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年宮頸癌篩查例數
1、宮頸癌又稱子宮頸癌,是子宮頸的常見的惡性腫瘤,可能以陰道出血等癥狀或是經由異常的子宮頸抹片(Pap Smear)而發(fā)現、診斷。人類乳突病毒(HPV)被認為和子宮頸癌(以及鱗狀上皮內病變)的發(fā)生息息相關。子宮頸癌的治療包含了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以及化學治療。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被相信是能夠有預防子宮頸癌的功能。
2、子宮頸癌的發(fā)生率、年齡等流行病學的資料因國家民族而異。在子宮頸抹片篩檢普及的國家,癌前病變(鱗狀上皮內病變)以及早期子宮頸癌的診斷較多,是以發(fā)生率高而死亡率低。
3、2008年全球估計新發(fā)宮頸癌病例52.98萬,死亡病例25.51萬人,其中85%新發(fā)病例在發(fā)展中國家(Jemal,2011)。
4、在中國
女性常見癌瘤,占全身惡性腫瘤11%,九大腫瘤之一,女性第二位
發(fā)病率分布:農村高于城市區(qū);山村高于平原來是;內地(130/1萬)發(fā)病高于沿海(5-6/10萬);猶太人穆斯林地區(qū)低(4.2/10尤);江西銅鼓、湖北五峰。
死亡率:中國9.98/10萬人口,占女性癌瘤死亡的18.39%(僅次于胃、食管、肝癌之后)
年齡特點:小于20歲少見,40至60歲高峰。高發(fā)地區(qū)70歲仍多見,年輕化趨向(HPV、多因素影響)
二、宮頸癌的病癥病因
1、病毒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是最根本、最重要原因。常見的高危險株包含第16、18、31、33型等,而以第16型和第18型最為重要。人類乳突病毒的E6與E7基因被認為和致病最有關系,他們抑制了p53以及Rb兩個腫瘤抑制基因。
人類乳突病毒會從受傷的子宮頸上皮、以及子宮頸上皮的“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qū)”(即transformation zone或稱squamous-columnar junction)感染細胞。雖然絕大部分的感染屬急性感染,惟一旦演變成慢性感染便容易癌化。多重性伴侶者會增加感染頻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性行為及分娩次數
女性的子宮頸口“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qū)”在年輕時分布在靠外側處,隨著年齡、生產數增加,這個過渡區(qū)會往子宮內部移動。過渡區(qū)分布越靠外側,則受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會就越大。所以越早有性行為的女性,其往后的歲月里發(fā)生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越高。
3、其他行為因素
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但很多女性朋友可能還沒意識到,吸煙也會增加宮頸病變及宮頸癌的發(fā)生率。這種影響會隨著吸煙年限,每日吸煙量的增加及不使用過濾嘴而更加顯著。據報道,吸煙婦女比不吸煙者患宮頸癌或惡性腫瘤的機會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煙15支或更多,及煙齡達10年以上者,比不吸煙的婦女患宮頸癌的機會高80%以上。如果丈夫或男友是煙民,每天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宮頸癌的機會比配偶不吸煙的婦女發(fā)病機會高40%。
三、宮頸癌的病癥診斷
1、宮頸細胞學檢查
第一步,宮頸細胞學檢查,即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 是目前篩選和早期發(fā)現宮頸癌的主要方法。該法簡便易行,準確率可達95%。必須在宮頸移行帶區(qū)刮片檢查。傳統(tǒng)的防癌涂片用巴氏染色,結果分為5級:Ⅰ級正常,Ⅱ級炎癥,Ⅲ級可疑癌,Ⅳ級高度可疑癌,Ⅴ級為癌。Ⅱ級又常分為Ⅱa和Ⅱb級,Ⅱa級細胞為炎癥變化,Ⅱb級個別細胞有核異質,但又不支持惡性。近年來,利用電腦系統(tǒng)軟件對涂片進行自動分析、讀片、自動篩查,最后由細胞學專職人員做出最后診斷的電腦細胞掃描(cellular computer tomography,CCT)和薄層液基細胞學(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等檢查,克服了直接人工讀片的缺點,降低了漏診率,提高了準確率。其報告結果采用國際上已廣泛應用,我國正逐步推廣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類法,核心內容是采用描述性診斷和引入對標本滿意度的評估。2001年TBS系統(tǒng)分類包括;(1)無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病變,包括感染、炎性反應性和修復性改變; (2)異常鱗狀細胞;(3)腺上皮細胞異常。
2、陰道鏡檢查
