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氣性壞疽的概述(如何治療婦科中的厭氧菌?)

      佚名 2023-11-15 06:50:36

      氣性壞疽的概述

      氣性壞疽是由梭狀芽胞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嚴重急性特異性感染

      。根據(jù)病變范圍的不同;芽孢桿菌感染分為芽孢菌性肌壞死和和芽孢菌性蜂窩織炎兩類
      ,通常所說的氣性壞疽即芽孢菌性肌壞死
      ,主要發(fā)生在肌組織廣泛損傷的病人
      ,少數(shù)發(fā)生在腹部或會陰部手術(shù)后的傷口處。

      梭狀芽胞桿菌為革蘭陽性厭氧桿菌

      ,以產(chǎn)氣莢膜桿菌(魏氏桿菌)
      、水腫桿菌和腐敗桿菌為主要,其次為產(chǎn)芽胞桿菌和溶組織桿菌等
      ,臨床上見到的氣性壞疽
      ,常是兩種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狀芽胞桿菌廣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糞便中,所以易進入傷口

      ,但并不一定致病
      。氣性壞疽的發(fā)生,并不單純地決定于氣性壞疽桿菌的存在
      ,而更決定于人體抵抗力和傷口的情況
      ,即需要一個利于氣性壞疽桿菌生長繁殖的缺氧環(huán)境。因此
      ,失水
      、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傷口大片組織壞死
      、深層肌肉損毀
      ,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損傷,彈片存留
      、開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損傷
      ,使用止血帶時間過長等情況,容易發(fā)生氣性壞疽

      如何治療婦科中的厭氧菌?

