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護理皰疹樣皮炎?
祝由網(wǎng)
2023-12-09 13:35:28
怎樣護理皰疹樣皮炎?
1、宜食無谷膠(面筋)飲食
,宜吃大米或粗糧
。
2
、避免吃含碘劑
、溴劑的藥物(如華素片)和食物(如紫菜
、海帶)
;減少食鹽攝入
。
3
、忌用含有谷膠
,如麥類制作的食物
。
4
、定時剪指甲
,防止感染,注意皮膚清潔衛(wèi)生
,保持床單的平整干燥。
5
、注意勞逸結(jié)合,放松情緒
,忌憂愁惱怒及思慮過度。
對陽光過敏怎么辦?
皮膚病的一般治療:
1.對于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無全身癥狀
,能自由活動,生活可自理的患者
,可適當進行文娛
、體育活動,學習有關(guān)疾病的護理常識
。
2. 一般皮膚病患者給予正常飲食,禁食使皮膚病的病情發(fā)展或加重的飲食
,如變應(yīng)性皮膚病需禁食海鮮
、蛋類等食物
;神經(jīng)性皮炎
、瘙癢癥等禁飲濃茶
、酒類
、辛辣刺激性食物
;光感性皮膚病避免日曬
,忌食紫云英
、油菜
、田螺等
;皰疹樣皮炎禁用谷胺類食物等
。
3.瘙癢癥狀患者
,勸說病人勿搔抓皮損
,盡量避免抓搓和熱肥皂水燙洗,讓病人每周修剪指甲2次
。瘙癢嚴重影響病員睡眠和情緒時,酌情給予抗組胺類或鎮(zhèn)靜藥物
。
4.大量滲出、脫屑
、結(jié)痂等皮膚損害的患者,需用大量外用藥治療
,往往易污染衣服和被褥
,需及時更換病床與衣服
,使患者舒適
。
5.過敏體質(zhì)患者,病房避免放置花草及避免接觸易致敏物質(zhì)
。
6.光感性皮炎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床位不應(yīng)安排靠近窗口,避免日光直射
,否則容易促使病情惡化。
7.若皮膚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局部表現(xiàn)
,例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皮肌炎
、硬皮病
、天皰瘡
、藥物性皮炎
、皮膚腫瘤等
,除皮膚病的一般護理外
,按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
,防止并發(fā)癥
。
8.大面積皮損患者
,換藥需注意無菌操作
、室溫
、保暖
,以防并發(fā)癥
,同時要掌握藥量濃度
,避免全身濕敷或濕敷時間過長,以致藥物吸收中毒
。
9.換藥首先注意清潔創(chuàng)面,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及創(chuàng)面愈合
。化膿感染患者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
、浸泡
;原涂有粉劑的可用溫水清洗
;糊劑者可用石臘油擦去
;口腔
、眼
、鼻孔周圍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
;外耳道分泌物多時可用雙氧水清潔
。 換藥后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及敷藥后的舒適程度
,同時對換藥清除的污物作焚燒或特別處理
,用具嚴格消毒
,對傳染性皮膚病患者
,除以上要求外
,行床邊隔離護理
。
10.性病及其它傳染性病人用過的器械
、敷料先送消毒后清洗,最后送高壓消毒
。一般手術(shù)病人用過的器械、物品及時清洗
、消毒備用。
皮膚病西藥:
1
、皮膚病內(nèi)用藥物
(1)抗細菌類
(2)抗麻風藥
(3)抗病毒藥
(4)抗真菌類藥
(5)抗瘧藥
(6)抗組織胺藥
(7)激素類藥
(8)免疫增加劑
(9)免疫抑制劑
(10)維生素藥
(11)碘化鉀療法
(12)封閉療法
(13)脫敏療法
2、皮膚病外用藥物
(1)清潔劑
(2)保護劑
(3)止癢劑
(4)抗菌劑
(5)抗真菌劑
(6)抗病毒劑
(7)殺蟲劑
(8)角質(zhì)劑促成劑
(9)角質(zhì)松解劑
(10)收斂劑
(11)腐蝕劑
(12)抗腫瘤劑
(13)遮光劑
(14)脫色劑
(15)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
皮膚病中醫(yī)外治療法:
(1)藥線法
(2)藥筒拔罐療法
(3)炙法
(4)熏蒸法
(5)熨法
(6)熱烘療法
(7)滾刺療法
(8)針刺療法
(9)穴位注射療法
(10)砭鐮療法
(11)火針療法
(12)中藥點治療法
(13)藥浴療法
皮膚病物理療法
(1)紫外線療法
(2)光化學療法
(3)紅外線療法
(4)微波療法
(5)音頻電療法
(6)電烙療法
(7)高頻電刀療法
(8)離子噴霧術(shù)
(9)淺層X線療法
(10)冷凍療法
(11)激光療法
