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xiàn)雖因其病理改變不同分為卡他性,隱窩性及濾泡性扁桃體炎等三型,但就診斷和治療而言,可分為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兩種。
(一)全身癥狀:起病急、惡寒、高熱、可達39~40°c,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
(二)局部癥狀: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劇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兒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鬧不安。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不安。
(三)檢查:急性病客,面頰赤紅,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頸部淋巴結(jié),特別是下頜角處的淋巴結(jié)往往腫大,并且有觸痛。白細胞明顯增多。根據(jù)局部檢查可見到不同類型扁桃體炎有不同表現(xiàn)。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亦稱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主要表現(xiàn)為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無膿性分泌物。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含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和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表現(xiàn)為扁桃體及腭弓明顯充血,扁桃體腫大;隱窩型表現(xiàn)隱窩口有黃白色膿點,有時滲出物可融合成膜狀,不超出扁桃體范圍,易于拭去而不遺留出血創(chuàng)面;濾泡型主要表現(xiàn)為扁桃體實質(zhì)之淋巴濾泡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形成蛋白色小隆起。
診斷及鑒別診斷急性扁桃體炎一般都具有典型之臨床表現(xiàn),故不難診斷。血、尿常規(guī)檢查、血小板計數(shù)及咽拭子涂片檢查和細菌培養(yǎng),對于與其他病>疾病的鑒別診斷有其重要意義。須注意與咽白喉、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潰瘍膜性咽峽炎、單核白細胞增多癥,粒性白細胞缺乏癥及淋巴白血病等相鑒別。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稱 5 英文名稱 6 急性扁桃體炎的別名 7 分類 8 ICD號 9 流行病學 10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因 11 發(fā)病機制 11.1 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11.2 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 11.3 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 12 急性扁桃體炎的臨床表現(xiàn) 12.1 全身癥狀 12.2 局部癥狀 13 診斷要點 14 急性扁桃體炎的并發(fā)癥 14.1 局部并發(fā)病 14.2 全身并發(fā)癥 14.2.1 急性關(guān)節(jié)炎 14.2.2 風濕熱 14.2.3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14.2.4 急性腎炎 14.2.5 其它 15 實驗室檢查 16 輔助檢查 17 急性扁桃體炎的診斷 17.1 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的診斷 17.2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診斷 18 鑒別診斷 19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 19.1 抗生素應用 19.2 局部治療 19.3 一般治療 19.4 中醫(yī)治療 19.4.1 方劑 19.4.2 針灸 20 預后 21 急性扁桃體炎的預防 22 相關(guān)藥品 23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穴位 2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方劑 3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中成藥 4 急性扁桃體炎相關(guān)藥物 5 古籍中的急性扁桃體炎 1 拼音 jí xìng biǎn táo tǐ yán
2 英文參考 acute tonsillitis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3 概述 急性扁桃體炎(acute tonsillitis)為腭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也稱為急性腭扁桃體炎,往往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通常所稱“咽峽炎”(angina),多為本病的同義詞,但“咽峽炎”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指全部或部分咽淋巴環(huán)的急性炎癥,后者指急性腭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為病癥名。指腭扁桃體的非特異性急性炎癥。祖國醫(yī)學稱舉病為“乳蛾”。多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1]。