      厭氧菌感染 【概述】 厭氧菌感染近年來已受到外科醫(yī)師的重視

      ,在外科感染中厭氧菌的檢出率至少在50%以上
      。根據(jù)中山醫(yī)院的資料,厭氧菌在腹部感染中的檢出率為60.67%
      ,在闌尾膿腫
      、闌尾切除術(shù)后切口化膿中占70.58%。厭氧菌不僅可引起嚴重的胸腹部感染和膿腫
      ,而且很多嚴重的軟組織壞死性感染幾乎都與厭氧菌有關(guān)
      。 【發(fā)病機理】 厭氧菌是人體內(nèi)主要的正常菌群(表6-3),類桿菌屬在口腔
      、腸道
      、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最多
      ;梭形桿菌主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口腔
      ;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存在于腸道、口腔
      、陰道和皮膚
      ;丙酸桿菌常存在于皮膚、上呼吸道和陰道;韋永氏球菌則存在于口腔
      、上呼吸道
      、陰道和腸道。 表6-3 主要厭氧菌的分布部位 口腔 結(jié)腸 陰道 皮膚 土壤 梭狀芽孢桿菌屬 ±+±○+ 類桿菌屬 +++○○ 梭形桿菌屬 +++○○ 消化鏈球菌屬 ++++○ 放線菌屬 +±○○○ 丙酸桿菌屬 +±○+○ 韋永球菌屬 +++○○ 由于厭氧菌是人體內(nèi)的正常菌群
      ,因此
      ,厭氧菌感染絕大多數(shù)屬內(nèi)源性。這些細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必須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才能發(fā)生侵入和感染(表6-4)
      。 表6-4 誘發(fā)厭氧菌感染的情況 1.全身情況 糖尿病 低球蛋白血癥 脾切除 皮質(zhì)類固醇 免疫抑制劑 膠原病 白細胞減少癥 細胞毒藥物 2.氧化還原電位差(Eh)降低 組織缺氧 異物 外周血供應(yīng)不足 組織壞死 鈣鹽 需氧菌感染 燒傷 3.惡性腫瘤 結(jié)腸、子宮
      、肺 白血病 4.手術(shù)前腸道"滅菌"準備 5.胃腸道和女性盆腔手術(shù) 6.胃腸道創(chuàng)傷 7.人和動物咬傷 全身性因素包括惡性腫瘤
      、白血病、糖尿病
      、白細胞減少癥
      、丙種球蛋白降低、應(yīng)用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藥物
      、脾切除
      、膠原病等,手術(shù)創(chuàng)傷
      、營養(yǎng)不良
      、組織缺氧、組織破壞
      、異物
      、外周血管閉塞、需氧菌感染等使局部氧化還原電位差(Eh)降低的因素
      ,均有利于厭氧菌的滋長和感染
      。發(fā)生外科厭氧菌感染的常見部位如下:口腔感染、腹膜炎
      、腹內(nèi)膿腫
      、闌尾炎、憩室炎
      、肛旁膿腫
      ,直腸周圍膿腫、腦膿腫
      、肺膿腫
      、肝膿腫和盆腔感染等。女性生殖道的厭氧性感染常發(fā)生于難產(chǎn)和非法流產(chǎn)
      ,因產(chǎn)道組織的破壞和出血有利于厭氧菌的滋長
      ,病情兇險
      ,往往合并附近血管的血栓性靜脈炎
      。在皮膚和軟組織感染中
      ,有一種厭氧菌和需氧菌的協(xié)同性感染;如壞死性筋膜炎
      ,雖不多見
      ,但一旦發(fā)生,可引起大片筋膜和皮膚壞死
      ,病情發(fā)展迅速
      。 【臨床表現(xiàn)】 外科厭氧菌感染有下列臨床特點: (一)內(nèi)源性 除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為外源性感染外,無芽孢厭氧菌感染均為內(nèi)源性
      。Moore
      ,Cato和Holdeman證明從臨床感染標本分離出來的40種厭氧菌,除3~4種外均存在于正常的腸道內(nèi)
      。當全身或局部情況改變時
      ,它們才發(fā)生侵入和引起感染。中山醫(yī)院外科收集腹部感染100份標本中
      ,厭氧菌陽性率為60.67%
      ,其中革蘭氏陰性桿菌42株,占厭氧菌的61.76%
      。在42株革蘭氏陰性桿菌中類桿菌35株
      ,占83.33%,其中脆弱類桿菌32株
      ,又占類桿菌的91.42%
      。另有韋永氏球菌8株,革蘭氏陽性梭狀芽孢桿菌7株
      ,真桿菌6株
      ,革蘭氏陽性球菌5株。顯然絕大多數(shù)的厭氧菌感染的 致病菌均為內(nèi)源性
      。 (二)多菌性 外科感染中的厭氧菌常與其他細菌同時存在
      ,在中山醫(yī)院100份標本中,有細菌生長89份
      ,其中屬多種細菌者43份
      ,占47.19%,而同時存在的需氧菌中以大腸桿菌和各種鏈球菌為最多見
      。根據(jù)我院的經(jīng)驗
      ,如不做厭氧菌培養(yǎng),則有半數(shù)以上(60.67%)的病原菌不能被及時發(fā)現(xiàn)
      ,特別是12.36%的病例是單獨厭氧菌感染
      ,這種感染以往由于未做厭氧菌培養(yǎng),需氧菌培養(yǎng)陰性而被誤診為無菌膿腫。由于厭氧菌感染常為多菌性
      ,不僅細菌協(xié)同現(xiàn)象值得注意
      ,而且厭氧菌中最多見的脆弱類桿菌能產(chǎn)生β酰胺酶,它能顯著降低病灶中青霉素的濃度并將其滅活
      ,采用抗生素治療時必須加以考慮
      。 (三)膿液腐臭和產(chǎn)氣性 厭氧菌感染的膿液具有特殊的腐臭味,以往常被認為是大腸桿菌的特征
      ,現(xiàn)已證明
      ,大腸桿菌產(chǎn)生的膿液并無臭味,惡臭的膿液實際上是厭氧菌引起