首先要找醫(yī)生看是什么類型的皮膚病
,再聽醫(yī)生話。
很多皮膚病患者在就診后都會問醫(yī)生
,是否需要忌口
。的確臨床上有許多皮膚病需要飲食調(diào)忌
。如濕疹
、蕁麻疹
、異位性皮炎
、神經(jīng)性皮炎
、銀屑病
、玫瑰糠疹
、扁平苔癬
、紅皮病
、脂溢性皮炎等常見病多發(fā)病
,其發(fā)病與飲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皆可因吃刺激性食物或發(fā)物而使病情加重
,因此對那些有食物過敏因素的患者,在發(fā)病期間或疾病痊愈后
,應(yīng)限制或禁食魚、蝦
、蟹
、羊等腥發(fā)之物
,雞
、鴨
、鵝等禽類食物以及蔥
、姜、蒜
、辣椒、芫荽
、酒類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
皮膚病大多數(shù)有皮疹
。皮疹是發(fā)出來的
,而有些食物又是發(fā)物———含有異種蛋白質(zhì)
。當這種特殊的蛋白質(zhì)被人體吸收后
,便會引起過敏反應(yīng)
,損害皮膚
。所以,患皮膚病的人在服藥期間或在治療后相當長一段時間
,均應(yīng)禁食帶有剌激性的食物
。否則
,即使處於穩(wěn)定期的皮膚病
,也會重新發(fā)作
。
有些皮膚病
,如蕁麻疹
、神經(jīng)性皮炎
、瘙癢癥、濕疹
、脂溢性皮炎
、過敏性皮炎
、酒糟鼻等
,其發(fā)病與某些食物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在發(fā)病期間或疾病治愈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
,應(yīng)限制或禁食魚
、蝦
、蟹等海腥發(fā)物
,以及禽類食品和蔥
、蒜
、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有些皮膚病如疥瘡
、體癬、白癜風等
,因與飲食無關(guān)不需忌口。
但是,某些患者只對一
、二種食物過敏,因此
,不要對禁忌食物的范圍過大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颊呖蓪⒊赃M食物的種類和時間與癥狀發(fā)生的時間記錄下來
。若在進食后12~24小時發(fā)病,就為致敏食物
。這樣忌口就有針對性,縮小了忌口的范圍
。日常生活中
,常見一些人不管患了哪種皮膚病
,也不管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凡是所謂的發(fā)物
,統(tǒng)統(tǒng)忌口。結(jié)果造成營養(yǎng)不良
,影響了身體健康。即使是皮膚病患者對於禁忌的食物也并非永遠忌口
,一般待皮膚病穩(wěn)定一段時間后
,可嘗試吃過敏食物
,從小量開始
,如無特殊反應(yīng)
,可逐漸增加量和次數(shù)
。經(jīng)過反覆多次脫敏
,一些人對原來過敏的食物
,可以不再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
對于皮膚過敏,臨床多采用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
。其雖能抑制組織胺釋放量
,但作用也很有限
,對許多過敏癥狀不起效用
,而且還有副作用。有些抗組織胺劑會令人昏昏欲睡和頭腦遲鈍
。過敏癥研究專家認為,最有效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fā)因子
,避免再接觸這種物質(zhì)
。但要在2萬種不同的誘發(fā)因子中準確地找到致病的因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為檢測一種物質(zhì)的致敏反應(yīng),醫(yī)生需要做各種不同的皮膚測試
,費時費事。更因為許多致敏物質(zhì)是不可以完全避免的
,比如藥物和昆蟲等防不勝防
。所以
,過敏性皮膚的人欲擁有完美的皮膚
,主要應(yīng)從日常精心呵護肌膚做起
,設(shè)法降低皮膚的致敏性
,隨著日月的推移
,人近中年后發(fā)病率會逐漸降低
。必要時可采用脫敏治療法
。具體講:
一是做好皮膚日常護理
。皮膚過敏癥患者多知道化妝品不能亂用,許多化妝品是致敏原之一
。因此,有些過敏癥患者就停用了化妝品
。這種做法是消極的,恰當?shù)厥褂没瘖y品和必要的皮膚護理,可以增強皮膚對致敏原的抵抗力
。過敏癥患者可惜助美容院的正規(guī)皮膚測試,判斷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
,找出皮膚問題的原因
,對癥選擇合適的化妝品
。也可選用抗過敏精華素導人
,然后做消除敏感的面膜
,以降低皮膚對外界的直接反應(yīng)
,強健敏感的細胞膜
,以調(diào)節(jié)和減輕皮膚的敏感
