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人來說,健康是第一位的。照顧身體不是容易的事,但是非常重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樂觀的態(tài)度,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遠離疾病。
怎樣養(yǎng)生才能更加健康?
1、飲食均衡
食用足夠的食物并不意味著有益于健康,選擇合適的食物很重要,將蛋白質,礦物質,鐵,維生素,鈣,碳水化合物和不飽和脂肪納入日常飲食中是非常必要的。要避免攝入不健康的脂肪和其他富含卡路里,飽和脂肪和脂肪的加工食品,這些食品會損害健康,從而導致體重增加,心臟病和高膽固醇水平,垃圾食品也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2、一定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已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是,這種習慣會引起不良的健康后果。選擇優(yōu)質早餐對于促進新陳代謝很重要,吃早餐有助于在一天的其余時間內減少總卡路里攝入量。將全谷物、蔬菜和優(yōu)質蛋白質,健康脂肪包括在內,使早餐成為一天中最健康的一餐。
3、多喝水
每天至少喝十杯水,水不僅可以沖洗體內的毒素,還可以使皮膚保持光澤,也可以吃水果以保持體內水分含量。
4、少吃夜宵
經常吃夜宵可能導致肥胖和其他嚴重的健康后果。另外,深夜吃零食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并可能影響睡眠。
5、少吃鹽
一定減少鹽的攝入量,因為鹽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并且也可能對心血管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6、保持衛(wèi)生
要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以防止感染。在進餐之前,務必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7、鍛煉
鍛煉對于保持健康是必須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或慢跑,可以幫助調節(jié)心律,促進新陳代謝。鍛煉是保持健康,并使能量保持最佳狀態(tài)的有效方法,每天至少鍛煉30分鐘足以使人保持健康。
8、不要長時間坐著
無論是在家中,辦公室還是其他地方,長時間坐著而沒有任何運動,都可能減慢新陳代謝并削弱肌肉。確保每隔幾個小時站起來走動一下,鍛煉一下肌肉。
9、獲得充足的睡眠
每晚至少要睡眠8個小時,睡眠使人放松身心,保持健康。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并有助于大腦健康。睡眠不足會增加肥胖、心臟病、感染和高血壓的風險。
想要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要改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吸煙會損害健康,會增加癌癥,肺部疾病和心臟疾病的風險。經常飲酒會影響記憶力和注意力,損害肝臟。
1.常梳頭:十指每日干梳、干洗頭部,每次2分鐘,每日3至5次,可達到明目、醒腦、祛風、固發(fā)根、增加頭皮血運之目的。
2.常擦面:雙手每日浴面,要從下向上進行,防眼角、嘴角下垂,減少皺紋,臉部生光。
3.常運目:雙眼常運動,在視物疲勞時可閉目進行運動。
4.舌常抵顎:以舌尖常輕抵顎上,促使生津液。
5.津常咽:津液常咽下,有助于消化。
6.齒常叩:上下齒每日叩數十下,促使固齒、堅齒的目的,雙唇緊閉,用手按摩齒齦、輕輕叩打齒齦,以改善齒齦血運。
7.耳常彈:雙手常按捏耳部,輕拍耳部,防耳鳴、頭暈,并益補丹田。
8.腹常擦:用手掌每日按正反時針方向摩擦腹部,尤其在睡前可按摩100次,使脂肪消散,增強腹肌力量,治療腹部疾患。
9.肛常收:每日3次,每次30下收縮肛門,可防治痔瘡。
10.肢常搖:四肢常搖常動,改善血運、靈活。
11.皮常擦:以手掌或腹部理療帶在身體各處干沐浴,改善血運,肌膚生光。
15.便常排:大小便要用力排盡,防感染、毒素吸收。
16.身常動:將運動成為自己必不可少的習慣,為自己日程表上的早晨第一件事,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四季不懈。
17.水常喝:每日定時、定量飲水。
18.睡按時:每日晚上要7小時左右睡眠,中午1~2小時。
19.玩適度:娛樂、運動都要適度。忌賭博。
20.藥不亂用:一般盡量少用藥,不亂用藥。飲食要科學飲食一定要按科學配餐。
21.飲食有節(jié):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22.汗要擦干: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出汗,都要擦干,防排出的廢物刺激皮膚。
23.每周一浴:每周一次熱水澡,洗完皮膚要沖凈。
24.每周一按摩:改善周身血運,使肌肉消除疲勞。
25.睡前要運動:使周身活動,消除疲勞、使血液不致太集中腦部而妨害睡眠。
情緒激動緊張時忌食情緒不佳消化道血運不良,食后不易消化。
26.晨起飲水:約飲溫開水200毫升,以防腦血管疾病發(fā)生。
疲憊時食蜂蜜每次食用1~2匙,可消除疲勞,提供熱量。
27.慣用每日腹式呼吸:練腹式呼吸,可改善胃腸功能。
脊背暖背部一定要保持溫暖。
28.胸宜護:護胸和暖背是保持體溫和保證軀體健康的關鍵,對臟腑有保健作用。
29.濁氣呵:在空氣新鮮處多進行深呼吸,常做健身操、散步、郊游,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進呼吸系統(tǒng)機能。
長壽是每個人的愿望,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長壽,也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地長壽,身體要少病且長壽才是最大的心愿,面對社會上的各種養(yǎng)生方法,大家難免出現“眼拙”的時候,那么九多九少養(yǎng)生長壽法是什么?長壽該養(yǎng)成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1、九多九少長壽食譜
一、少肉多豆
這似乎已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子被稱為“地里長出來的肉”,特別是用大豆做的各種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干、豆腐皮之類,都是提供蛋白質的好食品。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里的鈣,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自家做飯時,除了少放鹽,也要盡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見的鹽,比如餐館中紅燒菜、燉菜等菜品,薯片、罐頭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較多的鹽。醋則稱得上是廚房里的保健調味品了,炒菜時不妨放一點,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陳醋配著面食吃能助消化,做魚和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還有助于其中鈣質的吸收。
三、少衣多浴
一提到少穿,自會讓人想到“春捂秋凍”。其實,秋凍不是讓人挨凍,而是指緩緩添衣。適當的涼爽刺激,有助于促進身體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當戶外早晚氣溫降低到10℃左右時,就應該結束“秋凍”了。洗個熱水澡既能解乏,又助睡眠,最重要的是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比如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并淋浴腹部,可以防便秘,在水流中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能緩解疲勞。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可以喚醒身心,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里泡個澡。水溫應在40—50攝氏度,比體溫略高。
