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0后醫(yī)學博士提出新方法讓癌細胞改邪歸正
2016年09月10日訊 國際頂級方法學期刊《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以長文(Article)形式在線發(fā)表題為《利用CRISPR信號傳導器指引細胞信息流》(Directing cellular information flow via CRISPR signal conductor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市二醫(yī)院泌尿外科“80后”醫(yī)學博士劉宇辰
、黃衛(wèi)人等原創(chuàng)發(fā)明的一種基于CRISPR技術
、調控細胞內信號流動方向的新工具
。
據悉
,該工具可對腫瘤細胞的多種“惡性”行為進行有效干預
,有望將癌細胞逆轉為正常細胞
,或應用于精準殺滅腫瘤細胞
,從而開啟癌癥治療新方向。這是繼該課題組2014年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表識別膀胱癌細胞的“生物雙開關”后
,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學博士提出新方法讓癌細胞改邪歸正.png)
針對多種癌細胞研究
證明信號傳感器應用價值
自從1948年美國天才數(shù)學家諾伯特·維納出版了著名的《控制論--關于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一書以來,控制論的思想和方法就滲透到了生命科學的各個分支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茖W家們不斷嘗試以“控制論”思想為指導,建立人工生物系統(tǒng)(artificial biosystem)
,令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并通過修復細胞功能
、消除腫瘤
、刺激細胞生長和使某些決定性細胞再生
,實現(xiàn)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劉宇辰
、黃衛(wèi)人等開發(fā)的稱之為CRISPR“信號傳導器”的新工具
,實現(xiàn)對細胞信號通路和復雜分子網絡的定向控制,通過將結合特異生物信號的開關處于“關閉”和“打開”狀態(tài)
;用于“重新編程”控制腫瘤細胞惡性生物學行為的信號網絡系統(tǒng)
,使癌細胞“改邪歸正”,再次回到正常健康狀態(tài)
。研究人員在包括膀胱癌在內的多種類型癌細胞中開展了這項研究
,充分證實了信號傳導器的巨大潛在應用價值。
“CRISPR-cas9就像一個開放的編輯系統(tǒng)
,而信號傳導器就像一個萬能補丁
,使用者在打過補丁的系統(tǒng)中進行基因編輯的時候,可以更加有針對性
、更精準
,避免了在操作過程中對其他無辜正常細胞的傷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秉S衛(wèi)人表示
,該技術還能在病灶未達到影像指標前,精準識別癌細胞
。
即將應用于
惡性腫瘤臨床診療
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
,2015年我國癌癥總發(fā)病數(shù)達429.16萬例,總死亡數(shù)達281.42萬例
。由于感染
、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
、遺傳變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癌癥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這是基于一種普遍性設計策略構建的工具
,本身是一種控制系統(tǒng)
,它表明我們無需從頭合成大量基因元件,僅通過天然細胞組件
,就可以達到改造
、控制乃至重塑生命系統(tǒng)的目的,對癌細胞也是這樣
。因此
,我們接下來就是將這項技術應用于人類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研究中
。”27歲的劉宇辰博士充滿信心地說
。
記者同時了解到
,課題組正在測試一些體內基因輸送系統(tǒn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來如果成功
,能進一步提升這種工具的抗癌效應并可拓展至多個領域
,包括癌癥、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精準治療方案也有望得到改變
。
據悉
,該論文是在以深圳大學為首席單位的國家973計劃項目“合成生物器件干預膀胱癌的基礎研究”經費支持完成的。論文第一作者劉宇辰
,通訊作者黃衛(wèi)人
、蔡志明分別是973課題的主要成員和首席科學家。
《自然·方法學》是《自然》(“Nature”)旗下最重要期刊之一
,報道通用方法和技術領域最先進的科研成果
,每年發(fā)表論文不超過150篇,以往來自我囯內地稿件不超過2%
,2016年6月公布的最新5年影響因子為35.03
。
癌癥能治得好嗎
癌癥治愈的可能性較小,但是未來帶瘤生存
,將癌癥變?yōu)槿缤难芤粯拥穆约膊∵€是有可能的
。帶瘤生存逐漸成為患癌患者的優(yōu)選生存狀態(tài),也就意味著癌癥≠死亡
,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無瘤生存
!