,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在氣溫偏暖季節(jié)
,過敏癥患者常以為外界氣溫較暖,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
,而放棄對皮膚的保養(yǎng),以防皮膚過敏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蚴沁^多地使用面奶及去脂力強的潔膚用品
。這容易破壞皮脂膜而降低皮膚抵抗力,引發(fā)皮膚過敏
。許多人皮膚過敏后,又停止了護理保養(yǎng)
,致使皮膚水分不足,容易起皺
,導致惡性循環(huán)
。因此
,無論寒暑春秋
,過敏癥患者都要十分小心護理皮膚,除了保持每天3次溫水洗臉外
,還要用些特效療膚水
、療膚霜
、爽膚
、潤膚
,持之以恒
。另應(yīng)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運動鍛煉,并保持心情舒暢
。
二是采用飲食調(diào)理脫敏法。過敏癥患者要注意飲食營養(yǎng)的均衡
,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煙
、酒等
。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
,要注意加以辨別
。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兔疫能力
。過敏癥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過敏功能的食物
,加強皮膚的防御能力
。根據(jù)營養(yǎng)學家的研究
,洋蔥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
,可防過敏癥的發(fā)病。另有多種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過敏癥
,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別顯著。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而維生素c正是天然抗組織胺劑,若每天從飲食中攝取1000毫克
,就足以防止過敏癥的出現(xiàn)
。過敏性體質(zhì)的人血液中游離氨基酸比健康人少,若能增加血液中的游離氨基酸
,過敏癥的發(fā)病率將大大降低
。
三是采用脫敏治療法
。對某些癥狀嚴重的患者
,可求助于醫(yī)學手段
,改變過敏性體質(zhì)
。醫(yī)生在這種療法中要用化學方法改變患者血清
,使其稀釋
。向皮下注射改變了的致敏原和乳類
、花粉等物質(zhì)制成的抗原浸液
,并逐漸增加致敏原的濃度,以調(diào)整人體免疫系統(tǒng)
,使過敏者體內(nèi)產(chǎn)生對過敏物質(zhì)的抵抗力,從而有效地防止過敏
。這種療法對I型過敏患者較為適合 。
我的腿部皮膚上總是有干皮?
魚鱗病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
,但是患者若能加強皮膚護理
,再結(jié)合藥物治療
,可使癥狀獲一定好轉(zhuǎn)
。
首先應(yīng)加強皮膚護理
,冬季氣候干燥時
,皮膚失水相對增加
,皮損即加重。因此
,冬季是護理的重點
,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如胡蘿卜
、奶油
、白薯
、魚肝油
、綠葉素及豬肝等
。冬季洗澡不宜過勤
,肥皂不宜使用過多
,洗澡后要搽用護膚油脂
,可保護皮膚柔潤,使鱗屑減少
,并保持適當?shù)乃趾妥銐虻臓I養(yǎng)成分。另外
,還應(yīng)注意衣著保暖,避免風寒刺激皮膚
;忌食辛辣刺激
。這樣可使患者舒適
,病情緩解
,達到預防作用
。
其次在上述護理下
,病情仍比較嚴重
,考慮用藥治療:
(1)西醫(yī)治療
①內(nèi)服法:口服大劑量維生素A
,每日10~30萬u或維生素A酸,每日1mg/kg/日
。但長期服用可出現(xiàn)骨質(zhì)脫鈣,脫發(fā)和其他中毒癥狀
。
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維生素A酸霜或20%魚肝油軟膏等
,對緩和皮膚干燥
、脫屑
、皸裂有一定療效
。
(2)中醫(yī)治療
①內(nèi)服法:血虛風燥證 無家族史,幼年發(fā)病
,皮膚干燥
,體質(zhì)素虛者
,服十全大補丸配蒼術(shù)膏
;瘀血阻滯證 有家族史,自幼發(fā)病
,皮膚干燥
、粗糙
,皸裂
,兩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
②外治法:血虛風燥證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湯外洗
