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現在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當中,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與人體的衰老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也與一些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我們要注意預防這類疾病。那么,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1、心血管疾病三大危害
1、冠心病導致的猝死
心血管疾病除了包括心臟先天器質性疾病,主要指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起因主要是心臟血管硬化,無法供應心肌足夠的血液和氧。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起病隱匿,有人心肌缺血時毫無癥狀。它發(fā)病迅速,雖然動脈硬化的過程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但幾分鐘內就可發(fā)生心絞痛及心梗。很多患者因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導致死亡率極高。
2、血栓導致的中風、猝死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血管壁硬化,危害也是嚴重的。動脈硬化到一定程度,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加上粘稠的血液,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凝塊進入血循環(huán)。血液凝塊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血栓如出現在大腦中、或腦動脈硬化破裂,可造成大腦局部缺血壞死,就是中風。視壞死腦區(qū)不同,輕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者死亡。血栓如發(fā)生在心臟里,則造成心臟局部缺血壞死,發(fā)生心肌梗塞,預后不良。
3、大量危險并發(fā)癥
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后期,由于心臟長期泵血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淤血缺氧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肺部淤血造成易發(fā)肺部感染,肝臟長期淤血缺氧可出現肝硬化,高血壓造成腎衰。
2、心血管病人健康吃飯
1、中餐吃1/2碗豆類
豆類是安全有效的降血脂及膽固醇的食物,但腎功能損害者不宜食用。
2、晚餐吃3瓣大蒜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蒜氨酸,可直接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從而達到降膽固醇的功效。每日服用900毫克的無味蒜頭膠囊和吃大蒜的效果是一樣的。
3、每天吃酪梨或蘋果1個
酪梨中所含的脂肪是單一不飽和脂肪酸,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具有降膽固醇的功效。
4、每周吃2次清蒸鮭魚
鮭魚中所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的量非常高,鮭魚最健康的吃法是清蒸。
5、每星期喝1碗姜湯
將曬干的姜磨成粉后沖熱水喝下,姜中的成分生姜醇及姜烯酚,可使高血脂病患血中三酸甘油酯的濃度下降
3、心血管疾病飲食
1、紫菜
紫菜中含有食物纖維卟啉和鎂,可以促進排鈉,預防高血壓,外出就餐時不防吃點紫菜湯等。
2、芹菜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鉀是鈉的克星,能排出人體內多余的鈉。
3、牛奶
鈣對高鈉引起的升壓效應有拮抗作用。牛奶是高鈣食品,可以每天食用200毫升新鮮純牛奶。
4、綠豆
綠豆是食品中含鎂較多的一種,每百克含鎂147.8毫克。食物中鎂的攝入量與鈉有拮抗作用,當鎂攝入量高時血壓低,攝入量低時血壓高。常喝點綠豆粥能幫助降血脂、降血壓,輔助治療糖尿病。
5、玉米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與鎂,可以排鈉。用煮玉米或玉米粥作為主食,幫助減鹽。其他的粗糧如小米、蕎麥面、高粱面,燕麥,馬鈴薯等也有類似作用。
6、核桃
核桃中的鎂含量豐富,可以幫助減鹽。另外,芝麻、杏仁、瓜子等堅果也有相同的作用。
1. 預防心血管疾病常識
預防心血管疾病常識1.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第一、注意脂肪、熱量、食鹽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
我們都知道,動物性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含量太高會阻塞動脈,造成血管硬化與狹窄。熱量攝取過多則會形成肥胖,肥胖就容易造成心臟的負擔,進而提高動脈硬化的危險性。
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的暢通。 第二、戒煙、戒酒。
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與焦油,長期吸煙會造成血管收縮、增加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性,同時降低溶解血栓能力與血紅素的攜氧能力,因此易產生腦部缺血與腦梗塞。 第三、注意血糖和血壓,血糖濃度過高 (飯前血糖濃度達130~160mg/dl)會傷害動脈內膜,并增加有害脂肪;血壓過高,會使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的內壁,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第四、適度運動。運動會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的濃度,降低血壓,因此醫(yī)師建議,每周至少運動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續(xù)30分鐘。
研究證實,每天運動二十分鐘可增加一年壽命、一小時可增加兩年壽命,若每天運動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多活三年。運動再加上常保心情開朗,日子就可以過得輕松又愉快。
第五、注意身體的保暖與氣溫的變化。氣溫下降時,血管會跟著收縮,尤其冬天的氣溫變化大,血管一經收縮會形成血栓造成阻塞,引發(fā)危險。
第六、定期做健康檢查。行政院衛(wèi)生署呼吁,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
2.心血管病防治
一、認識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行自我保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二、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地適應社會發(fā)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 三、積極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參加健身運動,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以減緩肌肉萎縮,防止肥胖,增強心臟功能。
以心率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經過運動鍛煉可以減到60次/分,表面看也許與以前沒什么差別,只減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間,就減少了550萬次心跳。健身鍛煉有益心臟健康,最有益的鍛煉項目是大步行走。
身體的局部鍛煉(如啞鈴、拉簧)則對心臟無甚益處。 四、戒除不良嗜好與不衛(wèi)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規(guī)律與方式,有個人的文化興趣愛好。
五、堅持低脂膳食,改變高脂肪飲食習慣。 據某大城市對330萬居民飲食習慣調查,近20年來,糧食、薯類、豆類食物從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類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攝入食物油83克,遠遠超過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飲食多樣化,保持體內酸堿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堿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軟。
如果飲食中酸性食物過多,堿性食物太少,會破壞體內酸堿平衡。 食物的酸堿性與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
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后,含鈉、鉀、鈣元素多的食物稱為堿性食物,如豆類、奶類、蛋清、水果、蔬菜、海帶、茶葉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類、糖、禽、魚蝦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補鈣。
牛奶中所含鈣質最適宜吸收利用。 八、人們對鹽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對鹽敏感,吃得咸,血壓升高;有的人對鹽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壓也不升高。
