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康醫(yī)生看了一部電影曹保平指導的《狗十三》。
這是一部國產(chǎn)青春片,但卻沒有懷孕墮胎、也沒有富家子與灰姑娘的愛情糾葛,更沒有那些陽光夢想,死亡救贖,而是真真切切講述很多中國尋常孩子的成長歷程。
2013年拍攝的《狗十三》,在塵封了5年終于能見于天日
故事是講述一位13歲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小女孩正處于青春叛逆的時期,既想要脫離父母的管轄,又不能夠獨立。
而面對父親再婚、繼母再生了一個兒子,主人公李玩開始敏感多疑、易爆易怒。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李玩父親在繼母誕生孩子后,給女兒李玩買了一條名叫“愛因斯坦”的小狗?;蛟S兩人都是孤獨且無所依靠,李玩與小狗就這樣產(chǎn)生聯(lián)系。
但無奈,爺爺一次出門遛狗時卻不小心將狗弄丟,李玩四處尋找。
家人為了安撫李玩,只好另買一條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來哄騙李玩,李玩越來越沉默,并開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所編制的謊言.....
中國式家庭,打你只是因為愛你
電影中的這種家庭,卻是中國式家庭的縮影。整個故事,孩子內(nèi)心缺失一而再,再而三被大人們所忽略。
在大人眼里,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就像小貓小狗一樣,受了委屈只需哄哄就好。
李玩父親打了孩子后,變得內(nèi)疚與慚愧,并向孩子道歉,說出了“爸爸之所以打你,只因為愛你,為你好?!?/p>
這也無疑擊中了很多觀眾的情緒,試問哪個人在兒時沒有被父母打過?有多少小伙伴,在被父母打過后,還能讓父母向你道歉?
有多少中國式父母,還在堅持著“打了一巴掌,再給了一塊糖”?
在電影中,李娃父親長年工作,在孩子教育中已經(jīng)長期缺席,關鍵節(jié)點才空降下來粗暴懲罰孩子。在我看來,這種名義是教育孩子,倒不如是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只是自我滿足那少許可憐的父權威嚴。
發(fā)泄完又后悔,根本就尚未考慮教育效果是否達成,就開始盲目補償或獎勵,對孩子的傷害豈非只是幾顆糖就能解決?
好的家庭教育,本應該是需要小火慢燉的一鍋濃湯,細水長流,無聲浸潤,但若突然跳下來添加一把爆炒辣椒,又加了一把糖亂燉,那這鍋湯還能好好喝嗎?
注重功利教育,卻漠視了價值教育
電影中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他在生活中不讓女兒去酒吧買醉,但卻在觥籌交錯的酒局上為了奉承而讓女兒用酒敬領導。
那些就酒桌上的敬酒詞與客套話,直面反應了成人社會微妙里的復雜人情,也讓李玩開始看見真實且有些虛偽的成年世界。
回望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國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往往學到不是自由與自律,而是他律與服從。
家長自我主張為孩子安排一切,為孩子規(guī)劃了未來的選擇與人生,他們從未想過為自己錯誤道歉,也從未做過任何切實的補救措施。
在他們看來,就像電影中父母一樣,敷衍買條新的狗回來,去遷就那個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無法理解,而是最終選擇用暴力手段,讓孩子被迫接受。
家長們總是責怪孩子不懂事,但又有誰想過,懂事從來都不是成長的代價,成長也不應該成為貶義詞。
他們從未理解與傾聽,從未學會為自己過錯負責,遇到問題只會偏激的怒吼,只會讓弱小者去舍棄自己利益,自以為對別人精神施暴,還美名其曰:這就是現(xiàn)實,這就是人情世故。
畢敏書曾經(jīng)寫道:胸中裝滿深切的愛,生活就會燦爛千陽。內(nèi)心保持沸騰,世界也為你綻放。
我相信沒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家孩子成龍成鳳,但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
雖說每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
但孩子在未成年所有決定,就這樣被大人剝奪與掌控,是否真的是為孩子好么?
