高明顯,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顯著。
此時治療法則以保肝防止肝壞死和抗病毒并舉,
保肝降酶藥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目標是肝功逐漸趨于平衡,
乙肝病毒復制指標逐漸陰轉。
肝功平衡后,可減少或停止藥物,堅持抗病毒。
4、肝硬化病人表現(xiàn)為大三陽,代償期或靜止期的肝硬化病人(B超提示肝硬化,但肝功檢查基本正常)
治療法則以抗病毒和抗肝纖維化并舉,
治療目標是病毒復制指標陰轉,肝纖維化程度減輕。
乙肝大三陽日常飲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忌: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夾雜,肝膽氣機失調,消化功能減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煙
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能損害肝功能,抑制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因此肝病患者必須戒煙。
3、忌酒
不宜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tǒng)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fā)生變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這是由于罐裝、瓶裝的飲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劑,對肝臟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濫用激素、抗生素
是藥三分毒,藥物對肝腎多有損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用藥。
6、忌亂用補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滋補不當,臟腑功能失調,打破平衡,會影響健康。
7、忌過多食用蛋白飲食
對于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由于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癥。
8、忌高銅飲食
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jié)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于在肝臟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yī)學專家指出,肝臟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規(guī)律
“三分治七分養(yǎng)”,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營養(yǎng)、規(guī)律生活,每天堅持早操,勞逸結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暢
肝病患者應忌惱怒、悲觀、焦慮等,因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慮,胡思亂想,易發(fā)火而郁怒傷肝,肝氣郁結不舒易成積癖。
11、忌勞累
肝為人體重要代謝器官,肝炎病人功能異常,營養(yǎng)失調,故疲乏無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療關鍵。
12、忌亂投醫(yī)
不要輕信江湖游醫(yī),以免延誤了正確的治療,使病情加重甚至惡化。
日常飲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宜:
1、
酸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酸性食物可引藥入肝。中藥中的五味子就屬酸性,它可引藥入肝,降低轉氨酶。過去,還曾經流行過米醋治療肝炎。另外,酸性食物還可增加食欲。
2、
甜
甜性食物可給肝炎患者補充一定的熱量,易吸收,有利肝炎的恢復,在肝炎的急性期,食欲減低,進甜食是好的。
3、苦
中醫(yī)認為苦性食物屬寒,可清熱解毒。對肝膽濕熱型肝病患者進食苦性食物是有益的,但啤酒例外。
你好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目前將病毒性肝炎分5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肝炎病毒可通過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餐具、手而經口傳染。另外,可通過各種注射、血制品等途徑而傳染。蒼蠅、蚊子都可起到直接和間接的傳染作用。其中甲型肝炎以經口傳播為主。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主要通過有污染的注射器、針灸針、手術器械、注射血制品和輸血進行傳染。
