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的預防計劃
(一)管理傳染源 病人及帶菌者隔離6~7天。有人主張用青霉素治療2天
,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試子培養(yǎng)陰轉,屆時即可出院
。當兒童機構或新兵單位發(fā)現(xiàn)病人后,應予檢疫至最后一個病人發(fā)病滿1周為止
。咽試子培養(yǎng)持續(xù)陽性者應延長隔離期
。
(二)切斷傳播途徑 流行期間,小兒應避免到公共場所
,住房應注意通風
。對可疑猩紅熱、咽峽炎患者及帶菌者
,都應給予隔離治療
。
(三)保護易感者 對兒童機構、部隊或其它有必要的集體
,可酌情采用藥物預防
。如用芐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兒童60~90萬μ
,成人120萬μ
,可保護30天
。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
如何預防猩紅熱
建議考慮食醋熏蒸法進行對空氣中的細菌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效果較好
。
如何治療類似猩紅熱回答者:lijink猩紅熱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一旦確診應該立即應用抗生素治療,中醫(yī)辨證治療是清熱涼血.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不要讓患者吃花生,辣椒,豬肉等辛辣發(fā)散之物.在患兒未痊愈之前不要去幼兒園以免引起傳播.在患兒進入恢復期后應該加強營養(yǎng),以盡快恢復體力,并做好患兒安撫工作才能使患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猩紅熱預防回答者:dhch200你好,這個需要檢查血常規(guī)等
,同時注意是否有發(fā)熱
、皮疹等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MYYPJ:謝謝杜醫(yī)師,我一會兒就去檢查
猩紅熱易發(fā)于什么季節(jié) 詳談癥狀與預防
猩紅熱是一種會全身出現(xiàn)紅疹的疾病
,風吹麥浪時還會有高燒情況發(fā)生,這類疾病較容易發(fā)生于3-10歲的兒童身上
,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之間
,不過都市之中隨時都有發(fā)生可能,以下各位父母應該多多了解其相關知識
。
猩紅熱是什么病
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其臨床特征為發(fā)熱、咽峽炎
、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后脫屑
。少數(shù)病人病后可出現(xiàn)變態(tài)反應性心、腎
、關節(jié)并發(fā)癥
。簡史簡史古代中醫(yī)將猩紅熱描述為陽毒、斑
、疾疹
、痧癥等。猩紅熱一年四季都有發(fā)生
,尤以冬春之季發(fā)病為多
,夏秋季節(jié)較少。多見于小兒
,尤以3-7歲兒童居多
,少數(shù)患兒于病后2-3周可發(fā)生風濕熱或急性腎小球腎炎。當兒童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
,在群居生活中尤其注意猩紅熱具有傳染性
,因為細菌容易在這些環(huán)境里進行傳播。
猩紅熱病因
猩紅熱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fā)生
,冬春交替之季是猩紅熱的高發(fā)季節(jié)
。為了有效治療本病并作出對應的預防措施,媽媽首先需要了解猩紅熱病因
。
猩紅熱致病菌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其直徑0.6-1.0μm
,呈鏈狀排列。依據其表面抗原M
,可分為80種血清型
。該M蛋白是細菌的菌體成分,對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都有免疫毒性作用
。鏈球菌能產生A
、B、C三種抗原性不同的紅疹毒素
,其抗體無交叉保護力
,均能致發(fā)熱和猩紅熱皮疹。
此外
,溶血性鏈球菌還鞥你產生鏈激酶和透明質酸梅
,前者可以溶解血塊并防止血液凝固,后者可以溶解組織間的透明質酸
,是細菌在組織內擴散
。細菌的致熱性外毒素可引起發(fā)熱、頭痛扽全身中毒癥狀
。
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對熱及干燥抵抗力不強
,經55攝氏度處理半小時后可全部滅活,也和容易被各種消毒劑殺死
,但在0攝氏度環(huán)境中可以生活幾個月