      。 厭氧菌中的產(chǎn)氣莢膜桿菌所引起的氣性壞疽
      ,其特征是在肌肉和皮下組織內(nèi)有氣體,但產(chǎn)氣的外科細菌性感染并不一定就是氣性壞疽
      。實際上
      ,類桿菌和消化鏈球菌感染時,組織中也常有氣體產(chǎn)生
      。因此
      ,凡是傷口的膿液腐臭或組織中有氣體存在,均應(yīng)首先考慮厭氧菌感染的可能性
      。 (四)緩發(fā)性 無芽孢性厭氧菌的生長通常比較緩慢
      ,因此出現(xiàn)臨床癥狀有時較晚。厭氧菌引起的切口感染甚至在拆線后數(shù)天才發(fā)現(xiàn)明顯的膿液
      。此外厭氧菌培養(yǎng)往往需要3~7天始有細菌生長
      ,因此外科感染病人的膿液除送需氧菌和厭氧菌培養(yǎng)外,常規(guī)做革蘭氏染色檢查對于迅速確診也有裨益
      。倘使革蘭氏涂片證明有菌而需氧菌培養(yǎng)陰性時
      ,就應(yīng)高度懷疑為厭氧菌感染,應(yīng)毫不遲疑地采取措施治療厭氧菌
      ,不必等待培養(yǎng)結(jié)果
      。 【治療說明】 (一)擴創(chuàng)和引流 厭氧菌感染常伴有廣泛的組織壞死,必須徹底切除
      ,因壞死組織能降低局部Eh
      ,有利于厭氧菌的繁殖,這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先決條件
      。產(chǎn)氣莢膜桿菌性肌炎(即氣性壞疽)時肌肉廣泛壞死
      ,也必須切除,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壞死性筋膜炎是較少見的厭氧菌感染
      ,筋膜和皮膚常有廣泛壞死
      ,如不徹底切除,常難以控制感染的擴散而導致死亡
      。 (二)抗生素療法 必須選擇對厭氧菌敏感的抗生素(見表6-5)
      。厭氧菌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常有抗藥性。大多數(shù)厭氧菌
      ,除脆弱類桿菌外
      ,均對青霉素G敏感。林可霉素的抗菌譜與青霉素G相仿,如病人對青霉素過敏時可選用
      。氯霉素幾乎對所有的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在內(nèi)均有效
      ,但缺點是有骨髓抑制的危險性。厭氧菌對四環(huán)素
      、紅霉素和氯霉素的敏感性有差異,且在治療過程中迅速產(chǎn)生抗藥性,氯林可霉素對厭氧菌感染的療效優(yōu)于林可霉素
      ,但它和林可霉素一樣,有時會引起致命的假膜性結(jié)腸炎
      。在目前的抗菌藥中
      ,療效最好的首推甲硝唑,對所有的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有效
      。Sharp等(1977)發(fā)現(xiàn)甲硝唑的療效優(yōu)于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
      ,此藥價格便宜,即使長期使用也無嚴重并發(fā)癥
      。甲硝唑不僅可口服(500mg
      , 每日三次),灌腸(每次1~2g)
      ,最近國內(nèi)已有靜脈制劑
      ,0.5%100ml,靜滴每日2~3次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诜紫踹蚝挽o脈滴注甲硝唑在結(jié)腸手術(shù)前準備中的作用,證明這兩種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傷口的感染率
      。 表6-5 厭氧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梭狀芽孢桿菌 厭氧性球菌 脆弱類桿菌 類桿菌種 放線菌 青霉素 ++-++ 林可霉素 ±+-++ 頭孢菌素 ±± - ± - 氯霉素 +++++ 氯林可霉素 +++++ 甲硝唑 +±+++ 四環(huán)素 ±±-±± 紅霉素 ±+±+± +敏感
      ;±稍敏感;-不敏感 前已述及
      ,厭氧菌與需氧菌之間伴有協(xié)同作用
      ,因此在治療厭氧菌感染時須分別采用對需氧菌和厭氧菌敏感的藥物。頭孢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efoxitin)對類桿菌屬有效
      ,但療效不如氯林可霉素
      、氯霉素或甲硝唑。頭孢孟多是一種新的靜脈用頭孢菌素
      ,抗菌譜較廣
      ,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的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效。 第三代頭孢菌素例如頭孢羥羧氧酰胺(Moxalactam)頭孢哌酮(Cefoperazone)和頭孢噻肟(Cefotaxime)對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效
      ,對所有的厭氧菌均有極強的殺菌力(5)
      。 (三)高壓氧療法 高壓氧能提高組織的氧張力,抑制厭氧菌的繁殖
      ,這一療法是梭形芽孢桿菌感染治療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但對于無芽孢厭氧菌感染究竟有多少價值,不少人表示懷疑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傊@種療法目前尚在實驗階段
      ,值得深入研究
      。 (四)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是治療厭氧菌感染傷口的一種有效藥物,它所釋放的新生氧能殺死厭氧菌
      。過氧化鋅糊劑則可用于治療某些厭氧菌感染
      ,特別是Meleney潰瘍。