癌癥1/3是可以預防的;1/3可以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愈
;1/3不能治愈,但可以通過適當?shù)闹委焷砜刂啤?/p>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fā)的《2015年中國癌癥統(tǒng)計》預計
,中國2015年新增430萬癌癥病例
,癌癥的死亡病例超過280萬;由于腫瘤發(fā)病具有較強的隱匿性
,超過七成的癌癥一發(fā)現(xiàn)就是中晚期階段
,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
隨著癌癥治療手段的多元化,除了手術、放療
、化療等外
,還有了靶向藥物治療
、免疫療法等,讓癌癥病人的生存時間大大延長
,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對于他們而言帶瘤生存或許是一種更好地選擇
。
什么是帶瘤生存
?
帶瘤生存,簡言之
,就是人體與腫瘤“和平共處”
。
具體來說,帶瘤生存是指患者經過規(guī)范化的抗腫瘤綜合治療后
,常見的腫瘤相關癥狀(如出血、癌痛
、咳嗽
、吞咽困難等)消失,腫瘤病灶穩(wěn)定不再擴散
,病情長期維持并趨于好轉
,同時患者擁有良好的體力狀況。換言之
,機體免疫保護功能大于腫瘤擴散功能
,使癌細胞長期“靜止”。
如果能將腫瘤轉變?yōu)椴怀掷m(xù)增長
、不侵襲轉移的細胞
,那么即使體內有癌細胞,也可以實現(xiàn)如同糖尿病
、高血壓病一樣的帶病生存
,患者可以“帶瘤生存”而不會危及生命。
“讓癌癥患者和家屬接受“帶瘤生存”至關重要
,對于治療中晚期癌癥而言
,這是一種比較務實的方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敝袊拱﹨f(xié)會腫瘤放射治療專委會常委
、重慶市腫瘤醫(yī)院院長吳永忠教授表示:癌癥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基因病,所有的癌癥均來源于基因突變
,由遺傳基因突變及表觀遺調控共同作用而起
,目前人類還無法使用藥物來扭轉這種基因的突變、將體內的癌細胞“趕盡殺絕”
。實現(xiàn)患者的長期“帶瘤生存”
,與腫瘤“和平共處”對于中晚期患者而言也是一種務實的選擇。
無癌生存真的正確嗎
?
很多患者及其家屬都積極的追求“無癌生存”
!這對于很多早期的腫瘤患者來說
,通過手術切除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對于一些中晚期患者或者不適宜手術
、放化療的患者
,追求“無癌生存”很可能無法獲得更好的腫瘤治療效果,還有可能會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
,出現(xiàn)“生命不息
,化療不止,死而后已”的慘痛局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叭绻е涯[瘤細胞斬盡殺絕才算治好’的理念不放,則往往導致過度治療
。
事實上
,不是手術范圍越大,放化療做的越多
,癌癥就越能得到根治
。手術只能切除肉眼看得見的實體瘤,對于血液和淋巴中的癌細胞卻無能為力
;放化療總有效率不足60%
,且效果逐次遞減,三次后不足10%
,毒副作用卻一次比一次大
。過度治療往往容易使患者免疫力低下,令癌細胞卷土重來
,造成“癌消人去”的兩難局面
。
癌癥治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擇手段的將癌細胞“斬盡殺絕”,還是拯救病人生命
,讓病人有質量的活下去?盲目追求治愈只會適得其反
,縮短癌癥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其生存質量
。
帶瘤生存能存活多久
?
