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臟驟停的急救要點
心臟驟停的同時呼吸也驟停,因此心臟驟停的急救要點是進行心肺復蘇。首先,先讓心臟驟停者平臥在地上,然后解開其皮帶及比較緊的紐扣,再建立人工循環(huán),進行人工呼吸。若事發(fā)地點靠近附近的醫(yī)院,可將病人立即送往醫(yī)院用電除顫救治。若條件無允許,在救治時需注意如下事項:
1.恢復有效血循環(huán):
1)病人仰臥在地上,術者雙掌重疊,然后按壓病人胸骨中下段,按壓頻率每分鐘70-80次;
2)心電監(jiān)測: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后,要嚴密監(jiān)測病人的情況,若心室顫動,要及時救治;
3)靜脈注射腎上腺素,注射量根據(jù)病人具體情況而定,不宜過大;
4)無法用電除顫救治,可用靜脈注射普魯卡因胺或者利多卡因治療;
5)若心跳停止,用藥無效,應立即行胸外心臟起搏。
2.呼吸停止后立即疏通氣道及人工呼吸:
1)將病人平臥在地上,清除口腔異物;
2)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口對鼻吹起,吹起頻率為每分鐘12-16次;
3)吸氧;
4)若經(jīng)人工呼吸后病人仍沒有恢復呼吸,則要與胸外心臟按壓交替進行;
5)若情況緊急,應盡快使用機械通氣。
二、心臟驟停應該怎么辦
1、胸外心臟按壓法:是現(xiàn)場搶救最基本的首選方法,必須立即進行,且效果良好,是心臟復蘇關鍵措施之一。首先應在病人背部墊一塊木板或讓病人仰臥睡在硬地上,以加強按壓效果。在醫(yī)院內(nèi)對可能發(fā)生心臟驟停的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患者均應常規(guī)睡硬板床,以便一旦發(fā)生心臟驟停時,可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往認為按壓的作用原理是直接擠壓心臟的結果,當按壓胸骨時使心臟排血,放松時則心臟舒張使血液回流心腔。目前認為按壓主要是引起胸內(nèi)壓力普遍性增高,促進血液流動,放松時使胸內(nèi)壓力普遍降低,促進靜脈血液流向右心,以達到維持有效血液循環(huán)之目的。
2、心前區(qū)捶擊(拳擊):目前認為心前區(qū)捶擊不宜常規(guī)列為心臟復蘇的第一項措施。心前區(qū)捶擊應在心臟停搏后1min內(nèi)進行,否則常無效。方法是施行者用握拳的拳底肌肉部分,距患者胸壁20~30cm高度捶擊胸骨中部,重復2~3次,若無效即應放棄,不可浪費時間。心前區(qū)捶擊只能刺激有反應的心臟,它不能代替有效的胸外心臟按壓,對缺氧性心臟停頓或電機械分離現(xiàn)象者,心前區(qū)捶擊并無幫助,對缺氧而仍有心跳的心臟,捶擊可能誘發(fā)心室顫動;對室性心動過速而循環(huán)尚未停止的患者也不應施行心前區(qū)捶擊。盡管有人報道拳擊可終止室性心動過速,但筆者仍持慎重態(tài)度,因為也有誘發(fā)室顫的報道。
3、人工呼吸:現(xiàn)場搶救最簡便的方法是口對口吹氣或口對鼻吹氣,在施行前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暢,病人仰臥,雙肩墊高,解松衣領及褲帶,挖出口中污物、義齒及嘔吐物。然后術者用一手托起病人下頜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捏緊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氣,緊貼病人口部用力吹入,使病人胸廓擴張;吹畢立即松開鼻孔,讓患者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縮而將氣排出,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6~18次??趯诖禋庑Ч芳颜?應迅速改為口對鼻吹氣,向鼻吹氣時將患者口閉住,此法尤適用于牙關緊閉的病人。若現(xiàn)場只有一個搶救者,則應胸外按壓4~5次,然后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1次。如果有2個搶救者,則一個負責胸外按壓,另一個負責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兩者要緊密配合??趯诨蚩趯Ρ谴禋獾闹饕秉c是可能引起胃擴張,避免的方法是在吹氣時用手在患者上腹部中度加壓,或預先插入食管阻塞器(esophageal obturator),以免將氣吹入胃內(nèi)。一旦有關人員到達現(xiàn)場,應即作氣管插管加壓給氧,必要時施行氣管切開術。
