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茶是需要多少用量呢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主要根據(jù)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xí)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dāng)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xí)慣也有密切關(guān)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nèi)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們以肉食為主,當(dāng)?shù)赜秩鄙偈卟?,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qū)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yōu)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jié)構(gòu)與飲茶歷史有關(guān)。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xué)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guān)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后審評茶湯滋味,結(jié)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二、泡茶需要多少度的水溫呢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泵鞔S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濤,是為當(dāng)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币陨险f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培養(yǎng)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么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xì)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后在壺外淋開水。少數(shù)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guān),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dāng)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這里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后(水溫達(dá)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三、泡茶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水源呢
中國人歷來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會,但并非個個都能泡出好茶。好茶還需好水泡。古人知曉泡茶時水的重要性,因此非常重視水的質(zhì)量。若水質(zhì)差,茶葉的色香味就會被改變或者被淹沒,若非常適宜則會對茶湯品質(zhì)起到優(yōu)化作用古人評水主要從水質(zhì)和水味兩方面給予評價,好的水質(zhì)必須是清、活、輕,水味須甘、冽。泡茶水的標(biāo)準(zhǔn)從水質(zhì):清、活、輕,水味:甘、冽這五個方面來判斷?,F(xiàn)代科學(xué)分析認(rèn)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鎂離子鈣稱之為硬水,反之則為軟水。軟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湯易變色,色、香、味也會大受影響。水的輕重還包括水中所含的礦物質(zhì)成分的多少以及酸、堿度,含鐵、堿物質(zhì)較多的水泡茶,茶湯會飄起一層“銹油”,出現(xiàn)混濁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會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議選用軟性水泡茶(如西藏天然冰川山泉水、青海昆侖山天然礦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礦泉水、青島嶗山天然礦泉水)。多數(shù)人是用沸騰的自來水泡茶,如果有條件可將自來水靜置20小時左右,揮發(fā)水中的消毒氣味后再用較好。水質(zhì)不佳,可以多煮一會,沉淀雜質(zhì),消除異味。純凈水是泡茶的好水,無污染的天然礦泉水也很不錯,遠(yuǎn)離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但是如今因為水污染,在多數(shù)地區(qū)已經(jīng)不再有好水了。中國古代典籍中關(guān)于茶、水、器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有很多記述,如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yùn)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明代,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飲茶用水的原則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還總結(jié)出了“龍井茶,虎跑水”、“揚(yáng)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等這類茶、水的最佳組合。
四、泡茶時需要注意的幾大問題是什么