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是決然不同的,但隨著研究和治療的深入
,兩者生存時間都在不斷延長
。
對于早期腫瘤患者而言,其預后主要取決于是否及時采取了恰當?shù)闹委熓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如早期腫瘤癌腫較小
,未發(fā)生擴散轉移,其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
,早期的腸癌
、乳腺癌甚至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根治目的
,而早期肺癌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可達60-90%,術后可一定時間內采取放化療
、中醫(yī)藥等治療手段以防止復發(fā)
。
對于中晚期患者而言,其預后主要取決于治療方法是否得當及病人的身體狀況
。如中晚期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放化療及中醫(yī)藥治療
。
70-80%的患者在放、化療后癥狀得以減輕
,腫瘤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以往認為生存期不超過半年的IV期肺癌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后,其中位生存期也逐漸延長至12-15個月
,乃至更長了
;而全球范圍內,內分泌治療有效的乳腺癌都已經開始統(tǒng)計十年生存率
。
癌癥化學預防與帶瘤生存
帶瘤生存,不是放棄治療
,不是消極治療
,而是要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在癌變的早期或癌細胞形成過程中
,利用毒性較低的天然或合成化學物質抑制前體化合物形成真正的致癌物
,并阻止其與細胞內的大分子如DNA、RNA或蛋白質發(fā)生接觸和反應
,直至將其完全排出體外
;或通過逆轉、阻斷或延遲癌癥發(fā)生的各個階段從而降低惡性腫瘤發(fā)生的危險
,是預防
、抑制或逆轉癌癥發(fā)生的重要策略。這一過程即所謂的“癌癥的化學預防”
。
癌癥化學預防憑借其優(yōu)勢
,如抑制細胞增殖、血管增生
、炎癥的發(fā)生等
,貫穿癌癥發(fā)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防止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增強帶瘤生存的質量
。
最新一項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的研究證實超過40個植物來源的化合物可以開啟減緩癌細胞擴散的基因。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Gary Meadows等人表示:癌細胞的擴散是最常見的疾病致命
,飲食
、營養(yǎng)成分和植物來源的化學品的出現(xiàn)開辟了許多攻擊癌癥的途徑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神奇的抗癌“武器”來抗擊癌癥。
研究人員在PubMed醫(yī)學研究數(shù)據庫中花了很長時間
,以確定營養(yǎng)物質和轉移抑制基因的概念
。最后,他確定出了幾十種物質對許多癌癥轉移抑制基因有影響
。其中
,幾種植物化學物質對癌細胞發(fā)揮抗增殖,抗遷移和抗侵襲作用
,可被認為是癌癥的輔助治療
。
姜黃素
姜黃素是從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化學成分
,其中
,姜黃約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
,為二酮類化合物
。姜黃素的體外抗癌潛力在于其通過調節(jié)癌細胞中許多下游信號傳導途徑來降低氧化應激的能力。
在化學誘導的癌癥動物模型中
,姜黃素的化學預防潛力也有記載
。姜黃素已被證明能夠調節(jié)ROS解毒過程中的主要轉錄調節(jié)因子——Keap / Nrf2信號通路,從而在癌癥的化學預防和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
EGCG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綠茶具有降低癌癥風險的潛力。EGCG是一種天然的化療藥物
,是綠茶中主要的活性兒茶素
,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在體內以及體外研究中
,綠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的化學預防潛力已經被證實
。
此外,EGCG在癌癥預防和癌癥治療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
。在意大利進行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顯示
,綠茶兒茶素的攝入明顯延緩了前列腺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的前列腺癌的出現(xiàn)。
蘿卜硫素
十字花科蔬菜
,如西蘭花
,芽甘藍,卷心菜和花椰菜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
,可以內源性轉化為異硫氰酸酯
,如異硫氰酸苯乙酯(PEITC)。流行病學證據表明,攝入十字花科蔬菜與降低乳房癌
、膀胱癌
、結腸直腸癌等的風險具有相關性。此外
,科學家已經證實
,食用花椰菜可減少吸煙者吸煙引起的DNA損傷。
Meadows說
,研究首先證實有很多天然化合物幫助我們身體減緩或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對于癌癥是否會蔓延是非常重要的。
癌癥只是一種慢性病
,就像高血壓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樣
。而且
,大部分癌癥的發(fā)生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從正常細胞演變?yōu)榘┘毎€有很長的路
。帶瘤生存并意味著不治療、消極治療
,是指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如果能夠通過外科切除、放療等其他治療方法實現(xiàn)臨床治愈的
,當然首選治愈了。
將姜黃素應用于癌癥化學預防藥物研究的產品艾易克(姜黃素復合片)是以多種天然植物化合物復配組合而成
。其中的姜黃素在多項體內外實驗中證實具有抗腫瘤以及與化療藥物聯(lián)合使用具有減毒增效的作用
,對于癌癥患者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由于姜黃素的安全性
,可以長期使用
。
癌癥現(xiàn)在可以治好嗎 ?
