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致病菌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主要通過3種途徑:
1、咽鼓管途徑 最常見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經(jīng)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2)急性傳染?。喝缧杉t熱、麻疹、百日咳等,可通過咽鼓管途徑并發(fā)本病;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亦可為上述傳染病的局部表現(xiàn)。此型病變常深達骨質(zhì),釀成嚴重的壞死性病變。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dāng)?shù)难使墓艽祻?、擤鼻或鼻腔治療等,細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p>
(4)嬰幼兒因其咽鼓管的解剖生理特點,更易經(jīng)此途徑引起中耳感染。哺乳位置不當(dāng),如平臥吮奶,乳汁可經(jīng)咽鼓管流入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徑 不符合無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傷,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 極少見。
病理生理
感染初期,鼓膜呈明顯的放射狀血管充血、中耳粘膜充血及咽鼓管咽口閉塞,鼓室氧氣吸收變?yōu)樨搲?,血漿、纖維蛋白、紅細胞及多形核白細胞滲出,粘膜增厚,纖毛脫落,杯狀細胞增多。鼓室內(nèi)有炎性滲出物聚集,逐漸轉(zhuǎn)為膿性,價值炎癥波及鼓膜,終致局部壞死潰破,鼓膜穿孔,導(dǎo)致耳流膿。若治療得當(dāng),局部引流通暢,炎癥可逐漸消退,粘膜恢復(fù)正常,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修復(fù)。病變深達骨質(zhì)的急性壞死型中耳炎可遷延為慢性。
(一)咽鼓管途徑:最常見。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等,炎癥向咽鼓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充血、腫脹、纖毛運動障礙,致病菌乘虛侵入中耳。
2.急性傳染病,如猩紅熱、麻疹、百日咳等,可通過咽鼓管途徑并發(fā)本病。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亦可為上述傳染病的局部表現(xiàn)。此型病變常深達骨質(zhì),引起嚴重的壞死性病變。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dāng)?shù)难使拇祻?、擤鼻或鼻腔治療等,均可?dǎo)致細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嬰幼兒基于其解剖生理特點,比成人更易經(jīng)此途徑引起中耳感染。嬰幼兒的咽鼓管短、寬而平直,如哺乳位置不當(dāng),平臥吮奶,乳汁或嘔吐物可經(jīng)咽鼓管流入中耳。
(二)外耳道鼓膜途徑:鼓膜外傷、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時,致病菌可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三)血行感染:極少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53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如何診斷檢查急性化膿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