三、心臟驟?;颊呷绾晤A后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突然完全停止,如及時搶救,則可能逆轉而免于死亡。導致心臟驟停的病理生理機制最常見的是心室顫動,其次為緩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頓、持續(xù)性室速,較少見為無搏動性電活動(電機械分離)。
心臟驟停復蘇成功的患者,及時地評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左心室功能減退的患者心臟驟停復發(fā)的可能性較大,對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反應較差,死亡率較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發(fā)性心室顫動,為非血流動力學異常引起者,經(jīng)及時除顫易獲復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發(fā)的緩慢性心律失?;蛐氖彝nD所致的心臟驟停,預后良好。相反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內(nèi)阻滯引起的心臟驟停,預后往往不良。
繼發(fā)于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及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心臟驟停,即時死亡率達59%~89%,心臟復蘇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復蘇成功,亦難以維持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
四、心臟驟停要注意什么
一旦有人因為心臟病或其他原因發(fā)生心跳呼吸停止,需要立即展開急救,但要進行正確、有效的急救,要注意抓住五個要點。
搶救場地要硬一點。心臟按摩必須在硬床或臺子上進行,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按壓胸骨才有效。有些人在做心臟按摩時,拼命擠壓左側胸壁,這是錯誤的操作方法。其實心臟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處,用另一手放在它上邊加強力量,使心臟受到擠壓,迫使心臟內(nèi)的血液流出,恢復血液循環(huán)。
壓迫減壓要徹底。壓迫胸骨時,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體重加上,壓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減壓。不管是壓迫還是減壓,都要完全徹底,但是減壓時,手仍然不能離開胸壁。
頻率不能太慢。心臟按摩的胸部按壓頻率要達到每分鐘100次,過慢不能發(fā)揮作用。
按摩呼吸配合好。由兩個人搶救一個人時,應該由一個人做15次心臟按摩后,另一個人做2次人工呼吸。
心臟驟停就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造成有效排血的停止,引發(fā)心臟驟停的原因很多,大多數(shù)是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發(fā)生心臟驟停時需要進行急救,否則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會對生命造成危害。那么,心臟驟停怎么辦?心臟驟停怎么處理?
1、心臟驟停怎么辦
1.拳擊
適用于即刻心臟驟停,而且估計可能為心室纖顫時立即用力拳擊。從20-30厘米高度用小魚際握拳快速向胸骨中點捶擊一次(無心跳時可再拳擊2-3次)。一旦證明(聽診)有心跳,切勿進行捶擊。每次拳擊可有5瓦特能量,對初發(fā)室顫可能復跳。
2.按ABC順序進行處理
在拳擊無效或失去拳擊機會時按ABC順序進行處理。所謂A(Airway)即疏通氣道,立即將口腔分泌物清除;所謂B(Breathing)即人工向肺吹氣;所謂C(Circulation)即人工心臟按壓,建立有效循環(huán)。
人工向肺吹氣即人工呼吸,在氣道通暢的情況下,解開病人的衣領及腰帶,使之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使患者頭部后仰,然后施行口對口呼吸。施行者一手將患者的口張開,另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氣,向患者口中吹氣,吹畢再用兩手按壓患者胸部,協(xié)助呼氣。這樣每分鐘有節(jié)奏的做16-20次,以吹氣后胸廓膨脹或聽到呼吸音為有效。人工心臟按壓應于口對口呼吸同時進行,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墊木板于其背下,施術者將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處,右手掌重疊于左手背上,兩手十字形交叉,兩臂伸直,借體重力量加壓,每分鐘有節(jié)奏地擠壓60-80次,以可摸到動脈搏動為有效,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肋骨骨折。一般在搶救時,如單人在場搶救時按壓與吹氣比例為15∶2;如雙人搶救時心臟按壓與吹氣比例為5∶1。