。
發(fā)病機制: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進入人體后,主要產生3種病變:
1
、感染性病變
。細菌自呼吸道侵入并黏附于咽峽部,并引起炎癥
,使咽部和扁桃體紅腫
,產生漿液性纖維蛋白性滲出物,有時可有潰瘍形成
。細菌由局部經淋巴間隙進入附近組織
,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鼻竇炎(nasosinusitis)
、中耳炎
、乳突炎、頸淋巴結炎
、蜂窩織炎等
,少數(shù)重癥患兒可出現(xiàn)敗血癥和遷徙性化膿病灶。
2
、變態(tài)反應性病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赡蹵群鏈球菌與被感染者的某些組織有相似的抗原,而產生免疫反應
,或因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某些組織引起病變
,主要引起心、腎及關節(jié)的變態(tài)反應性病變
。
3
、中毒性病變
鏈球菌產生紅疹毒素,紅疹毒素可使皮膚血管充血
、水腫
,上皮細胞增生,白細胞浸潤
,以毛囊周圍最為明顯
,形成典型的猩紅熱樣皮疹。最終表皮死亡脫落
。紅疹毒素經咽部血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引起全身中毒癥狀
,如發(fā)熱
、頭暈、頭痛
、食欲缺乏
、納差等。
鏈球菌的存活能力很強
,其中的M蛋白能對人體內的一些免疫分子如白細胞產生抵抗作用
。鏈球菌在60℃的環(huán)境下30分鐘可被殺死,因此家長要注意將孩子常用的物件經常高溫消毒
,才能有效預防本病
。
猩紅熱原因與高發(fā)人群
全身出疹子,與喉頭疼痛
,是其特征
。通常,突然發(fā)高燒
、喉頭疼痛
,不久全身就出現(xiàn),紅色的疹子
。喉頭的扁桃腺
,受到溶血性鏈球菌的侵害,就會發(fā)生猩紅熱
。這兩種情形
,通常特稱之為創(chuàng)傷猩紅熱
,以及產褥猩紅熱。這兩種情形
,通常喉頭都不會疼痛
。
猩紅熱在都市是一年之中,隨時都會發(fā)生的疾病
。冬春季節(jié)之間
,比較流行。容易罹患的是
,3-10歲的兒童
,年齡越大,罹患率越低
,成人偶爾也會罹患
。
猩紅熱癥狀
在三、五天的潛伏期之后
,喉頭痛疼
,突然發(fā)冷,隨即發(fā)39-40度的高燒
。兒童在此一時期
,食欲不振,并發(fā)生多次嘔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颊呷砭氲。袝r頭痛
,并有下痢
、腹痛等現(xiàn)象。咽頭痛(喉頭的疼痛)
,在喝東西的時候
,最為強烈。檢查喉頭
,可以發(fā)現(xiàn)扁桃腺發(fā)紅
、發(fā)腫。有時
,扁桃腺的表面
,會出現(xiàn)白色、芝麻粒大小的斑點
。
發(fā)燒之后
,再過一、兩天,就會出現(xiàn)疹子
。直徑為一MM的紅色小疹
,從頭部及胸部開始,會擴散到全身
,并且發(fā)癢
。臉部只有嘴巴周圍不出疹子,這是猩紅熱出疹子的特征之一
。
發(fā)疹之后
,再過一、兩天
,舌頭上的白苔
,就會脫落,疹子在舌頭上出現(xiàn)
,一粒一粒的紅色疹子
,使舌頭看起來,像是貓的舌頭
,所以
,也叫做貓舌。又由于看起來
,也像草莓
,所以也叫做草莓舌。
熱度在第三
、四天左右,開始下降
,到了到第五~七天
,就會恢復到平常的溫暖
。發(fā)疹四
、五天之后
,紅色變淺
,不久
,皮膚開始剝落
。疹子開始減少時
,會出現(xiàn)米糖一般的細皮碎片
。出疹出得非常強烈時
,皮膚會一整片一整片
,像膜一般的剝落。
猩紅熱癥狀詳細過程
猩紅熱的潛伏期為2-5天
,發(fā)病急
,患病的兒童會突然出現(xiàn)高熱、咽喉疼痛、反胃惡心
、劇烈頭痛等癥狀
。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在病程的不同時期
,猩紅熱癥狀也有所不同:
1
、潛伏期:通常為2-3天,短者1天
,長著5-6天
。外科性兄紅熱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2天
。
2
、前驅期:從發(fā)病到出疹為前驅期,一把你不超過24小時
,少數(shù)病例可達2天
。起病多急驟,當局部細菌繁殖到一定數(shù)量
,并產生足夠的外毒素時
,即可出現(xiàn)癥狀,有畏寒
、高熱伴頭痛
、惡心、嘔吐
、咽痛等
。孩子在起病時煩躁或驚厥。檢查時可見咽部炎癥
,輕者僅咽部或扁桃體充血
,重者咽及軟腭有膿性滲出物和點狀紅疹或出血性紅疹,或可見假膜形成
。頸及頜下淋巴結腫大及壓痛
。
3、出疹期:多見于發(fā)病1-2天出疹
。出疹從耳后
,頸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軀體及上肢
,最后到下肢
。
猩紅熱的特征之一:皮疹特點是全身皮膚彌漫性發(fā)紅,其上有點狀紅色皮疹
