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跑步減肥才不傷膝蓋
1、控制跑量
健身運動都需要從低強度慢慢升到高強度,跑步也是如此,我們都應該根據(jù)自身情況,控制一定的量。但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極大,而且跑量基數(shù)也不同,單純用百分比來控制只是一個統(tǒng)計學上的結果,并不十分準確。因此每次跑步時的感受非常重要。這種感覺就是肌肉和身體的疲倦程度。
在跑過一段時間后,都能夠比原來更精確的感覺疲倦。每天的溫度,身體情況,飲食情況等多種因素都會讓身體出現(xiàn)的疲倦點不同。腿部肌肉疲倦,除了速度減慢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步伐和落地時的控制變差。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沖擊力越大,當超出了其的緩沖范圍就會傷害到股骨頭。而半月板和股骨頭的很多損傷是不可修復的。
對有經(jīng)驗的跑者來說,在跑量遞增的賽前時期,先要感知一下跑與上周同樣的跑量是否更輕松,如果是的話,在超出的跑量部分任意點感到無法控制跑姿時都應該停下來。如果并不感覺比上周更輕松,則不要選擇增加跑量。在連續(xù)增加跑量或是高強度訓練進行3-4周后,要設計1周的間隔周,將跑量減至最高峰的70%左右,進行充分的恢復和休息。之后再繼續(xù)增加跑量和訓練強度。
對于剛進行跑步的人來說,隔一周增加一次跑步的量比較合理,但也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適當增加。相當于一周提高,一周鞏固成果。而增加量不必限制刻意的比例。關注身體,跑到覺得落地變重,或是膝部感覺有壓力時馬上停下來。
2、減少速度訓練
同等跑量的情況下,更高的速度意味著更大的沖擊力,對膝蓋傷害的可能更大。同時更高的速度,跑姿就會變形,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覺的腿部在落地時沒有任何彎曲,喪失了通過關節(jié)彎曲時的肌肉緩沖能力,而將沖擊力直接傳給了膝蓋。這也是很多初跑者在跑步的前2個月,跑量很少的情況下受傷的原因。跑量雖然只有每天2,3km。但是急速盡自己的全力猛跑,在肌肉保護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就用巨大的沖擊力將膝蓋弄傷了。
對于長跑和耐力跑來說,即使一個有經(jīng)驗的跑者,速度訓練量一般也不會超過總訓練量的10%。而且每周一般只有一次的間歇速度訓練。而初跑者根本不用安排速度訓練。甚至可以開玩笑的認為在馬拉松成績3小時30以外的跑者都無需進行速度訓練。只要合理的累積訓練量,安排好休息成績就會穩(wěn)步提高。
3、調(diào)整跑步姿勢
首先是腳落地的位置在膝蓋的前邊,造成膝關節(jié)伸直,甚至鎖死(在每次站起的時候,能發(fā)現(xiàn)膝關節(jié)在最后的階段仿佛卡起來了,這是個自然機制,為了增加站立的穩(wěn)定性)。此時有相當向前的力量都通過地面反饋,沖擊到膝關節(jié)。
所以,在落地的時候控制腳踝的位置盡可能在膝蓋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點。膝蓋處的彎曲將起到極好的緩沖作用。 其次是腳部落地點盡可能控制在前腳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對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前腳掌位置。這個重力位置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點。受力點無論是更靠腳的外側,內(nèi)側還是后部都會造成對膝蓋側向的沖擊力,導致受傷。還有就是控制身體的穩(wěn)定,不要左右搖晃。因為左右搖晃會讓重心位置在側向不斷改變,給膝蓋側向沖擊力。而膝蓋正面承受體重的能力最強。
二、跑步注意事項有哪些
適合跑步的時間
跑步的時間其實并沒有特別的規(guī)定,要看運動者什么時間比較合適,有空閑時間。其實,對絕大多數(shù)正常體質(zhì)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后一小時以及睡覺前兩小時,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晨練的習慣,持之以恒一定也會獲益多多,沒必要改成晚練。
對于平時不運動,而且在此時打算運動的朋友來說,最佳的跑步時間不是晚上,也不是早上,而是馬上。只有你運動了,堅持了,再去考慮早或晚的事情,因為跑步除了要考慮環(huán)境時間因素外,更多時候考慮的是自己在這個時間段是否有時間,跑同不跑比起來,跑更重要,很多人因為過于考慮什么時候跑最好,因此經(jīng)常弄得跑步跑不成,這就是因噎廢食。我跑步的想法是:根據(jù)自己周圍環(huán)境、工作時間,找出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
一般來說,每周至少要跑三次或以上,才能讓心肺功能逐步提高?!懊刻於枷肱懿健?,如果這樣想,最好也控制在一周5次內(nèi),因為超過這個范圍可能會不知不覺中堆積骨頭和關節(jié)的疲勞,還會蓄積心理上的壓力。
跑步前的準備
