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子易怒怎么辦才好呢
孩子老愛發(fā)脾氣,讓很多的家長困擾不已,又不知道如何解決,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注意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平時生活當中可以試著與孩子多進行交流,了解他內(nèi)心的想法。
1.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兩三歲,喜歡跟父母說"不",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此時的父母對他們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須順從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要這樣"或"不許那樣",而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余地。如"等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積木,還是先看圖書?"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樂意聽你的話,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須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睡覺,爸爸媽媽最好不要給孩子有選擇的余地,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爸爸媽媽必須尊重孩子,征求意見,給孩子留思考時間,或讓他玩完,或許諾他做完事再玩,讓他能夠逐步接受。爸爸媽媽切不可先強制壓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鬧,然后又讓步依順,不然會養(yǎng)成孩不服從成人要求的習慣。至于什么時候要求、管教孩子, 應該"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為原則"。當你本能地要拒絕孩子的要求,或準備降服孩子的反抗行為時,勸你"不"字緩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馬,這樣也許會給大人添些麻煩,但想想你的耐心將得到孩子人格健康發(fā)展的回報,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過度保護,往往也是導致孩子說反話的原因。好奇心的驅(qū)使,強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試,什么都想去做。過度的包辦代替,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而一味斥責、制止,又會發(fā)生頂?,F(xiàn)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膠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臟……當然,父母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給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帶、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們在滿足合理要求、親自實踐的同時積累經(jīng)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yǎng)成和父母說反話的習慣了。
二、家長該如何應對寶寶發(fā)脾氣的情況呢
1、要知道,寶寶難以遏制的怒氣也會使他自己害怕;一定要保證他不傷害到自己、別人、任何東西等。如果他發(fā)完脾氣,發(fā)現(xiàn)自己做過撞頭、抓你的臉、打碎花瓶等事情,就會把這些破壞看作是自己可怕力量的證明,以及當他無法控制自己時,你也沒有能力控制他并保障他安全的證據(jù)。
2、保證寶寶安全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坐在地板上溫柔地抱住他。等他安靜下來時,他不但會發(fā)現(xiàn)自己挨著你,而且還會驚奇地看到所有東西都沒有因為他大發(fā)脾氣而有任何改變。他會慢慢放松,鉆進你的臂彎里。他尖利的叫聲會降低為嗚咽,剛剛還歇斯底里地大聲尖叫,自己都叫煩、嚇傻的那個暴怒的小妖怪,現(xiàn)在又變成了一個惹人憐愛的小寶寶?,F(xiàn)在該安撫他了。
3、少數(shù)寶寶發(fā)脾氣時不愿意讓大人抱著。身體上的束縛不僅讓他更加惱火,也會讓整件事變得更糟。如果你的寶寶是這樣,一定不要逼他就犯。拿走所有他肯定會弄壞的東西,盡量保護他不要傷害自己就行了。
4、不要試圖跟孩子爭論或抗辯。在寶寶怒火中燒時,沒法和他講道理。
5、盡可能不要和他對嚷。怒氣非常有傳染性,你很可能發(fā)現(xiàn)寶寶每叫一聲,你自己的火氣就上升一些。盡量別參與進去。如果你也喊叫,很可能會延長寶寶發(fā)脾氣的時間。因為他就在要平息下來的時候,會覺察到你憤怒的語氣,從而會再度爆發(fā)。
6、 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因發(fā)脾氣而受到獎賞或懲罰。你該讓他知道,發(fā)脾氣不僅對他來說很可怕,而且什么都改變不了。如果他是因為你不讓他到公園玩而發(fā)脾氣,一定不能改變主意讓他現(xiàn)在就去。同樣的,如果在他發(fā)脾氣之前你本來要帶他到外面散步,那么他一平靜下來,你就還該帶他去。
7、不要因?qū)殞毜钠舛兊梦肥治纺_。 很多父母都很害怕寶寶在公共場合發(fā)脾氣,但你一定不要讓寶寶察覺到你的擔心。如果你因為怕他發(fā)脾氣要糖吃而不得已帶他去商店,或是在有客人來訪的時候給他吃巧克力,免得平時的處理方式會刺激他爆發(fā),那他很快就會明白一切。一旦寶寶意識到自己真正難以控制的脾氣會影響你對待他的行為時,他肯定就要學會利用這種方式,半真半假地發(fā)脾氣,這是那些管理不善的4歲大孩子的典型行為。
三、寶寶喜歡打人應該怎么糾正
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但是它并不能預測這個兒童未來的行為,比如早期愛打人的孩子,將來一定很兇殘,暴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么愛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事事都是“我”字當頭。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動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打。
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于是就打人。
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
喜歡看別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樣子,缺少同情心。
看電影、電視上有大人的鏡頭,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父母嬌慣。開始打人的時候沒有嚴厲制止,形成了習慣。
尋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時候,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一些生理因素導致煩躁,比如在餓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況下,大人就比較多。
生活變化大,不適應。比如,搬遷、換保姆、上幼兒園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會表達,于是揮動手臂,無目的地亂打。
專家的建議: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須重視,一旦形成習慣改起來就困難了,而且還會傷人。
立規(guī)矩。這并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訴他打人不好,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反復地講,具體地講,會有效果。
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給他模仿的“榜樣”。
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也許他說不清楚,大人要幫助他表達清楚,然后幫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積木,他要不回來,就打小朋友。這時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禮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請他還回來。
關心他的病痛,疲倦,饑餓,盡量替他解決好。
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圖拼不上、踢球踢不準等。這時可以幫助他做好這些事情。并在以后著意訓練。他能力強了,事情做好了,高興了,自信心強了,也就不會去打人了。
提高自信。經(jīng)常注意表揚他好的行為,提高他的自信心,讓他感到被愛,被注意,這就好了。
四、一直對孩子發(fā)火的影響有哪些
對孩子發(fā)火這樣的情況不知道你們遇見過沒,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許多的家長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qū)⒆影l(fā)火,有的時候怎么勸阻都不行,看著孩子憋屈的神情,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難受。今天早上我又看到了一位家長對著自己的孩子發(fā)火,起因就是孩子沒有按照媽媽的要求按時的完成的作業(yè),話語也充滿了攻擊性,許多老人看不過去去勸阻也受到了攻擊。對孩子發(fā)火這是一個非常普遍,但是我們知道家長對孩子發(fā)火有哪些影響嗎?