保溫杯: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浸泡于高溫水中,就像溫火煎煮一樣,茶多酚、單寧等物質(zhì)會大量浸出,使茶水顏色濃重、有苦澀味。同時,由于一直保 持高水溫,茶中的芳香油會大量揮發(fā),鞣酸、茶堿大量滲出,這樣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yǎng)價值,減少了茶香,還使有害物質(zhì)增多。此外,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水溫 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長時間高溫浸泡會使其損失過多,從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熱水泡茶:很多人以為沖泡茶葉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溫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綠茶更不宜用沸水沖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蒲腥藛T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wěn)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溶于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但用沸水沖泡茶葉并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為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為穩(wěn)定的根本原因在于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zhì),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沸水高溫固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于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從另一方面看,用沸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fā)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堿和茶多酚等物質(zhì)),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學(xué)的沖泡方法當(dāng)是第一道茶湯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此時的茶湯品質(zhì)(指品嘗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較好。
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鐘后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zhì)已經(jīng)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不宜再飲用。
咀嚼茶葉:很多人喝過茶后會把茶葉咀嚼后咽下去,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是這是錯誤的,科學(xué)證明泡過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質(zhì),所以不要吃泡過的茶葉。
泡濃茶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續(xù)水再泡3-4杯。
泡茶的五字要領(lǐng)為:潔、靜、溫、急、淡。
簡單解釋如下:
1、潔:泡茶前一定要保證環(huán)境和器具的清潔衛(wèi)生,可以用溫水沖洗茶壺、茶杯等器具,在泡茶前用干凈的毛巾擦拭干凈。
2、靜:泡茶時要保持心情安靜,盡量避免外界嘈雜的干擾,可以選擇安靜的地方泡茶,這有助于提高品茶的質(zhì)量和效果。
3、溫:水溫是泡茶的關(guān)鍵,不同的茶葉需要不同溫度的水來泡,通常白茶以80-90℃的熱水沖泡,綠茶適宜用70-80℃的水沖泡,紅茶、普洱茶和黑茶則適合用90℃以上的熱水沖泡。注意要保證水質(zhì)衛(wèi)生。
4、急:泡茶時,應(yīng)掌握好浸泡的時間,通常3-5分鐘之內(nèi)為宜,如果泡得太久會影響茶湯的口感質(zhì)量。
5、淡:淡淡的茶香才是真正的好茶,不要用過多的茶葉來泡茶,以免茶湯過濃過苦,影響品茶的體驗感受。通常每次泡5g至7g的茶葉,與250ml的水相配。
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以上五字要領(lǐng)外,其實還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項和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泡出更好的茶:
1、選擇優(yōu)質(zhì)茶葉:泡茶的關(guān)鍵在于茶葉的品質(zhì)和種類,應(yīng)選擇優(yōu)質(zhì)、鮮嫩的新茶,避免使用陳舊、發(fā)霉的老茶葉。
2、最佳時間:最好是在早晨或下午,氣候晴朗、空氣清新、心情平靜的時候泡茶,這樣可以使品茶效果更好,更加體驗茶香。
3、示范茶藝:泡茶的過程也可以看作一種藝術(shù),我們可以在泡茶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茶藝,讓品茶者感受到品茶的儀式感和情趣。
4、注意水質(zhì):水是茶的靈魂,泡茶前應(yīng)給水清洗,保證水質(zhì)衛(wèi)生,盡量選用礦泉水或純凈水,避免水質(zhì)中含有過多的礦物質(zhì)或金屬離子。
5、精心保存:茶葉應(yīng)儲存在干燥、通風(fēng),無異味和光線的環(huán)境中,避免受潮、受陽光直射、接觸異味食物等,保持茶葉的香氣和味道。
1、選擇茶與茶具
我們先想好泡什么茶,然后再來準(zhǔn)備一下泡茶的道具。因為不同種類的茶需要的茶具會有所不同,比如你想要泡綠茶的話,那么最好選擇玻璃杯,若你想要沖泡白茶的話,最好選擇白瓷蓋碗,若你想要沖泡烏龍茶的話,可以選擇紫砂壺。選擇適合的茶具才能更好地呈現(xiàn)茶的韻味,若用紫砂壺來泡綠茶,就會失去了綠茶鮮美的一面,其實紫砂壺并非不能泡綠茶,只是需要掌握很多技巧,一般只有泡茶大師才能掌握火候,而我們這些普通人,用玻璃杯泡綠茶便足矣,何必增加自己的泡茶難度呢。
2、投茶先溫杯
選擇好茶與茶具之后,我們不能直接就將茶葉倒入蓋碗中,然后加入沸水。正確的做法是,在投茶之前,我們先用沸水將茶具清洗一下。