癌癥之于人類
,從來都與死亡或恐懼相連。
越來越多不懈探索的科學家
,在攻克癌癥這一議題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17年10月9日,
張康教授及其團隊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材料》上發(fā)表最新科研成果
,研究基于大規(guī)模的臨床數(shù)據分析和深度機器學習
,開發(fā)出一種高效血檢方法,能以無創(chuàng)
形式快速有效診斷原發(fā)性肝癌。
肝癌是全世界范圍內癌癥致死率最高的癌種之一
,對其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
。而這一次,戰(zhàn)勝癌變惡疾的人類夢想
,有了更清晰的輪廓
。
11月5日的騰訊WE大會,請來了肝癌“密碼”破譯者——張康
,癌癥研究科學家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人類基因組醫(yī)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眼科學和人類遺傳學終身正教授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首位來自大陸的醫(yī)學和遺傳學雙學位博士獲得者
。
張
康在Nature
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fā)表過160多篇重要論文。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基于大規(guī)模的臨床數(shù)據分析和深度機器學習
,開發(fā)出一種高效血檢方法
,能以無創(chuàng)形式快速有效診
斷原發(fā)性肝癌,研究成果于今年10月9日發(fā)表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自然-材料》上
。
“通過我們的實驗
,有時候通過一些
基因的編輯或者其他的方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真的是可以加速或者減慢這個時鐘的
,所以我總是希望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人類是可以活150-200年
,當然
這個可能會導致其他社會的問題
,是不是要考慮把一些人送到火星或者月球當中。 ” 張康在演講的最后強調說
。
以下為張康11月5日的騰訊WE大會演講全文:
張康
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里。
我想在此請大家關注人的健康
,也就是癌癥和老年化的問題
。
為什么大家這么害怕癌癥呢?因為死亡率特別高
。為什么癌癥的死亡率這么高呢
?因為惡性腫瘤,它可以很快轉移
,轉移之后死亡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還會導致器官和組織衰減
,導致一些惡病質
,也就是說
,把人體的營養(yǎng)給吸走。
癌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基因的原因
、環(huán)境的原因、污染的原因
、飲食的原因
。但是,我想跟大家說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癌癥的原因
、現(xiàn)狀非常嚴重,每一天都有1萬個人被準確診為癌癥
,大概每天有8000人因為癌癥而死亡
,癌癥治療的成本大概是15萬元,這是平均的水平
。
我
們看一下中國排在前面的癌癥情況
,癌癥在美國和中國的生存率不一樣,一個原因是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
。比如說
,我們講中國比較容易發(fā)生的肝癌,因為肝癌很難早期
確診
,只有10%的病人能夠在初期的時候被確診
,而且缺少有效的篩查手段,尤其是在早期的時候
。所以說
,早期確診就非常困難,所以說死亡率就特別高
。
很明顯
,如果診斷越早,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
,愈后的效果也會更好,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非常有必要
,來尋找到生物標志物
,這個標志物可以讓我們更加精準提早診斷。
我向大家介紹一下DNA甲基化治療
,這是在人體或者細胞層面的甲基化
,它和癌癥也是有相關的,DNA的甲基化是我們DNA基因最基本的改變
