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貧血注意事項(貧血的癥狀、原因及注意事項)
祝由網(wǎng)
2023-12-12 17:10:11
小兒貧血注意事項
八九個月到2周歲左右的小兒貧血
,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夠的鐵質(zhì)引起
。多見于從母體中未獲得足夠鐵量的早產(chǎn)兒
,通常生后八九個月仍以母乳為主
,如不吃些蛋類和魚
,就會出現(xiàn)鐵不足
,經(jīng)血液檢查
,假如診斷為貧血
,醫(yī)生會讓小兒吃鐵劑
,在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些海洋魚類、動物血類
、或干魚類
、蔬菜等含鐵多的食品。缺鐵性貧血很快就能痊愈
,也不留后遺癥
。以下是常見易致小兒貧血的原因。
有時嬰兒會在無意之中接觸到用作涂料的鉛
,因鉛中毒而發(fā)生貧血
。玩具、鐵欄桿上面涂料中的鉛
,也會中毒而引起貧血
,如果孩子身邊有上述致毒物品,可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
患有鉤蟲病小兒
,可引起嚴重貧血,有食用不施化肥的蔬菜時
,一定要常檢查糞便中的蟲卵
。
患慢性腎炎小兒,也能引起貧血
,如懷疑貧血時
,一定不要忘記查尿常規(guī)。
學齡前兒童
,有的因為愛吃精白米
,不喜歡吃魚、蛋以及綠葉蔬菜
,使鐵質(zhì)不足而引起貧血
。雖然葉酸不足也可引起貧血,但常和壞血病同時發(fā)生
,這是不吃蔬菜和水果的緣故
。
長期使用抗癲癇藥
,可致葉酸不足而引起貧血,因此癲癇患兒服用苯妥英鈉需要注意
。
一旦診斷是貧血
,要積極治療,一般兩三個月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可見到療效
,如果好轉(zhuǎn)的話
,白細胞先恢復,血小板恢復最慢
。經(jīng)各種治療
,仍不見效果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可進行骨髓移植
。
貧血的癥狀、原因及注意事項
預防貧血 要預防缺鐵性貧血
,首先要注意飲食
,要均衡攝取紅肉、肝臟
、蛋黃
、榖類等富含鐵值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zhì)不足或是缺鐵嚴重
,則必須補充鐵劑
。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質(zhì)的吸收,也能幫助制造血紅素
,所以維他命C的攝取量也要充足
。要注意的是,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地藥物會阻礙鐵質(zhì)的吸收
,所以盡量不要和含鐵的食物一起食用
。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shù)量太少,血紅素不足
。貧血分成幾種不同的情形
,其中一種是缺鐵性貧血,所謂的缺鐵性貧血就是紅血球中鐵質(zhì)含量太少
,這也是所有貧血情形中最常見的一種
。 血液中的氧帶著血紅素前往身體各部份,而鐵質(zhì)是血紅素中相當重要的成分
,通常我們可以從食物中就可以獲得所需的鐵質(zhì)
,通?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加腥辫F性貧血的人多是飲食中鐵質(zhì)攝取不足
、是身體吸收鐵質(zhì)的功能有問題或是血液的流失
。 女性比較容易患缺鐵性貧血,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血液
。平均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
、百分之五十的孕婦有缺鐵性貧血的情形;而大約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會有缺鐵性貧血的情形
。 當體內(nèi)及骨髓中儲備的鐵質(zhì)被耗盡
,缺鐵性貧血就會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鐵的功能不及男性
,且因為月經(jīng)血液流失量又大過男性
,所以一般患有缺鐵性貧血的多是停經(jīng)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經(jīng)后的女性若患有缺鐵性貧血
,大多是因為長期性腸胃潰瘍性出血
、服用過多阿司匹林、消炎藥或是癌癥病患
。 如果缺鐵性貧血的情形不嚴重
,通常不太會有癥狀,不過若是血紅素中鐵質(zhì)量低于某個程度
,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臉色蒼白
、容易疲倦、易怒
、虛弱無力
、呼吸短促、低血壓及因低血壓而再姿勢改變時覺得頭暈目眩
、口腔疼痛
、指甲易裂、頭痛及忽然對某種特別偏好食物或沒有食欲等癥狀
。 缺鐵性貧血高危險群包括:停經(jīng)前女性
,因為她每個月固定會流失血液;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
,因為她們需要更多的鐵質(zhì)