,高出皮面
,捫之友粗糙感
,壓之退色,有癢感
,疹間無正常皮膚可見
,以手按壓則紅色可暫時消退數(shù)秒鐘,出現(xiàn)蒼白的手印
,此種現(xiàn)象稱為貧血皮膚劃痕
。
猩紅熱特征之二:在皮膚皺褶處,如腋窩
、肘彎和腹股溝等處
,皮疹密集成線,壓之不退
,稱為帕氏線
。
猩紅熱特征之三:前驅期或發(fā)疹初期,舌質淡紅
,其上被覆蓋灰白色苔
,邊緣充血浮腫,舌刺突起
,2-3天后舌苔由邊緣消退
,舌面清凈層牛肉樣深紅色,舌刺紅腫明顯
,突出于舌面上
,形成“楊梅”樣舌。
猩紅熱其他特征:猩紅熱患兒還可出現(xiàn)口周蒼白區(qū)
,系口周皮膚與面頰部發(fā)紅的皮膚比較相對蒼白
,但其診斷價值不及以上特征重要,因其他發(fā)熱性疾病如肺炎
,麻疹有時亦會出現(xiàn)類似情況
。
4、恢復期:皮疹于3-5天后顏色轉暗
,逐漸隱退。并按出疹先后順序脫皮
,皮疹愈多
,脫屑愈明顯。輕癥患兒呈細屑狀或皮狀屑
。重癥患兒有時候呈大片脫皮
,以指、趾部最顯
。此時全身中毒癥狀以及局部炎癥也很快消退
。此期約1周左右。
猩紅熱臨床一般分為五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猩紅熱癥狀表現(xiàn)不一:
1
、普通型:95%以上的患兒屬于此型
,病程1周左右。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
、有全身中毒癥狀
,咽峽炎和典型的皮疹,頜下及頸淋巴結呈非化膿性炎癥
。
2
、輕型:近年輕型患兒所占比例增加,病程短
。臨床表現(xiàn)為低熱
、輕度咽痛,皮疹稀少
,僅見于軀干部
,消退很快,脫屑不明顯
,但仍可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性并發(fā)癥
。
3、中毒型:中毒性猩紅熱一般比較少見
。表現(xiàn)主要為中毒癥狀明顯
,患兒高熱、頭痛
、劇烈嘔吐
,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肝炎及感染性休克
。咽峽炎不重,但皮疹很明顯
,可為出血性
。但若發(fā)生休克,則皮疹常變成隱約可見
,病死率高
。
4、膿毒型:此型較為罕見
,表現(xiàn)為咽部嚴重的化膿性炎癥
,滲出物多,形成膿性假膜
,局部黏膜可壞死而形成潰瘍
。細菌擴散到附近組織
,形成鼻竇炎、化膿性中耳炎
、乳突炎及頸淋巴結炎
,甚至頸部軟組織炎。還可引起敗血癥和遷徙性化膿性病灶
。
5
、外科型或產科型:如中毒癥狀較輕,則預后較好
。病原菌從傷口或產道侵入而致病
,故無咽峽炎。皮疹在傷口或產道周圍首先出現(xiàn)
,由此向全身蔓延
。
在春冬交替季節(jié),媽媽要警惕兒童患猩紅熱
,觀察孩子的身體
,若孩子出現(xiàn)上述病癥,則需要馬上帶孩子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切勿耽誤
。
猩紅熱并發(fā)癥
在患病初期,會發(fā)生中耳炎
,或淋巴腺炎
,使頸部發(fā)腫。發(fā)病后的兩三星期之后
,會發(fā)生腎炎
。這時,臉部浮腫
,尿量減少
,并排出血尿。有時
,會使膝蓋
,手腕疼痛、發(fā)燒
,而發(fā)生風濕熱
。
猩紅熱免疫
猩紅熱一度罹患之后,就可終生免疫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近年
,由于使用盤尼西林等抗生素來治療
,病情可以減輕。但是免疫卻不十分完全
。有再度發(fā)作
,再度感染的可能。
猩紅熱傳染嗎
猩紅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因此具有傳染性
。猩紅熱通過飛沫傳播,由于這種鏈球菌在外界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
,帶菌者和不典型的病例為主要傳染源
,急性患兒因比較容易引起重視,及時隔離
,直接傳播機會反而較少
。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的間接傳播偶可發(fā)生,皮膚脫屑本身沒有傳染性
。人群普遍易感
,冬春季為發(fā)病高峰,夏秋季較少
。
猩紅熱檢查
患兒出現(xiàn)猩紅熱癥狀后
,家長要馬上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一般會先對患兒進行身體檢查
,判斷病情
。猩紅熱可做以下檢查:
1、血常規(guī)
。白細胞總數(shù)(10-20)×109/L或更高
,中性粒細胞可達0.75以上,胞漿中可見中毒顆粒
。
2
、尿液。一般可有少量蛋白
,多為一過性
。并發(fā)腎炎時,蛋白增加
,并出現(xiàn)紅
、白細胞和管型。
3
、分泌物培養(yǎng)和涂片
。咽拭子或膿液培養(yǎng),分離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還可用咽拭子涂片免疫熒光法
