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傳因素
無論是群體調查、高發(fā)家系研究、雙生子研究、寄養(yǎng)子研究、還是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大多數資料提供與遺傳有關。躁狂癥患者親屬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30倍,且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體質因素
循環(huán)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fā)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3、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
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tǒng)功能異常,中樞5-色胺能系統(tǒng)功能異常,多巴胺代謝障礙假說,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電解質代謝異常,均可導致該病的發(fā)生。
4、精神因素
外界環(huán)境及精神刺激的因素,也可誘發(fā)該病。
5、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
正常人血漿皮質醇的晝夜周期波動有一定規(guī)律。躁狂癥病人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表現在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的功能失調。抑郁型的病人血中皮質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時其血漿中皮質醇晝夜周期波動規(guī)律發(fā)生紊亂。
6、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發(fā)病可能與精神刺激因素有關,但只能看作誘發(fā)因素。
7、電解質代謝異常
在躁狂發(fā)作期,可見從細胞內排鈉的能力受損害;抑郁期間則自血液向腦脊液中轉送鈉的能力下降。當疾病好轉時,上述異常漸漸恢復。
8、心理和社會因素
研究已經證實,一個顯著的負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在意義上的“損失”,這是令人沮喪的生活事件不僅與抑郁性神經癥,抑郁癥和心,同時也可以“內源性”,因為情感性精神障礙發(fā)病的誘因或促進。
9、其他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礙
(1)內分泌原因:由于某些內分泌疾病,抑郁或躁狂后可能會像庫欣(柯興形)疾病,阿狄森氏病和甲亢等,但可能有一些患者抑郁癥,內分泌異常,預月經,更年期,產后和抑郁癥可能與內分泌的變化中,因此有人認為,內分泌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的原因假說。然而,大量研究證實這種假設不合理。
(2)水和電解質異常:有人報告:躁狂癥或抑郁癥有一個細胞內鈉增加,內部有紅細胞鈉,鉀,ATp酶的變化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這些發(fā)現還不能澄清這一疾病的原因。
(3)電生理研究:雖然發(fā)現異常,如抑郁癥,睡眠腦電圖可能減少總睡眠,喚醒更多的時候,眼動睡眠(REM)的潛伏期縮短,非REM睡眠,增加了第一階段的三四,以期減少等,但仍不能作為原因的理論。
(4)腦血流的研究:一個相當不一致,案件數目太少。pET研究的結果,并沒有任何積極的結果。
(5)生物節(jié)律變化: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礙的許多生理功能(如體溫,睡眠和皮質醇及其他內分泌)生物晝夜節(jié)律,但其意義有待探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191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焦慮癥是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 五大步驟有效預防焦慮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