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痙攣是常見的病癥,如果想要達到痊愈,那么是需要在飲食上格外小心的,那么胃痙攣不能吃什么東西?胃痙攣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1、胃痙攣不能吃什么東西
(1)忌吃辛辣刺激
出現(xiàn)胃痙攣的人,要注意飲食上不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會食用后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腸痙攣、絞痛或是加重疼痛,像過辣、過冷、過酸等食物都是不宜食用的。
(2)忌冰涼飲料
冰涼飲料飲用后,過低的溫度會強烈的刺激胃腸道,導致胃劇烈收縮,使得突發(fā)性胃痙攣的出現(xiàn),像冷飲、冰啤酒等都是不宜飲用的。
(3)忌煙酒
患有胃痙攣的人群,是需要戒煙酒的,另外像咖啡、濃茶等,在胃痙攣期間都是不宜飲用的,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痙攣加重。
(4)忌油炸食物
有胃痙攣癥狀的人群,要注意避免食用油炸以及油煎的食物,這些食物是較難消化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多吃不僅會導致胃痙攣情況加重,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惡心、腹瀉等情況的出現(xiàn)。
2、胃痙攣怎么緩解
(1)平躺緩解
當出現(xiàn)胃痙攣時,要讓自己平靜下來,最好在床上平躺著,再用一點熱水捂在胃部來緩解。平躺能幫助放松,利用機體自己的作用,讓痙攣慢慢消失。
(2)生蔥外敷
取生大蔥,去皮去葉留蔥白及須根,和生姜一起搗爛加入到小米干飯中,放入到鍋內炒熱后灑酒,翻炒至燙手取出,然后用布包好,等溫度稍微降下來后,隔一件衣服外敷在胃部,能較快的緩解胃痙攣。要注意溫度適宜,防止燙傷皮膚。
(3)貼傷濕止痛膏
將傷濕止痛膏烘熱后貼在胃脘疼痛處,取一個熱水袋放在膏藥上,溫度以能忍受為宜,每天1次,有解痙止痛的功效。
(4)穴位按摩
按壓梁丘穴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洼??删徑庵委熚腐d攣、腹瀉、膝蓋頭痛、浮腫等。
具體做法:坐姿,將虎口卡在梁丘穴周圍,用食指和中指指端按壓梁丘穴,盡量用力,每次按壓下之后停留10秒,如此反復20次,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按壓另一條腿上的梁丘穴,之后可以用拳頭在梁丘穴上敲打,但不可過分用力。
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是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可治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對于緩解胃痙攣有幫助。
具體做法:按摩中脘穴,先用拇指指肚按揉,然后用手掌摩擦中脘穴周圍,以溫熱舒服的感覺為宜。
按壓足三里
足三里是位于脛骨外側,膝蓋下方約4橫指寬處,可以用來治療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等不適。
具體做法:以拇指指腹著力,以順時針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約2分鐘,然后再以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分別做左右兩腿,以局部感覺到酸脹為佳。
(5)刮痧緩解
刮拭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驟:
1、先刮背部脊椎兩側膀胱經(jīng),從膈俞穴往下經(jīng)肝俞、脾俞刮至胃俞處,以皮膚出痧為度。
2、刮腹部正中任脈,從上脘經(jīng)中脘刮至下脘處,然后再刮至腹部胃經(jīng),從不容穴經(jīng)承滿、梁門刮至天樞穴,均以皮膚出痧為度。
3、刮上肢心包經(jīng)內關穴,以皮膚出痧為度。
4、刮下肢胃經(jīng),從梁丘穴往下經(jīng)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刮至豐隆穴;刮下肢脾經(jīng),從陰陵泉刮至三陰交穴;刮下肢足部肝經(jīng)太沖穴,均以皮膚出痧為度。
功效:背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可行氣活血、疏肝健脾;腹部任脈及胃經(jīng)所刮穴位位鄰胃俯,可疏通局部氣血,消食導滯,行氣止痛。
(6)飲食緩解
生姜蘿卜汁
材料:生姜、生蘿卜的比例為1:10,少許食鹽。
做法:將生姜和蘿卜洗干凈后,切成塊,搗爛取汁,或是按照比例直接放入到榨汁機中榨汁,濾渣取汁,最后兌入少許食鹽,飲用。
功效: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于胃腸痙攣性疼痛,胃痛氣竄。
(7)就醫(yī)治療
如果胃痙攣比較嚴重,采取措施后仍然不見緩解,要及時的就醫(yī)檢查,查明導致胃痙攣的原因,對癥治療。
(8)注意事項
穴位按摩和刮痧,最好是能請專業(yè)的醫(yī)生來操作,以保證正確性和有效性,不可自行隨意操作。
胃痙攣一般是與飲食、體質等因素有關,平時要注意規(guī)律飲食,不暴飲暴食,不能大量的食用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像冰凍冷飲、啤酒、雪糕、冰棍、過辣、過酸等食物。
3、胃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飲食習慣不好
經(jīng)常暴飲暴食,或者忽飽忽饑,飲食無定時,常會引起消化不良,飲食積滯與腸胃就會引起胃脘部悶脹疼痛不適。
經(jīng)常過量的進食和飲用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如濃茶、咖啡、過辣、過酸、過咸或者熏制、腌制、發(fā)霉變質的食物,均會引起胃黏膜發(fā)炎或者損傷,導致胃痛。
(2)情感刺激
由于受到感情上的刺激,如工作上的挫折,受到別人的指責,突然聽到噩耗,或者失戀等,常會產生抑郁、憤怒、沮喪、驚恐、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導致發(fā)生應激性胃潰瘍,或者胃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起胃痛。
(3)起居不調
平時患有胃病的人,當遭受到雨淋風吹,寒氣侵襲,或者進食生冷食品及飲料等,會引起氣血凝滯,胃黏膜突然收到不良刺激,導致胃平滑肌痙攣,引起突發(fā)胃痛。
疾病因素,常見的可引起胃痛的疾病有消化道潰瘍、胃炎等可直接引起胃痛不適,此外膽囊炎、胰腺炎等會造成膽汁反流,大量的膽酸能夠破胃黏膜的屏障,造成幽門功能紊亂,而引起胃部疼痛。
(4)藥物因素
許多藥物能夠破壞胃黏膜,為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腎上腺素等藥物,過度服用,甚至少量服用也可以引起胃痛。
(5)不良嗜好
過度嗜好吸煙、酗酒,會使胃黏膜水腫、充血,甚至造成糜爛,刺激胃平滑肌誘發(fā)胃痛。
(6)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腸疼痛,如口腔炎癥感染,口腔潰瘍日久不愈,咽喉部疼痛發(fā)炎、這時口腔的細菌會沿著消化道進入胃中,疫情胃黏膜的炎癥產生胃痛。
(7)失眠