。它是我們基因變異最基本的一些結果
。
基
因甲基化非常重要,當一個細胞成為癌細胞初期的時候,他必須把癌癥增長所涉及到的細胞進行調整
,也就是說我們細胞當中一些具體的基因會發(fā)生變化
,我們看一
下這張圖,上面有一些點
,這些點就是已經甲基化的基因
,也可以看到有一些癌癥可能還沒有轉移或者是還沒有侵入到周邊的組織,還有一些已經轉移的癌癥
。你可
以看到這兩種情況之下
,DNA甲基化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針對不同階段的癌癥還是不同類型的癌癥
,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早期確診癌癥
。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一些概念,這是我們所做的研究當中涉及到的
,這個研究我們找到了甲基化的標志物
,來使用最少的侵入式的方法來確診癌癥。肺癌
、肝癌
、直腸癌、乳腺癌
。
另
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哪些癌癥和正常的組織不一樣
,看一下癌癥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說一個病人他是肝發(fā)生了變異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癌癥
,當然這
樣做還不夠,我們?yōu)榱嗽\斷癌癥
,我們必須要進行手術
,來獲得組織進行診斷。如果說我們只抽一滴血來看一下病人是否有癌癥
,那就更好了
。
這些有腫瘤細胞釋放的DNA,釋放到血流當中
,可以使用這種信息
,這樣的話可以讓我們進行無創(chuàng)的診斷,而且可以讓我們全面的了解癌癥組織的情況
,這是實時的
、動態(tài)的信息。
我會舉一個例子
,使用ctDNA的方式來診斷肝癌
。這是一個非常大規(guī)模的研究
,是第一個使用2000個癌癥病人作為控制組里研究的,通過這個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使用ctDNA
,我們可以非常準確的診斷出癌癥
,而相比于常規(guī)的肝硬化或者是其他的肝病進行診斷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
,如果一個病人在進行手術
,手術之后腫瘤沒有了,我們可以看一下病人的標志物減少了
,腫瘤如果又恢復了
,我們可以看到甲基化的標志物又恢復了,這是實時的反應和監(jiān)測藥物的療效
。
同
時我們還可以判斷這個病人是初期的還是晚期的癌癥
,我們也可以和平常的抽血的方法不一樣的效果。如果我們去中國或者是美國的醫(yī)院
,現(xiàn)在唯一使用的是甲胎蛋
白作為一個標志物
,但是甲胎蛋白在早期癌癥的時候是非常不敏感的。如果有100個肝癌的病人
,其中最多只有60個人能夠通過這種方法被確診
,而我們的研究
顯示準確率在特異性和靈敏性上有99.5%。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這種標志物來預測這個病人離開醫(yī)院以后
,他的愈后怎么樣
,這個病人再繼續(xù)生存5年和10年的幾率是多少。這張圖你可以看一下藍色的線
,就是病人他的生存愈后更高
,我們可以針對他做的更好,而紅線的病人我們需要更加積極的對他的癌癥細胞進行治療
。
這
個研究反映出
,我們可以實時地監(jiān)測和跟蹤腫瘤的負荷,這個圖也反映出腫瘤的負荷如果高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要盡一切的努力來解決
,如果它比較低的話
,反映的
是不同的病人,左邊也就是病人治療效果不錯
,右邊也就是說病人好像治療效果不是很好
,腫瘤又恢復了。這些都是不同的例子
,反映出我們怎么樣使用這個信息,
來針對癌癥的復發(fā)情況
。
這是一個比較
,比較不同的篩查診斷的方式
。標志物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看一些在腫瘤還沒有轉移之前的情況,我們可以用來監(jiān)測
,而且是非侵入性的方法
,可以讓我們看一下到底哪種癌是來自于哪個組織細胞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還
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來對癌癥進行診斷
,我想強調一下早期的診斷
,因為我剛才講過早期的診斷對我們來講是減少癌癥發(fā)病率或者是癌癥治療成本非常重要的因素。這