      采納哦

      阿達霉素簡介

      目錄 1 概述 2 紅霉素藥典標準 2.1 品名 2.1.1 中文名 2.1.2 漢語拼音 2.1.3 英文名 2.2 結(jié)構(gòu)式 2.3 分子式與分子量 2.4 來源含量 2.5 性狀 2.5.1 比旋度 2.6 鑒別 2.7 檢查 2.7.1 堿度 2.7.2 紅霉素B

      、C組分及有關(guān)物質(zhì) 2.7.3 硫氰酸鹽 2.7.4 水分 2.7.5 熾灼殘渣 2.7.6 紅霉素A組分 2.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2.7.6.2 測定法 2.8 含量測定 2.9 類別 2.10 貯藏 2.11 制劑 2.12 版本 3 紅霉素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 3.2 英文名稱 3.3 阿達霉素的別名 3.4 分類 3.5 劑型 3.6 紅霉素的藥理作用 3.7 紅霉素的藥代動力學 3.8 紅霉素的適應(yīng)證 3.9 紅霉素的禁忌證 3.10 注意事項 3.11 紅霉素的不良反應(yīng) 3.12 紅霉素的用法用量 3.13 阿達霉素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3.14 專家點評 4 紅霉素中毒 4.1 臨床表現(xiàn) 4.2 治療 5 參考資料 這是一個重定向條目
      ,共享了紅霉素的內(nèi)容。為方便閱讀
      ,下文中的 紅霉素 已經(jīng)自動替換為 阿達霉素
      ,可 點此恢復(fù)原貌 ,或 使用備注方式展現(xiàn) 1 概述 阿達霉素是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jié)晶或粉末
      ;無臭,味苦
      ;微有引濕性
      。抗菌譜與青霉素相似
      ,對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對革蘭陰性菌也有相當抑制作用,對支原體
      、放線菌
      、螺旋體、立克次體
      、衣原體
      、奴卡菌
      、少數(shù)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常為青霉素過敏患者的替代藥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诜詹睿部芍瞥裳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治療沙眼
      、結(jié)膜炎、角膜炎
      ,涂于眼瞼內(nèi)

      2 阿達霉素藥典標準

      2.1 品名

      2.1.1 中文名 阿達霉素

      2.1.2 漢語拼音 Hongmeisu

      2.1.3 英文名 Erythromycin

      2.2 結(jié)構(gòu)式

      2.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37H67NO13??? 733.94

      2.4 來源含量

      本品按無水物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于920阿達霉素單位

      2.5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jié)晶或粉末
      ;無臭
      ,味苦
      ;微有引濕性。

      本品在甲醇

      、乙醇或丙酮中易溶
      ,在水中極微溶解。

      2.5.1 比旋度 取本品

      ,精密稱定
      ,加無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20mg的溶液,放置30分鐘后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
      ,比旋度為71°至78°

      2.6 鑒別

      (1)在阿達霉素A組分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yīng)與標準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yīng)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167圖)一致

      。如不一致,取本品與標準品適量
      ,加少量三氯甲烷溶解后
      ,水浴蒸干,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減壓干燥后測定
      ,除1980cm1至2050cm1波長范圍外
      ,應(yīng)與對照品的圖譜一致。

      2.7 檢查

      2.7.1 堿度 取本品0.1g
      ,加水150ml
      ,振搖,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
      ,pH值應(yīng)為8.0~10.5

      2.7.2 阿達霉素B

      、C組分及有關(guān)物質(zhì) 取本品,用磷酸鹽緩沖液(pH 7.0)甲醇(15:1)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4mg的溶液
      ,作為供試品溶液
      ;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
      ,用磷酸鹽緩沖液(pH 7.0)-甲醇(15:1)稀釋至刻度
      ,搖勻,作為對照溶液
      。照阿達霉素A組分項下的色譜條件
      ,取對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diào)節(jié)檢測靈敏度
      ,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50%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
      ,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3.5倍
      。阿達霉素B按校正后的峰面積計算(乘以校正因子0.7)和阿達霉素C峰面積均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5.0%)。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zhì)峰
      ,紅霉索烯醇醚
      、雜質(zhì)1按校正后的峰面積計算(分別乘以校正因子0.09、0.15)和其他單個雜質(zhì)峰面積均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6倍(3.0%)
      ;其他各雜質(zhì)峰面積的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5.0%)
      ,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任何小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0.01倍的峰可忽略不計。

      2.7.3 硫氰酸鹽 取本品約0.1g

      ,精密稱定
      ,置50ml棕色瓶中,加甲醇20ml溶解
      ,再加三氯化鐵試液1ml
      ,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取105℃干燥1小時的硫氰酸鉀2份,各約0.1g
      ,精密稱定
      ,分別置二個50ml量瓶中,加甲醇20ml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搖勻
      ,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
      ,用甲醇稀釋至刻度
      ,搖勻
      ,再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瓶中
      ,加三氯化鐵試液1ml
      ,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作為對照品溶液
      ;量取三氯化鐵試液1ml,置50ml棕色瓶中
      ,用甲醇稀釋至刻度作為空白溶液
      。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在492nm波長處分別測定吸光度(供試品溶液
      、對照品溶液與空白溶液均應(yīng)在30分鐘內(nèi)測定)
      ,兩份對照品溶液單位重量吸光度的比值應(yīng)為0.985~1.015。阿達霉素中硫氰酸鹽的含量不得過0.3%
      。硫氰酸根與硫氰酸鉀的分子量分別為58.08與97.18

      2.7.4 水分 取本品約0.2g,加10%的咪唑無水甲醇溶液使溶解

      ,照水分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M第一法 A)測定
      ,含水分不得過6.0%。

      2.7.5 熾灼殘渣 不得過0.2%(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

      2.7.6 阿達霉素A組分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2.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

