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睪丸炎背后的禍首
(一)急性非特異性睪丸炎
急性非特異性睪丸炎多發(fā)生在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切除術(shù)后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感染經(jīng)淋巴或輸精管擴散至附睪引起附睪睪丸炎,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等。細菌可經(jīng)血行播散到睪丸,引起單純的睪丸炎。但睪丸血運豐富,對感染有較強的抵抗力,故這種情況較少見。
病理上肉眼觀察主要是睪丸增大、充血、緊張。切開睪丸時見有小膿腫。組織學見局灶性壞死,結(jié)締組織水腫及分葉核粒細胞浸潤,生精小管有炎癥、出血、壞死,嚴重者可形成睪丸膿腫及睪丸梗死。
(二)慢性非特異性睪丸炎
慢性睪丸炎多由非特異性急性睪丸炎治療不徹底所致。也可因霉菌、螺旋體、寄生蟲感染造成,例如睪丸梅毒,既往有睪丸外傷者,可發(fā)生肉芽腫性睪丸炎。睪丸局部或全身放射性同位素磷照射,也可發(fā)生睪丸炎癥,破壞睪丸組織。
病理上看睪丸腫大或硬化萎縮,生精小管的基底膜呈玻璃樣變及退行性變,生精上皮細胞消失。生精小管周圍可能有硬化,也可形成小的增生灶。
(三)急性腮腺炎性睪丸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最常見的睪丸炎發(fā)病原因,約20%腮腺炎患者并發(fā)睪丸炎。多見于青春期后期。肉眼可見睪丸高度腫大并呈紫藍色。切開睪丸時,由于間質(zhì)的反應(yīng)和水腫,睪丸小管不能擠出,組織學觀察見水腫與血管擴張,大量炎細胞浸潤,生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在睪丸炎愈合時,睪丸變小、質(zhì)軟。生精小管有嚴重萎縮,但保存睪丸間質(zhì)細胞,故睪酮的分泌不受影響。
睪丸炎的幾種治療方法介紹
1、氣滯血淤:
睪丸逐漸腫大、捫之堅硬、疼痛輕微、舌暗邊有淤斑、苔薄白、脈弦滑。治法:行氣活血,散結(jié)。
2、淤血阻滯:
睪丸外傷腫脹疼痛、或紅腫灼熱、舌質(zhì)青邊有淤斑、脈澀。治法:活血化淤,止痛。
3、濕熱下注:
發(fā)熱惡寒、睪丸腫脹疼痛、質(zhì)地硬、小便赤澀、大便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治法:清利濕熱,解毒消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4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