以沖泡白毫銀針為例子,在投茶前,我們先將沸水倒入白瓷蓋碗以及茶杯中,沸水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可以去掉杯中的異味,不至于影響了茶味,這是很關(guān)鍵的步驟。
3、醒茶很重要
溫杯過就可以取茶葉了,我們可以用茶夾取茶,將白毫銀針撥拉到白瓷蓋碗當(dāng)中,那么要取多少呢?一般要看蓋碗的容量。普通蓋碗的容量是120毫升,那么只要投入5克就可以了。如果蓋碗比較大,那么就適當(dāng)增加幾克茶。
投茶后,將沸水倒入蓋碗中,因為沖泡白毫銀針,所以水溫只要90-95度就可以了,若是壽眉貢眉,又或者是老茶的話,可以用100度沸水。還有一點,醒茶的水可以倒入茶杯中,可以再次清潔茶杯。
4、注意浸泡時間
醒茶之后,我們再次將沸水倒入白瓷蓋碗當(dāng)中,但我們這時就要注意浸泡時間了,不能浸泡多久,不然味道太濃,茶水溫度下來也不香了。一般泡銀針的話,醒茶后的第一泡一般只有5到10秒就可以出湯水。
第2泡到第5泡是10到30秒,而第二泡之后可以稍微增加時間,控制在50秒內(nèi),當(dāng)然看個人口味,如果覺得還是有點淡,可以再增加一點浸泡時間。優(yōu)質(zhì)的銀針可以泡十幾次,而前幾次滋味最佳。
5、品茶禮儀
喝茶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品,欣賞茶的美感和姿態(tài),端起茶杯先觀賞,然后再靠近茶杯聞香,感到茶的韻味,之后慢慢飲之,感受茶湯在嘴巴中流動,細(xì)細(xì)體會茶的滋味,后吞入肚中。
1、茶道第一水是很講究的,首先把開水澆在茶壺和茶杯上面,這主要是為了加熱茶具,使茶葉放進(jìn)去的時候,茶具是溫?zé)岬模@樣可以很好的保持茶葉的香氣,盡量保證茶葉在泡水前的原汁原味。
/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572e00a6daca7bcb0a46d4b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572e00a6daca7bcb0a46d4b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572e00a6daca7bcb0a46d4b1"/>
2、茶水倒入開水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講究,如果喝的是紅茶,那么倒入開水先倒?jié)M茶壺一半,等待茶葉完全泡開之后,繼續(xù)倒入開水,這樣泡出來的紅茶才會口味不錯,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iknow-pic.cdn.bcebos.com/32fa828ba61ea8d367d64a619a0a304e241f58da"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2fa828ba61ea8d367d64a619a0a304e241f58d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2fa828ba61ea8d367d64a619a0a304e241f58da"/>
3、泡茶的第一波水最好不要飲用,因為現(xiàn)在的茶葉一般都是炒制出來的,這些炒制出來的茶葉,本身有一定的污染,所以我們要倒掉第一波水,然后在倒入開水,這樣茶葉喝起來才會健康。
/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fc0fed9876899e510eb3098e"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fc0fed9876899e510eb3098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fc0fed9876899e510eb3098e"/>
4、茶葉在喝到第三次的時候,口味會變的有些淡,這時候大家不要倒入新茶,因為兩者混合味道會很差,正確的方法是將茶水喝完,茶壺里的茶葉水完全倒干,之后將新茶和舊茶混合,這樣味道才會不變。
/iknow-pic.cdn.bcebos.com/3bf33a87e950352a807f1c6d5e43fbf2b2118bbc"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bf33a87e950352a807f1c6d5e43fbf2b2118bb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bf33a87e950352a807f1c6d5e43fbf2b2118bbc"/>
5、在喝茶的時候,如果是綠茶的話,一方面需要水溫在七十度左右,一方面保證水質(zhì),最好使用礦泉水來煮茶比較好,這樣可以完全的發(fā)揮出綠茶的香味,所以我們喝茶的時候要注意這些細(xì)節(jié)。
/iknow-pic.cdn.bcebos.com/91ef76c6a7efce1be932f1afa251f3deb48f65bd"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1ef76c6a7efce1be932f1afa251f3deb48f65b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1ef76c6a7efce1be932f1afa251f3deb48f65bd"/>
擴(kuò)展資料:
1、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
2、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主要根據(jù)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xí)慣而定。
3、泡茶,首先得選茶和鑒茶,只有正確鑒茶,方能決定沖泡的方法。茶的種類很多,可以根據(jù)采摘時間的先后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種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為高山茶和平地茶。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item/%E6%B3%A1%E8%8C%B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泡茶">百度百科-泡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30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讓人提神醒腦辦法,提神醒腦吃什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