      ;以磷酸鹽溶液(取磷酸氫二鉀8.7g
      ,加水1000ml,用20%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8.2)-乙腈(40:60)為流動相
      ;流速為每分鐘0.8~1.0ml
      ;柱溫35℃;波長為215 nm
      。取阿達霉素標準品適量
      ,130℃加熱破壞4小時,加甲醇適量(10mg加甲醇1ml)溶解后
      ,用磷酸鹽緩沖液(pH 7.0)-甲醇(15:1)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4mg的溶液
      ,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阿達霉素A保留時間的5倍
      。按阿達霉素C
      、阿達霉素A、雜質(zhì)1
      、阿達霉素B
      、阿達霉素烯醇醚峰的順序出峰(必要時
      ,用阿達霉素C、阿達霉素B
      、阿達霉素烯醇醚對照品進行峰定位)
      。紅霉索A峰與阿達霉素烯醇醚峰的分離度應(yīng)大于14.0,阿達霉素A峰的拖尾因子應(yīng)小于2.0

      2.7.6.2 測定法 取本品和阿達霉素標準品各約0.1g

      ,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5ml溶解
      ,用磷酸鹽緩沖液(pH 7.0)-甲醇(15:1)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4mg的溶液
      ,分別作為供試品溶液和標準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標準品溶液各20μl
      ,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
      ,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供試品中阿達霉素A的含量
      。按無水物計算
      ,不得少于88.0%。

      2.8 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
      ,加乙醇(10mg加乙醇1ml)溶解后
      ,用滅菌水定量制成每1ml中約含1000單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A管碟法或濁度法)測定
      ,可信限率不得大于7%
      。1000阿達霉素單位相當于1mg的C37H67NO13。

      2.9 類別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2.10 貯藏

      密封
      ,在干燥處保存。

      2.11 制劑

      (1)阿達霉素腸溶片? (2)阿達霉素腸溶膠囊 (3)阿達霉素軟膏? (4)阿達霉素眼膏

      2.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阿達霉素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

      阿達霉素

      3.2 英文名稱

      Erythromycin

      3.3 阿達霉素的別名

      艾狄密新
      ;福愛力
      ;紅絲霉素;阿達霉素堿
      ;紅霉素
      ;威霉素;新紅康
      ;Eritromicina
      ;Ermycin;Eryc
      ;Erythromycin Base
      ;Erythromycinum;Paedlathrocin

      3.4 分類

      抗生素 >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3.5 劑型

      1.片劑:0.1g,,0.125g

      2.針(粉):0.25g

      ,0.3g。

      3.6 阿達霉素的藥理作用

      紅霉阿達霉素是由鏈球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所產(chǎn)生的一種堿性抗生素
      ,屬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阿達霉素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時對高度敏感的細菌也具殺菌作用
      。其作用機制是可透過細菌細胞膜
      ,在接近供位(“P”位)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成可逆性結(jié)合,阻斷轉(zhuǎn)移核糖核酸(tRNA)結(jié)合至“P”位上
      ,同時也阻斷多肽鏈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
      ,使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受到抑制,從而起抗菌作用
      。阿達霉素僅對分裂活躍的細菌有效
      。阿達霉素抗菌譜廣,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
      、部分革蘭陰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有效
      。阿達霉素對葡萄球菌屬(包括產(chǎn)酶菌株)、各組鏈球菌
      、肺炎雙球菌
      、炭疽桿菌、破傷風梭桿菌
      、白喉桿菌
      、淋球菌、腦膜炎球菌
      、流感桿菌
      、百日咳桿菌、空腸彎曲菌屬
      、軍團菌屬、李斯特菌
      、伊斯雷爾放線菌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對梅毒螺旋體、肺炎支原體
      、鉤端螺旋體
      、立克次體;衣原體等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乳糖酸阿達霉素為阿達霉素的乳糖醛酸鹽(lactobionate)
      。乳糖酸阿達霉素吸收后,水解釋放出活性成分阿達霉素。阿達霉素可透過細菌細胞膜
      ,在接近供位(“P”位)與細菌核糖體成可逆性結(jié)合
      ,阻斷轉(zhuǎn)移核糖核酸(tRNA)結(jié)合至“P”位上,同時也阻斷多肽鏈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
      ,使細菌細胞蛋白合成受到抑制
      ,從而起抗菌作用。乳糖酸阿達霉素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
      、部分革蘭陰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有效
      。阿達霉素對葡萄球菌屬(包括產(chǎn)酶菌株)、各組鏈球菌
      、肺炎雙球菌
      、炭疽桿菌、破傷風梭桿菌
      、白喉桿菌
      、淋球菌、腦膜炎球菌
      、流感桿菌
      、百日咳桿菌、空腸彎曲菌屬
      、軍團菌屬
      、李斯特菌、伊斯雷爾放線菌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對梅毒螺旋體
      、肺炎支原體、鉤端螺旋體
      、立克次體
      、衣原體等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3.7 阿達霉素的藥代動力學