1、有些人遇到孩子不聽話,情緒一上來,對著孩子就大吼大叫。因為你發(fā)脾氣了,孩子沒辦法不得不乖乖聽你話,任你安排??墒?,以后呢,孩子做事沒了自己的主見。
2、愛發(fā)脾氣會讓家庭生活到處充滿著火藥味,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以后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火爆,任性,沖動。甚至很容易和別人發(fā)生分歧。
3、家庭教育中,發(fā)脾氣還容易被孩子模仿。
發(fā)脾氣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在孩子面前發(fā)脾氣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不會增加父母的權威,只會讓人覺得缺少修養(yǎng)內(nèi)涵罷了。
面對孩子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和考試成績退步,家長不要否定孩子的一切,或拿出別的孩子去比較,家長應更多地關心孩子,孩子做作業(yè)不會,家長能輔導輔導,不能輔導不要責怪孩子,想辦法跟老師溝通,讓孩子問老師或?qū)W習好的同學。家里所有的人都統(tǒng)一思想和行動,跟他堅持原則,堅決不能依從甚至縱容他。對于他的囂張氣焰要堅決打壓下去,若再慣他就是毀他!同時,發(fā)現(xiàn)他有小錯就要及時糾正,勿以惡小而任其為之。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把那種不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要盡可能的坦然。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孩子摔打的是正在學習的書,孩子摔過就憤憤地走了,作為家長的,可以把書撿起來,把書上的弄臟弄亂的書頁重新倒弄好,再用心給那本書包上一層書皮,然后再把書放在孩子學習的書桌上。等孩子事發(fā)后再用書時,發(fā)現(xiàn)書不見了,這時可能會不自覺地問,甚至還帶點余氣,我的書啦?我的書啦?這是作為家長順勢說,在你書桌上吶,等孩子再次看到這本書時,或許會有不自覺的內(nèi)心觸動。幫助孩子形成一種正確的認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鬧情緒、發(fā)脾氣是不對的,應該學會冷靜的處理通過交流溝通去解決之類的正確方式。
如果孩子發(fā)脾氣比較厲害家長可以適當?shù)夭扇±涮幚恚渎浜⒆右欢?。并且在平時可以利用繪本與視頻讓孩子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的處理問題。潛意識中,小孩認為自己是弱者,那他想要發(fā)泄只能尋找比他弱的小孩,最初時可能只會對其他小孩發(fā)出憤怒,大聲大叫來發(fā)泄,若碰到他認為自己可以駕馭的,就會采取打人的方式來尋求快感。教育小孩最好的辦法還是引導。他喜歡打人,那你就引導他變成保護弱者。
孩子脾氣大不聽話怎么教育:
1、家長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家長平時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當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更早知道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可以針對這一問題對孩子進行開導與溝通,可以有效減輕孩子發(fā)怒的情緒。
2、教會孩子正確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如何發(fā)泄自己不滿的情緒,那么孩子就會暴躁,用自己的方法來發(fā)泄,這個時候家長要教孩子正確抒發(fā)與表達情緒。
3、父母正確引導孩子,多鼓勵孩子,不要打罵孩子。當孩子暴躁的時候,家長如果還打罵孩子,孩子的情緒受到刺激,情緒波動更大。這個時候家長要換位思考,溫柔開導孩子,鼓勵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后再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慢慢改變。
4、家長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孩子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家里看見父母經(jīng)常發(fā)脾氣,也會有樣學樣,變得愛發(fā)脾氣,暴躁易怒。家長想要孩子變好,就要先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
5、教會孩子穩(wěn)定情緒。當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很難冷靜下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深呼吸,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后再跟孩子溝通,引導孩子。
6、教育說服為主,和不聽話的孩子說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并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促使孩子和家人的配合。切記不能刺激孩子,這樣更能激起孩子逆反的興趣,當然也要注意自己口氣表達。
7、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有自己的參照物??梢砸脏従蛹业暮⒆踊蛘哂變簣@表現(xiàn)較好的孩子為榜樣,讓孩子自己進行比較,當然大人也要做好表率,引導好孩子向好的榜樣學習的積極性。
8、適當?shù)慕o予表揚,提高孩子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積極性,小孩子的物欲都是比較強烈的,這是孩子的天性,可以獎勵些物品,滿足孩子的虛榮心,當然不能以物資獎勵為主,也要適當?shù)慕o予精神獎勵的。
9、家庭分工進行教育,特別是爸爸要起到關鍵作用,一般孩子都比較害怕爸爸,要維護好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讓孩子有所顧忌。對于孩子的錯誤要及時的嚴厲批評,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
10、找清孩子的優(yōu)點與缺點,對癥下藥,把握好孩子的心理特點,這需要家長細心的留意觀察,把握住命脈就可以把孩子引導教育好。注意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并耐心的教育說服,同時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好孩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42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