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腦出血(HCH)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一周內死亡率達20%~30%。出血后持續(xù)的高血壓是高死亡率和不良預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預防和治療的關鍵是控制血壓。
高血壓性腦出血(HCH)后,病人的血壓會反射性增高,通常會大于患者既往的最高血壓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機體原發(fā)的血壓增加,是直接導致出血的病因基礎;另一方面腦組織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和腦組織缺氧,使血壓反射性增高。過高的血壓使腦供血增多及動脈血管內壓力與出血周圍的腦組織壓差增加,從而增加出血和水腫的程度,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從生理和病生理角度看,降低血壓可減少血流壓力,減輕出血速度和出血量。但過度降低血壓又減少腦血液循環(huán),會產生不良后果。腦出血時因紅細胞比積及紅細胞膜微黏度升高和血腫的占位效應、出血部位的分流和顱內壓增加,如果過度強調降低血壓的處置,過快、過大降低血壓,導致腦動脈灌注壓下降,腦組織缺氧更為嚴重,加重腦水腫,甚至導致循環(huán)衰竭。
那么,對高血壓性腦出血(HCH)病人怎樣去控制血壓呢?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應慎重掌握降壓治療指征和降壓程度:如果血壓不超過180/120mmHg,不需要進行降壓治療。如果血壓超過200/140mmHg,最好及時降壓治療,但血壓不宜過低,使血壓控制在病前水平,或收縮壓控制在160mmHg,舒張壓控制在110mmHg為宜;降壓治療不能過于追求快速降壓效應,或反復、大量甚至聯(lián)合使用多種強效降壓藥物,一般不推薦使用強烈擴張血管的藥物;降顱壓、抗腦水腫治療使用脫水、利尿劑的同時,必須嚴密觀察血壓、周圍循環(huán)及水電解質平衡狀況。因此,對高血壓性腦出血(HCH)病人應謹慎降壓!
從高血壓的表現(xiàn)上來看,主要有4種類型降壓藥物不是都早晨服用,服藥時間要根據(jù)血壓的晝夜變化規(guī)律來定。根據(jù)血壓晝夜波動的不同,醫(yī)學上將血壓分為4個類型:
杓型血壓:正常成人的血壓多表現(xiàn)為白天高夜間低,從清晨起血壓開始逐漸升高,在上午7~9時呈現(xiàn)一日中的最高峰值,之后稍有下降,在下午5時左右又出現(xiàn)一個較小的血壓峰值,之后血壓緩慢下降,直到午夜至凌晨2~3時,血壓降至一日中的最低谷,血壓夜間比白天低10%~20%。因晝夜血壓動態(tài)曲線類似杓子,故稱為杓型血壓。有些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雖然升高,但仍有上述規(guī)律,故稱為“杓型高血壓”,構型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宜早晨服用。
非杓型血壓:有些患者夜間血壓無明顯下降,即夜間血壓下降幅度小于10%的,稱為非杓型血壓。非杓型血壓節(jié)律在高血壓和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可考慮晚上服藥,這樣對控制夜間血壓升高更有效,而且可使非杓型向杓型血壓的節(jié)律轉換,減少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反杓型血壓:有些患者夜間血壓比白天還要高5%,醫(yī)學上稱為反杓型。這類患者降壓藥物也建議晚上服用,更好地控制夜間血壓。
超杓型血壓:夜間血壓明顯降低,比白天下降超過20%,稱為超杓型血壓。這類患者應采用早上服藥,不要在晚上服用,以免夜間血壓過度降低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按時服用降壓藥就可以預防腦血管病嗎?血壓正常的人也有發(fā)生腦卒中的可能,即使按時服藥,也可存在腦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在特定條件下病變部位可形成血栓,從而造成血管相應供血區(qū)域腦缺血甚至發(fā)生腦梗死。非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病因很多,包括大家熟悉的腦血管畸形、腦腫瘤、血液病等發(fā)生的出血,還有些是大家很少聽說的,如腦淀粉樣血管病、酒精中毒以及濫用成癮藥、抗凝藥、溶栓藥等。
這些疾病的出血機制是腦血管一些特異性病變導致血管壁受到破壞,即使血壓不高也會因血管壁破損引起腦出血。這里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腦淀粉樣血管病、酒精中毒以及濫用成癮藥、抗凝藥、溶栓藥等。這些多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所引起。所以不要以為沒有高血壓就不會發(fā)生腦出血。尤其有不良嗜好的朋友們?yōu)榱俗约旱慕】岛图彝サ男腋#瑧?guī)律生活,禁煙限酒,不亂用藥物。
患有高血壓的腦血管病患者,服降壓藥應注意什么?血壓應控制在多少最適宜?腦血管病患者服用抗高血壓藥時要注意監(jiān)測血壓,“治而不監(jiān)”不能達到治療目的,是不可取的。腦血管病患者服用抗高血壓藥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降壓不宜過快、過低,以避免心腦供血不足的加重,若非急癥,應在數(shù)日、數(shù)周或數(shù)月內逐漸降低為好。尤其是如果超聲結果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頸動脈有嚴重狹窄,降壓更要慎而又慎,切忌在短時間內快速降壓,否則很容易導致腦血管病的發(fā)生。
②不要隨便換藥、加藥或突然停藥。
③堅持服藥,維持血壓平穩(wěn)。
④避免其他因素影響(如大量飲酒等),以提高療效。
長期觀察與研究表明,當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最低。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得更低一些(<130/85 毫米汞柱)。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血壓應該控制在125~130/75~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延緩腎功能損害的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87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硬皮病的預防
下一篇: 硬皮病有哪些預防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