      紅霉阿達霉素口服200~250mg
      ,2~3h后血藥濃度達峰值
      ,一般低于1μg/ml。藥物吸收后除腦脊液和腦組織外
      ,廣泛分布于各組織和體液中
      ,尤以肝、膽汁和脾中的濃度較高(在膽汁中的濃度可達血藥濃度的10~40倍)
      。藥物在腎
      、肺等組織中的濃度可高出血藥濃度數(shù)倍;在皮下組織
      、痰及支氣管分泌物中也有較高的濃度(痰中濃度與血藥濃度相近)
      ;在胸
      、腹腔積液、膿液中的濃度可達有效抑菌濃度
      。阿達霉素可有一定量(約為血藥濃度的33%)進入前列腺及精囊中
      ,但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腦膜有炎癥時腦脊液內(nèi)濃度僅為血藥濃度的10%左右
      。阿達霉素可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和母乳中
      ,胎兒血藥濃度為母體血藥濃度的5%~20%,母乳中可達血藥濃度的50%以上
      。不同鹽類的阿達霉素口服后
      ,生物利用度約為30%~65%。表觀分布容積為0.9L/kg
      。蛋白結(jié)合率為70%~90%
      。半衰期約為1.4~2.0h,無尿患者的半衰期可延長至4.8~6.0h
      。游離阿達霉素在肝臟內(nèi)代謝
      ,主要在肝臟中濃縮和從膽汁排出。約2%~5%的口服量和10%~15%的注入量以原形自腎小球濾過隨尿液排出
      。尿中濃度可達10~100μg/ml
      。此外,糞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藥物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阿達霉素
      。乳糖酸阿達霉素為水溶性的阿達霉素乳糖醛酸酯,靜脈滴注后即達血藥濃度峰值
      。24h內(nèi)靜脈滴注2g
      ,血藥濃度均值為2.3~6.8mg/L。藥物吸收后除腦脊液和腦組織外
      ,廣泛分布于各組織和體液中
      ,尤以肝、膽汁和脾中的濃度較高
      。藥物在腎
      、肺等組織中的濃度可高出血藥濃度數(shù)倍;在皮下組織
      、痰及支氣管分泌物中也有較高的濃度(痰中濃度與血藥濃度相近)
      ;在胸、腹腔積液
      、膿液中的濃度可達有效抑菌濃度。阿達霉素可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和母乳中
      ,但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
      。游離阿達霉素主要經(jīng)肝內(nèi)代謝,在肝臟中濃縮,隨膽汁排泄
      ,并進行腸肝循環(huán)
      。約10%~15%的注入量以原形自腎小球濾過隨尿液排出。尿中濃度可達10~100mg/L
      。此外
      ,糞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藥物。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阿達霉素

      3.8 阿達霉素的適應(yīng)證

      紅霉阿達霉素在臨床上可作為下列感染的選用藥物:

      1.溶血性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
      、鼻竇炎

      2.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猩紅熱、蜂窩織炎

      3.肺炎支原體肺炎

      、肺炎衣原體肺炎。

      4.氣性壞疽

      、炭疽
      、破傷風。

      5.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

      6.沙眼衣原衣原體結(jié)膜炎

      7.衣原體屬、支原體屬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8.李斯特菌病

      9.軍團菌肺炎(軍團菌病)

      10.淋球菌感染

      11.空腸彎曲菌腸炎。

      12.厭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13.百日咳

      14.放線菌病。

      15.皮膚科主要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

      、淋病
      、梅毒、軟下疳
      、衣原體淋巴肉芽腫(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痤瘡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性皮膚感染、猩紅熱等

      3.9 阿達霉素的禁忌證

      阿達霉素可透過胎盤屏障和進入母乳
      ,孕婦和哺乳婦女宜慎用
      。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過敏者。

      3.10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患者對一種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過敏時
      ,對其他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也可過敏

      2.慎用:(1)哺乳期婦女;(2)肝功能不全者

      3.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阿達霉素可干擾Higerty法的熒光測定

      ,使尿兒茶酚胺的測定值出現(xiàn)假性升高;(2)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可出現(xiàn)血清堿性磷酸酶
      、膽紅素
      、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的測定值升高。