經(jīng)常失眠,過度疲勞,會引起大腦皮質功能的失調,導致自主神經(jīng)紊亂,造成胃平滑肌痙攣,引起胃痛。
朋友你好,首先祝你身體早日恢復健康。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最養(yǎng)胃的,是面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yǎng)胃 。少油膩,牛奶也要少喝,因為它是性寒的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 花生,生吃最好,飯前吃個4到6粒,吃太多反而傷胃。 #胃不好的請注意: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后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并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后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鐘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癥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后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于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酷暑時節(jié)。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東西,是再好不過的。多喝水,特別是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饑餓。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yǎng)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后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后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yī),中醫(yī)的良方對于養(yǎng)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yǎng)胃食物,不過對于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yǎng)”,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得了胃病飲食上要注意以下11條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4.規(guī)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guī)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guī)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shù)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后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fā)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fā)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下面是食療方子 1、木瓜鯇魚尾湯 用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用:滋養(yǎng)、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jié)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鯇魚,味甘,性溫。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滯。 2、參芪猴頭燉雞 用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制法: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fā)脹后將菌內殘水擠壓干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姜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yǎng)胃。 食物功效:猴頭菌又名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臟的功能。適用于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jīng)衰弱。 母雞益氣養(yǎng)血,健脾胃,療虛損,善補五臟。 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促進造血,抗?jié)?、抗炎等。黨參補中益氣,益血生津。大棗能健胃補血,滋養(yǎng)強壯。 3、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制法: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滯。臨床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豬肚能健脾胃、補虛損。 4、黃芪內金粥 用料: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內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 制法:將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雞內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虛濕滯食停所致的脘腹脹悶、食欲不振、體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薏米健脾滲濕,除痹止瀉。赤小豆能利濕退黃,清熱解毒。雞內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運動機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補中益氣。 5、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雞內金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癥?;瓷剿?,能促進蛋白質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chuàng)面有收斂、營養(yǎng)和促進愈合作用。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54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