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為杜仲科。藥用杜仲植物杜仲性溫
現(xiàn)代研究還發(fā)現(xiàn)
補肝腎,強筋骨
《玉楸藥解》:"益肝腎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補肝腎
【性味歸經】
杜仲
①《本經》:“味辛
②《別錄》:“甘
③《藥性論》:“味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雹?辛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甘,溫
。歸肝、腎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入肝、腎經】
①王好古:“肝經氣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用法與用量】
① 內服:煎湯
,6~15克;浸酒或入丸、散② 6~10克。
【用藥宜忌】
宜:中老年人腎氣不足
忌:杜仲性味平和,補益肝腎
陰虛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惡蛇皮
②《本草經疏》:"腎虛火熾者不宜用。即用當與黃柏
、知母同入。"③《得配本草》:"內熱。精血燥二者禁用
。"【藥物配伍】
1
、配牛膝,補肝腎及強筋骨之力增強,常用于治肝腎不足的腰腿疼痛及兩足無力等癥。2、配續(xù)斷
,功能補肝腎,利腰膝,固沖任,常用于肝腎不足所致諸癥。3
、配補骨脂,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常用于腎陽不足,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遺尿,亦可用于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胎動不安及脾腎陽虛泄瀉等癥。4、配五加皮
,既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治療肝腎兩虛,風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關節(jié)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癥杜仲煎劑15~25g/kg給兔灌胃,僅有輕度抑制
【臨床應用】
1
、杜仲酒(《外臺秘要》)治卒腰痛。杜仲、丹參各25g,川芎15g。上3味切,以酒2斤漬5晚,隨性少少飲之。方中杜仲配伍各藥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2
3
、單味配豬腰子同燉吃,治腎虛腰背酸痛,腿膝軟弱此外 在臨床上還可以應用于以下幾方面:
①治療高血壓病
以10%杜仲酊每次30滴,日服3次
療效滿意者51例(42.8%)
②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
用杜仲1.5兩
據日本大學藥學系高橋周七教授的最新研究表明
一、功效主治:
杜仲具有補肝腎
二
1
2、腎氣不固:表現(xiàn)為尿頻或尿有余瀝
3
擴展資料:
杜仲的配伍:
1
2
3
、配補骨脂,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常用于腎陽不足,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遺尿,亦可用于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胎動不安及脾腎陽虛泄瀉等癥。4
、配五加皮,既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治療肝腎兩虛,風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關節(jié)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癥。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杜仲(中藥)
杜仲列為中藥上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杜仲作為一種中藥材來說
,它本身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及藥用價值。杜仲本身來說具有像是通便,利尿,寧心安神,補腎益精的功效。所以杜仲可以用來治療一些腎氣不足的腰膝疼痛。另外對于便秘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杜仲本身對于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保健治療。另外,杜仲本身來說還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杜仲的食用,比如說可以將杜仲做成杜仲茶,對于人體來說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杜仲還可以和其他的食材搭進行燉湯煮粥。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03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水痘治療和飲食調理都重要
下一篇:
6款食譜幫你巧治咳嗽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