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波蘭、蘇聯(lián)訪問
。
1952年:以全國文聯(lián)組織“朝鮮戰(zhàn)地訪問團”團長的身份率團訪問朝鮮前線
,會見彭德懷司令員
,寫完《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
。
1955年:參加中國文聯(lián)主席團
、作協(xié)主席團召開的聯(lián)席擴大會議
,討論反胡風問題。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參加全國文聯(lián)、作協(xié)主席團舉行的聯(lián)席會議
,在會上介紹上海文藝界反胡風情況。
1956年:赴柏林參加第四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家大會
。全國整風開始。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成都視察
,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鄉(xiāng)
。赴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
。
1961年:率中國作家代表團參加在東京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常設委員會緊急會議。
1962年:率中國代表團赴東京出席第八屆禁止氫彈
、原子彈世界大會。巴金建國前文學創(chuàng)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齊
。
1965年:被迫發(fā)表批判電影《不夜城》的文章,與蕭珊一起去看望該電影的編劇柯靈
;第二次訪越
。
1966年:以中國作家代表團副團長身份在北京參加亞非作家緊急會議
。受到上海市文聯(lián)“造反派”批判
,被關(guān)入上海文聯(lián)資料室“牛棚”
,從此開始了靠邊
、檢查
、被批斗和強迫勞動的生活
。上海作協(xié)“造反派”抄家
。
1967年:與魏金枝
、王西彥等六人被遷出資料室
,關(guān)到樓下一處不滿五平方米的煤氣灶間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度嗣袢請蟆钒l(fā)表署名文章,點名批判巴金
。上海市文藝界批判文藝黑線聯(lián)絡站等單位先后編印多種巴金批判專輯。
1968年:頻繁遭到批斗
。
1969年:開始抄錄、背誦但丁《神曲·地獄篇》
。
1970年:被編入上海文化系統(tǒng)某團第四連到奉賢縣“五七”干校從事搬運稻草
、抬糞水
、種菜
、喂豬
、搓繩等勞動
。
1972年:蕭珊病故
。巴金返回上海
。
1973年:宣布對巴金的處理意見:“按人民內(nèi)部矛盾處理,不戴反革命帽子
,發(fā)給生活費,可以搞點翻譯
。”
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
,去淮海路襄陽公園附近看大字報
。
1977年:恢復寫作權(quán)利,出席上海文藝界的座談會
。出席上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政協(xié)上海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
1978年:開始寫創(chuàng)作回憶錄
。
1980年:率領中國作家代表團到日本東京訪問
。率領中國世界語代表團去瑞典參加第六十五屆世界語大會
。參加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
1981年:關(guān)于建立“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倡議得到茅盾
、葉圣陶
、夏衍
、冰心、丁玲
、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贊成和支持
,成立該館籌備委員會,巴金
、謝冰心
、曹禺等九人為委員
。
1982年:意大利駐華大使塔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國際獎”授予巴金
。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獲由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授予的“法國榮譽勛章”
。
1984年:患“帕金森氏綜合征”
,寫出隨想錄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六十年展覽”活動在北京圖書館隆重舉行
。
1988年:老友沈從文去世,抱病寫作《懷念從文》
。
1990年:獲前蘇聯(lián)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誼勛章”和日本福岡市頒發(fā)的“亞洲文化獎特別獎”
。
1993年:獲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頒發(fā)的“資深作家敬慰獎”及意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評委會特別獎。
1994年:著手進行《巴金譯文集》的整理和校閱工作
,因脊椎壓縮性骨折
,住進華東醫(yī)院
。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發(fā)高熱并出現(xiàn)急性呼吸衰竭
,送華東醫(yī)院搶救成功
,但因年高體弱病情反復
,從此未能出院。經(jīng)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壽誕
,全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巴老身體狀況穩(wěn)定
。
2004年:上海和四川舉行小規(guī)模的巴老一百零一歲壽誕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官僚地主大家族
。
1909年:因父親出任四川廣元知縣遷往廣元?在縣衙內(nèi)家塾就讀
。
1911年:父親辭官
,隨父母返成都
,繼續(xù)在家塾就讀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辮子。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
,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
。參加成都學界反對軍閥劉存厚的請愿及集體罷課活動,這是巴金第一次參與社會斗爭
。
1921年:參與編輯成都無政府主義刊物《半月》
,以“芾甘”為名發(fā)表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
。
中國一代文學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時零6分在上海逝世
。享年101歲
。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順街
,原名李堯棠
,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無黨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
,在東南大學附中學習 ,1925年畢業(yè)
。1927年旅居法國。1928年回國
,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平明出版社總編輯
,《文學季刊》編委
。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國
,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
、“文學叢刊”、“文學小叢刊”
。1936年與靳以創(chuàng)辦《文學月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谷諔?zhàn)爭時期
,與茅盾創(chuàng)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
。
1950年后
,歷任上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
、主席,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代主席
、主席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政協(xié)副主席
,《文藝月報》、《收獲》
、《上海文學》主編,茅盾文學獎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
,中國田漢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1983年
、1988年當選為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1996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五屆委員會主席
。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2001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六屆委員會主席
。2003年3月
,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是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書目
《滅亡》(中篇小說)1929
,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
,上海民鐘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
,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
,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
,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
,新中國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
,開明
《海行》(散文集)
,又名《海行雜記》,1932
,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
,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
,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
,北平星云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
,長篇小說
,又名《激流》)1933
,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
,又名《雪》)1933,現(xiàn)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
,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
,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
,中篇小說)1935
,良友
(《霧》、《雨》
、《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
,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
,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
,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
,又名《淪落》)1936
,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fā)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
,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
,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
,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
,長篇小說)1938
,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
,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
,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
,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
,第三部又名《田惠世》
,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
,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
,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
,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
,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
,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
,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
,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
,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
,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jié)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
,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
,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
,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
,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
、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散文
、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
,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
,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
,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zhàn)士》(散文集)1957
,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zhàn)斗》(報告文學)1958
,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