總的來看,還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臟和血管。 九、每年做體格檢查,得到健康指導,也利于早期發(fā)現病患。
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從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轉化發(fā)生的,難于早期自覺發(fā)現。例如高血壓,約70%的人是在健康體檢時才被發(fā)現的。
體檢中發(fā)現的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臟功能減弱等容易引發(fā)冠心病,采取個體化治療,是可以恢復和控制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對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歲以上的人,應提早預防。
十、接種適宜的疫苗,對于體弱者及老年人,還應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國內外在研制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多種感染,保護心臟和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
一旦得上這類疾病,自己很難生活自理,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暢,反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無論是從經濟角度、家庭角度,還是從健康角度來講,唯有預防才是萬全之策,高明之舉。早一日預防,早一點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需要立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 機關干部、企事業(yè)領導、知識分子等。
由于他們每天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導致人體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發(fā)生紊亂;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冠心病和腦血栓。 (2) 煙酒過度、生活無規(guī)律者。
他們較易造成血管痙攣,血流不暢,往往過早患心腦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飲食不科學者。
他們往往營養(yǎng)過剩,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 (4) 40歲以上者,尤其是有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記憶力衰退、四肢麻木、聽力和視力下降等癥狀的中老年朋友。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秘訣在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等。魚油的誕生使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證。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當養(yǎng)成如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合理膳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并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
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yǎng)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
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國際營養(yǎng)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
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
3.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huán)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huán)系統的疾病,循環(huán)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
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fā)過程及治療方法。 它主要包括:心悸、呼吸困難、紫紺、眩暈、暈厥、疲勞等癥狀。
它常見于:冠心病、高血壓、猝死、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脂等疾病。 四大危害因素:肥胖、蛋白質缺乏、缺乏膳食纖維、鹽的危害。
預防: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飲食上要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
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5.限鹽。
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fā)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時還要戒煙限酒,少喝濃茶,并可應用以下食療中藥: 1.山楂 每天吃1~2個山楂,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于高血壓病或兼患高脂血癥、冠心病者。
2.大蒜 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可降血脂、抗血凝,宜經常食用。 3.海藻、海帶 實驗表明,二者均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可延緩動脈硬化的發(fā)展,冠心病患者宜常服食。
4.蓮子 有安心養(yǎng)神、補益脾腎的作用。心悸、心煩、失眠、多夢者,常服該品有益。
5.龍眼肉 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 6.玉米須 玉米須煎水飲服,有將壓、利尿的作用。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并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
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yǎng)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
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
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國際營養(yǎng)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
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
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
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鐵是使氧氣連結在血紅素上的重要元素。在肺部,吸入的氧氣同紅血球相結合,然后通過血管輸送到各個器官。
所以,作為供氧媒介的重要組織部分,一旦供應量達不到需求,就會直接導致血液運氧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后自感身體輕松為準,每周堅持活動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guī)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
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癥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編輯本段保健前言 心血管疾病飲食原則:控制膽固醇:不吃或盡量少吃蛋黃、動物腦髓和內臟以及甲殼類動物,入蚌、螺、蟹等;控制脂肪:不吃或少吃動物油,吃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油食品);控制糖類:不吃或少吃糖果,南瓜、蔗糖等含糖較多的東西。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
4.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九種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玉米: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有助于人體脂肪及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可以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從而軟化動脈血管。