跑步前要做一些準備活動,使身體各系統(tǒng)機能較迅速進入興奮狀態(tài)。一般可做以下幾節(jié)準備活動(如果你懶得做可以這樣替代:剛開始跑兩百米時用慢速跑,然后逐漸提速。):
1、站立,兩手叉腰,交替活動踝關節(jié);
2、半蹲,兩手扶膝活動膝關節(jié);
3、兩腿交替高抬腿,活動髖關節(jié);
4、兩手叉腰旋腰,活動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動髖、膝關節(jié);
6、前后弓箭步壓腿;左右壓腿,牽扯腿部韌帶;
7、上體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輕微活動等。
三、合理的健身減肥
1、12分鐘的自由泳,可以消耗836KJ的熱量
每天消耗836KJ的運動,每周進行3次,就可以遠離肥胖的困擾。時間短且熱量消耗大的游泳運動是節(jié)省時間的最好選擇。同樣是游泳,自由泳的運動量比較大,只需要12分鐘就能消耗掉大量熱量,趕快試一下吧。
2、每日1萬步的行走能保持體型不反彈
以感覺稍稍有些出汗的速度,每天行走1萬步,就可消耗836KJ,1個月就可以減重1kg,換算成時間,相當于每天行走2個小時,你可以用略快于平常的速度行走4公里的距離。在臺階等有坡度的地方行走更為有效。
拉伸運動,一次堅持七秒效果最好做拉伸運動時,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量,一般情況下,一個回合堅持7秒鐘左右效果最好。通過拉伸運動來減肥,如果中途放棄,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堅持。
3、慢跑20分鐘以上就能出效果
慢跑是比較常見,也比較容易實施的健身運動,減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為堅持有氧運動能充分燃燒體內(nèi)脂肪,并不斷輸送氧分到身體各部分,是一種效果出眾的減肥方法。慢跑屬于有氧運動,進行20分鐘后,體內(nèi)的脂肪開始燃燒,達到減肥的功效。游泳、散步等也都屬于有氧運動,可根據(jù)不同條件選擇。
4、在俱樂部跳1小時的舞
使身體各部分都得到活動的芭啦芭啦舞,僅僅做這一項運動就能減肥了。每天跳舞后,感覺全身都變瘦了。想要更加苗條,只需認真地舞動一番即可!在俱樂部跳一小時的舞,可以消耗836kJ,這也是一天消耗的最高量。堅持20分鐘以上即可見效。在娛樂中達到運動的功效,一天一次,對身體十分有益。
四、運動時怎么保護膝蓋
1、選擇正確跑步方式
日常生活中應該控制跑步的量,并不是跑步跑的越多越好,如果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沖擊力越大,反而不利自己的身體健康。
跑步途中可加入步行,兩種運動互相穿插進行,并保持順暢的呼吸。
2、做好熱身運動
開始跑步前,做好充分熱身活動,如腿部拉伸、搓揉膝蓋下緣等。
這樣能夠有效增加我們身體的肌肉彈性,使關節(jié)囊分泌更多滑液,有效拉伸伸肌腱和韌帶,預防運動時的損傷。
3、選擇合適跑鞋
選擇輕便透氣、大小合適且腳背能與鞋子緊密貼合的跑鞋,最好鞋底有一定厚度且?guī)в蟹阑y,后跟以2-3厘米最宜,這樣可以減少運動時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同時,鞋帶一定要系好,以免跑步時松掉要停下來重新系,而且松動的鞋帶有可能將我們絆倒。
4、爬山前也需熱身
暑期很多人會選擇去外地旅游來放松心情,但是,盲目出行不但達不到放松的目的,而且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擔心。
爬山和我們爬樓梯一樣都是負重運動,許多人都是到達山下之后就直接上山,忽略了熱生運動,不利膝關節(jié)的健康。
這樣做對關節(jié)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車到山下的人,沒有充分活動開,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對關節(jié),肌肉,韌帶造成損傷,所以在上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5、膝關節(jié)的日常保健
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多吃含鈣多的食物,以食補為基礎,注重營養(yǎng)均衡;運動量力而行,膝蓋不舒服時應立即選擇休息。
不做對膝蓋壓力大的運動,如跑步、跳高、爬山等;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
不做膝關節(jié)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月板損傷;注意膝蓋的保暖;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運動時,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532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陰道可以消毒嗎
下一篇: 藥流加清宮是二次傷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