中醫(yī)稱腭扁桃體為“乳蛾”或“喉蛾”,急性扁桃體炎則為“喉蛾脹”或“蛾風”。
4 疾病名稱 急性扁桃體炎
5 英文名稱 acute tonsillitis
6 急性扁桃體炎的別名 急性腭扁桃體炎;咽峽炎;喉蛾脹;蛾風
7 分類 耳鼻喉 > 咽及頜面疾病
8 ICD號 J03
9 流行病學 急性扁桃體炎是一種極常見的咽部疾病。多見于10~30歲的青少年,50歲以上、3~4歲以下患者較少見。春、秋兩季氣溫變化時最多見。
10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因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急性扁桃體炎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及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亦較多見。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有厭氧菌感菌感染病例。
上述病原體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nèi)而不會致病,當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方能侵入體內(nèi),或原有細菌大量繁殖而致病。而受涼、潮濕、疲勞過度、煙酒過度、有害氣體等均可為誘因。有時則為急性傳染病的前驅(qū)癥狀,如麻疹及猩紅熱等。急性扁桃體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體基礎(chǔ)上反復急性發(fā)作。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體可通過飛沫、食物或直接接觸而傳染,故有傳染性。
11 發(fā)病機制 急性扁桃體炎一般分為3類:
也有將急性腭扁桃體炎分為2類者,即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而后者從病理上看已包括了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及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2種類型。
12 急性扁桃體炎的臨床表現(xiàn) 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3型扁桃體炎的基本癥狀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的全身癥狀及局部癥狀均較輕。就診斷和治療而言,急性扁桃體炎可分為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兩種。
①咽痛:為急性扁桃體炎的主要癥狀。初起多為一側(cè)咽痛,繼可發(fā)展至對側(cè)。吞咽或咳嗽時咽痛加重。疼痛較劇者可致吞咽困難。也可引起耳部放射痛,此乃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耳支或舌咽神經(jīng)鼓室支反射所致。
②可表現(xiàn)為言語含糊不清,系軟腭運動障礙引起。
③若炎癥向鼻咽部發(fā)展,波及咽鼓管,則可出現(xiàn)耳悶、耳鳴及耳痛癥狀,有時還可引起聽力下降。
④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體腫大較顯著,在幼兒還可引起呼吸困難。
檢查:
①患者呈急性病容,面色潮紅,高熱,不愿說話或畏痛而懼怕做吞咽動作??诔簦焐鄷r見有舌苔。
②咽部黏膜呈彌漫性充血,以扁桃體及兩腭弓最嚴重。
③腭扁桃體腫大,在其表面可見黃白色點狀濾泡(膿泡),或在隱窩口處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豆渣樣滲出物,可連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體范圍,易拭去,不易出血。
④下頜角淋巴結(jié)腫大,且有明顯壓痛。有時因疼痛而感轉(zhuǎn)頭不便。
⑤血液學檢驗: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中性白細胞增多。
上述癥狀及檢查所見輕重程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成人癥狀較輕,兒童癥狀較重。
13 診斷要點 本病診斷要點:①主要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或病毒感檠,常有過勞受涼等誘因,多見于青少年。②突然高熱、咽痛,常放射至耳部,劇痛者有吞咽困堆,全身酸痛不適。③咽部黏膜彌漫性充血,扁桃體腫大,隱窩開口處有黃白色分泌物。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壓痛。④血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胭計數(shù)增多。⑤排除猩紅熱、潰瘍膜性咽峽炎、咽白喉等病。[1]
14 急性扁桃體炎的并發(fā)癥 其并發(fā)癥的危害性往往大于急性扁桃體炎本身,由于抗生素的應用,其并發(fā)癥已明顯減少??煞志植坎l(fā)癥和全身并發(fā)癥兩類。
(1)頸深部感染:最常見者為扁桃體周膿腫,也可引起咽后膿腫及咽旁膿腫等。
(2)急性扁桃體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竇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頸內(nèi)靜脈血栓性靜脈性靜脈炎等。
14.2.1 (1)急性關(guān)節(jié)炎 常侵犯肩、肘及膝關(guān)節(jié),小關(guān)節(jié)受累較少。受累關(guān)節(jié)運動時感疼痛,僅當并發(fā)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時方出現(xiàn)關(guān)節(jié)腫脹。
14.2.2 (2)風濕熱 其癥狀常在急性扁桃體炎發(fā)作后1~3周出現(xiàn),有時也可發(fā)生于急性炎癥期間。
