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各類新鮮水果蔬菜盛產,果蔬成為每日餐單上的常備食物。然而夏季也是蟲害高發(fā)時節(jié),果蔬被噴灑過量農藥的風險更高。如何消除農殘,成為關注熱點。超市里各種宣稱“純天然”甚至“可以喝”的果蔬洗滌劑,真的可以成為消除農殘的“救命稻草”嗎?
清洗劑可以喝?有可能二次污染!
果蔬種植過程中,噴灑農藥不科學,會使其受農藥污染。為防止運輸和貯存環(huán)節(jié)腐爛而噴灑甲醛溶液、未到農藥安全間隔期便將蔬菜采收上市等違規(guī)行為,都極易導致農殘超標。還有不法商販在給水果打蠟時使用工業(yè)蠟,經常食用對人體帶來危害。果蔬在運輸過程中也有很多接觸污染的問題。
怎樣有效去除農殘?張姨近日在超市里發(fā)現(xiàn)號稱“可以喝”的果蔬清洗劑。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果蔬清洗劑中,也有不少產品標示成分為“天然食鹽”、“表面活性劑”,宣稱能去除水果、蔬菜等食材表面殘留農藥、細菌、上光劑及著色劑等。果蔬清洗劑真的能去除農殘又安全嗎?
瞠目!未必能勝過清水
果蔬清洗劑的去農殘作用幾何?美國加州大學一個研究組曾對市場上常用的5種果蔬洗滌劑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果蔬洗滌劑清洗果蔬的確能夠去除部分農藥殘留,但不能100%。與清水沖洗相比,果蔬洗滌劑并沒有更高效。該實驗中,清水與果蔬洗滌劑對一種代表性農藥――戊菌唑(captan)的去除率分別是39%跟45%,對戊菌唑(captan)與滅多威(methomyl)混合農藥的去除率分別是49.5%和64.5%。
根據(jù)西安市雁塔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超市買來的水果直接用試劑進行的檢測,發(fā)現(xiàn)分別經清水、鹽水、果蔬清洗劑清洗后,蘋果、檸檬、葡萄幾種水果的檢測數(shù)值都有不同的呈現(xiàn)(見下圖表),果蔬清洗劑并非每次都能“勝出”清水和鹽水,有時甚至不如用清水清洗(檢測數(shù)值越高表明潔凈度越低,數(shù)值越低表明潔凈度越高。一般數(shù)值在30以下屬于“干凈”,可放心食用)。
專家認為,洗潔精中主要含表面活性劑,可以和農藥分子更充分作用,去除農藥。但洗潔精也容易附著于果蔬表面的蠟層,不易全部去除。清洗時的機械運動也非常重要,比如在自來水下沖洗30秒以上,伴隨搓洗,可大幅度去除農藥殘留。
我國批準使用的農藥多達兩百多種,其性質相差較大,而任何去除方法都是針對某一特性。也就是說,對一些農藥有效的,可能對另一些無效,并沒有能夠去除所有農藥的“萬能”方法。
靠譜!用流水力量沖掉農殘
如果能夠保證清洗劑的質量,用果蔬清洗劑清洗水果蔬菜的效果的確看得到,但如果果蔬清洗劑中含有化學成分,與使用食鹽、小蘇打等傳統(tǒng)方法相比,安全性則相對較差。記者采訪廣州各大超市發(fā)現(xiàn),在超市出售的果蔬清洗劑中,一些產品成分有“表面活性劑”、“助劑”、“香精”,也有“抑菌劑”等,使用時可增加農藥在水中的溶出量從而達到去除農藥殘留的目的,但也會使得有害化學物質殘留在果蔬表面,進而再次構成健康隱患。
洗滌劑本身也必須符合安全標準。如果洗滌劑在原料采購、生產環(huán)節(jié)等出現(xiàn)問題,有可能導致洗滌劑中有害物質如甲醛、鉛、砷等超過國家標準,危害健康。在國家質監(jiān)總局“2015年餐具洗滌劑產品質量抽查”中,就有31批次產品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總活性物、去污力、菌落總數(shù)、砷含量、熒光增白劑等。事實上,由于果蔬表皮不夠光滑,容易導致殘留,洗滌劑有可能會殘留在其多孔的外層中,如果清洗不徹底,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專家建議,清洗果蔬的最佳方法是將其放在濾器里用流水沖洗,而不是簡單浸泡?!傲魉牧α靠梢詻_掉農藥殘留,使用蔬菜清潔刷來刷洗蔬果也有一定的幫助。使用果蔬清洗劑清洗后,必須用自來水漂洗兩次以上,或用流動清水反復沖洗。
新國標將有清洗食品洗滌劑專屬要求
目前我國有關清洗劑的國標中,只有gb/t 24691-2009《果蔬清洗劑》規(guī)定果蔬洗滌劑殘留量的檢測方法。