1.疾病特點:
肝炎的潛伏期,甲型為2~6周,乙型為6周~6個月。根據(jù)病毒性肝炎的表現(xiàn)特點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
(1)急性肝炎,根據(jù)表現(xiàn)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急性無黃疽型肝炎。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肝區(qū)痛等,部分病人有惡心、嘔吐、腹瀉等。部分病人可無癥狀,只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肝臟腫大或谷丙轉氨酶(GPT)升高。
②急性黃疽型肝炎。病初有發(fā)熱、畏寒、明顯的乏力、無精神、食欲不振、厭油膩食品、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以上癥狀持續(xù)數(shù)日至2周,一般平均為1周。病兒的鞏膜和皮膚出現(xiàn)黃疸,皮膚可有瘙癢,尿呈茶紅色,黃疸期可出現(xiàn)肝臟腫大、壓痛,此期可持續(xù)2~6周。隨著黃疽的消退,病人進入恢復期。病兒食欲低下、乏力等癥狀好轉,肝臟縮小,壓痛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此期大約在一周左右。
③重癥肝炎。極少數(shù)急性黃疸型肝炎癥狀嚴重,黃疸迅速加深,肝臟迅速縮小(因肝細胞大量壞死所致)。最突出的是出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煩躁不安,尖聲喊叫,精神錯亂和嗜睡昏迷等,醫(yī)學上稱為急性重癥肝炎或暴發(fā)型肝炎,這種肝炎預后很差,病程不超過2~3周。另外,還有一種稱為亞急性重癥肝炎,或稱為亞急性肝壞死,其病情也很嚴重,但病程較急性重癥肝炎長,常達數(shù)周或數(shù)月,部分病兒可發(fā)展為肝硬化。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兒大多數(shù)在2~4個月內完全恢復正常,但也有的轉為慢性肝炎,根據(jù)其表現(xiàn),一般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①慢性遷延性肝炎。常見于急性無黃疸型乙型肝炎病兒,病程超過半年,病情不見明顯好轉,反復出現(xiàn)肝區(qū)痛、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和腹脹等癥狀。肝功能主要是谷丙轉氨酶(GPT)反復不正常,但病情不嚴重,肝臟仍腫大,有壓痛。
②慢性活動性肝炎。是指一般情況較差,面色黯,有肝掌(手掌上有紅斑)或蜘蛛痣(皮膚血管擴張所致),肝臟腫大、質硬,脾腫大,肝功能持續(xù)反復不正常。
以上是病毒性肝炎的普遍特點,小兒在患本病時還有以下兩個基本特點,須引起家長注意。
發(fā)生甲型肝炎者遠比成人為高。甲型肝炎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在小兒中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6多:發(fā)病急發(fā)熱者多;黃疽型者多;秋、冬季發(fā)病者多;病程短者多;預后好者多;徹底痊愈者多。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小兒時期乙型肝炎也相當常見,急性黃疽型約占15%左右;急性無黃疽型約占30%左右。因此小兒肝炎轉為慢性者也不少見。
由于小兒生理和解剖的特點與成人有以下不同,患病毒性肝炎后表現(xiàn)也各有異。由于小兒消化功能較弱,故患病毒性肝炎時,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和腹瀉者較為常見;小兒肝臟的血流量相對比成人多,肝細胞的再生能力比成人強,因此肝受損后常較成人容易修復,故痊愈常較徹底,例如,急性重癥肝炎搶救痊愈后常徹底恢復,很少發(fā)生肝硬化,但另一方面,乳幼兒時肝細胞的功能尚不健全,對各種有害因素比較敏感,免疫功能也未完善,因此1歲以內的乳幼兒患本病時,預后較差,6個月以內的乳兒患急性重癥肝炎時預后極差;小兒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長期慢性肝炎,可因蛋白質合成不良,而影響生長發(fā)育。
2.區(qū)別要點:
(1)如果孩子與病毒性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觸或有輸血和用血制品史,進而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沒精神、不想吃奶或吃飯、腹部脹氣、惡心、厭油膩食品、右季肋部隱痛、尿色發(fā)黃變深或眼睛發(fā)黃時,家長應首先考慮是否孩子患了病毒性肝炎,并及時找醫(yī)生做進一步檢查。醫(yī)生在檢查時,如發(fā)現(xiàn)孩子肝臟腫大,有壓痛,肝功能異常,尤其是谷丙轉氨酶升高,則說明孩子已患病毒性肝炎。如果需要弄清孩子患的是哪型肝炎時,還須做進一步化驗檢查。