聽話乖巧的孩子的確招人喜歡,
但為了讓孩子變成所謂的乖巧聽話,
不惜扼殺孩子無限的可能性,
這種價值被否定與內(nèi)心被忽視的傷害,我想遠遠超過粗暴式教育。
昨日青空:青春就是名為遺憾的傷痛!
前半部分非常有感覺,黑板下充滿回憶的講桌,課桌上堆滿書本,滿滿的回憶,唯一遺憾的是我們高三時并沒有黑板報這回事。另外,前半部分新海誠的風格特別明顯,后半部分覺得飽和度拉高了。 和《肆式青春》一樣,都是回憶式的開頭?!蹲蛉涨嗫铡肥悄兄鳌ね佬∫庠诼嫻巨o職后回到鄉(xiāng)下,然后想做自己的漫畫,以自己在高三時的經(jīng)歷為故事原型出了一本名為《昨日青空》的漫畫。
故事開端是——男主回到鄉(xiāng)下后,給以前的小跟班·花生打了電話,然后準備約出來聚一聚。結果,花生因為小孩子的哭聲,要照顧孩子而急沖沖的掛了電話。有趣的是,動畫結尾處,女主·姚哲恬帶著一個小女孩,告訴她有喜歡的事就去做。這不得不讓我懷疑,女主和花生結婚了?(這只是猜測,也許是和其他人結婚......) 為什么會這么猜測,故事馬上就進入了回憶。以男主屠小意和小跟班花生上課遲到偷偷摸摸準備回到自己座位上,被老師發(fā)現(xiàn)責備開始,男二齊景軒上場。但是老師在看到遲到的人是齊景軒后,態(tài)度大變,馬上以討好的姿態(tài),讓他回到座位,并告訴他馬上要高考了,自己可以幫他免費補習。(因為男主的爸是教育局的局長,想和他搞好關系。)
上課遲到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女主姚哲恬提出問題:因為她媽媽讓她專心備考,所以不讓她辦黑板報,但是老師說這是為班級爭光的事,所以拒絕,之后提出讓屠小意幫忙。(因為男主喜歡畫漫畫。)也是這在接觸中,男主開始喜歡上女主,男二也因為一次打球和男主有了聯(lián)系,慢慢的四人開始成為好朋友,經(jīng)常一起玩,一起為辦黑板報出力。
男二對男主特別在意,在看出男主喜歡女主后經(jīng)常給他們制造機會,讓男主主動出擊。結果咧,女主喜歡上了男二??赡苁且驗槟卸涯妫瑢σ磺心?,但意外的靠譜,在那個年齡階段,相對于靦腆、沒什么特色的男主來說,都會選擇男二吧!
本來四人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也是說好了一半輩子的朋友,要一起互幫互助。但在男二報名成功飛行員,離開的前一天,在街機廳因為花生惹出來的事和混混干了一架,各自分散逃跑后,女主趁此向男二表白了心意,但被后來找過來的男主聽到。就這樣大家不歡而散。
之后男主放棄了高考,奔著雜志上的漫畫工作室招聘而去,就這樣大家分開。也是在男主上火車的那一刻,才發(fā)現(xiàn):那本雜志是男二讓女主給自己的,漫畫工作室招聘寫上的Try You Best也是男二寫下的。
結尾留下了懸念。
所以,男主和男二......
后面出來的女主帶著娃和開頭小跟班花生在帶娃......
畫面細節(jié)做的不錯,先不說高不高仿新海誠,但就這一部滿滿的懷舊風,中國式的寬松校服,桌子上堆滿的書,我還是滿意的。但是,故事的細節(jié)有很多疑問的地方。
比如說,老師一開始就是一個勢力的人,但是最后男主放棄高考,老師居然對他說“你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的這種雞湯?還有這“三角戀”,看著我有點頭疼。然后結局男主發(fā)現(xiàn)真相,推動自己一直前進、給自己動力的其實是男二,男二一直在默默付出...... 所以,看完的你們覺得怎么樣?
