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癥狀,多因牙齒與牙周局部組織疾患所引起。祖國醫(yī)學(xué)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足陽明胃之經(jīng)脈絡(luò)于齦中,所以齒與腎、齦與胃關(guān)系最為密切。從整體觀念出發(fā),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癥、肝腎功能失調(diào)與不重視自我保健有關(guān)。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齦紅腫者,多從胃治;而慢性牙痛、齒松、齒痛隱隱、紅腫不甚者,宜從腎治。
風火牙痛牙痛劇烈,呈陣發(fā)性發(fā)作,遇風發(fā)作或加重,遇冷痛減,受熱加重,牙齦紅腫,全身常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口渴、脈數(shù)等癥狀,多見于急性牙髓炎與根尖周炎初期。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用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8克,連翹18克,牛蒡子10克,竹葉10克,荊芥10克,白芷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僵蠶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
胃火牙痛疼痛劇烈,牙齦與顏面部紅腫,或牙齦溢膿、牙齦出血,有時張口困難,同時可見頭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發(fā)熱、舌苔黃膩等癥狀,多見于冠周炎、化膿性根尖周炎。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減:黃連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升麻6克,黃芩12克,生石膏30克,連翹15克,白芷10克,細辛3克,大黃6~12克。素體陰虛者,可用玉女煎加地骨皮、玄參。
上述兩型中,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夏枯草、白蒺藜、露蜂房等常隨證加減。
虛火牙痛牙齒隱隱作痛,程度較輕,午后與夜間可能加重,牙齦多不紅腫,常出現(xiàn)牙齒松動、咬物無力且疼痛加劇或牙齦出血。全身可伴有腰酸、頭暈、口干咽燥、舌紅苔白、脈細數(shù)等癥狀。多見于老人慢性牙周病。治宜滋陰益腎、降火止痛,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骨碎補15克,狗脊30克,細辛3克,牛膝10克。
肝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痛,情緒波動時發(fā)作或加重,全身常伴有口苦、目赤、耳鳴、脅痛、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等癥狀。宜清瀉肝膽、疏肝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去木通,加黃連、丹皮治之。
風冷牙痛牙痛呈陣發(fā)性,遇風寒發(fā)作或加重,遇熱痛減,牙齦腫或不腫,全身可伴有惡風寒、無汗、頭痛、鼻塞聲重、舌淡苔白等癥狀。主要見于陽虛體質(zhì)的牙周病患者。治宜疏風、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調(diào)散加蓽撥。
治牙痛外用藥(牙痛散):蓽撥3克,白芷3克,良姜3克,細辛3克,雄黃3克,白胡椒3克,薄荷1.5克,冰片1.5克。共研細末,以小棉球蘸藥粉塞齲洞內(nèi)。
治牙痛還可配合針灸治療。
第一,一般的牙痛,分虛實兩類:實火牙痛,病因多為風熱侵襲或胃火上蒸,傷及牙體或牙齦,邪聚不散,氣血滯留,一般疼痛比較激烈,不敢吃熱東西,牙齦紅腫比較劇烈,脈比平時有力而且快(脈洪數(shù));虛火牙痛,一般不太明顯,老是隱隱作痛,而且持續(xù)的時間比較長,牙齦紅腫不太明顯,脈比平時細而快(脈跳的寬度變窄)。
其次,要分的是上牙痛還是下牙痛。上牙痛與手陽明大腸經(jīng)相連,下牙痛與足陽明胃經(jīng)相連。
(一)、胃火牙痛。胃火牙痛是指下牙(火牙)痛,多是因為熱邪傳導(dǎo)到了胃經(jīng),或者因為多吃了辛辣食物造成的,一般疼痛比較劇烈,甚至吃任何消炎藥、止痛片都控制不了。按摩穴位:內(nèi)庭、頰車、手三里,能起到止痛消腫的效果。一定要戒煙酒和辛辣的食物。最好在配合吃一點牛黃上清丸或三黃片。
(二)、腸火牙痛。腸火牙痛就是上牙痛,主要是大腸有實火造成的,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循行是“儒上齒中”。癥狀與胃火牙痛差不多。取穴以祛大腸火的穴位為主:合谷、曲池、手三里,不定時的按揉,從下到上依次進行,每穴2分鐘。上牙痛不可耐時,馬上去刺激雙側(cè)合谷、曲池、手三里效果即可看到。
(三)、虛火牙痛。就是腎虛牙痛,疼不明顯,但時間較長,一直隱隱作痛,時輕時重,牙齦一般無紅腫現(xiàn)象,微紅、微腫,齦肉萎縮,牙齒根部有松動的感覺。脈多細數(shù)。是腎陰虛造成的虛火上炎,腎主骨,齒為骨之余,所以牙齒的好壞和腎功能的強弱有很大的關(guān)系。腎陰虛,牙齒得不到足夠的滋養(yǎng),而且陰虛導(dǎo)致陽相對的偏亢,才會顯現(xiàn)出“上火”的癥狀。取穴合谷、手三里、太溪,每天刺激3-5分鐘。合谷、手三里指標,太溪補腎陰治本。每天晚上泡腳后按揉太溪5分鐘,幫助治本。再配合吃點六味地黃丸。若睡覺時有盜汗,或感覺燥熱、睡不踏實,可吃知柏地黃丸。平時可泡枸杞茶喝,或熬枸杞、山藥粥喝。
(四)、其他。齲齒牙痛、牙髓炎、根尖炎屬于急性炎癥改變,要及早到醫(yī)院治療,齒洞一定要填充,推拿治療可配合藥物治療。平時每天飯后用淡鹽水漱口,飲食要清淡。每天叩齒,不計次數(shù),但不要太少。
[主治]滋陰益腎、降火止痛。