(2)病毒性肝炎應與以下出現(xiàn)肝區(qū)痛和黃疸的疾病進行區(qū)別。
①藥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有應用能夠造成黃疸的藥物史,如冬眠靈、銻劑、砷劑等,或有食入毒蘑菇、魚膽等情況,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的黃疸,經停用藥物或所食入的食物后,黃疸便可消失,這一點可與病毒性肝炎相區(qū)別。
②鉤端螺旋體病。本病有疫水接觸史;有眼結膜充血,腓腸肌疼痛(小腿肚子痛)和淋巴結腫大、疼痛;白細胞升高和血沉增快;可出現(xiàn)出血及腎臟損害;病原檢查及血清學檢查可呈陽性。
③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本病常有咽峽炎、發(fā)熱和淋巴結腫大;醫(yī)生在查血時可發(fā)現(xiàn)異性淋巴細胞明顯升高,可達10%以上,嗜異性凝集反應呈陽性。這些可與病毒性肝炎相區(qū)別。
3.家庭治療:
目前對病毒性肝炎還無特效療法,除注意休息,飲食和加強護理外,可采用中醫(yī)療法。急性黃疽性肝炎屬祖國醫(yī)學中黃疽的范疇,根據(jù)中醫(yī)的辨證,可分為陽黃和陰黃兩類。
(1)陽黃,是因濕熱蘊黃。因為造成陽黃的病因有濕與熱偏盛的不同,臨床上有熱重于濕和濕重于熱兩類。
①熱重于濕。病兒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口苦,心中煩躁,惡心、嘔吐、口干苦,腹部脹滿,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膩。治療時應選用具有清熱利濕,佐以瀉下功效的方藥,如茵陳9克,梔子6克,大黃3克,黃連4克,黃柏6克,黃芩6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2周以下孩子劑量酌減。
②濕重于熱。病兒身目俱黃,但不及前者鮮明,伴有頭重身困,胸脘痞悶,惡心、食欲差,口渴不欲飲,大便溏,舌苔厚膩而黃。治療時應選用具有利濕化濁,佐以清熱功效的方藥,如茵陳9克,梔子6克,豬苓5克,澤瀉6克,伏苓6克,白術6克,大黃3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2周內孩子劑量減半。
(2)陰黃,可分為寒濕發(fā)黃和氣滯血淤兩型。
①寒濕發(fā)黃。病兒眼及皮膚發(fā)黃,黃色晦暗甚者如煙熏,腹脹悶,飲食減少,大便不實,小便不利,身倦無力,畏寒肢涼,舌質淡舌苔自膩。治療時應選用具有溫化寒濕,健脾和胃功效的方藥,如茵陳9克,干姜3克,附子2克,白術6克,茯苓6克,澤瀉6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②氣滯血淤。病兒形體消瘦,納呆食少,腹脹滿,胸、頸及面部有血管痣,其色黃暈如油而暗,或伴有腹脹大,便血,鼻出血,唇舌紫暗。治療時可選用具有柔肝健脾,活血散瘕功效的方藥,如茵陳9克,鱉甲3克,龜版3克,蟬蛻3克,僵蠶3克,牡蠣9克,當歸6克,自芍6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4.家庭護理:
(1)休息?;几窝缀?,因肝細胞受損,病兒可出現(xiàn)食差、熱量不足、肝臟功能紊亂等。通過充分良好的休息可使全身及肝臟代謝降低,減輕肝臟的負擔,增加肝臟的血流量,減少肝臟的淤血,有利于肝臟病損的恢復。如果孩子患的是黃疸型肝炎,在整個急性期都應該臥床休息,直到黃疸消退。急性無黃疸型肝炎也要臥床休息,控制活動量,待自覺癥狀好轉后再下床活動,其活動量不宜大,直到恢復期,病兒的癥狀基本消失,經醫(yī)生檢查肝臟以無觸痛,血清膽紅素低于25.65umoy/L(1.5毫克%)時,方可在小范圍內做短時間的活動,并以不感到疲勞為度。要注意讓病兒在飯后靜臥半小時。病愈后應再休息3個月,然后經醫(yī)生檢查允許后再恢復活動。但在半年之內家長應注意不要讓病兒做劇烈運動,以防復發(fā)。
對于慢性肝炎病兒的休息應看肝炎發(fā)病情況,如病兒乏力明顯,而且谷丙轉氨酶又高,應以休息為主,適當活動;如屬于非活動慢性肝炎,可適當活動,但不可過度。另外,不管孩子患的是哪型肝炎,在未治愈之前,都應保持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劇烈的運動,否則會使病情復發(fā)或惡化。