四、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嘗試以下幾招: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后,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一般來說,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消化,避免發(fā)胖,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不妨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或者輪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飯,即使想快也快不起來,保證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五、少藥多練
不管平時多大方,吃藥時最該“摳門點”,遇到傷風感冒這樣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別隨便吃藥。老年人還應遵守“歲加量減”的原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藥量相當于成年人用藥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并且同時最多只能服4種藥。如果沒有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吃藥也等于白吃。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堅持鍛煉15分鐘,平均可延壽3年,比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都稱得上最好的“藥物”。
六、少車多步
一項研究顯示,有車一族越來越多,大約25%的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研究發(fā)現,整天開車到處走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生病的時間長2倍?,F代人以工作忙為借口逃避運動,其實,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免疫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更高。
七、少欲多施
平時不妨多給予別人幫助,如借給陌生人紙、筆,給街頭乞討者食物或錢,參與募捐活動等等。小小的善行能讓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會價值,給你帶來情感滿足,煩惱自然就煙消云散。另外,好吃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分點給別人,不但與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熱量攝入;別犯懶讓同事幫你帶飯捎東西,離開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為別人順手做些什么。這樣一來,不僅能活動筋骨,防止肥肉上身,還賺了個好人緣。
八、少慮多笑
太看重位子,總想著票子,倒騰著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眷顧著孩子焦慮掛在每個人的臉上。為什么不嘗試換種表情呢?4歲的孩子每隔4分鐘就會笑一次,成年人也應每小時都笑一笑。笑不僅能增進肺活量,還能幫你減肥,給心臟松綁。開懷大笑15分鐘能夠消耗40卡熱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減輕至少1.8公斤的體重。任何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不妨準備一個“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場電影、跑幾圈、到某個地方吃點心、和孩子們在一起、購物排隊時與別人分享笑容,讓笑容如陽光般照亮生活,同時也“溫暖”心臟。
九、少言多行
健康計劃不能只是口上說說,動輒以“沒時間”、“堅持不下去”等當作借口。與其整日抱怨體重降不下來、啤酒肚漸漸隆起,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行動起來吧!不然的話,你永遠只能看著別人的好身材、好氣色干瞪眼。從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個壞習慣,就當給自己儲存一份健康保險。
2、長壽好習慣
1.多喝水。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美國疾控中心的相關數據表明,很多疾病是由于攝入水不足引起的。養(yǎng)成勤飲水的好習慣,并適量攝取果汁、各種湯品,增加水分的攝入。
2.倒金字塔的飲食習慣。
你的飲食結構必須像一個金字塔:以充足的早餐為基礎,接下來是吃好午餐,晚餐絕對要少,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切記大餐后不要立即上床睡覺。確保多吃堅果和干果,少吃薯條和油炸零食。少吃動物油,選擇植物油,尤其是來自巴馬的亦舒堂火麻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三高、促進長壽。
3.消除壓力。
歡笑是壓力的克星。別再為小事憂慮,讓你的生活更輕松些。不要讓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工作負擔,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樣你才能選擇對你最重要的事情,從而實現長壽的愿望。
4.幫助別人。
你可以資助貧困的人,與饑餓的人分享食物,向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當看到別人快樂,自己會更加快樂。這能給你帶來一種自我滿足感。
5.樂觀。
樂觀的人更易產生長壽的信念。在對美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fā)現,所有老人之前都對自己活過百歲充滿信心。這種信念使他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和充滿斗志的心態(tài)。
6.生活只取所需,勿戀舒適。
保持簡單、基本的需求對健康有益。選擇喝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選擇步行而不是開車,選擇自己烹飪而不是去餐館用餐。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僅滿足你的需求,還能讓你的身體不會因貪戀舒適而產生惰性。在這種生活節(jié)奏中,你會越來越勤快,而不是成為每天看電視的“沙發(fā)族”。
7.愛家人。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熱愛家人的人心理健康指標非常平均,更有可能達到活過百歲的目標。這是因為,熱愛家人能讓你產生對自己健康的責任感,同時,多點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工作時間少些,能消除消極想法和緊張情緒。
8.拒絕服用成癮性食物和藥物。
烈酒、香煙、安眠藥等都會讓你遠離長壽。吸煙會讓壽命減半,而烈性白酒會讓記性越來越差。依賴安眠藥則會讓你失去自己入睡的能力。在你能看到的任何地方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戒掉壞習慣,按醫(yī)囑服藥,多去戶外,能有效幫你解除成癮。
9.旅行途中結識新朋友。
到各地旅行能遇到很多新朋友,看看美景,了解新地方的歷史,會收獲新的人生價值觀。結識新朋友可以使頭腦清晰,改變思維方式,為生活帶來新的希望。
10.練習瑜伽和冥想。
瑜伽能放松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通過連續(xù)運動排出汗液來消除所有的體內毒素。冥想可以使你的大腦保持平靜,清除一切雜念來保持大腦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075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