      4.用藥前后及用藥時應(yīng)當檢查或監(jiān)測:(1)長期用藥時應(yīng)常規(guī)監(jiān)測肝功能

      ;(2)大劑量用藥時應(yīng)監(jiān)測心電圖
      ;(3)阿達霉素在肝功能損害時可以蓄積,因此大劑量用藥時應(yīng)監(jiān)測血藥濃度水平

      3.11 阿達霉素的不良反應(yīng)

      1.用藥后可出現(xiàn)腹瀉
      、惡心、嘔吐
      、中上腹痛
      、食欲減退等胃腸道癥狀,其發(fā)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guān)

      2.用藥后偶可出現(xiàn)乏力

      、黃疸及肝功能異常等肝毒性。

      3.大劑量(每天≥4g)給藥或肝

      、腎疾病患者
      、老年患者用藥后可能引起耳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聽力減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赡芘c血藥濃度過高(>12mg/L)有關(guān),停藥后大多可以恢復(fù)正常

      4.用藥后偶可出現(xiàn)藥物熱

      、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過敏反應(yīng)
      ,發(fā)生率約為0.5%~1%

      5.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偶有心律不齊,口腔或 *** 念珠菌感染等

      6.部分患者靜脈給藥后偶可出現(xiàn)靜脈 *** 或靜脈炎

      3.12 阿達霉素的用法用量

      1.(1)①常用口服劑量:每天1~2g,分3~4次服用
      。②軍團菌病:每天劑量可增至2~4g
      ,分4次服用
      。(2)局部給藥:治療沙眼、結(jié)膜炎
      、角膜炎,用適量眼膏涂于眼瞼內(nèi)
      ,每天數(shù)次
      。(3)腎功能不全時劑量:腎功能減退患者一般勿需減少用量。

      2.兒童:(1)口服給藥:每天30~50mg/kg

      ,分3~4次服用
      。(2)局部給藥:沙眼、結(jié)膜炎
      、角膜炎
      ,用適量眼膏涂于眼瞼內(nèi),每天數(shù)次

      3.靜脈滴注:(1)成人:①一般用量:每天1~2g

      ,分2~4次。②軍團病:每天3~4g
      ,分4次給藥
      。高劑量不能超過4g。(2)兒童:每天按20~40mg/kg
      ,分2~4次給藥

      3.13 藥物相互作用

      1.阿達霉素與卡馬西平、丙戊酸等抗癲癇藥同用
      ,可抑制卡馬西平和丙戊酸的代謝
      ,導致后者的血藥濃度升高而發(fā)生毒性反應(yīng)。并且卡馬西平又能通過肝臟微粒體氧化酶降低阿達霉素藥效

      2.阿達霉素與環(huán)孢素合用可促進環(huán)孢素的吸收并干擾其代謝

      ,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高血壓及肝功能障礙

      3.阿達霉素與黃嘌呤類(二羥丙茶堿除外)同用可使氨茶堿的肝清除減少

      ,導致血清氨茶堿濃度升高和(或)毒性反應(yīng)增加。這一現(xiàn)象在同用6天后較易發(fā)生
      ,氨茶堿清除的減少幅度與阿達霉素血清峰值成正比

      4.阿達霉素與地高辛合用,可清除腸道中能滅活地高辛的菌群

      ,因而導致地高辛腸肝循環(huán)
      ,使地高辛血藥濃度升高而發(fā)生毒性反應(yīng)。

      5.阿達霉素與洛伐他丁合用時可抑制洛伐他丁代謝而增加其血藥濃度

      ,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

      6.阿達霉素與咪達唑侖

      、三唑侖合用時可降低咪達唑侖、三唑侖的清除率而增強其作用

      7.阿達霉素與阿芬太尼合用可抑制阿芬太尼的代謝

      ,延長其作用時間。

      8.阿達霉素與其他肝毒性藥物合用可能增強肝毒性

      9.大劑量阿達霉素與耳毒性藥物合用

      ,可能增加耳毒性;腎功能減退患者尤易發(fā)生

      10.阿達霉素與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抗組胺藥合用可增加心臟毒性

      ,引起心律失常。

      11.阿達霉素與酒石酸麥角胺合用可致急性麥角中毒(如末梢血管痙攣)

      12.長期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應(yīng)用阿達霉素時可導致凝血酶原時原時間延長

      ,從而增加出血的危險性。

      13.阿達霉素與氯霉素和林可霉素類合用

      ,有拮抗作用

      14.阿達霉素與β內(nèi)酰胺藥聯(lián)用可使兩者抗菌活性降低。

      15.阿達霉素與避孕藥同服

      ,可阻擾性激素的腸肝循環(huán)
      ,使避孕藥藥效降低。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yù)產(chǎn)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

