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的婆婆是糖尿病患者,平時吃藥控制血糖還是可以的,沒事的時候也不怎么出門就在家里看電視,小陳想這樣是不行的,治病嘛,哪能只吃藥呢,運動也是不能少的。于是好說歹說勸得婆婆出來一起運動,結果,運動途中婆婆突然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冷汗狂飆,嚇得小陳一時手足無措。
雖然最后沒有發(fā)生嚴重的后果,但是婆婆就開始質疑小陳是不是來索命的。小陳也很委屈,她不也是為了婆婆好嗎?
糖友運動不注意可加重代謝紊亂
眾所周知,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血壓,減輕體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配合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能有效地減輕糖尿病癥狀,阻止或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但是如果患者在運動過程中不注意運動時間、方式及強度,很有可能會增加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fā)生率,加重糖代謝紊亂。糖友如何更健康地運動呢?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yī)師趙益業(yè)教授曾在祝由“健康十萬個為什么”答疑平臺上解答過相關問題,一起看看趙教授怎么說。
運動前避免在肢體注射胰島素
趙益業(yè)表示,運動會使注射在肢體中的胰島素加速吸收,故運動前應該避免在肢體注射胰島素。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和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避免在空腹時運動,運動的時間應在餐后一小時開始。酒精能抑制肝糖原輸出,加重運動后發(fā)生低血糖的危險性。
運動前如使用短效胰島素,應減少30%~50%,如果使用中效胰島素,則應在計劃運動的上午把劑量減少30%~35%。
如何簡單判斷運動強度是否合適
“交談試驗”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種簡單方法。運動達到剛好還能自然交談的程度,表示運動強度比較合適。如果運動中有交談困難,表示運動強度太大,應該降低運動強度。運動量適宜:運動后有微汗,輕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消失,次日體力充沛。
這些簡單運動日常莫忽視
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隨時隨地運動,將運動巧妙地貫穿于生活和工作中,不必要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鍛煉,比如騎自行車上班或步行上班,放棄坐車或騎助力車;也可以從公交車上提前一站下來,步行上班或步行回家;不乘電梯,步行上樓。這樣運動一舉兩得,既能節(jié)省時間,又達到運動的目的。
本文指導醫(yī)生: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血管科
擅長疾病: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詳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15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清熱利濕祛風明目-狗尾草有5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