14.2.3 (3)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可引起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內(nèi)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全心臟炎。在急性扁桃體炎后出現(xiàn)風濕熱者,心臟并發(fā)癥尤為多見。
14.2.4 (4)急性腎炎 可引起急性腎炎,多在急性扁桃體炎后2~3周出現(xiàn)癥狀。另外,還可并發(fā)急性尿道炎、急性睪丸炎及附睪炎等。
14.2.5 (5)其它 還可引起膿毒血癥、亞急性甲狀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及急性膽囊炎等。
15 實驗室檢查 急性扁桃體炎時,血液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常增多,有核左移現(xiàn)象。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有助于查明病原微生物和選用抗生素。尿常規(guī)可出現(xiàn)暫時性蛋白尿。膿液涂片多為鏈球菌。因扁桃體慢性炎癥的存在,隱窩內(nèi)細菌毒素不斷吸收,扁桃體可成為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灶。必要時檢查血沉、抗鏈球菌溶血素“O”等。
16 輔助檢查 對疑有肺部感染或心肌炎等并發(fā)癥病例,應檢查心電圖、X線胸片。
17 急性扁桃體炎的診斷 急性扁桃體炎一般都具有典型之臨床表現(xiàn),故不難診斷。血、尿常規(guī)檢查、血小板計數(shù)及咽拭子涂片檢查和細菌培養(yǎng),對于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有其重要意義。須注意與咽白喉、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潰瘍膜性咽峽炎、單核白細胞增多癥,粒性白細胞缺乏癥及淋巴白血病等相鑒別。
急性扁桃體炎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①急性發(fā)病。
②有咽痛、低熱和其他輕度全身癥狀。
③扁桃體和(或)舌腭弓表面黏膜充血腫脹,其實質(zhì)無明顯腫大,表面無滲出物。
④常伴有鼻腔、鼻咽部與喉部的黏膜炎癥。
①起病急(潛伏期3~4天)或突然發(fā)病。
②發(fā)熱:高熱、寒戰(zhàn),體溫上升可達38~40℃或更高。體溫過高者可發(fā)生抽搐。
③急性熱病容:面頰部潮紅,口臭,舌有厚白苔。
④全身癥狀:頭痛、頸背和四肢酸痛,食欲缺乏,便秘。
⑤咽痛:劇烈,??煞派渲炼?。
⑥扁桃體表現(xiàn):扁桃體腫大,周圍充血,隱窩口有黃白色膿點或片狀假膜,但不超出扁桃體范圍,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創(chuàng)面。如扁桃體實質(zhì)內(nèi)有化膿病變,可在黏膜下顯現(xiàn)出黃白色突起。
⑦末梢血象:白細胞達10×109/L~15×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高。
⑧可能發(fā)生的局部并發(fā)癥:急性頸、頜下淋巴結(jié)炎或化膿;咽后壁淋巴濾泡、舌扁桃體、腺樣體化膿性炎癥;急性卡他性、化膿性中耳炎;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側(cè)間隙感染;咽后膿腫、咽旁膿腫;頸內(nèi)靜脈血栓性靜脈性靜脈炎,頸動脈破裂大出血;急性鼻竇炎;急性喉炎等以及全身性并發(fā)癥;急性風濕熱;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腎小球腎炎;敗血癥;急性骨髓炎。
18 鑒別診斷 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樊尚咽峽炎與全身疾病引起的咽部病變的鑒別診斷見表1。
19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
用法用量:
①成人:肌注,每日80萬~200萬U,分1~3次給藥。靜注,每日200萬~600萬U,分2次給藥。
②小兒:肌注,按體重2.5萬U/kg,每12小時1次給藥。靜注,每日按體重5萬~20萬U/kg,分2次給藥。
(2)對青霉素過敏者,改用紅霉素。
用法用量:
①成人:靜注,每日1~2g,分2~4次滴注。
②小兒:靜注,每日按體重20~40mg/kg。分2~4次滴注。
藥物成分:牛黃、雄黃、大黃、黃芩、冰片、石膏、桔梗、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片,每日2~3次。孕婦禁用。
凡惡寒、高熱、脈浮、無汗者可用甘桔湯(甘草、桔梗、銀花、馬勃)或麻杏石甘湯。
凡高熱、無惡寒、口干,舌燥、脈數(shù)而浮者可用甘露飲(天冬、麥冬、生地、石斛、茯苓、楷杷葉、茵陳、甘草、熟地、枳殼)。
按病情辨證施治,2~3天后,可獲一定效果。
19.4.2 針灸 針灸治療:取雙側(cè)商陽、少商,用三棱針放血;配針刺合谷、外關(guān)、內(nèi)庭等穴。用瀉法,留針10~20分鐘。同時囑患者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1]
20 預后 急性扁桃體炎經(jīng)過適當治療后一般預后良好。
21 急性扁桃體炎的預防 急性扁桃體炎為一常見的疾病、影響工作、勞動及學習,且易發(fā)生并發(fā)癥,應以增強抵抗力,預防為主。
22 相關(guān)藥品 青霉素、紅霉素、復方硼砂、硼砂、呋喃西林、牛黃解毒片、大黃、黃芩、桔梗、板藍根
23
你好:
扁桃體炎即扁桃體發(fā)炎,咽炎即咽喉發(fā)炎。
這兩種炎癥常同時發(fā)生。扁桃
扁桃體炎體炎的癥狀為發(fā)熱,寒戰(zhàn),咽喉疼痛,吞咽疼痛。
扁桃體炎和咽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常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急性咽炎和扁桃體炎都有咽干、灼熱、咽痛等癥狀,吞咽時加重,有時伴有耳痛、干咳,可伴發(fā)熱、周身不適、頭痛、大便干燥等全身癥狀。所以經(jīng)常被人混淆。