      ,馬上計算

      3.14 專家點評

      對軍團菌感染、彎曲腸桿菌腸炎
      、支原體肺炎
      、沙眼衣原衣原體所致的嬰兒肺炎和結(jié)膜炎、衣原體所致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
      ,阿達霉素均為首選藥物
      。對炭疽熱、氣性壞疽
      、梅毒
      、非結(jié)核性分枝桿菌感染、Q熱
      、放線菌病
      、痤瘡也有良好的療效。近年來
      ,阿達霉素已成為支原體普遍耐藥的抗生素
      ,有資料表明,其耐藥性高達27.7%,因此藥敏試驗是指導臨床應(yīng)用抗生素治療泌尿道支原體感染的重要依據(jù)
      。阿達霉素特點是易溶于水
      ,可制成靜脈注射用制劑,常用于對口服阿達霉素不能耐受或嚴重感染患者
      。阿達霉素對痤瘡丙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對革蘭陰性細菌如淋球菌、衣原體
      、支原體等亦有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治療痤瘡、化膿性皮膚病
      ,能有效降低痤瘡桿菌數(shù)目。

      4 阿達霉素中毒 阿達霉素抗菌譜與青霉素相似

      ,對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對革蘭陰性菌也有相當抑制作用,對支原體
      、放線菌
      、螺旋體、立克次體
      、衣原體
      、奴卡菌、少數(shù)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
      。常為青霉素過敏患者的替代藥物
      。口服吸收差
      ,為18%~45%
      ,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為73%,半衰期為1.5h
      ,無尿時可延長至6h
      ,容積分布0.72L/kg。成人常用量1~2g/d
      ,分3~4次服用
      。也可制成眼膏,治療沙眼
      、結(jié)膜炎
      、角膜炎,涂于眼瞼內(nèi)
      。[1]

      4.1 臨床表現(xiàn)

      [1]

      1.常見不良反應(yīng)為胃腸道反應(yīng)

      ,惡心、嘔吐
      、胃痛
      、腹瀉
      、口舌疼痛、食欲減退等
      。發(fā)生率與劑量有關(guān)
      。可誘發(fā)假膜性腸炎

      2.過敏反應(yīng):出現(xiàn)各種皮疹

      、藥物熱、嗜酸粒細胞增多等
      。有報道1例發(fā)生過敏性紫癜
      ,發(fā)生腎衰竭。酯化的阿達霉素可引起膽汁蓄積性肝損害

      3.大劑量阿達霉素應(yīng)用

      ,偶可引起耳鳴和暫時性聽覺障礙。

      4.靜脈滴注用藥易引起靜脈炎

      5.曾報道1例應(yīng)用本藥1.5g后

      ,發(fā)生重癥肌無力表現(xiàn),停藥后消失

      4.2 治療

      阿達霉素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出現(xiàn)毒性反應(yīng)時停藥

      ,靜脈補液促進排泄。

      2.發(fā)生嚴重黃疸時

      ,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

      氣性壞疽污染器械的處理流程

      1、首先將氣性壞疽污染器械放在裝有含氯消毒劑1000至2000mg每L的容器中

      ,浸泡30至60分鐘

      2、然后將氣性壞疽污染器械按照普通器械清洗流程進行清洗

      3
      、然后將氣性壞疽污染器械放在裝有1000至2000mg每L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至45分鐘消毒,加蓋處理

      4
      、然后將氣性壞疽污染器械進行雙層密封包裝,并標注感染性疾病名稱

      5
      、最后由供應(yīng)室專人使用密封容器進行回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83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手出好多小水泡,還特別癢
      ?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
      對于女性朋友來講手可謂是“第二張臉”,白皙
      、光滑
      、修長的雙手,不僅看起來十分靈巧而且還能提升個人氣質(zhì)
      。不過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不僅手部皮膚特別粗糙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
      !.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還特別癢
      ?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
      !" onerror="nofind(this)" >
      單身貴族易群體性焦慮(單身貴族該怎么做)
       調(diào)查顯示80%的25至40歲的單身男人和女人“是快樂的”,專家提醒“剩男剩女”不快樂的背后隱藏了煩躁
      、焦慮
      ,甚至抑郁等消極情緒,而剛剛過去的情人節(jié)
      ,成為單身們焦慮的高發(fā)期
      芹菜與黃瓜同食好嗎
      芹菜與黃瓜同食好嗎芹菜不宜與黃瓜一同食用,這是因為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
      寶寶睡覺時驚厥的癥狀,如何預(yù)防小兒驚厥
      、寶寶睡覺時驚厥的癥狀有哪些癥狀一:嬰兒在剛?cè)胨瘯r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
      。專家提醒:可以說大多數(shù)嬰兒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