西紅柿:不僅各種維生素含量比蘋果、梨高24倍,而且還含維生素蘆丁,它可提高機體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體內垃圾,保護血管彈性,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蘋果:蘋果富含多糖果酸及類黃酮、鉀及維生素E和C等營養(yǎng)成分,可使積蓄體內的脂肪分解,對推遲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作有明顯作用。
海帶:海帶中含有豐富的巖藻多糖、昆布素,這類物質均有類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膽固醇、脂蛋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茶葉: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tài),增強紅細胞彈性,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飲茶可以軟化動脈血管。
大蒜:含揮發(fā)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顯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癥和動脈硬化的良藥。
洋蔥:含有一種能使血管擴張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減少血管的壓力,同時洋蔥還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強纖維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護心血管、降血壓,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還可增強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對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三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心血管疾?。航洺J秤茫梢越档脱心懝檀家约叭岣视椭⒖深A防高血脂癥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等疾病,是心血管類疾病最佳保健食品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和昆明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發(fā)布的“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以下簡稱“地圖”)顯示,我國各地區(qū)、不同省市心血管病死亡率存在明顯差異。在冠心病、腦血管病和高血壓的死亡率方面,南方高血壓問題更嚴重,北方則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重災區(qū)。
萬幸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均屬于可以預防的疾病,這要從導致疾病的四大危險因素入手。
第一,預防超重和肥胖。有研究對11萬余名女性進行了長達16年的隨訪,發(fā)現體重超標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人群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攝入以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且飽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過高。
第二,避免蛋白質缺乏。曾經有調查表明,動物蛋白可以抑制腦卒中的發(fā)生,但肉類吃太多,也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并加重腎臟負擔。因此,老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蛋白質以1.2~1.5克為宜,其中以優(yōu)質蛋白質如魚、蛋、奶類、瘦肉、豆制品為主,食用魚類蛋白、大豆蛋白等還可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
第三,補充膳食纖維。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降低腦卒中風險。提倡多食用谷類食物、粗雜糧,每天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糖果等甜食要少吃。
第四,低鹽飲食。以往調查均顯示,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而這次出爐的“地圖”表明,湖廣和重慶地區(qū)高血壓死亡率明顯升高,這與人們喜辛辣、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發(fā)病率上升有關。我國膳食指南提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克。1克食鹽大約是一個牙膏蓋的量。從心腦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意在食物中加鹽。
此外,心腦血管疾病與空氣污染、工作緊張、生活不規(guī)律和內分泌調節(jié)等因素都有一定關系。我們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生活方式,保證環(huán)保,健康飲食,戒煙限酒,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同時還提醒大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并定期進行體檢。建議每年至少體檢一次,以防病為主,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養(yǎng)成健康習慣:
1. 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2. 多鍛煉,堅持每天至少30分鐘低強度氧化運動,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飲食均衡,應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加工食品,適量飲酒,不吸煙。
二、預防疾?。?br>1. 保持免疫力強,定期檢測身體情況,及早發(fā)現潛在的疾病,就醫(yī)及時。
2. 定期體檢,定期給予自我健康檢查,及早發(fā)現早期病變。
3. 加強疫苗接種,根據民政部的推薦接種疫苗和定期體檢。
三、應對精神壓力:
1. 關注自我感受,及時處理負面情緒,做到心平氣和。
2. 多與他人溝通交流,與朋友家人分享情緒。
3. 及時獲取專業(yè)的心理支持,如情緒咨詢、心理咨詢等。
心血管問題應該是常年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對于預防來說,跟皮膚保養(yǎng)一個道理,不是要等到有問題的時候再進行治療。那么,怎么預防心血管疾病呢?有哪些有效方法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呢?
7種方法有效預防心血管病
1、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年輕人熬夜、飲食不規(guī)律等等,都是在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軟化。在夏季的時候,應該做到早睡早起,養(yǎng)好精神頭,多吃養(yǎng)心養(yǎng)肝的食物,少吃燒烤、油炸食品這些不健康的食物。
2、控制鹽攝入量
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3、喝綠茶
綠茶含有多種能降低膽固醇甚至可能降低血壓的強抗氧化劑。將3包低咖啡因綠茶放入600毫升開水浸泡10分鐘,取出茶包,將綠茶倒入水瓶內,一天內喝完即可。
4、多食粗糧
研究表明,多食纖維將會降低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因此要食用全麥、谷物或者燕麥,每天至少攝取25~35克纖維。
5、避免精神過度緊繃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常常被生活上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樣精神就容易緊繃。而精神緊繃會讓我們的血壓增高,加重心臟的負擔,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出現。所以建議大家在夏季的時候保持心情平緩,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
6、是時候戒煙了
吸煙一直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很多人偏偏不信邪。在夏天的時候,要讓身體健康已經很難,在加上吸煙,等于將自己推向死亡。如果你還想好好的活著,該戒煙的趕緊戒煙吧。
7、在身體允許的范圍內適當運動
有些人就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太有自信,專門挑有難度且刺激的運動做。那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運動一定要做,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特別是在夏天這種季節(jié),練練太極、瑜伽,散散步就可以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550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心臟病能活多久
下一篇: 白帶稀薄如水是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