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患感冒、傷風、咳嗽、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要積極治療。
(2)、平時擤涕時不能用力。
(3)、注意防止水液侵入耳中,患病時禁止游泳、潛水,同時洗澡尤其是沐浴、理發(fā)、雨中行走時也要特別注意,保護外耳道。在嬰兒要注意防止其眼淚、鼻涕、口水等流入耳朵里。
(4)、對嬰兒要采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即授乳時將嬰兒取頭高位授乳,切忌橫位授乳。
(5)、禁止亂掐耳朵。
(6)、注意加強營養(yǎng)。
(7)、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
(8)、切勿亂用外用藥。
(9)、工作、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不宜溫度過高。
預防中耳炎首先要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合理的飲食,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冬季注意室內通風,適當的戶外活動;隨氣溫變化增減衣服。
兒童的急性中耳炎常與鼻部及咽部的慢性疾病有關,如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及鼻竇炎等,應積極治療,必要時手術切除腺樣體及扁桃體。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經治療后常遺留鼓膜穿孔,此時應特別注意防止復發(fā),一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二是避免耳內進水。在洗臉、洗澡時要特別小心,一旦進水,就會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復發(fā),為此,可用一較大棉球,外面涂上凡士林,堵塞患耳,洗澡后再取出。一般小的穿孔多數都能長好。
如果是耳朵里面的耵聹,俗稱“耳屎”。有一部分人油脂分泌較旺盛,耵聹會呈油狀并伴有異味,表現為耳朵流水還臭臭的,一般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特殊處理。
如果是患有耳部異物、中耳炎、耳道損傷、中耳癌等疾病,也會出現耳朵里面流臭水,需要到醫(yī)院進行診治,根據具體的疾病采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比如發(fā)生中耳炎時,可口服或者靜脈滴注紅霉素、頭孢呋辛等,或加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潑尼松等,必要時候還需要配合鼓膜穿刺術、鼓膜成形術等進行治療。
當出現耳朵里面流臭水的癥狀時,建議到醫(y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再進行相關處理。平時避免反復掏耳朵,以免損傷耳道黏膜。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不要吃過多油膩的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53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表現及治療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