;嬰兒、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長的輕少年
,以及平時飲食鐵質(zhì)
、肉類及蛋類攝取不足的人。 貧血的注意事項 1.貧血的原因很多
,應仔細檢查病因才能對癥下藥
,不要自己隨便吃"補血藥"。 2.貧血病人不可偏食
,注意經(jīng)常進食含鐵及葉酸豐富的食物
,如綠色蔬菜
、蛋、肉
、魚
、水果等。 3.小兒生長發(fā)育期和婦女妊娠期
、哺乳期造血物質(zhì)需要量大
,應加強營養(yǎng),如食物補充不夠
,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鐵劑和葉酸
。 4.月經(jīng)量過多的婦女也要及時補充鐵劑,其查明有否婦科疾病
,先治好婦科病
,堵住出血漏洞,貧血才能恢復
。有痣瘡出血或鉤蟲病的病人
,應及時治療,否則長期慢性出血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 5.胃
、小腸手術后病人,慢性胃炎胃酸減少者會引起造血因子缺乏
,應注意檢查
,如發(fā)現(xiàn)有貧血應積極治療。 6.老年人發(fā)生貧血一定要去醫(yī)院查清病因
,以防遺漏腫瘤性疾病
。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一組因化學、物理
、生物因素或原因不明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
,臨床表現(xiàn)為貧血、出血
、感染等
。 缺鐵性貧血在日常保健中有幾點應特別注意: 1、服用維生素C 過多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
。但某些貧血患者為促進鐵劑的吸收
,也大吃維生素C,這是不可取的
。研究證明
,若維生素C的服用量每天超過500毫克,反而會影響鐵的吸收,加重貧血
。因此
,治療貧血的每天攝入維生素C的量為50-100毫克,可使鐵的吸收率增加2-4倍
。 2、飲茶 茶水尤其是濃茶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鐵和補血鐵劑相結合
,形成不溶性的鞣酸鐵沉淀
,妨礙鐵的吸收,從而影響了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因此
,缺鐵性貧血患者,最好不要喝茶尤其是濃茶
。 3
、鈣鹽和抗酸藥 有些缺鐵病人伴有某些皮膚病、潰瘍病等
,便常服小蘇打
、氫氧化鋁和鈣片等藥物。這些藥都能同食物中的鐵和補血藥中的鐵發(fā)生反應而影響鐵的吸收
,可使貧血久治不愈
。因此對于此類患者,應根據(jù)病情分開服藥
。 4
、牛奶 牛奶中含磷較多,磷能同食物和藥中的鐵發(fā)生沉淀反應
,直接影響鐵的吸收
,因此在治療貧血時,一定不要同服牛奶
,以免影響貧血的治療
。 5、缺銅 缺鐵性貧血的患者
,適當吃些含銅的食物(如牡蠣
、肝、腎
、蝦
、蟹、核桃
、芝麻醬等)大有好處
。但這些食物中含鈣和磷較多,與補血藥同服又會影響鐵劑的吸收,所以兩者應分開服用
。另外
,對于缺鐵性貧血患者,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使用鐵鍋
,認為鐵鍋溶解在飯
、菜里的鐵屬無機鐵,有利于人體吸收
,也是一個良好的鐵的來源
。同時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鐵豐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海帶
、發(fā)菜
、紫菜、木耳
、香菇
、動物的肝臟、蛋類
、豆類等
,對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癥狀 貧血癥狀的有無或輕重
,取決于貧血的程度
、貧血發(fā)生的速度、循環(huán)血量有無改變
、病人的年齡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代償能力等
。貧血發(fā)生緩慢,機體能逐漸適應
,即使貧血較重
,尚可維持生理功能;反之
,如短期內(nèi)發(fā)生貧血
,即使貧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現(xiàn)明顯癥狀
。年老體弱或心
、肺功能減退者,癥狀較明顯
。 貧血的一般癥狀
,體征如下: 一、軟弱無力:疲乏
、困倦
,是因肌肉缺氧所致
。為最常見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 二
、皮膚
、粘膜蒼白:皮膚、粘膜
、結膜以及皮膚毛細血管的分布和舒縮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
。一般認為瞼結合膜、手掌大小魚際及甲床的顏色比較可靠
。 三
、心血管系統(tǒng):心悸為最突出的癥狀之一,有心動過速
,在心尖或肺動脈瓣區(qū)可聽到柔和的收縮期雜音
,稱為貧血性雜音
,嚴重貧血可聽到舒張期雜音
。嚴重貧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絞痛
、心臟擴大
、心力衰竭。 四
、呼吸系統(tǒng)::氣急或呼吸困難