,然后將胡桃90g,乳汁10g
,搗爛和成膏外用
;瘀血阻滯證可用大黃15g
,桂枝20g
,桃仁30g
,煎湯外洗
,然后外搽當歸膏(當歸20g,香油50g
,黃蠟6g
,先將香油熬開,入當歸煎至焦枯
,去渣令溫,加入黃蠟成膏)
。
魚鱗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皮膚角化性皮膚病
,中醫(yī)稱為蛇皮癬
。依遺傳方式不同而分為:
1.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尋常魚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① 常見
。常于生后數(shù)月開始發(fā)病
,病情隨年齡增長而加重
,癥狀冬重夏輕
。
② 基本特點:皮膚干燥
、疹色為黃褐色或污褐色鱗屑呈菱形或多角形
,邊緣翹起,中央緊貼于皮膚
,細小或糠狀。
③ 皮疹主要發(fā)生于四肢伸側(cè)
,其次為背部,頭部可有輕度鱗屑
,重者可波及全身
,但腋窩
、臀皺折部位常不波及
,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損害
。
④ 多數(shù)患者因全身皮膚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
,致使皮膚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適
。
2.性聯(lián)遺傳性尋常魚鱗病
1).少見。屬性聯(lián)隱性遺傳
,僅發(fā)生于男性(女子為攜帶者),出生后不久發(fā)病
。
2).皮疹分布廣泛
,屈側(cè)和皺折部位亦可累及
,腹部較背部為重
,皮疹鱗屑較大而明顯,可波及肘窩
、腋下
、腡窩
。
3).眼裂隙鏡檢查
,男、女均可見到在角膜后壁或彈性層膜上具有多數(shù)小的混濁點
。
3.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槌H旧w顯性遺傳病,過去稱為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此病出生時即有皮膚增厚如角質(zhì)樣
,有鎧甲樣鱗屑覆蓋整個身體
。出生后脫屑留有粗糙的潮濕面
,可見松弛性大皰
。其上再度形成鱗屑
。四肢屈側(cè)和皺襞部腹股溝、腕
,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狀鱗屑,局部呈疣狀損害
,所以又稱豪豬狀魚鱗病。
4.層板狀魚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ㄏ忍煨贼~鱗病樣紅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槌H旧w隱性遺傳
,過去稱為無大皰的魚鱗病樣紅皮病
,可分輕重二型
。
1).重型者為丑胎多數(shù)為死胎或產(chǎn)后死亡
。
2).輕型者即所謂層板狀魚鱗病,出生后即發(fā)病
,外被的角質(zhì)層較薄如火棉膠狀角質(zhì)層脫離后,皮膚呈紅色并有脫屑。
5.限局性線狀魚鱗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為層板狀魚鱗病的一種變異。
下列處方均有養(yǎng)血潤膚之功效:
1. 桑椹粥:桑椹子15g
、大棗30g
、粳米60g同煮成粥
。
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
,紅糖15g,先將糯米與紅糖同煮為飯,打搗成糕
,撒布黑芝麻于糕上。
3. 木耳肉皮胨:豬皮100 g
、黑木耳15 g
、調(diào)料適量
,先將豬皮洗凈切碎熬到成胨
,待成時加入黑木耳,調(diào)料即可
。
4. 甲龜龍眼粥:龍眼肉20 g、甲魚肉30 g
、糯米50 g,同煮成粥
,食前加調(diào)料適量
。
5. 每日以烏棗10 g
,糯米50 g
,黑芝麻12 g
,黑豆子15 g
,煮粥食用。
6. 海參粥:粳米
、肥海參各60 g同煮成粥。
7. 麻棗糖:蜂蜜500 g、冰糖300g
,黑芝麻60 g,烏棗200 g
、先將烏棗煮熟,去皮核
,取肉搗爛
,加入黑芝麻
,再將蜂蜜熬制
,待成膏時
,加入棗泥
,黑芝麻,切成糖塊大小
,經(jīng)常食用。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6847.html
魚鱗病的癥狀及臨床表現(xiàn)……
魚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ㄓ址Q蛇皮病)是一種常見的角化障礙性皮膚病
,75%屬遺傳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咂つw粗糙