,查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
4、紅疹退色試驗呈陽性
。
5
、多價紅疹毒素試驗在發(fā)病早期呈陽性,恢復期成陰性
。
6
、X線、心電圖等檢查
。
猩紅熱是由于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需要和以下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1、藥疹:也能引起猩紅熱樣皮疹
,其他如麻疹
、風疹等發(fā)疹性疾病,均需與猩紅熱鑒別
。緩癥鏈球菌感染所致的“類猩紅熱”表現(xiàn)常較重
,可有肝、腎損害或休克
。需細菌培養(yǎng)方能鑒別
。
2、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某些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內毒素分子結構有部分與紅疹毒素相同
,也可引起猩紅熱樣皮疹
。但皮疹消退快,且無脫皮表現(xiàn)
,并常伴有遷徙性病灶
,病原學檢查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3
、川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喊l(fā)熱持續(xù)時間較長,可有草莓舌
、猩紅熱樣皮疹
,同時伴有眼結膜充血、口唇干裂
、一過性頜下淋巴結腫大及指趾末端膜狀或套狀脫皮
,可引起冠狀動脈病變,病原學檢查陰性
,抗感染治療無效
。
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檢查,確診后需要馬上對患兒進行隔離并積極治療。后續(xù)的治療和護理方案
,也需要咨詢醫(yī)生后遵照醫(yī)囑進行
。
猩紅熱吃什么藥
1、抗生素療法: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
,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
。4萬-8萬U/ (kg. d)
,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
、減少并發(fā)癥
,療程至少10天。對青霉素G過敏者可用紅霉素20-40mg/ (kg·d)
,分3次口服
,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藥,療程7-10日
。如果孩子對青霉素過敏
,可以選用紅霉素、林可霉素或者頭孢類抗生素等
。
2
、對癥治療: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
,年長兒童咽痛可用生理鹽水漱口或杜滅芬含片
。
孩子患了猩紅熱,必須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療
,早期注射足夠的青霉素
,可以縮短病程,加快病愈
。目前
,由于青霉素的廣泛使用,患病后癥狀較輕的孩子已明顯增多
,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
,皮疹即可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但不可隨意停藥
,需要聽從醫(yī)生的囑咐繼續(xù)用藥1周
,直到癥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
,切不可當成普通的感冒
。否則,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并未完全消滅掉
,會弓}起很多嚴重的并發(fā)癥
。
猩紅熱治療
猩紅熱是法定傳染病
,必須接受醫(yī)生的指示,在特定的傳染病醫(yī)院
,做隔離治療
。發(fā)高燒的時期,應保持安靜
,可使用冰枕
。但是,幼兒不可使用太冰的枕頭
。喉頭劇烈疼痛時
,可用冰鎮(zhèn),也可用藥水一天漱口數(shù)次
。皮膚發(fā)癢時
,可涂抹抗組織胺劑,或止癢的軟膏
。特別嚴重時
,可注射或使用內服藥。
媽媽在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猩紅熱癥狀后
,需要馬上帶孩子就醫(yī)治療
。猩紅熱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方法,配合家庭護理
,患兒一般兩周內即可痊愈
。
1、病原治療
。在猩紅熱早期進行病原治療
,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
。首選青霉素
,兒童2萬-4萬U/kg體重,分2-4次