張PPT顯示DNA的甲基化可以大概的發(fā)現(xiàn)100萬癌癥細胞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像豌豆這么大的腫瘤的組織
,如果是用傳統(tǒng)的一些成像的方式是不太好的,如果
你去醫(yī)院做CT等等
,這種方法是不能夠或者說它的敏感度不夠
。
我們如果用傳統(tǒng)的方法需要含有500萬到1000萬細胞的,就是比較大的病灶的樣本
,而我們這個辦法是有更好的優(yōu)勢
,可以不要有更多的細胞量就可以做到。
這
張幻燈片非常重要
,縱軸是生存率
,橫軸是癌癥的階段,你可以看一下在左邊生存率更高
,也就是說一期或者是二期的癌癥病人生存率更高
,如果再往右移,情況就
比較好
,五年生存期的可能性就比較低
。你想象一下,我們如果調整癌癥它的診斷
,原來是三期
、四期才能夠診斷,如果我們一期
、二期就能夠診斷
,我們就能在很
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生存率。
這是非常緊迫的事情
,因為在中國當一個病人進入到醫(yī)院的時候
,至少60%的病人都已經是晚期癌癥的病人,也就是
三期或者是四期
。不光這些病人他們的生存率會非常低
,而且治療的選擇,以及治療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治療的選擇比較少
。如果能夠早期的診斷
,早期治療,好
處就是非常明顯的
。
現(xiàn)在我們可以一起來減少一半的腫瘤死亡率
,我們只要進行早期的診斷治療就可以做到,現(xiàn)在在美國和中國很多公司已經做了很
多這樣的工作
,只要我們攜手
,把我們的技術綜合在一起,應該是能夠實現(xiàn)這樣一個目標
,如果我們進行抽血的檢查
,比如說去醫(yī)院常規(guī)的年度體驗等等檢查,就可
以進行早期的診斷
。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
,一期的癌癥是比較局部性的,所以可以通過手術去除
,就可以治愈
,除非你能夠在第一階段采取行動,不然癌癥是不可能痊愈的
。
為了實現(xiàn)這樣一個目標
,我們不僅僅做了肝癌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還對很多白血病人做了研究
,我們想通過機器學習等等
,對50萬的我們冰箱里存的樣本進行研究,從而建立非常大的數(shù)據庫
,再去研發(fā)一種標志物
,用這個標志物來識別出各種各樣類型的癌癥。
接
下來
,我想換一個話題
,介紹另外一個話題,這個話題也是和上面相關的
,也就是衰老的問題
。我們解決了癌癥的問題之后,接下來就是衰老的問題
,因為這是我們
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會衰老呢?我們出生的時候
,我們其實就注定要死亡
,到底是為什么,我們只能越來越老,而不能越來越年輕呢
?
我們怎么樣保持青春
?
我們有必要進行衰老的研究,因為衰老是癌癥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第一位的風險因素
,很多病人他們老了之后
,65歲以上,92%的人都有一種慢性疾病
,除此之外
,我們的人口越來越老齡化。有很多標志物可以幫助我們來了解一下
,我們變老的生物鐘是什么
。
另外也有非常多的應用,比如說預測一些疾病
,還有診斷疾病
。另外還有一些標志物,還有免疫方面標志物使用
。
我想告訴大家一種新的標志物
,就是DNA甲基化的標志物。
大
家再想想
,回到之前我講的甲基化
,甲基化就像是一個開關,是我們身體當中很多功能的開關
,你想想為什么你的心和肝
,手和臂衰老不一樣,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
不同的基因在你身體不同的組織里面
,而在不同地方的基因是由甲基化來控制的,所以說
,可以通過控制甲基化來控制你的組織
。
通過我們的研究
(基因組甲基化研究),我們可以看一下
,一些比較重要的甲基化的標志物
,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甲基化的標志物在所有的細胞組織當中都有
,不斷存在的
,不管是
血液細胞,還是我們大腦當中
,不管在什么地方
,它都存在
,就好像我們的細胞知道我們變老了,好像是鐘
,不斷地嘀嘀嗒嗒的進程過程中
,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老。
有一些人
,他們比實際年齡小一點
,也有一些人他們比他們實際年齡大一點,這實際上是由生活方式
,還有生病的情況控制的
。比如說,糖尿病現(xiàn)在是老齡化重要的推動因素
,另外還有精神的狀況
,比如說壓力。
另
外
,在男女之間也有差別
