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嗜睡癥沒有很好的辦法。多采用心理治療加小劑量的精神興奮藥物。根據(jù)祖國醫(yī)學理論,辨證論治,用純中藥治療本病,上百例取得非常良好的療效。
還有因為“陽”主動,“陰”主靜。所以陽氣不足、陰氣有余時也會出現(xiàn)嗜睡癥與發(fā)作性睡病?!鹅`樞。寒熱病》篇說:“陽氣盛則,嗔目,陰氣盛則瞑目”說明了嗜睡癥的病理主要在于陰盛陽衰。《脾胃論 ,肺之脾胃虛論》“脾胃之虛怠惰嗜臥”《丹溪心法、中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亦有病后或高齡陽氣虛弱,營血不足困倦無力而多寐者。
中醫(yī)上臨床辨證分型常見以下五種
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并吸取了前人的寶貴經驗,中醫(yī)專家在運用“醒脾開竅湯”治療嗜睡癥的過程中將嗜睡癥分為五型。
一、痰濕困脾型:多見于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治療原則:燥濕健脾豁痰開竅。方藥:“醒脾開竅湯”加竹茹、半夏等。
二、脾氣不足型:多見于病后或高齡之人,神疲乏力、腹脹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等,舌淡苔薄白,脈虛弱。治療原則:益氣健脾。方藥:“醒脾開竅湯”加人參 、白術、黃芪等。
三、肝郁脾虛型: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瀉泄,瀉后痛減,舌苔薄白或稍膩,脈玄細或澀。治療原則:舒肝健脾開竅。方藥:“醒脾開竅湯”加柴胡、黨參、枳殼等。
四、氣血兩虛型:面色萎黃無華或淡白,納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夢、氣短懶言,或有自汗,頭暈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療原則:益氣養(yǎng)血醒脾開竅。處方:“醒脾開竅湯”加黃芪、當歸、人參等。
五、濕濁蒙蔽型:頭重如裹,口干粘不思飲水,胸悶不饑,二便不利,舌苔厚膩。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鳖^為諸陽之會,若被濕濁蒙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困倦嗜睡。治療原則:芳香化濁醒脾開竅。處方:“醒脾開竅湯”加佩蘭、蒼術、白寇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145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記住表現(xiàn)-有效預防嗜睡癥
下一篇: 怎樣判斷是否患有嗜睡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