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兩季,由于天氣干燥,我們的皮膚會出現(xiàn)干燥起皮的現(xiàn)象,而且皮膚還會變得瘙癢,這樣會讓皮膚破損,引發(fā)細菌感染,出現(xiàn)皮膚疾病。對于皮膚瘙癢,很多人是不知道病因的,那么,皮膚瘙癢的原因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警惕單純性皮膚病
如果皮膚出現(xiàn)瘙癢難耐,如果沒有原發(fā)性的皮膚損傷,則可能是由于皮膚缺水而導致的,例如:冬季皮膚容易干燥導致瘙癢。
解決辦法:在炎熱的夏季可以涂抹一些防曬的護膚品,秋冬季節(jié)可以涂抹一些滋潤皮膚的護膚品。另外,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例如:芝麻、蜂蜜。盡量少吃蔥、蒜等刺激性食物。
另一種則是皮膚本身的疾病,例如:皮炎、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病大多數(shù)都會伴有瘙癢的癥狀,這個時候則需要通過專業(yè)皮膚科醫(yī)生進行對癥治療,避免病情更加嚴重。
2、警惕婦科疾病
73%的女性朋友在經期時會感覺到局部的皮膚瘙癢,主要表現(xiàn)在外女性私處,如果發(fā)現(xiàn)外女性私處出現(xiàn)皮膚瘙癢則可能感染滴蟲、白色念球菌等病菌,這可能與平時使用的衛(wèi)生巾質量不佳或衣服過緊,過臟有關。
解決辦法:如果是外陰瘙癢先要到醫(yī)院查清屬于何種病菌感染引起的外陰瘙癢,然后再在醫(yī)生使用藥物清洗外陰以及服藥治療。
3、警惕皮膚過敏
臨床上前來醫(yī)院就診的皮膚瘙癢病人有1/3是由于皮膚過敏而引起的。這些病人可能對于飲食、花粉、塵螨等物質有過敏反應,這類過敏反應一般在停止接觸過敏源后癥狀慢慢消失。
解決辦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過敏源,禁止接觸會使自己過敏的過敏源。
4、警惕中老年皮人皮膚退化
青年人皮膚干燥是皮膚瘙癢的原因之一,然后中老年人因身體細胞開始退化,皮膚萎縮退化、、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等現(xiàn)象更為嚴重,從而出現(xiàn)皮膚失去滋潤而顯得更加干燥、粗糙,甚至出現(xiàn)脫皮現(xiàn)象,使得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外界刺激而發(fā)癢。
5、警惕肝膽疾病
如果中老年人出現(xiàn)皮膚瘙癢,不僅僅考慮上述疾病,還應該考慮是否有肝膽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大約有40%-60%的肝膽疾病患者,在出現(xiàn)肝膽不適、肝功能異常以及黃疸癥狀時會同時伴有皮膚瘙癢的癥狀。
6、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數(shù)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它也是引起皮膚瘙癢的元兇之一,對于糖尿病人初選皮膚瘙癢的發(fā)病率高達15%-35%,并且有10%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全身性的皮膚瘙癢,常以外陰或肛門部位最為嚴重。
7、警惕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異常包括甲狀腺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但是不管是何種異常都會伴隨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癥狀,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所伴隨的皮膚瘙癢發(fā)展較為緩慢,皮膚多為干燥,并在冬季加重。
8、警惕惡性腫瘤
如果皮膚出現(xiàn)瘙癢的癥狀,還應該警惕某些腫瘤的出現(xiàn),例如:淋巴系統(tǒng)、胃、腸、肝、卵巢和前列腺癌都可能引起皮膚瘙癢的癥狀出現(xiàn),對于這種腫瘤引起的皮膚瘙癢,多數(shù)難以查明具體原因。
9、警惕其它癥狀
除了上述疾病都可能引起皮膚瘙癢引起警惕以外,日常生活中長期的抑郁、緊張、煩躁等不良的情緒也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皮膚瘙癢。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B也容易引起皮膚瘙癢。
10、緩解皮膚瘙癢飲食
1、薏米綠豆百合湯
用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白糖適量。先百合去內膜,加鹽輕捏,洗凈以去苦味。薏米、綠豆加水煮至半熟加百合,文火燜至熟爛,加糖即可。此湯可以清熱解毒,消渴利尿。適用于濕疹、風疹、粉刺,癥見皮膚瘙癢者食用。
2、綠豆燉乳鴿
乳鴿1只,綠豆150克。將乳鴿除去毛及內臟,加綠豆和酒少許燉熟吃。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濕熱所致皮膚瘙癢,此癥多發(fā)生在女陰、陰囊、肛門等處。
3、薏米赤豆湯
準備薏仁米、赤豆各30克。將薏仁米、赤豆加適量水煮爛,加適量糖,每日服二次,連服一個月??梢郧鍩?、利水、除濕。適用于濕疹、皮膚過敏性瘙癢者食用。
4、海帶綠豆湯
海帶、綠豆、白糖各適量。將海帶洗凈切碎,與綠豆、白糖一起煮湯服食。每日1劑,連服6-10劑。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濕熱下注型皮膚瘙癢癥,癥見局部瘙癢不止、白帶增多、口苦胸悶等。
5、紅棗姜桂飲
紅棗10枚,干姜9克,桂枝6克。將3味共煎湯服,每日1劑,1周為1療程。本方疏風散寒,適用于風寒襲表型皮膚瘙癢,此癥以冬季發(fā)病為多,部位多見于大腿內側、小腿屈側及關節(jié)周圍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408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痛風吃粗糧還是細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