所有人都在討論它——
?少年的你
因為題材敏感,從最初的6/27,一路沉寂,錯過了暑期檔和國慶檔。
然后前兩天,毫無征兆的下午,官微突然吱聲,宣布公映。
既是因為等太久,也是怕再出端倪,魚叔第一時間買票,趕了個早場。?
出來時,眼睛是紅的?;氐诫娔X前,復盤著劇情試圖碼字,幾個小時下來,心情依然很亂。
?它是一部讓你想要二刷,又有些不敢二刷的片子。后勁兒太足。其實走進影院時,魚叔對此片的預期并不高。我們已經(jīng)見識過很多經(jīng)歷撤檔改檔風波后重新上映的片子,大多都不盡如人意。為了「符合要求」進行修改,妥協(xié)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
?
但也因為這些擔憂的鋪墊,讓《少年的你》帶來的驚喜感極具沖擊力。?
它好得太直觀、太直接了。豆瓣口碑一解禁,8.7。一天下來,6萬多人打分后,分數(shù)依然不變。
?
從普通觀眾到專業(yè)影評人,都是一邊倒的稱贊。
?預售直接破億,加上之后口碑持續(xù)發(fā)酵,最終票房相當可期。
?
而魚叔在看完電影的一刻,也直接把它列入自己的「年度十佳華語片」。
?下面,我來具體說說,《少年的你》到底好在哪里。首先,題材太出彩了(以下內(nèi)容涉及輕微劇透)。故事發(fā)生在高考前夕。
一位名叫胡小蝶的女生突然跳樓身亡,在學校里掀起了不小的風波。警方初步判定是自殺,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自殺背后,是不堪重負的校園霸凌。胡小蝶死后,陳念(周冬雨飾)成了新的霸凌對象。她成績優(yōu)異,性格內(nèi)向,考個好大學,離開這里是她唯一的信念。但突然加之于身的霸凌卻讓她無法安生。在這段最無助的時期,她遇到了小北(易烊千璽飾),一個成天打架鬧事的街頭混混。兩個人的世界,因為對方的出現(xiàn)而共同走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
?
校園霸凌的題材,討巧,但卻難拍。
因為雷區(qū)眾多,很容易讓創(chuàng)作者畏首畏尾,故事飄在半空,最后糊里糊涂地搞成言情。前車之鑒,《悲傷逆流成河》。前幾天,郭敬明還在《這就是演員》上回懟李誠儒老師,說《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討論校園霸凌的電影。憑良心講,題材確實有涉及,但表現(xiàn)力實在太弱了,只是披了個虛殼,本質(zhì)依然是矯情地談戀愛。而《少年的你》,是真正把校園暴力的丑與惡擺上了臺面。
?導演曾國祥,帶著《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犀利而準確地直擊了霸凌現(xiàn)場。往凳子上倒墨水,用排球砸人頭,故意絆一跤推下樓;撕扯衣服,拳打腳踢,甚至拍下裸露視頻……在近年來的任何一部青春片里,魚叔都不曾見到過少年群體這般的兇性。沒有假白柔化的濾鏡,而是替以鮮艷濃郁的色調(diào),用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生猛而不避諱地挑起觀眾的憤怒神經(jīng)。這里沒有空喊口號式的討伐檄文,沒有「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的陳詞濫調(diào)。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肆意批判。