3.藥物治療
心肺腦復蘇時根據(jù)不同情況與目的急需以下藥物:①腎上腺素;②鈣劑;③阿托品;④碳酸氫鈉等。
4.降溫
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并行。
5.應用腦細胞脫水劑
如地塞米松、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
6.預防肺部感染
總之,對心臟驟停的搶救應分秒必爭,不論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都應及時搶救。
2、心臟驟停原因
、
1、急性缺氧
產(chǎn)生急性缺氧的原因有溺水、窒息、呼吸道梗阻、呼吸機故障、誤吸、嚴重的肺部病變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或者慢性心寶填塞未及時處理等。由于缺氧時全身組織和心肌細胞進行無氧代謝,造成全身和心肌組織的酸中毒,導致心經(jīng)的傳導性和自律性都被抑制,心肌收縮力減弱,最后出現(xiàn)心臟停搏。
2、器質(zhì)性心臟病
在器質(zhì)性心臟病重,常見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其次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急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均可發(fā)生心臟驟停。
3、嚴重電解質(zhì)紊亂
嚴重的電解質(zhì)紊亂、機體代謝異常也可以導致心臟驟停,如低鉀、高鉀、嚴重的酸中毒、腎功能衰竭、代謝紊亂等常可誘發(fā)室顫或者心臟搏動驟停。
4、藥物因素影響
如麻藥過量、洋地黃中毒、血管活性藥物使用不當、藥物過敏、鎮(zhèn)靜藥過量、抑制心率,誘發(fā)嚴重心率失常,甚至停搏。
5、嚴重的中樞性系統(tǒng)病變
嚴重的中樞性系統(tǒng)病變也可以導致心臟出現(xiàn)驟停。常見的有顱內(nèi)出血、腦水腫引起的顱內(nèi)壓升高、腦疝形成等,導致心臟搏動驟停。
6、人工心臟瓣膜障礙
有些人因心臟疾病需要置入人工心臟瓣膜,如果被植入的人工心臟瓣膜裝置突然失靈、置入瓣膜過大、血栓形成、內(nèi)膜增生、損傷乳頭肌、左房管過深或者卡住等,均可引起性質(zhì)停跳。
7、各種意外
1、大出血、心臟大血管突然破裂,可導致心臟驟停;
2、不按照常規(guī)撤升壓藥、脫離呼吸機、手術意外等均可引起室顫而停搏;
3、電擊傷、雷擊等物理因素也可導致心臟驟停。
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總是擔心心臟病突發(fā)。那么突發(fā)心臟病有哪些急救措施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突發(fā)心臟病急救措施
1、頭部后仰氣道通暢
患者一旦心臟驟停,應立即對其進行捶擊復律或咳嗽復律,捶擊部位為胸骨中下1/3交界處,捶擊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復律。如患者意識并未喪失,仍處清醒狀態(tài),可囑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內(nèi)壓,同時還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氣道通暢。
搶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額用力加壓,使患者頭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頭頸部后伸,保持下頜尖、耳垂與地平面垂直,以暢通氣道。
2、人工呼吸反復進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應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最好。搶救者以拇指與食指捏緊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氣,緊貼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氣,反復進行,每分鐘16~20次。
3、擠壓心臟重建回圈