(2)飲食。家長應據(jù)病兒的口味和病情的不同,合理地調配多樣化的飯菜,以促進病兒的食欲。由于肝臟直接參與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代謝,患肝炎后這些代謝就會發(fā)生障礙,而且胃液和消化酶分泌也減少,膽汁排泄受阻,影響了蛋白質和脂肪等的消化吸收。因此在疾病早期不宜給病兒油膩大、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如魚類、肉、蛋類及豆制品等。應多吃糖和維生素高的食品,可用米面調制各種飲食,多吃青菜和水果等,要給病兒多喝水,最好是糖或葡萄糖水和各種果汁,每日3~4次。進食應本著既要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又要避免因飲食過多而增加肝臟負擔的原則。這樣不僅能減輕病兒的食欲不振、厭油的癥狀,而且通過糖和維生素的消化吸收能增進肝細胞內糖原的儲存,在黃疸達高峰的前后,因病兒的食欲好轉,可迅速恢復到病前。有的病兒會出現(xiàn)食欲亢進,對此要注意控制病兒的主食量,限制肉類及蛋類的數(shù)量,以防蛋白質及脂肪過量而增加肝臟負擔。有的病兒在一次暴食后加重病情,甚至發(fā)生肝功能衰竭,這些都應引起重視。進入恢復期后病兒可以吃普通的飯菜,食品要注意多樣化,防止小兒偏食。此期不必補充過多的維生素和葡萄糖,且不可暴食。
對患慢性遷延性肝炎的病兒,可多吃可口的飯菜。對慢性活動性肝炎病兒,飲食同急性期,因為這種病兒的血漿清蛋白常低于正常,因此在轉氨酶和膽紅素未恢復正常前,不要過急地給高蛋白飲食,這樣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待谷丙轉氨酶恢復正常后,可適當增加魚、蛋類、雞肉、瘦豬肉等,每次量也不易過多,應保持每餐都有的原則。
(3)惡心、嘔吐護理。應給清淡可口的流食,并注意少吃多餐,間斷給予果汁,但不可勉強多飲,否則會導致嘔吐。對于嘔吐嚴重者,應請醫(yī)生診治。嘔吐后,應及時給病兒漱口。
(4)腹脹的護理。患病毒性肝炎后,由于胃酸和消化酶減少、腸蠕動緩慢而常可出現(xiàn)腹脹,以飯后為顯著。對此可將病兒每日3餐的飲食進行調整。早飯、午飯可適當多吃、晚飯要少吃。不吃易產氣的食品,如奶類、豆制品等,并適當減少糖量。在此基礎上還可給孩子口服乳酶生、媽咪愛、多酶片和山楂丸等助消化藥。
(5)瘙癢的護理。多見于黃疸較重的病兒。瘙癢較輕者,可用溫水擦拭皮膚,勤換內衣,每周應換2~3次,這樣可以減少癢感。瘙癢重者,應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6)病情觀察。家長應密切觀察病兒的病情變化,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重癥肝炎和肝昏迷的前期表現(xiàn)。如果病兒性格和情緒變化,如沉默、急躁、無原因哭鬧,鼻腔、口腔、胃腸道有出血傾向,有惡心、嘔吐、腹脹、無食欲癥狀,黃疸加重、尿色變深、大便呈灰白色等均應立即送醫(yī)院診治。
5.預防方法:
(1)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病人。急性期病人應住院或在家中隔離。隔離時間,早型月干炎自發(fā)病日起最少30日;乙型肝炎應隔離至血中表面抗原轉為陰性。慢性期病兒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應加強個人衛(wèi)生,進行適當隔離,如飲食用具應專用,并應注意血液污染等。對于急性甲型肝炎的密切接觸者,應觀察40日,如有發(fā)病應立即隔離。
(2)飲食管理人員、自來水管理人和托幼機構的保教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發(fā)現(xiàn)肝炎或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及時調離工作。對獻血者要全面進行檢查,凡有肝炎病史者、肝功能異常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均不能獻血。
(3)搞好水源保護和飲水消毒。
(4)加強飲食衛(wèi)生的管理,包括以下內容。
①認真貫徹執(zhí)行食品衛(wèi)生法,嚴格執(zhí)行食堂衛(wèi)生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②實行分餐制,或采用公筷、公勺制。
③飲食用具要專用,或煮沸消毒10~15分鐘。
(5)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生吃水果要洗凈,洗漱用具要專用。
(6)病兒的糞便、尿及嘔吐物可撒上20%漂白粉,攪拌后放置2小時再倒掉。病兒的餐具應洗凈煮沸30分鐘,文具、被褥應在日光下暴曬4~6小時。注意消滅蚊蠅,因為它們可傳播肝炎又影響兒休息。
(7)醫(yī)療單位應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肝炎傳播。盡可能少輸血、血漿及其他血制品,以減少感染機會。
(8)小兒應按時到當?shù)匦l(wèi)生防疫部門接種乙肝疫苗,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這對預防乙型肝炎有很好的作用。預防甲型肝炎,除注意飲食衛(wèi)生外,在流行期間也可接種甲肝疫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61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原因造成重癥肌無力發(fā)生
下一篇: 直腸性便秘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