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有多種病因的疾病,這些病因的病理特點也各不相同,所以肝硬化的類型分類是比較復雜的。想要治療肝硬化,就需要了解準確的肝硬化類型,那么,肝硬化分為幾類型呢?肝硬化的類型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肝硬化的分類
(一)按病理形態(tài)分類
①小結節(jié)性肝硬化其特征是結節(jié)大小相仿,直徑小于3mm,不超過1cm,纖維間隔較窄,均勻。酒精性肝硬化多見;
②大結節(jié)性肝硬化結節(jié)大小不均,直徑大于3mm,大者可達5cm。纖維間隔粗細不等,一般較寬。壞死后肝硬化多見;
③混合性肝硬化兼有上兩型特點,嚴格地說,絕大多數(shù)肝硬化都屬于這一類;
④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也叫再生結節(jié)不明顯性。多個肝小葉被纖維組織包繞成較大的多小葉結節(jié),再生不明顯。血吸蟲性肝硬化的多見。
(二)按病因分類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2酒精性肝硬化
3代謝性肝硬化
4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5肝靜脈回流受阻性肝硬化
6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7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
8隱原性肝硬化
2、肝硬化產(chǎn)生原因
1、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首先,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攜帶率與肝癌的發(fā)病率呈正相關。其次,從醫(yī)學檢驗情況看,肝癌病人的血清中能檢到乙肝病毒感染標志的占95%。從病理資料看,肝癌大多合并大結節(jié)性肝硬化。在我國這種肝硬化多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近年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在肝癌細胞的DNA中整合有乙肝病毒DNA的片段。這些證據(jù)表明,乙肝病毒感染與肝癌的關系密切。在中國,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發(fā)性肝癌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病因。
2、肝硬化:在中國,原發(fā)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礎上發(fā)生的;在歐美國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的。
3、黃曲霉毒素:動物實驗證明黃曲霉毒素為很強的致癌物質。廣西扶綏的調查表明,食物(玉米、花生等)霉變污染的黃曲霉毒素與肝癌的發(fā)生呈正相關。在啟東縣以含有黃曲霉素B的玉米喂飼麻鴨,可誘發(fā)肝癌。
4、飲用水污染: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證明飲水的污染是獨立于肝炎病毒和黃曲霉毒素以外的另一個肝癌危險因素。另外調查發(fā)現(xiàn)肝癌高發(fā)區(qū)土壤中缺硒,肝癌病人體內亦有缺硒的跡象。
5、生魚和烈酒:許多人都有吃生魚的愛好,且多數(shù)魚都是河塘魚,未煮熟時帶有肝病寄生蟲,這些寄生蟲進入身體后可以引起肝臟損傷,長此以往可以引起癌變。有人認為喝烈酒能夠殺毒,其實這更加劇了癌變的可能。此外,飲酒可以引起酒精肝、肝炎等肝臟疾病,這些疾病都有癌變的可能,因此酒精是肝癌發(fā)生的一大誘因。
6、其他:亞硝胺、有機氯殺蟲劑、偶氮芥類等均為值得重視的致癌因素。中華分支睪吸蟲刺激膽管上皮,也可產(chǎn)生膽管細胞癌。目前一般認為,慢性乙肝病毒持續(xù)感染是肝癌發(fā)生的促進因素,使之對黃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質敏感,在小劑量刺激下導致癌變。
? ? ? ? 肝硬化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jié)為組織學為特征的進行性慢性肝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后期因肝臟變形硬化、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途徑顯著改變,臨床以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減退為特征,常并發(fā)上消化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等而死亡。
【病因】
? ?(一)病毒性肝炎
?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為最常見的病因,其次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從病毒性肝炎發(fā)展為肝硬化短至數(shù)月,長達數(shù)十年。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炎一般不發(fā)展為肝硬化。(中間的BCD發(fā)展為肝硬化,頭尾的AE不發(fā)展為肝硬化)
? ?(二)酒精
? ? ?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細胞損害、脂肪沉積及肝臟纖維化,逐漸發(fā)展為肝硬化,營養(yǎng)不良、合并HBV或HCV感染及損傷肝臟藥物等因素將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發(fā)生的風險。飲酒的女性較男性更易發(fā)生酒精性肝病。
? ? (三)膽汁淤積
? ?任何原因引起肝內外膽道梗阻,持續(xù)膽汁淤積,皆可發(fā)展為膽汁性肝硬化。根據(jù)膽汁淤積的原因,可分為原發(fā)和繼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四)循環(huán)障礙