以劍突為定位標志,將食、中兩指橫放劍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為按壓區(qū)。搶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壓區(qū),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壓,每分鐘80~100次,按壓應平穩(wěn)、均勻、有規(guī)律,避免用力過度,以免造成肋骨與胸骨骨折。
4、搶救藥物及時應用
常用藥物有利多卡因、溴芐胺、硫酸鎂、普魯卡因胺、碳酸氫鈉、腎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據(jù)患者病情,及時應用。
5、心電監(jiān)護不可或缺
心電監(jiān)護儀的監(jiān)測要貫穿于搶救全過程,即使復蘇成功也要繼續(xù)監(jiān)護,應將患者送入監(jiān)護病房,連續(xù)監(jiān)護至少48~72小時。
6、治療“室顫”迅速妥當
迅速恢復竇性心率是復蘇成功至關重要的一步,一旦心電監(jiān)測確定為心室顫動或持續(xù)性快速室性心動過速,應即刻用200焦耳能量進行直流電除顫。
7、血氣尿量動態(tài)觀察
在搶救的全過程中,要動態(tài)觀察生命體征、血尿常規(guī)、水電酸堿以及各項生化指標、血氣分析等資料變化,以隨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
8、減低代謝要降體溫
心臟驟停后腦組織急性缺氧,必然導致缺氧性腦損傷,甚至出現(xiàn)腦水腫。此時應積極降溫,可降低顱內(nèi)壓和腦代謝,提高腦對缺氧的耐受性,減輕腦水腫。降溫應及早進行并以頭部降溫為主,一般降至32℃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溫,必要時可加用冬眠藥物。
9、集中治療糾正異常
心臟復蘇成功后,仍不能松懈,應進一步強化治療,包括維持有效的回圈、呼吸功能,預防再次心臟驟停,維持水與電解質(zhì)平衡,防治腦水腫及急性腎衰與繼發(fā)感染等。
10、保護腦腎預防猝死
心腦腎都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腦復蘇是心臟復蘇最后成敗的關鍵,部分患者雖心肺復蘇成功,但終因不可逆轉的腦損害而致死亡或遺留嚴重后遺癥。因此,搶救措施除降溫外,還包括應用脫水劑甘露醇、高壓氧療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靜脈注射。
心臟病常見發(fā)作時間
1、早上剛起床時
哈佛大學的研究曾發(fā)現(xiàn),心臟病清晨發(fā)作的風險會提高40%。因為剛醒時,人體分泌的腎上腺素等壓力荷爾蒙會使血壓升高,會使人有缺氧的感覺。此時身體也比較缺水,血液粘稠,向心臟供血的能力較差。這都會使心臟負重。
為保護自己,心臟病人在睡醒之后不應該立即起身,應該在床上滯留片刻。晨練者應該在徹底熱身之后,再開始運動。服用β阻滯劑的病人,應該在頭天晚上睡前服用,進而保證藥物能在次日清晨發(fā)揮最大療效。
2、周一早上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周一心臟病發(fā)作的比例要比平時高20%。也許因為上班第一天,人們都會感到緊張和壓抑吧。
為保護自己,心臟病人星期天的時候就要多放松,但是不要睡懶覺。周末晚起,周一早起,血壓反而更容易升高,因為它打亂了平時已經(jīng)形成的生物鐘。應該保持年如一日的作息規(guī)律。
3、站在演講席前
站在心臟的立場看,演講就好比一次反常的運動。極度緊張會使血壓、心率和腎上腺素水平提高。這樣就會使演講者在為演講而緊張的同時,還要警惕心臟病發(fā)作。
為保護自己,心臟病患者在演講、乘飛機或處理其它緊張事務之前,應該服用β-受體阻滯藥。
4、食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研究發(fā)現(xiàn),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會使人的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如果實在躲不開這些食物,那就要盡力控制食量。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也可以預防血管栓塞。
適合心臟病吃的藥
1、調(diào)整降壓用藥。研究證明,人在不同的時間血壓也是不同的。一年之中,人在夏季的血壓最低,可見夏天心臟病患者服用的藥物和平時并不相同,那么夏天心臟病吃什么藥治療合適呢?在夏天可以適當減少降壓藥物的劑量,避免因服藥而造成血壓過低,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
2、注意減少利尿劑或者其他含有利尿藥物成分的藥物的攝取。只有當病人不滿意血壓控制,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病人,才可以適當?shù)貞美蛩帯?