影片關切的,永遠都是置身其中的人物。兩個被成人世界拋棄的少年。故事焦點,緊緊鎖定主角遭遇的每一次波瀾和重創(chuàng)。從沾染著血腥與泥濘的相遇,到流著淚共同剃去頭發(fā)的相依共生。兩人之間漸漸靠攏的情緒軌跡,被極細膩地捕捉和刻畫了出來,飽含攝人心魄的情感張力。在陳念和小北的關系里,你能體會到一種久違的澄澈和動人。而這些,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兩位主演。毫不夸張地說,兩人都貢獻了從藝生涯以來最動人的表演。
作為金馬影后,周冬雨的好,在《七月與安生》中就已經(jīng)被蓋章認定。
但我不知道的是,她竟然可以好成這樣。作為全片戲份最多,同時也是哭戲最多的角色,她的情緒永遠豐富而飽滿??迲?,不是眼淚流下來,喊兩嗓子就成的。演員必須整個兒浸入角色,從眼淚到神情再到每一個細微的肢體動作,都傳達出心境。非常難。而周冬雨,卻成功在片中貢獻了 101 中哭法?;蚝ε?,或驚恐,或哀傷,或釋放,每一種都那么令人揪心。
這其中有段戲,令魚叔尤為記憶深刻。在一次經(jīng)歷霸凌之后,陳念給媽媽打電話(媽媽為了逃債,常年不在家)。她內(nèi)心委屈得要命,聽到媽媽的聲音,眼淚直流;但又不想她擔心,每次開口應話前,都深吸氣,努力保持口吻的鎮(zhèn)定。甚至還反過來鼓勵對方說,只要熬過去,好日子就會來的?!傅任铱忌媳本?,你就在我學校門口開家小賣鋪,我?guī)藖硐M,咱合伙掙同學的錢?!拐f著說著,眼淚還掛著呢,就笑了。?
那種自我壓抑的隱忍和懂事,太令人心疼。魚叔無法想象,在這個瘦小的身軀里,到底蘊藏了怎樣的能量宇宙,能夠這樣無窮無盡地挖掘情緒。周冬雨值得再拿一個影后,一人獨占,非雙黃蛋的那種。她擔得起這種級別的榮譽。
?相比周冬雨的穩(wěn)定發(fā)揮,易烊千璽則完全是超乎預期的驚喜。本片的攝影特點,是使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直愣愣懟到演員臉上,放大了轉(zhuǎn)瞬即逝的細節(jié)。無論是疲憊、閃躲和恐懼,還是愛憐、甜蜜和溫柔,通通暴露在觀眾眼皮子底下,一覽無余。這種難度量級,易烊千璽扛住了。不僅扛住,而且表現(xiàn)驚艷。他既把問題少年身上的痞氣與狂野張揚地釋放出來;又能很好地把握泥沼中掙扎的那股子堅毅和隱忍。甚至,他望向周冬雨的目光里,滿是綿綿無盡的溫柔和憐愛。殘酷、溫柔、善良、狠戾,四種特質(zhì)都恰如其分地融進小北這個角色里。易烊千璽的表演,給我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疼。幾乎每次出場,臉上都帶著傷。不是淤青,就是結痂的疤,或是一道道還鼓著血泡的新鮮口子。
打戲,是真的狠。他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被三個人摁在泥地里狠揍。被人緊緊箍住喉嚨,連吼叫的聲音都發(fā)不出。跟人互扇耳光。整個身子摔到桌子上的戲,都沒有用替身,實打?qū)嵳娓伞4艘灰?,易烊千璽已經(jīng)可以摘掉偶像的帽子,自稱「真正的演員」了。未來可期,前途無量。
演戲其實是個互相成就的事兒,對方接得好,自己也能應得更好。所以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是相輔相成的。他們的每一次對戲,幾乎都默契地毫無缺點。尤其片尾,有一場兩人隔著玻璃的無臺詞「對哭」,絕對可以入選年度表演經(jīng)典。太震撼了。
?仔細回想,《少年的你》其實沒有任何生硬的煽情橋段。既沒有滿溢的背景樂,也沒有夸張的哭天搶地。但它就是很催淚。你會不自覺地被代入電影的氛圍之中,對兩位主角感同身受,然后情不能自已地跟隨著他們一起掉眼淚。事后復盤,魚叔以為,這種強烈的感染力,一個關鍵原因就來自于它對于背景事無巨細地營造。其作用,就是讓電影里虛構的故事,落到地上,變得真了,看著真了,自然也就信了。
