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在中醫(yī)學無此病名,據(jù)其主癥主要有乏力、頭暈、心悸、易外感發(fā)熱等,歸屬于中醫(yī)學“氣血虛”、“虛勞”、“溫病”、“諸虛不足”等范疇。
以下是白細胞減少癥的專方治療:
(1)升白片
組成:補骨脂30克,淫羊藿15克,胎盤粉15克,女貞子60克,山萸肉15克,黃芪30克,大棗30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藥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1.85克。每日3次,每次5片,2周為一個療程。
療效:上藥共治療223例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其中46例為腫瘤化療所致),顯效164例,有效36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89.69%。
(2)升白飲
組成: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女貞子15克,雞血藤15克,土茯苓15克,焦白術(shù)10克,補骨脂10克,炙山甲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加減:陰虛加生地、龜版;陽虛加巴戟天、仙茅;心血不足加酸棗仁、夜交藤;濕熱加黃柏、澤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7天復(fù)查血象。
療效:本方治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120例,顯效8例,有效10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3%。
(3)升白沖劑
組成:1號方:雞血藤300O克,炒白術(shù)1500克,女貞子1500克,黃芪1500克,補骨脂1500克,靈芝600克,?麻根800克。2號方:雞血藤1500克,白術(shù)750克,女貞750克,黃芪750克,補骨脂750克,靈芝300克,?麻根350克,虎杖1000克,紫丹參1000克,五靈脂500克,沒藥300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烘干,加白糖、淀粉適量做成顆粒沖劑,小袋分裝,每包30克,開水沖服91日3次,每次1包。先服1號方4周,如白細胞回升不明顯,則改用2號方,總療程為2~3個月。
療效:本方共治療101例,顯效76例,有效13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9%。
(4)復(fù)方龍棗湯
組成:仙鶴草90克,小紅棗50克,赤小豆50克,黃精30克,山楂30克,雞血藤30克,甘草20克,當歸20克,補骨脂20克。
加減:氣虛加黨參;肝氣郁積加三棱、莪術(shù)、制香附、郁金、丹參;脾腎陽虛加附子、仙靈脾;腎陰不足加生地、萸肉、首烏。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服時加紅糖30克,黃酒10毫升,1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96例,顯效85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96%。
(5)二至地黃湯
組成:熟女貞15克,旱蓮草15克,熟地15克,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加減:偏腎陰虛者加龜版、阿膠;偏陽虛者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共治療78例,顯效47例,有效2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1%。
(6)升白湯
組成:生白芍25克,當歸25克,生首烏25克,補骨脂25克,虎杖25克,地骨皮25克,生黃芪50克,雞血藤50克,仙靈脾15克,鹿角膠(烊化)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取汁300ml,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2周為一療程。
療效:上方治療因抗甲狀腺藥物所致白細胞減少患者32例,2個療程后顯效25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9%。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75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細胞減少癥的分型治療
下一篇: 白細胞減少癥的有效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