,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樞低氧或高碳酸血癥所致。 五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頭暈
、頭痛、耳鳴
、眼花
、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為常見癥狀
。暈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現(xiàn)于貧血嚴重或發(fā)生急驟者
,特別是老年患者。貧血嚴重時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亦多見
,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見的癥狀有頭暈
、頭痛
、耳鳴、眼花
、眼前出現(xiàn)黑點或“冒金星”
、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
、反應遲鈍
、手腳發(fā)麻、發(fā)冷或有針刺感等
。貧血嚴重者可發(fā)生昏厥
。貧血如急劇發(fā)生,患者常煩躁不安
。 六
、消化系統(tǒng):心窩胃脘部不適、食欲減退
、腹部脹氣
、惡心、便秘等為最多見的癥狀
。有時可有舌痛
、舌苔光滑。貧血嚴重者
,肝臟可有輕度腫大
,發(fā)生心力衰竭時尤其明顯,并常有壓痛
。 七
、生殖系統(tǒng):婦女患者中常有月經(jīng)失調(diào),如閉經(jīng)或月經(jīng)過多
。在男女兩性中性欲減退均多見
。 八、泌尿系統(tǒng):貧血嚴重者可有輕度蛋白尿及尿濃縮功能減低
。但除了本來就有腎臟疾病外
,一般不會引起血液尿素氮增高。發(fā)生急性血管內(nèi)大量溶血時
,尿色可呈紅茶或醬油樣顏色(血紅蛋白尿)
,如果同時有循環(huán)衰竭,可發(fā)生少尿
、無尿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 九、其它:皮膚干燥毛皮枯干等
。 通常醫(yī)師都會開鐵劑給嚴重缺鐵性貧血患者服用
,而再服用大約二個月后情況就會改善。 治療貧血的偏方 龍眼肉15克
,紅棗3--5枚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熱溫服
。此方養(yǎng)心補脾
,滋補強壯。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
,粳米200克
。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
,去渣后
,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diào)米溫服
,10-15天為一療程
。此方補腎壯骨。 3)糙糯米100克
,薏苡仁50克
,紅棗15枚。同煮成粥
。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此方滋陰補血
。 4)制首烏60克
,紅棗3--5枚,粳米100克
。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
,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
,放入紅糖適量
,再煮一、二沸即可
。熱溫服
。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此方補肝益腎
,養(yǎng)血理虛。 5)
、雞蛋2個
,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
,入蛋黃煮熟
,每日飲服2次
。此方補鐵,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 6)豬肝150克
,菠菜適量。豬肝洗凈切片與淀粉
、鹽
、醬油、味精適量調(diào)勻
,放入油鍋內(nèi)與焯過的菠菜炒熟
,或用豬肝50克洗凈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
,放入菠菜
,開鍋加入調(diào)米,吃肝吃菜喝湯
。此方補鐵
,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的一款“補血菜”。 偏方一:貧血
,用大鐵釘和米醋 取干凈的大鐵釘5--6個
,加米醋360毫升,到米醋呈黑色時
,將鐵釘撈出來
,然后,與酒1:2的比例混合
,裝瓶備用
。 一次一茶匙,隨時服用
,對治療貧血有大益
,還能益精。 偏方二:缺鐵性貧血
,用黃芪湯 取土大黃30克
,丹參15克,雞內(nèi)金10克
,水煎服
。一日一劑,連續(xù)15天為一個療程
。 服藥期間
,忌食辛辣。 偏方三:貧血
,用頭部
、頸部按摩法 1
、從耳朵上方起,沿著眼睛上方的額頭一直按摩到太陽穴
。2
、用同樣的方法,從眼睛的上方
,沿著額頭一直按摩到太陽穴
。3、從額頭到腦后
。4
、從額頭中心位置起,沿著頭頂中心線一直到腦顱頂
,再到后脖頸
。 將這樣一套按摩法,每個小節(jié)各進行3分鐘
。 隨著血液循環(huán)的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