、干燥,伴有糠秕狀鱗屑
,呈菱形或多角形,淡褐或深褐色不等
;多數(shù)對稱地發(fā)生于四肢伸側(cè)
。輕者夏季完全消失
,冬季出現(xiàn)或加重
,重者皮膚變厚
,斑紋明顯
。多在出生后不久發(fā)病,兒童期開始明顯
,成年后不會好轉(zhuǎn)
。由于汗腺減少,患者可因出汗困難而感到周身不適
,甚至有輕微發(fā)熱,冬季則有皮膚皸裂
,毛發(fā)稀疏干燥。本病多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
。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
,魚鱗病病在表皮
,根在血液,緣于基因
。原來患者體內(nèi)存在血液基因病毒,在造血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隱形血體蛋白”
,與肌體代謝的有害產(chǎn)物活性氧相結(jié)合形成血毒
,隨血液循環(huán)全身
,導致肝臟造血功能失調(diào)
,從而產(chǎn)生皮膚粗糙干燥生成本病這一新的發(fā)現(xiàn)
,破解了魚鱗病難治復發(fā)的奧秘所在
,也為我中心成功研制魚鱗病克星奠定了堅定的基礎(chǔ) 。
魚鱗病是什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眶~鱗病俗稱蛇皮癬
,以皮膚干燥和魚鱗狀鱗屑為主要特征的皮膚病
, 75%屬遺傳
,多于兒童期時發(fā)病
,好發(fā)部位四肢軀干仰面,皮膚干燥粗糙
,伴有糠秕狀鱗屑
,呈菱形和多角形
,皮屑邊緣略翹起
,狀似蛇皮
,或汗毛孔有顆粒物堵塞
,長不出汗毛,患者可因排汗困難而感到周身不適
、甚至有輕微發(fā)熱、發(fā)癢
、重者皮膚較厚,有灰褐色鱗屑和深重斑紋
,隨著年齡增長波及全身
,本病特點冬重夏輕
。久治不愈給患者帶來經(jīng)濟和精神的雙重負擔
,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表及心身健康甚至遺傳下一代。
魚鱗病是怎樣形成的
?魚鱗病的發(fā)病是由于遺傳原因?qū)е麦w內(nèi)熱、血毒形成某種物質(zhì)代謝障礙
,這種代謝遺留物不易從腎臟排泄,卻與皮膚有較強的親和力
,由于這種代謝遺留物的熔點和溶解受氣溫
、濕度的影響很大
,夏季皮膚水分充足
,氣溫高,這種物質(zhì)處于液化和溶解狀態(tài)
,因此對皮膚的損害相對較輕
。但是一進入秋天,氣溫降低
,氣候干燥
,該物質(zhì)一經(jīng)分泌到皮膚表層就迅速凝固,并且皮膚水分減少
,無法有效溶解該物質(zhì),因此它就凝結(jié)
,沉積于皮膚角質(zhì)層,所以會出冬重得夏輕的癥狀
,其結(jié)果一方面對皮膚產(chǎn)生損害
,使皮膚角化速度大大加快產(chǎn)生大量的鱗屑
;另一方面堵塞了毛囊和汗腺導管
,導致皮脂腺、汗腺分泌障礙
,最終使皮膚失去滋潤,變得異常干燥
。由于全身皮脂腺
、汗腺的分布差異以及每個人體質(zhì)的不同
,分別從皮脂腺
,汗腺上分泌代謝遺留物的多少也不一。因此不同類型的魚鱗病患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的癥狀也不一樣
。
魚鱗病的四大類型:
1
、尋常型魚鱗病:主要表現(xiàn)在四肢伸側(cè)和軀干的燥性褐色菱形
,或多角性鱗屑
,上臂及大腿伸側(cè)常有明顯的毛囊角化性丘疹
,掌趾受累
。發(fā)病率很高
,其角化性鱗屑是數(shù)層角質(zhì)細胞不脫落堆積所致
,多于出生后數(shù)月出現(xiàn),5歲左右最重
,青春期后癥狀可能減輕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治療不當病情加重
。
2、性連鎖隱患性魚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嚎捎谏蠡驄雰喊l(fā)病。皮損鱗屑大而顯著
,呈黃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魚鱗狀,皮膚干燥粗糙
,往往遍布全身
,腋窩
、及肘窩等部位亦可受累
;腹部、背部尤重
。如面部受累,則僅限于耳前及顏面?zhèn)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一般不發(fā)生毛囊角化。掌趾處皮膚正常
,皮損不隨年齡增長而減輕
,有時反而增重
。
3
、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又稱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為具有高畸變率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