一般來說,急性咽炎全身癥狀較輕,而急性扁桃體炎則往往全身癥狀較重。檢查時若見扁桃體充血、腫大,甚至有黃白色膿點附著,而周圍咽壁黏膜充血相對較輕,則為急性扁桃體炎;反之,若充血、水腫以咽壁黏膜為主,或咽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而扁桃體炎癥輕微者,則為急性咽炎。
摘要:春秋兩季氣溫變化的時候,病毒特別容易傳播,導致一些流行性傳染病頻發(fā),兒童和青少年容易出現(xiàn)咽喉腫痛、高燒、頭痛等不適癥狀,這些癥狀都是患急性扁桃體炎的表現(xiàn)。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下急性扁桃體炎的癥狀以及治療方法吧。急性扁桃體炎怎么引起的
1、感染因素
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弓形蟲及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HIV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風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
2、免疫因素
上述病原體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nèi)不會引起發(fā)病,當某些誘因(如受涼、過度勞累、煙酒過度、有害氣體刺激、AIDS等)使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力降低時,病原體侵入體內(nèi)或原有病原體大量繁殖則可致病。
3、臨近器官的急性炎癥
如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等蔓延而累及腭扁桃體。
急性扁桃體炎的癥狀有哪些
1、全身癥狀
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及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較重。表現(xiàn)為急性起病,可伴畏寒、高熱,體溫最高可達39℃~40℃,可持續(xù)3~5天。幼兒可嘔吐、因高熱而抽搐、昏睡等。部分患者可有頭痛、食欲降低、全身乏力、便秘、腰背及四肢疼痛等癥狀。其全身癥狀的表現(xiàn)并無特異性。
2、局部癥狀
(1)咽痛
為最常見的局部癥狀。起初多為一側(cè)疼痛,繼而可發(fā)展為雙側(cè)。吞咽及咳嗽時疼痛可加重。疼痛劇烈者可致吞咽困難,言語含混不清。疼痛可向同側(cè)耳部放射。
(2)呼吸困難
常發(fā)生于兒童,因兒童氣道較成人狹窄,腫大的扁桃體可堵塞氣道,影響兒童睡眠,可表現(xiàn)為睡眠打鼾或睡時憋醒等。
(3)軟腭運動障礙
腫大的扁桃體擠壓軟腭,引起一過性的軟腭功能不全,也可引起言語含混不清。
(4)炎癥向鄰近器官蔓延引起的相關(guān)癥狀
炎癥若向喉部蔓延,可引起喉部異物感、聲嘶、喉痛、咳痰、發(fā)聲力弱甚至失聲等癥狀;向鼻部蔓延,可引起鼻塞、流水樣涕或黏膿涕、頭痛等癥狀;向鼻咽部蔓延,可波及咽鼓管,出現(xiàn)耳悶、耳鳴、耳痛及聽力下降等癥狀。
急性扁桃體炎怎么治療最快
1、一般療法
患者應充分休息,遠離起病誘因,清淡飲食、進流食、多飲水、加強營養(yǎng)及疏通大便,禁食辛辣、燒烤、油膩、戒煙戒酒;對于高熱及吞咽困難者,應適當補充液體及電解質(zhì),保持體內(nèi)水鹽平衡。因該病具有一定傳染性,故最好能隔離患者或囑患者戴口罩。
2、抗生素治療
為主要治療方法。對于病情輕者可給予青霉素。如病情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緩解,可給予對革蘭陽性球菌較為敏感的第二代頭孢抗生素治療,根據(jù)輕重程度選擇口服或靜脈給藥。
3、對癥治療
對于發(fā)熱患者可給予物理降溫治療。高熱者可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消退炎癥。醋酸氯已定溶液、復方硼砂溶液、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均有一定止痛抗炎作用。
4、外科手術(shù)治療
對于已形成扁周膿腫等局部并發(fā)癥的患者,可行膿腫切開引流術(shù)。另外,對于反復發(fā)作急性扁桃體炎或扁周膿腫切開引流術(shù)后兩周的患者,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在炎癥控制后手術(shù)切除扁桃體。
扁桃體炎可以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又可分為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扁桃體炎的典型癥狀也分為:
1、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病變較輕,炎癥僅限于表面粘膜,隱窩內(nèi)及扁桃體實質(zhì)無明顯炎癥改變。可有咽痛,低熱,疲勞,食欲欠佳等,局部表現(xiàn)咽痛,見扁桃體及舌腭弓、咽腭弓充血、水腫,扁桃體不明顯腫大,表面無明顯滲出物。
2、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炎癥從扁桃體隱窩開始,很快進入扁桃體實質(zhì),因此扁桃體明顯腫大,隱窩內(nèi)充滿脫落上皮、膿細胞、細菌等滲出物,嚴重時化膿。發(fā)病很急,全身癥狀重,發(fā)熱,畏寒,食欲不振,體溫可升至38℃~40℃,局部表現(xiàn)咽痛明顯,甚至飲食、語言困難,咽痛可向耳部放射,有時感到轉(zhuǎn)頭不便,下頜角淋巴結(jié)腫大。幼兒高熱可引起嘔吐,抽搐,昏睡。
3、慢性扁桃體炎:局部多無明顯自覺癥狀,時有咽干、異物感、發(fā)癢等,常有急性發(fā)作史。兒童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影響呼吸和吞咽。若腺樣體也大時,則致鼻堵、打鼾。因小窩內(nèi)細菌及毒素吸收,可致頭痛、乏力及低熱等。了解這些扁桃體炎的典型表現(xiàn),對于患者及時意識到自身疾病,及時治療很有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63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嬰幼兒患急性扁桃體炎咋辦
下一篇: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