而這個背景,前面說過,就是高考。一段幾乎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極端時期。影片在拍 18 歲的陳念時,第一個鏡頭就是快速切教室里高三生的臉龐。趴著休息的,做題的,嘴里念念有詞背書的...那種命懸一線的壓抑感,瞬間就出來了。高考,是陳念的希望。是她借以擺脫泥潭,過上幸福生活的唯一繩索。在自殺案發(fā)生的那一刻,她專注地聽英語;被霸凌的當晚,她冷靜地寫習題;當她被人辱罵,扇耳光,扒了衣服的時候,她仍在一次次隱忍。
她對高考有多懇切,就意味著她對現(xiàn)狀有多絕望。這種出于改變命運的執(zhí)念,近乎殘酷的自律,是每一個曾經(jīng)境遇困頓的高三生,都能切身體會到的。所有的忍與熬,是為了接近那個逃生出口。而對小北而言,陳念也是他的逃生出口。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他會為陳念付出那么多。陳念曾問小北,為什么打架,為什么過這樣的日子。小北沉默了一會兒,回答她:「你太干凈了,不會懂的?!巩敃r他正拿著陳念的課本,視線停留在奧斯卡·王爾德的那句名言上:
?即使身處陰溝?也要仰望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小北是個極其缺愛的人。難得吃到一次肉包子卻還要被親媽打罵,13歲便獨自生存,根本看不見未來。直到遇到陳念,才第一次有人問他「疼不疼」。在這個「干凈」的女孩身上,他看到了一絲逃離陰溝和泥濘的希望,她是他抬頭可見的星空。在看過太多濫情的故事后,便會發(fā)現(xiàn)《少年的你》的情感真摯而連貫,很多情節(jié)都經(jīng)得起推敲和細品。在國產(chǎn)電影里,尤其是青春片里,這太難得了。更難得的,是少年的形象終于有了點真人樣。會抽煙,會打架,會罵人,甚至會開黃腔。陳念住進小北家,她睡床,他睡沙發(fā)。陳念問:硬不硬?(是問沙發(fā)睡著硬不硬)小北被問得愣了一下。解釋清楚后,他嘴角微揚,忍不住暗暗發(fā)笑。兩人之間僅有很少的肢體接觸,但卻是有情欲的,從這些臺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曖昧的張力存在。
當然,《少年的你》并不完美,妥協(xié)的痕跡依然明顯。前后生硬插入的,如同公益廣告片的「宣傳」;被篡改過的,嘴型幾乎全程對不上的老師們的臺詞(估計原版老師的形象很冷漠無情,因而被要求刪改)。但好在,妥協(xié)有底線,瑕不掩瑜,并不太影響片子的整體質(zhì)量。
另外爭議比較大的一點,是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被指控涉嫌抄襲。準確的說,是涉嫌「融?!?。書粉扒出來,原著是將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和《惡意》三部作品最具閃光點的創(chuàng)意融在了一起。共生關系、頂罪、無來由的霸凌惡意... 設定有著明顯挪用痕跡。但還是要理性地講,判定文藝作品抄襲的標準,非常復雜。「融?!沟闹缚馗翘幵凇附梃b」和「抄襲」之間非常微妙的地帶。抄襲與否,交給專業(yè)的法律人士判決,魚叔只是單從電影的角度進行評論。
至少作為一部電影,《少年的你》確實出彩。幾乎可以肯定,它會是你目前能找到的,今年最棒的國產(chǎn)青春片。小北有一句臺詞非常戳人心——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中國電影,只有《少年的你》這樣赤誠的片子贏了。我們才不會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43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