新的洗滌劑標準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將于2016年9月正式施行。新標準將洗滌劑分為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a類,以及用于清洗餐飲具和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容器等的b類。a類產品的砷、重金屬、甲醇含量均比b類要求嚴格。
業(yè)內人士認為,新國標內的檢測指標按照直接接觸食品和接觸食品器具分別設置限定值,前者的要求更嚴格,這更加貼近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情況,更為合理。
這樣洗最安全
果蔬農殘分兩類:附著式,農殘只在果蔬表面;內吸式,農殘已滲入果蔬皮中。前者可以通過沖,最直接有效,沖洗 30秒以上并伴隨搓揉動作,大部分農殘會被去掉,而后者只能削皮。
浸泡水洗法 對表面光滑的果蔬,如蘋果、西紅柿等,短時間浸泡后洗凈效果最好,蘋果表面農殘去除率可達90%以上。表皮不光滑的果蔬,浸泡后洗凈較好,但浸泡時間不能過長,超過20分鐘反而增加亞硝酸鹽,損失維生素。
儲存法 蔬菜買回來后在通風處晾曬2-3小時,能去除部分農殘。冬瓜、南瓜等可先放一周再食用。
堿水浸泡法 用小蘇打水或淘米水洗菜也可取,淘米水放一段時間發(fā)酵更好,葡萄、桑葚、草莓等用淘米水也安全。
對于甲醛及農藥殘留,可以選擇使用淡鹽水洗菜。與清水相比,淡鹽水本身就具有殺菌的作用。濃度與我們平時漱口用的淡鹽水濃度相似即可,泡3~5分鐘,然后用清水進行漂洗。
從實際使用來看,果蔬清洗機確實可以清理多數(shù)農殘,不過深層的農殘卻難以清理。
臭氧清潔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一類洗菜機。事實上,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夠破壞某些農藥的結構,使其發(fā)生降解。這種清潔機在去除易氧化農殘方面效果比較好,但是實驗發(fā)現(xiàn),使用臭氧清潔機去農殘,不僅需要的時間較長,而且要求的臭氧濃度也比較高。
通常家用的臭氧清潔機的臭氧濃度和作用時間都達不到實驗的標準。更重要的是,殘留農藥被降解以后產生小分子物質的危害性還沒有進行過風險評估,這些物質的風險有可能比農殘更高。
正確的清洗蔬菜水果的方式?
1.去皮—香蕉皮、橘子皮都要洗
農藥大多殘留于蔬果表面,除去外皮就已大大減少接觸到農藥的機會。除去外皮之前,蔬果要清洗過。如今是橘子的盛產期,可發(fā)現(xiàn)橘子保存很久而不長霉,如果剝開時發(fā)現(xiàn)果肉已敗壞,但外皮還未發(fā)霉,就要懷疑有可能噴灑過多的殺菌劑。所以建議即使是去皮吃的水果,如柑橘、香蕉、荔枝、奇異果等,還是要清洗過再食用,雙手才不會沾染到外皮殘留的藥劑,將農藥吃下肚。
2.室溫揮發(fā)-放通風處2天
作物被施用農藥后,其殘留量會隨時間降低,當環(huán)境溫度愈高,殘留農藥會揮發(fā)得愈快,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會破壞農藥,而蔬果表面的農藥因曝露在空氣中,也會與空氣中的氧結合,產生氧化反應,加速農藥的分解。所以,買回來的蔬果只要放于室溫下通風處2天即可破壞農藥成分。專家建議,像一般包葉菜類只要外面的綠葉不要拔掉,可在常溫下存放好幾天,讓農藥自然地代謝掉。
3.水洗-先浸后洗效果最好
蔬果食用前都應以“浸泡、流動、刷洗、切除”四原則好好清洗,也就是先浸泡,再以流動小水沖洗,再開大水并用軟毛刷洗,最后去切除蒂頭與根部。清洗的時候,先不要將蔬果去皮,然后浸泡在充滿水的盆子里,接著打開水龍頭,開小小的水呈一直線,不要斷斷續(xù)續(xù)太小了,浸泡著讓水不斷流動,以流動清水浸泡15分鐘,農藥大多是水溶性的,可使蔬果表面的農藥不斷地被水溶解并帶走。
4.高溫加熱-汆燙后的菜湯不要喝
高溫除了有殺菌的功效外,多數(shù)農藥會被揮發(fā)、分解掉,所以林杰梁鼓勵蔬菜汆燙后食用,不僅可去除農藥,還可去除硝酸鹽、草酸鹽等有害物質。尤其是青椒這類易施打系統(tǒng)性農藥的作物,完全洗凈后最好切絲汆燙1分鐘左右,表皮下的農藥就可溶解出來。但記得,汆燙后的菜湯含有農藥,不要再食用,且加熱時最好打開鍋蓋,讓農藥隨著蒸氣揮發(fā)。專家提醒,如果不清楚蔬果來源、食前處理等程序,是不鼓勵食用生菜沙拉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77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卵巢功能下降絕經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