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后劇烈運動的壞處
飯后立即作劇烈運動,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飯后劇烈運動將會抑制消化液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動,因為作劇烈運動時,全身肌肉的血液增加,胃及內(nèi)臟的血液就會相對地減少,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影響新陳代謝,甚至造成慢性胃病.
因此,飯后立即作劇烈運動是不適宜的.正式的訓(xùn)練與劇烈緊張的比賽,最好在飯后1.5小時以上再進行.但對于經(jīng)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來說,飯后休息十分鐘至半小時,即可作除劇烈活動以外的運動. 劇烈運動時,四肢血流量增加,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yīng),影響胃液分泌,使食物消化不好.同時飯后胃體積變大,加上運動就會造成胃下垂. 餐后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此時大部分血液集中在胃和肝臟.
如果吃完飯馬上去運動,第一會導(dǎo)致儲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為顛簸而不停牽拉固定胃的韌帶,長期以往會使韌帶松弛,導(dǎo)致胃下垂;其二就是分散血液和神經(jīng)的興奮點,使胃蠕動減弱,食物的不到充分研磨就進入腸道,對進一步消化和吸收不利.
飯前、飯后不宜從事激烈運動,運動和吃飯要有一定的間隔時間. 由于在運動時,肌肉的活動,使全身的血液進行了重新分配,大量的血液流到參于活動的肌肉中去了,內(nèi)臟器官,諸如胃、腸等器官的血管都處于相對收縮狀態(tài),因而消化、吸收機能也處于抑制狀態(tài),胃液分泌減少,消化能力減弱.此外運動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腎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這也可以使胃腸道的蠕動減弱,使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
而在運動后此種狀態(tài)不能立即改變.要休息一定的時間后才能恢復(fù)正常,所以在激烈運動后不能馬上進食.如激烈運動后立即吃飯,就會影響消化吸收能力,長此下去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癥狀.一般來說,運動后要經(jīng)過半小時甚至更長一些時間的休息再進餐較合適. 同樣,在飯后也不能立即去參加激烈運動.如果飯后馬上參加激烈運動,可使正在參于胃腸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等器官,從而也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和吸收.
二、吃飯后多久可以運動呢
餐后與運動前的間隔時間長短,大半要依餐點及用量而定,其它決定性因素還包括年齡、體能條件及運動強度。假設(shè)這位讀者是一般的中年人吧!如果你運動前的用餐量很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質(zhì)及脂肪為主的食物間隔時間應(yīng)為兩小時以上;如果用餐量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間隔時間可以縮短為30分鐘至1小時。任何改變最好都采取漸進的方式,但如果出現(xiàn)任何肌肉上或消化上的問題,就得暫停。
一般來說,不經(jīng)常運動的人和體弱的人,最好在飯后0.5~1小時運動較為適宜。正式的鍛煉和劇烈的競賽,最好在飯后1.5小時再進行。飯后不宜劇烈運動并不排除在飯后進行輕松的運動,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做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做其他輕微活動,對增進健康還是有利的。
三、飯后適宜做哪些運動
1、練習蹲樁:
[預(yù)備姿勢]:站立時,兩腳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掌輕貼于腿兩側(cè),眼平視前方。
[動作]:左腿向左側(cè)邁出一步,同時兩手臂抬起成抱物狀,手高不過肩,眼平視前方;兩腿屈膝下蹲約130度,保持平穩(wěn),上身挺直;兩手下按與肚臍同高,保持半蹲姿勢15秒。當下肢出現(xiàn)酸、麻、脹感時,緩慢站起來,自然呼吸。
[作用]:可使下肢、腰背肌肉得到鍛煉,緩解肌肉的緊張。
以上運動,應(yīng)依照循序漸進、適可而止的原則,從小運動量開始,以運動后心率比運動前增加30%~50%為準。由于鍛煉的過程是機能逐步改善和適應(yīng)的過程,所以運動量的增加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yīng)。每次鍛煉時間在20~40分鐘。每周由鍛煉2~3天逐漸增至5~7天。
2、利用健身器材--太極推手器:
[動作]:面對器械,雙腳同肩寬,雙膝略彎曲,成馬步。雙手張開,分別放在兩轉(zhuǎn)盤同側(cè)的邊緣上,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練習過程中,推至右邊時,腰部以下重心應(yīng)向右移,右腿成弓步;推至左邊時,重心向左移,左腿成弓步,反復(fù)進行。練習速度為中速,一次練習時間掌握在3~5分鐘,做2~4次,可依自己情況而定。
[作用]:能夠鍛煉上肢肌肉,緩解書寫帶來的手臂肌肉緊張,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消化。
以上運動,要注意動作緩和、均勻,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損傷。
3、赤腳走
[動作]:選擇干凈平滑,鋪有鵝卵石的林蔭小路,光腳在小石子路上走路慢行。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jīng)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使足底的敏感區(qū)域不斷受到刺激,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yīng)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yīng)的大腦皮層,可調(diào)節(jié)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起到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4、變速運動
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為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為70~90米/分,相當于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為佳,亦可根據(jù)地形、地面結(jié)構(gòu)狀況,采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yīng)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松肌肉。
另外,午飯后找個開闊平坦的地方,打打太極拳、做做深壓腿,或者扶著墻緩緩壓一下背,動作幅度不大,卻能放松肌肉,緩解長期坐著帶來的肌肉酸痛感。
四、飯后散步好嗎
在日常生活中,常??梢月牭絻蓚€不同的說法。一個是: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另一種說法是:要活九十九,飯后不要走。從表面上看,兩者似乎都有道理,卻又相互矛盾,令人無所適從。
持“飯后百步走”觀點的人認為,飯后散步有助于消化,因而利于健康。而主張“飯后不要走”的理由則是飯后胃部食物有待消化,血液此時集中流向胃部,而散步則分散了血液循環(huán),影響了消化,故不利于健康。
其實,兩種觀點適合幾種不同的人群。飯后百步走,適合于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同時還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分泌過多的人。這幾類人飯后散步20多分鐘,有助于勞逸結(jié)合,減少脂肪堆積和胃酸分泌,利于身體健康。
飯后不要走,主要指體質(zhì)較差,體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癥的人。這些人非但飯后不能散步,就連一般的運動也應(yīng)減少,而是應(yīng)在飯后平臥10分鐘。這是因為飯后胃內(nèi)容物增加,此時再活動就會增加胃的震動,加重胃的負擔,嚴重時會使胃下垂加重。此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胃腸活動增加,血液循環(huán)失調(diào)。值得注意的是,此類患者飯后也不適宜臥床,以免在起身時因一時腦部血液供應(yīng)不足而發(fā)生中風等意外。
綜上所述,飯后是否運動應(yīng)當因人而異。就普通人而言,即使飯后需要散步,也最好稍事休息后再慢慢走動。飯后的活動量也要因人而異,以不感覺疲勞為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60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男士皮膚粗糙暗黃怎么調(diào)理,吃什么對皮···
下一篇: 白帶黃色有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