,比如說女性往往比男性年輕5歲,另外身體里面的癌癥細胞總是比周邊的組織年齡更大
、更老
,這個鐘現(xiàn)在已經在10個研究當中使用,
樣本是2萬
。也就是說
,這個鐘在所有人的所有細胞組織當中運行的,當然這個鐘和今年諾貝爾獎得主提到的鐘不一樣的
,他那個鐘是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白天還是晚
上
,而我們這個甲基化的鐘是推動我們從年輕人慢慢變成老年人。
我之前跟大家說過
,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的生物鐘
,基因很明顯是一個因素,然后就是飲食
、精神壓力
、鍛煉,另外人們想知道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食用藥物來解決我們老化的問題
。
在我們的實驗室我們發(fā)現(xiàn)
,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甲基化的鐘,可以通過動物模型和細胞培養(yǎng)來進行控制
,我們可以加快
,或者減慢這個時鐘。
比
如說一個90歲的細胞,加入一些干細胞
,變成一個有功能的干細胞
,就好像是胚胎干細胞一樣,然后我們去測量這個時鐘
,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鐘轉向零
。反過來,
如果你實驗一些比較年輕的細胞
,這些細胞從那些不到20歲就死亡的人身上提取的
,然后你再測量一下甲基化的時鐘,這個時候總是60-200歲
,因為這個鐘
是推動我們人老化的一個原因。
通過我們的實驗
,有時候通過一些基因的編輯或者其他的方式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真的是可以加速或者減慢這個時鐘的
,所以我總是希望在我們這一生當中
,我們人類是可以活150-200年,當然這個可能會導致其他的社會問題
,是不是要考慮把一些人送到火星或者月球當中
。
最
后,我總結一下
,我今天就是想告訴大家
,甲基化是人體非常主要的機制,和我們的癌癥
、老齡化相關的機制
,我們可以通過甲基化標志用于癌癥早期篩查和診斷,
希望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癌癥導致的死亡率
,這個甲基化的生物鐘在老齡化的過程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個來預測衰老,并且來治療衰老而導致的
問題
。
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通過使用新的技術
,使用甲基化的標志物,來把癌癥導致的死亡率到2027年的時候減少一半
,通過進行
早治療的做法
,另外希望我們的生命延長到150-200年,通過這樣的做法來逆轉生物時鐘
,我希望借此機會來感謝騰訊
,也感謝之前以及現(xiàn)在的實驗室的成
員,還有我的合作伙伴,謝謝大家
!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
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
慎重選擇肺癌治療方法
現(xiàn)代腫瘤治療并不僅僅就是手術放化療這些對抗性的措施.
憑心而論,但實際上真正完全靠他們治好的又有幾個
?
絕大部分是花了巨款而效果并不一定滿意.有人說醫(yī)院里腫瘤科和精神科是效果最差效益最好的不無道理.
聽醫(yī)生的
,但不能僅聽一家之言 .放療的說要放療,化療的要說化療
,開刀的說要開刀
,為了部門和個人利益,不顧病人情況搶病人的情況
,不規(guī)范治療很普遍.
白求恩式的好醫(yī)生不多了
。 為了經濟利益 亂檢查 倒賣病人,搶奪病人的不是沒有
。
人體是個有機整體
,不能因為局部的問題而把整個整體都當作癌細胞來治.通過免疫治療,帶瘤生存是很現(xiàn)實的做法
,就像糖尿病人一樣
,吃著降糖藥等生存道理是一樣的.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家屬一定要自己靜下心來自學一些中西醫(yī)腫瘤等醫(yī)書
,做些儲備
。
大部份肺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多屬于中晚期,約20%能夠獲得手術切除治療
。
肺癌有多種分類方法:
肺癌按部位分為中央型肺癌(發(fā)生于肺葉
、肺段的支氣管上)、周圍型肺癌(發(fā)生于肺段以下的小支氣管)彌漫型肺癌(發(fā)生于未端的細支氣管
、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