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預防的! ”嚴曉玲說
嚴曉玲建議計劃懷孕的夫妻提前三個月接受孕前檢查
,尤其是女性應做婦科檢查,排除病理性疾病,還可進行torch病毒抗體等檢查。此外,孕前建議不酗酒、不抽煙,盡量避免吸入二手煙。準媽媽可于孕前3個月至孕期3個月內以每天400至800毫克補充葉酸。另外,比如面包、面條十大高危人群尤需加強產前診斷
懷孕后
嚴曉玲強調
,“高危人群”誕育缺陷新生兒的概率較高,尤需注重加強產前診斷。這些“高危人群”分別包括:
1
、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2、近親結婚的夫婦;3、有3次以上自然流產、死產、死胎病史的孕婦;4、夫婦任何一方的家庭成員中有遺傳性疾病的病史;5、夫婦一方患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6、已生過遺傳病或神經管畸形等疾病的孩子的孕婦;7、胎兒發(fā)育遲緩的孕婦;8、血清學檢查風險系數(shù)明顯增高的孕婦;9、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于染色體疾病有關的標記或畸形;10、懷孕早期接觸過明顯致畸因素(如毒物、放射線等)的孕婦。凡是具有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的,皆屬“高危人群”。寶寶出生后,還要即時進行新生兒常見先天缺陷篩查
,萬一篩查結果異常,也能保證這些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最大程度提高他們的生存概率和日后生存質量。多數(shù)不明顯缺陷未必都能查出來
產前診斷并非是萬能的!并不能保證檢查結果百分百準確
,“假陽性”和“假陰性”的結果有時在所難免。更何況,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也無法確保將所有近10000種疾病囊括在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由于在目前發(fā)病的新生缺陷患兒中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產科主任李笑天教授表示,對于一些無法產前診斷和干預的先天缺陷兒
,應盡快通過人性化的社會機制對他們進行關懷和幫助,盡可能彌補患兒及其家庭所承受的痛苦。馬端教授表示,目前政府越發(fā)加強對這類弱勢群體的政策傾斜,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對出生缺陷患兒的支持仍可謂“杯水車薪”,建議由政府牽頭,基金會等社會組織、家庭、個人共同承擔。此外,令人遺憾的是
,雖然新生兒疾病篩查已列入《母嬰保健法》,以法律形式確定每個新生兒都有疾病篩查的權利,但由于經濟、文化水平發(fā)展不平衡,目前除幾個沿海省市外,我國總體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普及率仍不高◆ 疾病知識,醫(yī)學知識,臨床知識,健康科普知識,為您疾病康復提供幫助 出生缺陷干預的關鍵是預防,為此
導語每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很不容易,他們都是上天賜予媽媽的一份禮物
,但有時候這份禮物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完美,有些寶寶可能出生就伴有一些缺陷,出生缺陷是導致早期流產、死胎世衛(wèi)組織主張對出生缺陷實行三級預防策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無懷孕計劃的夫婦
女性在懷孕前后
,應盡量避免與鉛、甲醛、農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接觸,不應密切與貓,狗及其他動物密切接觸。計劃懷孕的夫婦,孕前要進行優(yōu)生健康體檢,通過檢查可識別對孕育產生影響的風險因素,并及時進行干預,以減少出生缺陷的發(fā)生。女性如患心血管、甲狀腺等疾病,應積極救治。在病愈或穩(wěn)定后,方可準備妊娠。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9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上一篇:
預防醫(yī)學,細數(shù)那些年吸煙帶來的危害
下一篇:
警惕身體發(fā)出的這些癌癥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