,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
,用青霉素治療后,80%的患兒24h即可退熱
。平均1.1天咽拭子培養(yǎng)可陰轉
,4天咽炎消失,皮疹消退
。普通型患兒連用5天即可
。
對于較嚴重的中毒性或膿毒型猩紅熱患兒可適當加大青霉素劑量,加至10萬-20萬U/(kg·d),靜脈滴注
,連續(xù)用藥到熱退以后3天
。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
,劑量20-40mg/(kg·d)
,分3次或4次口服。也可用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惡唑)
。亦可選用氯霉素
、林可霉素或頭孢菌素等。對帶菌者可用常規(guī)治療劑量的青霉素
,連續(xù)7天,一般均可陰轉
。
2
、對癥治療:若患兒發(fā)生感染性休克,應積極補充血容量
,糾正酸中毒
,給血管活性藥物等。并發(fā)風濕病的患兒
,可給抗風濕治療
。阿司匹林劑量兒童為0.1/(kg·d),分3次或4次口服
,癥狀控制后
,藥量可減半。積極的抗風濕治療
,可預防心臟瓣膜病變的發(fā)生
。發(fā)生了腎炎的患兒,可按內科治療腎炎的方法處理
。
3
、一般治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純盒枧P床
,給予足夠的水分和熱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純旱娘嬍骋粤髻|
、半流質為宜;家長需保持患兒的皮膚清潔,可給患兒涂抹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
。
由于猩紅熱屬于傳染性強的疾病
,因此患兒確診后需要隔離一周,避免交叉感染。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猩紅熱癥狀后
,應馬上帶孩子到就近的醫(yī)院就診
,最好選擇人較少的醫(yī)院,避免患兒到人多集中處
。
猩紅熱后遺癥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其致病菌為化膿鏈球菌,急性猩紅熱發(fā)病可能引起其他并發(fā)癥
。這是因為在急病期致病菌可以隨血液的流動“流串”到其他器官
,并導致該處的炎癥。比如在關節(jié)
,心臟
,腎臟等,引起風濕性關節(jié)炎
,風濕性心臟病
,急性腎炎。 但是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是不一樣的
。猩紅熱后遺癥是很少發(fā)生的
,媽媽不必擔心猩紅熱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健康,主要做好預防和及時治療就能讓疾病治愈
。
猩紅熱飲食
在患病初期
,應攝取含水份較多的果汁和牛奶。有了食欲之后
,可先吃清淡的食物
,然后再改變?yōu)槠胀ǖ氖澄铩2贿^
,被懷疑患了腎炎時
,應接受醫(yī)生的指示,在飲食上
,限制鹽分的攝取
。治療的藥物,以盤尼西林最為有效
,對盤尼西林過敏的人
,可使用其他的藥物。不過
,有時
,由于細菌對于藥物有抗力,所以無法發(fā)揮治療效果
。
如果藥物有效
,一
、兩天,熱度就會下降
,各種癥狀也隨卽消失
。應當注意避免的是,不可由家人自行治療
。有時
,看起來已經治愈,而實際上
,細菌已經擴散開來
。在這種情況下上學,不僅會傳染給別的兒童
。同時
,患者本人也有引發(fā)腎炎,或風濕熱的危險
。
孩子患猩紅熱后
,飲食必須得當,若進食了禁忌的食物或者沒有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補充
,對于康復十分不利
。猩紅熱患兒需遵循以下飲食原則:
1
、猩紅熱發(fā)病后
,患兒應進食高熱量和高蛋白的流食,為機體補充能量
,對抗病毒
。患兒應多食牛奶
、豆?jié){
、蛋花湯、雞蛋羹等含優(yōu)質蛋白高的食物
,還應多給藕粉
、杏仁茶、蓮子粥
、麥乳精等補充熱量
。
2、在疾病恢復期
,患兒的飲食應從流食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
,但仍需堅持高蛋白和高熱量的原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山o患兒進食雞泥
、肉泥
、蝦泥、肝泥
、菜粥
、小薄面片、荷包蛋
、龍須面等
。若患兒康復進度理想,可給患兒進食軟飯
。
3
、若患兒發(fā)高燒,家長要注意為其補充水分
,除了要多喂水外
,還可以給孩子喝溫熱的飲料、蔬果汁等
。
4
、若患兒有合并急性腎炎,應給少鹽
、低蛋白質
、半流質飲食。若患兒出現(xiàn)痘疹
,則飲食宜細
、軟、爛
、少纖維素
,并注意為孩子補充維生素B12,以加快痘疹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