[常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處方]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骨碎補15克,狗脊30克,細辛3克,牛膝10克。
[方義]知母、黃柏清熱、瀉火、解毒;生熟地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固澀精氣;山藥、山萸肉、牛膝固腎益精;丹皮、細辛解熱、鎮(zhèn)痛;澤瀉、狗脊滋養(yǎng)肝腎,骨碎補補腎鎮(zhèn)痛。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渴者加花粉;衄者,去荊芥、豆豉,咳者,加杏仁。小便短者,加知母。
牙疼真的是疼起來要人命,一點都不夸張,還會讓我們吃不好睡不好,更別提有心思做事情了。那么牙疼怎么辦呢?牙疼的時候很多人會依賴偏方,但是其實偏方的效果并沒有中醫(yī) *** 的效果好,很多人并不知道中醫(yī) *** 能解決牙疼的問題。
牙疼怎么辦
一、牙痛 *** 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時我們可以 *** 手部4個反射區(qū),就能夠快速止牙痛。第一個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區(qū)。第二個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個位置。第三個和第四個是位于中指根部兩側(cè)的兩個點。
*** 方法
1、左手虎口打開,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適當用力 *** 該穴位。接著換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處。
3、利用大拇指指尖,對中指指根處兩側(cè)位置進行按壓。
*** 手部的穴位真的很簡單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掌握的好效果是很不錯的。如果我們能找準穴位,一定能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這個我們不需要擔心。
二、上齒痛按迎香穴
如果上齒牙痛,則應(yīng)指壓“迎香”穴道?!坝恪毖ㄎ挥诒且砼?厘米左右兩處,只手壓就會有疼痛感。此穴位不僅對防止上齒牙痛有效,連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齒痛還可以 *** 人中、下關(guān)、足三里、內(nèi)庭穴。
三、下齒痛按曲池穴
如果下齒牙痛,則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橈骨延伸,尋找一壓就有痛感之處。另外,下齒痛還可以 *** 手三里、曲池穴。
這些穴位指壓時,都應(yīng)一邊吐氣一邊按壓10秒鐘之久。如此反復(fù)20次,上下齒的疼痛會立即減輕,治療下齒牙痛的指壓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換。
四、下關(guān)穴
下關(guān)穴是人體一個特效穴,是很多種疾病的“克星”,尤其適于牙痛。當你牙痛發(fā)作不可忍耐時,按揉下關(guān)穴就可以立見功效,而且操作十分簡單。
下關(guān)穴屬于胃經(jīng)在面部的經(jīng)穴,有消腫止痛、益氣聰耳、通關(guān)利竅的功效。取穴時需要我們合上嘴,由耳屏向前遁摸有一塊高骨,其下面有一處凹陷,即是下關(guān)穴。當你用力按揉時,這里立刻會產(chǎn)生酸脹感,如果力量再大一些,你會感覺到半邊臉都隨之麻木了。按揉時力度要由輕逐漸加重,施壓10分鐘左右,牙痛癥狀就會減輕。
五、按壓頰車穴
位于耳下、下頜角處,咬牙是咬肌隆起的地方。用雙手拇指指腹,放于同側(cè)面部頰車穴,適當用力,由輕漸重按壓0.5~l分鐘。功效:解痙止痛,活血消腫。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這些穴位
按壓頰車穴
用雙手拇指指腹,放于同側(cè)面部頰車穴,適當用力,由輕漸重按壓0.5~l分鐘。功效:解痙止痛,活血消腫。
按揉風池穴
用雙手拇指指尖,分別放在同側(cè)風池穴,其余四指附在頭部兩側(cè),適當用力按揉0.5~l分鐘。功效:祛風散寒,提神醒腦。
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對側(cè)少海穴,適當用力掐0.5~1分鐘。功效:祛風散寒,通絡(luò)止痛。
按揉陽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對側(cè)陽溪穴,適當用力掐0.5~l分鐘。功效:通腑瀉熱,清熱止痛。
以上牙疼的 *** 穴位那么多,這么多的穴位都能幫助我們解決牙疼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掌握好方法,這樣能很好的解決問題,牙疼真的很難受,方法很重要。
牙疼怎么治
主治實火牙痛
苦瓜1條,搗爛如泥,加白糖調(diào)勻,兩小時后將水濾。
出,冷服。連服3次。
取鮮雞血煮熟熱服。
主治虛火牙痛
百合、蓮子與大米煮粥,冷卻后食用。每日一次。
荸薺、生藕、鮮茅根,水煎,取汁飲用,一日數(shù)次。
大米中加生地100克煮成粥,粥成加白糖適量,冷后服。
結(jié)語 :牙疼不是病,但是,真的是非常痛苦了,很多朋友都有經(jīng)歷過吧。找到方法合理有有效地解決問題。中醫(yī)穴位 *** 的方法我們應(yīng)該都了解了,中醫(yī)解決牙疼的方法很多,我們需要格外重視才可以,這樣牙疼才能更好地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69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牙痛飲食療法
下一篇: 牙痛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