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說明得痔瘡的人很多,但是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會患痔瘡,但是有些人卻反反復復,經常受到痔瘡的困擾。那么,哪些人是痔瘡的易發(fā)人群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痔瘡的青睞于哪些人以及如何預防痔瘡。
3類人群容易患痔瘡
1、大便時有不良習慣的人。比如蹲廁所喜歡看書看報的人。這些人在入秋時除了要加強鍛煉,避免長時間站、坐,改掉不良習慣外,還要特別注意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油膩辛辣的東西,不要偏食肉類。
2、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比如司機、腦力勞動者、白領;痔包括內痔和外痔,分別指肛門齒狀線上下兩側直腸上下靜脈叢曲張形成的團塊,曲張的靜脈因排便等摩擦可破裂出血,或形成團塊脫出,病人很痛苦。
3、妊娠期女性。由于肛門直接受胎兒的壓迫會使血液回流出現障礙,再加上分娩時長時間用力,引起肛門靜脈充血;得過痔瘡的人都知道,除了便血以外,寢食難安的疼痛、肛門溢液的尷尬還使日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更令人苦惱的是,痔瘡為什么總是反反復復,就是治不好。其實,痔瘡并非無可救治,手術和藥物都是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臨床上比較傾向于以藥物為主的非手術治療?;颊哒J為療效不盡人意,主要是陷入痔瘡用藥誤區(qū)所致。
痔瘡的病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解剖學角度:人們在站立或者坐位時,肛門直腸位于下部,由于重力、臟器以及糞便的壓迫,靜脈向上回流頗受障礙,容易擴張屈曲,形成痔瘡。
2、遺傳: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3、職業(yè)原因:一些人由于職業(yè)的需要,會久站或久坐或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回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導致痔瘡的發(fā)生。
4、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jié):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回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5、肛門靜脈壓力增高:因肝硬化、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均可使肛門靜脈充血,壓力增高,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
中藥怎么治療痔瘡?
中藥內服治療痔瘡:準備黃芩、刺猬皮、桃仁各10克,當歸、赤芍各12克,生地榆、槐角各15克,五倍子、大黃各6克。用水煎熬,每天喝兩次能很好地治療痔瘡。
重要熏洗治療痔瘡:準備大黃、芒硝、苦參、金銀花各30克,白花蛇舌草、薄荷、川椒、荊芥各15克,然后用水熬后熏洗患處,每天熏洗至少兩次或者在便后熏洗,對于治療痔瘡效果很好。痔瘡患者日常生活中1。保持大便通暢,每日按時排便。2。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纖維素性食物。3。避免久坐久立,進行提肛鍛煉。
治療痔瘡的中藥7個小偏方 痔瘡往往讓很多的患者難以啟齒,很多患者也不希望采用手術治療,下面幾則中藥偏方可以幫助痔瘡患者:
[方一]
朱砂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黃柏各15克,甘草6克。同煎30分鐘,去渣留汁內服,每日3次,每次約160毫升。 功能:清熱解毒,渾血止血,軟堅收斂,腎腫止痛,對消除痔瘡有效。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每日1次。
功能:清腸利濕,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四]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方五]
茄子。將其切片,燒成炭,研成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
功能:清熱止血,適用于內痔。
[方六]
痔愈丸:每天兩次,每次13粒,溫開水沖服。
功能:促進腸道蠕動,清熱下火,適用于內痔、外痔、混合痔、便血等痔瘡癥狀。
[方七]
痔舒茶:每天兩次,每次2-4包,可反復沖泡。
功能:通腸潤便,減少大便疼痛,適用于各類痔瘡。
治痔瘡的最佳中草藥有哪些?
1、化痔丸
由鹽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側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血,主治內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門墜脹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瘡內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黃連、丹皮、大黃、當歸等制成,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痛,主治痔瘡腫痛、肛門墜脹、大便秘結、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兩次,忌食辛辣燥熱之物,孕婦禁用。
3、化痔栓
由苦參、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及止血收斂,主治痔瘡出血、腫痛、肛門墜脹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溫水洗凈肛門,塞入1粒,嚴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4、槐角丸
由槐角、地榆炭、黃芩、枳殼、當歸、防風組成,功效清腸止血,疏風利氣,主治風邪熱毒、濕熱之邪所致的痔瘡、脫肛、腸風下血等癥。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5、地榆槐角丸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黃、黃芩、生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枳殼組成,功效疏風涼血,瀉熱潤燥,主治臟腑實熱、大腸火盛所致的痔瘡、便秘、腸風便血、肛門腫痛等癥。一般每次1丸,每日兩次口服。服該藥時忌辛辣,孕婦忌服。
6、痔康片
由槐花、地榆炭、金銀花、黃芩、大黃等制成,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潤腸通便,主治痔瘡腫痛、便血、肛門灼熱下墜、大便秘結等。部分患者服用此藥后有輕度腹瀉,停藥或減少服用量即可緩解,孕婦禁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71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游泳前的暖身準備活動
下一篇: 治白發(fā)脫發(f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