第二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宮頸刮片細胞學可疑或陽性而肉眼未見明顯癌灶者,陰道鏡可將病變放大6~40倍,在強光源下直接觀察宮頸上皮及血管的細微形態(tài)變化。陰道鏡檢查同時進行醋白試驗和碘試驗,根據檢查所見確定活組織檢查部位,以提高活檢的正確率。(1)醋白試驗:3%醋酸涂抹宮頸后,觀察宮頸上皮和血管的變化,根據醋白上皮的情況判斷活組織檢查的部位。(2)碘試驗 正常宮頸和陰道鱗狀上皮含糖原,可被碘溶液染為棕色,而宮頸管柱狀上皮及異常鱗狀上皮如宮頸炎、鱗狀上皮化生、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均無糖原存在而不著色。本試驗對癌無特異性,但在不著色區(qū)進行宮頸活組織檢查,可提高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準確率,還可了解癌腫蔓延至穹窿部的范圍。常用的碘溶液為希勒(Schiller)或盧戈(Lugol)液。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診斷準確率可達98%左右。但此法既不能代替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或活體組織檢查,也無法發(fā)現頸管內病變。
3、宮頸頸管活組織檢查
第三步是宮頸和頸管活組織檢查 是確診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一般應在陰道鏡指導下,在醋白上皮和碘試驗不著色區(qū)或肉眼觀察到的可疑癌變部位行多點活檢,送病理檢查。當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可疑或陽性而活檢為陰性時,應搔刮宮頸管送檢。如宮頸刮片發(fā)現腺癌細胞,應行分段診刮術,以明確腺癌是來自子宮內膜還是宮頸管。當宮頸刮片細胞學多次檢查為陽性而活檢陰性,或活檢為原位癌,或微灶浸潤癌不能除外浸潤癌時,應行宮頸錐形切除連續(xù)病理切片檢查。錐切術可以選擇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手術或冷刀錐切。 病理學診斷是宮頸癌診斷的金標準。
四、宮頸癌的病癥醫(yī)治
根據臨床分期、患者年齡、生育要求、全身情況、醫(yī)療技術水平及設備條件等綜合考慮制定適當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宮頸腫瘤患者首選治療方法,往往對療效有直接的影響。放射治療與手術治療是該癥主要治療方法,晚期患者還應采用化療治療。鑒于中晚期患者多是重視西醫(yī)治療,忽視中醫(yī)藥治療,治療中出現放療毒副反應大和患者抗病能力下降的治療難點,我們則運用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綜合性的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患者。
常用術式有:全子宮切除術;次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切除或取樣。年輕患者卵巢正常可保留。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屬于特別早期的可行宮頸錐形切除術或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根據患者不同分期選用不同的術式。
Ⅰ期和Ⅱa期患者應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前后應進行放射治療,這直接關系到原發(fā)灶是否復發(fā)和轉移,因為殘留腫瘤癌細胞和宮頸周圍或轉移至遠處的亞臨床病灶,均可造成術后的局部復發(fā)或出現遠處轉移。
2、放射治療
Ⅱb期以上患者應采用放射治療。但由于體內、體外放療對人體損害比較嚴重,患者會因膀胱、直腸等臟器的嚴重反應而終止治療。另外,部分腫瘤或盆腔淋巴結放射治療時遺漏或照射劑量不足;某些病理類型癌組織對放射線不敏感;放射治療前已存在亞臨床遠處轉移灶等原因,也會導致放射治療難于達到根治的治療效果。
3、化療
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fā)轉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術聯合術前新輔助化療(靜脈或動脈灌注化療)來縮小腫瘤病灶及控制亞臨床轉移,也用于放療增敏。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博來霉素、異環(huán)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4、細胞免疫療法
DC-CIK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癌癥怎么樣?DC-CIK細胞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特定的一些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因為是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身的癌癥,因此無任何毒副作用,是當前治療腫瘤的方法中副作用較低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233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腦溢血康復要注意哪些
下一篇: 如何正確護理腦梗塞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