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訊 科學家們成功在小鼠體內找到能夠使得神經纖維自我修復的方法:他們找到一類在神經連接遭到損傷之后阻止纖維重新生長的基因
。這一基因叫做"Cacna2d2"
,是一類分子開關。如今我們知道了如何關閉這一開關,從而能為小兒麻痹癥等脊柱損傷情形提供新的療法的線索。來自德國的一家研究組猜測機體中存在著這么一類分子開關
,能夠在我們的身體成熟之后阻止神經元的進一步生長。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方法,他們最終找到了這一基因
。Cacna2d2能夠調節(jié)鈣離子向胞內的流動
,而鈣離子水平的變化會進一步導致神經遞質的釋放。然而為了檢驗上述猜想
,研究者們對小鼠進行Pregabalin(PGB)的刺激。PGB能夠特異性結合鈣離子通道,從而緩解受損傷神經元釋放的痛覺信號。該療法被用來治療癲癇。當小鼠接受PGB刺激后
,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神經元開始重新生長。受損傷神經元的自我修復一直以來是醫(yī)學領域的一個巨大的"七巧板"謎題
,不過我們對其的了解正在一步步加深。今年早期,來自美國的研究者們層發(fā)現(xiàn)線粒體與神經細胞生長之間的關系。由于我們所有的成功案例都僅僅來源于小鼠
,因此,我們對于達到完全修復脊柱神經損傷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研究者們對這一方向還是充滿希望的。相關結果發(fā)表在《Neuron》雜志上
。神經元簡介
神經元
,又稱神經原或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是具有長突起的細胞,它由細胞體和細胞突起構成。細胞體是細胞含核的部分
,其形狀大小有很大差別,直徑約4--120微米。核大而圓,位于細胞中央,染色質少,核仁明顯。細胞質內有斑塊狀的核外染色質(舊稱尼爾小體),還有許多神經元纖維。細胞突起是由細胞體延伸出來的細長部分
,又可分為樹突和軸突。每個神經元可以有一或多個樹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將興奮傳入細胞體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14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清華薛定和港中文姜秉昊教授Nature子刊" rel="prev">
為何我們只遺傳母親的線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