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起運動損傷的原因
愛運動的人經(jīng)常運動,俗話說長時間在河邊行走,不管怎么樣鞋子都會有濕掉的。經(jīng)常運動,難免會受傷,這也是我們所說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具有突發(fā)性,但是要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急救,這個常識是很有必要知道的。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了解運動損傷的概念,以及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當然,更重要的是教大家在以后的運動中,如何進行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導致?lián)p傷的原因
肌肉韌帶拉傷
內因
平時在練習時玩忽職守,身體條件差。
外因
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氣溫、濕度、上課內容不好,教練專業(yè)水平不夠
關節(jié)扭傷
內因
技術掌握不好、協(xié)調性差,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小、生理結構不佳、疲勞產生體力差
外因
準備活動不充分,地又滑,沒有按照正確的器材使用方法去使用。
心力憔悴
表現(xiàn)
人發(fā)冷,多汗、臉色白或紅、頭痛、暈、虛、筋疲力盡。
運動疲勞
表現(xiàn)
心悸、心動過速,運動后血壓、脈搏恢復慢,內臟不適、血尿等。:人發(fā)冷,多汗、臉色白或紅、頭痛、暈、虛、筋疲力盡。
原因
訓練方法不對、不循序漸進、系統(tǒng)訓練,運動量大、訓練時間多長、休息不充分等。
重力休克
表現(xiàn)
頭暈、眼發(fā)黑、心難受、臉蒼白,手發(fā)涼,嚴重時暈倒。
原因
動時血液都供應下肢、突然靜止運動時靜脈回流不夠,腦缺血缺氧,產生腦貧血。
心絞痛
表現(xiàn)
心絞痛經(jīng)常表現(xiàn)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現(xiàn)象。
原因
寒冷的情況下進行鍛煉,然后長期喝冷飲料,或者長時間的不伸展或按摩自己(其實伸懶腰就是很好的伸展運動),長時間攝取鹽不足,這種情況更嚴重。
運動腹痛
原因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呼吸肌痙攣(準備活動不夠,肺透氣低,運動與呼吸不協(xié)調)
胃腸痙攣(運動前吃得過飽、飯后過早運動,空腹或喝水太多)
口服減痙攣藥物(阿托品、十滴水)。
二、各類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
一、擦傷即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涂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chuàng)面較臟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chuàng)后再涂上紅藥水。
二、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主要由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jù)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xiàn)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 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三、挫傷由于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jīng)冷敷處理24小時后可用活血化瘀酊劑,局部可貼傷濕止痛膏;在傷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約1 周后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云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并包扎,隔日換藥1次。每日2~3 次理療。
四、扭傷由于關節(jié)部位突然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jié)外面的韌帶及肌腱所致。多發(fā)生在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腕關節(jié)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1. 急性腰扭傷可讓患者仰臥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后熱敷。2. 關節(jié)扭傷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腕關節(jié)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兩三天后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燉熱后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 次,每次10 分鐘。
五、脫臼即關節(jié)脫位。一旦發(fā)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肩部和胸部,在對側胸部作結。如脫臼部位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擔架上送往醫(yī)院。
六、骨折。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出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yī)院處理。骨折后肢體不穩(wěn)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用木板、塑料板等將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jié)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直關節(jié)固定于軀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平臥在床板或擔架上,軀干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以免引起傷者脊髓損傷而發(fā)生截癱。昏迷者應伏臥,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fā)生晃動。
三、避免運動損傷的冷身運動是怎樣的
1.何為“冷身運動”?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要做“熱身運動”,讓身體從靜止的狀態(tài)逐漸進入到運動狀態(tài)。通過熱身運動,可以使全身血運增加,攜氧能力增強,從而更好地滿足身 體接下來的運動需求。同樣,“冷身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使身體從運動的狀態(tài)轉化為靜止狀態(tài)的適應過程,可以避免運動者血壓下降過快,影響健康。
2.“冷身運動”有什么好處?
即使人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正確的體育鍛煉卻能延長生命之時鐘。“冷身運動”就是身體的保護傘,對身體適應環(huán)境有很大好處。
首先,冷身運動能使脈搏的高速跳動頻率減緩至安全水平;其次,冷身運動能使大量的血液返回心臟從而避免其滯留在腿部,以保證大腦的血供;此外,冷身運動還有助于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及時放松肌肉,盡快消除疲勞,促進體力恢復,還可以減少運動后的肌肉酸痛。
3.“冷身運動”項目有哪些?
“冷身運動”的目的是使身體從動逐漸過渡為靜的狀態(tài),適合作為“冷身”的運動項目有慢跑、行走、牽拉等,在冷身運動中,還需逐漸減慢動作,至身體恢復平靜(心率降至120次/分以下)即可。雖然動作簡單,但是對身體的養(yǎng)護是很必要的。
4.“冷身運動”結束,機體就完全平靜了嗎?
“冷身運動“只是為機體提供一個平緩過渡期,弱化身體的不良反應。歷時5-10分鐘,使身體平緩度過不良反應“危險期”。但是身體完全恢復靜息狀態(tài) 也需要時間的,通常為1小時。也就是說在1小時內,盡量不要吃飯、睡覺、洗澡等,避免全身血運集中在某個部位,而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出現(xiàn)不良反應。
四、運動損傷的中藥治療
中藥常用于軟組織損傷,主要指閉合性肌肉、肌腔、韌帶、關節(jié)囊的損傷。由于損傷的不同時期局部的病理變化不同,其用藥也不相同。
1.急性損傷
指損傷后在24小時以內。此時局部的主要病理變化為組織發(fā)生撕裂或斷裂,小血管破裂出血。其癥狀為腫脹、疼痛、功能障礙等。此時除了應進行局部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等急救處理外,還可酌情用中藥治療。
治療原則:止血、涼血、止痛。
外用處分:止血定痛散:黃柏25克、玄胡15克、血竭3克、蒲黃20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共研細末,用冷水調敷患部。每日更換一次(如有皮膚過敏者,及時停藥)。
內服藥:可選擇市售成藥如三七片、玄胡止痛片、云南白藥等。均有止血、止痛和散寮的作用。
2.新傷
指損傷后超過24小時~48小時。此時局部出血停止,壞死組織分解產物使局部小血管擴張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較多液體滲出,形成血腫和水腫并存。腫脹對神經(jīng)產生壓迫和牽拉而疼痛進一步加重。其局部癥狀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等反應性炎癥。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根據(jù)不同情況可外用一號新傷藥,具有退熱、防腫、止痛、通筋活血的功效。還可選用活血生新劑,具有去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內服藥:可選擇三七片、云南白藥、七厘散等,或采用桃紅四物湯、復元活血湯等。
3.陳舊性損傷
又稱陳傷、舊傷或慢性損傷,也包括慢性勞損。是指受傷時間在2~3周以上。陳舊性損傷是指急性損傷未能及時和正確地治療,或未治愈又再次受傷者,由于受傷組織未能及時重新生長修復或修復不良,常反復發(fā)病出現(xiàn)癥狀,如疼痛、壓痛、組織發(fā)硬、活動受限等。由于受傷局部供血不良,對外界適應能力差,故每遇氣候變化或受涼遇冷,而使癥狀加重。勞損多因局部長期勞累過度或多次微細損傷積累而成,一般與職業(yè)性質和運動項目有關。
根據(jù)不同時期的病變特點,常選用舊傷藥,具有舒筋、消腫止痛、續(xù)斷生新的療效。另外中藥對關節(jié)脫臼、骨折也有一定的療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77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腿粗的女人竟然還有這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