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白鳳丸憑借滋陰補陽、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白帶異常、以及養(yǎng)顏美容等功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受到千百萬女性的追捧。然而服用一段時間后,人們發(fā)現,烏雞白鳳丸雖然對滋陰美容有一定的功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副作用。
1、并非適用于所有月經不調
女性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很多,如氣虛、陰虛內熱、肝熱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出現月經不調。而烏雞白鳳丸重在養(yǎng)血補氣,對于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效果很好,但是對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則沒有任何作用。因此建議女性朋友一定要找準原因,切莫盲聽盲信。
2、并非適用于所有婦科疾病
一直以來,烏雞白鳳丸都以能治療婦科疾病而受到女性朋友的喜愛。但最近有資料表明,烏雞白鳳丸并非對所有婦科疾病均有治療和預防的效果,如滴蟲性陰道炎,服用烏雞白鳳丸不但沒有效果,反而還會造成疾病的加重。
3、過多食用可能會有腸道反應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烏雞白鳳丸自然也不例外。在短時間內服用烏雞白鳳丸副作用可能并不明顯,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則容易出現一些腸道反應,如便秘等。所以烏雞白鳳丸不宜長時間服用,中間應暫停一段時間。
病情分析:
烏雞白鳳丸長期吃不會使人發(fā)胖的,烏雞白鳳丸具有養(yǎng)血調經的功效,用于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的疾病。
指導意見:
如果脾胃虛弱的人長期服用,有可能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很多古裝電視劇里都有用烏雞白鳳丸給富家太太或是宮廷貴人調理身體的鏡頭,比如《紅樓夢》和《大宅門》,加之后來的廣告,烏鴉白風丸似乎就是治療婦科疾病的靈丹妙藥,成了許多女性的必備藥。然而中醫(yī)大夫表示,女性不能隨意服用烏雞白風丸。對烏雞白風九,常人的認識存在著種種誤區(qū),下面為您一一解析。
?0?2?0?2?0?2?0?2(1)誤區(qū)一:只要月經不調就吃烏雞白鳳丸
?0?2?0?2?0?2?0?2烏鴉白鳳九源于明代,有幾百年的使用歷史,被歷代醫(yī)家奉為調經止帶的婦科良藥。但是它的良好的使用效果是與當時婦女的體質狀況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在古代,中國婦女的健康狀況遠不如現在,且生育頻繁,醫(yī)療條件不足,患月經不調的女性多屬氣血不足的虛癥,烏雞白鳳九符合當時女性的身體狀況,因此取得明顯的效果?,F代女性的營養(yǎng)條件、生育環(huán)境、身體素質都與當時有很大的不同,當代社會許多女性發(fā)生月經不調并不是因為氣血虧虛,致病原因多種多樣。
?0?2?0?2?0?2?0?21 陰虛內熱,對于陰虛內熱,即血熱導致的月經不調,中醫(yī)用兩地湯治療。
?0?2?0?2?0?2?0?22 肝熱,現代女性工作和生活壓力日漸增大,往往在經期情緒煩躁、易怒,這種情況則用丹扼遣送九來治療。
?0?2?0?2?0?2?0?23 痰濕。一些身材偏于肥胖的女性,月經不調是由于痰濕阻絡、脈絡不通所致。這種情況若服用烏雞白風九,反而助濕化熱,補氣補血后會加重痰濕,不但不會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
?0?2?0?2?0?2?0?2烏雞白風丸主要適合氣血虧虛的月經失調,主要表現有月經量少,顏色淡,患者身體瘦弱、乏力氣短、頭暈、面色發(fā)黃沒有光澤等。
?0?2?0?2?0?2?0?2(2)誤區(qū)二:烏雞白鳳丸有美容作用
?0?2?0?2?0?2?0?2烏雞白鳳丸可以補氣、養(yǎng)血,于是就有人認為,每天服用烏雞白鳳丸能夠美容養(yǎng)額,把它當成美容保健品長期服用。結果卻有很多人不但沒有感受到美容的作用,反而月經越調越亂。
?0?2?0?2?0?2?0?2其實鳥雞白鳳丸能夠美白祛斑,也是因為患者臉上的色斑、面色不好是因為氣虛、血虛、陰陽兩虛引起的,服藥后會有所改善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如果皮膚問題是其他原因所致,那么烏鴉白鳳九也不會有任何美白、祛斑的作用。
?0?2?0?2?0?2?0?2(3)誤區(qū)三:烏雞白鳳丸沒有副作用
?0?2?0?2?0?2?0?2下面幾種癥狀就不能服用烏雞白鳳丸。
?0?2?0?2?0?2?0?21、月經量大色鮮紅。經血鮮紅或深紅,伴有口渴,心煩、小便黃、大便干結等癥狀,則屬血熱癥,烏雞白鳳丸里的人參、黃花、香附等中藥可能加重出血,不宜服用
?0?2?0?2?0?2?0?22、感冒時。烏雞白鳳丸里的鹿角霜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感冒時用易導致病毒難以排出體外,加重感冒癥狀。
?0?2?0?2?0?2?0?23、平時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木調。這時應先去醫(yī)院檢查,明確診斷后遵醫(yī)囑用藥。
?0?2?0?2?0?2?0?24、白帶量多而有異味。這種情況多屬濕癥、熱癥,也不宜服用。
?0?2?0?2?0?2?0?2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身體如有不適,最好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請醫(yī)生根據具體情況開出藥方,而不要隨便服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766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腹瀉如何保?。?/span>
下一篇: 低血壓患者慎喝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