? ? 肝靜脈合(或)下腔靜脈阻塞、慢性心功能不全及縮窄性心包炎(心源性)可致肝臟長期淤血、肝細胞變性及纖維化,最終發(fā)展為淤血性肝硬化。
(五)藥物或化學毒物
長期服用損傷肝臟的藥物及接觸四氯化碳、磷、砷等化學毒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終演變?yōu)楦斡不?br>
(六)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累及肝臟的多種風濕免疫性疾病可進展為肝硬化。
(七)寄生蟲感染
血吸蟲感染在我國南方依然存在,成熟蟲卵被肝內巨噬細胞吞噬后演變?yōu)槌衫w維細胞,形成纖維性結節(jié)。由于蟲卵在肝內主要沉積在門靜脈分支附近,纖維化常使門靜脈灌注障礙,所導致的肝硬化常以門靜脈高壓為突出特征,華支睪吸蟲寄生于人肝內外膽管內,所引起的膽道梗阻及炎癥(肝吸蟲?。┛芍饾u發(fā)展為肝硬化。
(八)遺傳和代謝性疾病
?由于遺傳或先天性酶缺陷,某些代謝產(chǎn)物沉積于肝臟,引起肝細胞壞死和結締組織增生。主要有:
1.銅代謝紊亂?也稱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13q14.3,該基因編碼產(chǎn)物為轉運銅離子的p型ATP酶。由于該酶的功能障礙,致使銅在體內沉積,損害肝腦等器官而致病。
2, 血色病 ? ? 因第6對染色體上基因異常 ,導致小腸黏膜對食物內鐵吸收增加,過多的鐵沉積在肝臟,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及臟器功能障礙。
3, -抗胰蛋白酶缺乏癥 ?? -抗胰蛋白是肝臟合成的一種低分子糖蛋白,由于遺傳缺陷,正常-AT顯著減少,異常的-AT分子量小而溶解度低,以致肝臟那個不能排至血中,大量積聚于肝臟內,肝組織受損,引起肝硬化。
其他如半乳糖血癥、血友病、酪氨酸代謝紊亂癥、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亦可導致肝硬化。
(九)營養(yǎng)障礙
?長期食物中營養(yǎng)不足或不均衡、多種慢性疾病導致消化吸收不良、肥胖或糖尿病等導致的脂肪肝都可發(fā)展成肝硬化。
(十)原因不明
? ?部分患者無法用目前認識的病因解釋肝硬化的發(fā)生,也稱隱源性肝硬化。注意在尚未成分甄別上述各種病因前,不宜輕易做出原因不明肝硬化的結論,以免影響肝硬化的對因治療。
【 發(fā)病機制及病理 】
肝硬化發(fā)展的基本特征是肝細胞壞死、再生、肝纖維化和肝內血管增殖、循環(huán)紊亂。
肝臟的再生能力很大。正常肝臟切除70%-80%,仍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人體正常肝葉切約一年 之后,殘肝可恢復至原來的重量。各種病因導致肝細胞變性或壞死,若病因持續(xù)存在,再生的肝細胞難以恢復正常的肝結構,形成無規(guī)則的結節(jié)。
炎癥等致病因素激活肝星形細胞,膠原合成增加、降解減少,總膠原量可增至正常的3-10倍,沉積于Disse間隙,導致間隙增寬,肝竇內皮細胞下基底膜形成,內皮細胞上窗孔變小,數(shù)量減少、甚至消失,形成彌漫性屏障,稱為肝竇毛細血管化。肝細胞表面絨毛變平及屏障形成,肝竇內物質穿過肝竇壁到肝細胞的轉運受阻,直接干擾肝細胞功能,導致肝細胞的合成功能障礙,肝竇變狹窄、血流受阻、肝內阻力增加,直接影響門靜脈血流動力學,造成肝細胞缺氧和養(yǎng)料供給障礙,加重肝細胞壞死,使始動因子得以繼續(xù)起作用。
匯管區(qū)和肝包膜的纖維束向肝小葉中央靜脈延伸擴展,這些纖維間隔包繞再生結節(jié)或將殘留肝小葉重新分割,改建為假小葉,形成典型的肝硬化組織病理形態(tài)。肝纖維化發(fā)展的同時,伴有顯著的、非正常的血管增殖,使肝內門靜脈、肝靜脈和肝動脈三個血管系之間失去正常關系,出現(xiàn)交通吻合支等,這不僅是形成門靜脈高壓的病理學基礎,而且是加重肝細胞的營養(yǎng)障礙、促進肝硬化發(fā)展的重要機制。
【 臨表 】
肝硬化通常起病隱匿,病程發(fā)展緩慢,臨床上將肝硬化大致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一)代償期
大部分患者無癥狀或者癥狀較輕,可有腹部不適、乏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癥狀,多呈間歇性,常于勞累、精神緊張或伴隨其他疾病而出現(xiàn),休息及助消化的藥物可緩解?;颊郀I養(yǎng)狀態(tài)尚可,肝臟是否重大取決于不同類型的肝硬化,脾臟因門靜脈高壓常有輕、中度腫大。肝功能實驗檢查正?;蛘咻p度異常。
(二)失代償期
1.肝功能減退
(1)消化吸收不良 :食欲減退、惡心、厭食,腹脹。餐后加重,葷食后易瀉,多與門靜脈高壓時胃腸道淤血水腫、消化吸收障礙和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2)營養(yǎng)不良:一般情況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因衰弱而臥床不起,患者皮膚干枯或水腫。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多數(shù)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jié)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fā)展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并有多系統(tǒng)受累,晚期常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fā)癥。
我國最常見的肝硬化類型是()
A.門脈性肝硬化
B.壞死后肝硬化
C.寄生蟲性肝硬化
D.膽汁性肝硬化
E.淤血性肝硬化
正確答案:A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410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蕁麻疹有什么危害嗎
下一篇: 生脈飲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