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嬰兒夏天發(fā)燒的退燒方法一
發(fā)熱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癥狀。嬰幼兒發(fā)熱最常見的原因有幾種
暑熱癥造成的高熱比較容易退
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發(fā)熱比較難退
,家長應該配合醫(yī)生的診治,給孩子服用退熱藥,同時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多喝水,或者吃西瓜都可以,此外還應注意營養(yǎng)的攝入。二、38.5℃可做分界線
一般來說
,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可以不用退熱藥,最好是多喝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若是體溫超過38.5℃時,可以服用退熱藥,但必須在兒科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感冒常會發(fā)燒2天-4天,其間體溫會發(fā)生波動,如果精神狀態(tài)好,進食、睡眠正常則家長不必太擔心。但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甚至抽搐等,應盡快就診。普通的感冒發(fā)燒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對癥治療,不應濫用抗生素和消炎藥。三
、酒精退熱不能濫用寶寶出現發(fā)熱癥狀時
,家長也可以配合藥物治療作一些物理降溫,但要注意方法。有些家長認為選用酒精或冷水擦浴可以起到迅速退熱的作用物理降溫方法的療效不佳時
,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的退熱藥。另外,在治療過程中,家長不必過于心急。許多家長一看到小孩發(fā)熱恨不得用退熱藥物快速退溫,但其實降溫過快并不表示有病情的好轉,若是應用不當,還可以引起嬰幼兒大汗淋漓,出現虛脫反應。二
日常生活中,寶寶發(fā)熱就會讓家長們緊張萬分,立刻就帶孩子往醫(yī)院跑
一、發(fā)燒的患兒不能“捂”
有些家長以為給孩子捂出一身汗來
,體溫就能降下來了注意:對于發(fā)熱的幼兒 (特別是患肺炎或其他重病者)
此外
,嬰幼兒的皮膚薄嫩,體表毛細血管豐富,而酒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因此,用酒精給發(fā)高燒的嬰幼兒擦浴,容易經皮膚吸收而產生酒精中毒。二、不可過早用退熱藥
很多家長一見孩子發(fā)燒就給孩子服用退熱藥
。其實,發(fā)熱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許多情況下注意:如果孩子高熱伴有氣促、抽搐
三
有些家長在小兒感冒發(fā)燒后,耽心用西藥治療會有較多的副作用
三
小孩發(fā)燒吃什么食物好?應該要首先明白三個原則:第一點是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其次是要注意無機鹽和維生素的補充,最后要保證適量的熱能和蛋白質的攝入
1.小孩發(fā)燒吃什么食物好
2. 小孩發(fā)燒吃什么食物好?除了流質食物外
孩子發(fā)燒一般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來恢復,在這期間孩子的飲食很重要
小孩發(fā)燒食譜
1歲以內發(fā)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
1歲以上發(fā)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四
用按摩推拿的方法治療小兒發(fā)燒的簡單方法,可以在家中作為輔助手段使用
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
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
功用 醒腦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
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功用 疏散解表
、提精神。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運太陽100次
位置 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
,眉后按之凹陷處。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huán)形運轉推動
,稱運法。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逆時針運為瀉。操作 用中指指端運
,稱運太陽。運50~100次。功用 開竅
、醒神。要領 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
,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的肌肉組織。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點力。清肺經200次
位置 無名指末節(jié)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
操作 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
功用 用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
,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這與補瀉有關,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家長一定要看仔細。用按摩推拿的方法治療小兒發(fā)燒的簡單方法
,可以在家中作為輔助手段使用,但是小孩如果持續(xù)發(fā)燒不退就要及時就醫(yī)檢查了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
,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
。推50~100次。功用 醒腦、鎮(zhèn)驚
、安神。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
,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
,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
。推50~100次。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運太陽100次
位置 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
,眉后按之凹陷處。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
,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huán)形運轉推動,稱運法。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操作 用中指指端運,稱運太陽
功用 開竅、醒神
要領 運法宜輕不宜重
,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的肌肉組織。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點力。清肺經200次
位置 無名指末節(jié)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旋推為補
,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100~300次。功用 用清法能清熱解表
,止咳化痰,用補法補肺益氣。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這與補瀉有關,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家長一定要看仔細。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671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懷孕多久能測出懷孕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