3、維生素對于治療心臟病作用良好,如果日常生活中能夠注意維生素的攝取,那么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因此心臟病患者可以多服用一些補充維生素類的藥物。 看過突發(fā)心臟病急救措施的人還會看:
身體放平仰頭舉頜順
病人在硬地板上放好后,要保證他的身體是平的,頭向后仰,下頜向上抬??梢杂檬址鲋念~頭,幫助頭后仰,同時用手指清除他嘴里一些可能阻礙呼吸的東西,比如假牙等。
一旦心跳停止或出現(xiàn)惡性心律失常,很快會出現(xiàn)呼吸停止。在搶救原則上,首先就是要開放氣道,之后才能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只有仰頭舉頜,才能保證病人的呼吸道通暢。不過這點很容易被人忽視,有人光顧著實施心臟按壓了,也不管病人的身體是什么姿勢;還有人一看見有人暈倒,第一個反應就是從后背扶起他來,用身子托著他的頭,這時很難進行正確的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這些方法都是錯誤的。身體不?順?,呼吸道不通暢,即便心跳短暫恢復,如果氧氣進不來,心臟也很難繼續(xù)維持正常跳動。
10秒完成判斷快
?快?在心臟搶救的整個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心臟急救上每延遲1分鐘,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鐘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
因此,看到一個人暈倒,你第一反應就要去判斷他是否為心跳驟停。判斷的方法為:一看,看他還有沒有意識;二摸,在喉結兩邊距離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頸動脈,摸摸還有沒有搏動。這些動作一定要在10秒鐘之內(nèi)完成。如果觸摸不到頸動脈搏動,病人又無意識,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臟按壓。
黃德嘉補充說,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意識時,還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沒有反應,但關鍵還是摸頸動脈。有些癲癇病人暈倒后也可能沒有意識,但頸動脈還在搏動,說明心臟沒有停止跳動。
心臟急救的前6分鐘,是黃金時間,因為一旦大腦缺氧超過4?6分鐘,腦細胞功能呈不可逆狀態(tài)。心臟急救一定要遵循?現(xiàn)場復蘇?和?目擊者先復蘇?的原則,就是說,誰先看到病人倒下,誰就先復蘇,不要互相推托、到處找人,浪費時間。
正確的心肺復蘇最好在4分鐘以內(nèi)就開始做,操作的速度和頻率是讓心臟驟停病人回生的關鍵,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簡單的心肺復蘇方法。
除了搶救速度快,轉運快也非常重要。黃從新提醒,病人恢復心跳后,要盡快轉運到醫(yī)院。轉運時要繼續(xù)觀察病人的反應,此時還有可能發(fā)生心跳驟停。一旦發(fā)生,要馬上繼續(xù)心臟按壓。
躺在木板或地上硬
心臟按壓的地點,一定要選擇硬板或地上。但如果病人是在床上或沙發(fā)上發(fā)病,搬動具有一定的風險,最好是學學醫(yī)院里或120急救人員的做法把病人的頭稍微抬起,快速地在后背下方插入一塊硬板。這種硬板不用太大,比病人的背稍寬一點、2尺來長就行,墊在上半身下面,使按壓心臟時后背有個支撐。如果床或沙發(fā)非常軟,墊的時候也要注意,最好把板子搭在床沿硬一點的地方,別讓它一按就陷下去。
要是家里實在找不到這樣的板,為了節(jié)約時間,也可以搬動,但搬動時一定要平抬,頭向后仰,保持氣道暢通。
天氣冷的時候,因為怕病人著涼,有些人會在地上鋪一層被子,或者把病人放在鋪著地毯的地板上,這樣是否影響搶救的效果呢?
可以,只要不在有彈簧的地方,比如席夢思床和沙發(fā)上實施就行,這是心臟按壓最忌諱的。因為心跳停止之后,實施心臟復蘇的目的就是通過按壓胸廓來擠壓心臟,讓心臟向外排血,人工地恢復心臟血液循環(huán)。在軟的地方按壓時,身體會隨著彈簧一起下陷,但胸廓并沒有下陷,所以完全起不到擠壓心臟的目的。
雙臂垂直 用力按壓直
病人的呼吸順暢了,這時才開始真正的按壓。按壓的時候,要左右手重疊。按壓的地方在胸骨中下1/3區(qū)域,或者2個乳頭連線的中點,就是心臟的位置。
搶救者的姿勢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扭著、歪著,也不能騎在病人身上。心外按壓一定要記住一個字?直搶救者要跪在病人的右側,臉沖著病人;雙臂繃直,肘關節(jié)固定不動,雙肩保持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向下用力、有節(jié)奏地按壓。搶救者可以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但胳膊一定要繃住勁,才能保證力量傳遞到患者胸骨上。
胸骨下陷5厘米深
按壓的力度怎么掌握?要讓胸骨下陷到一定的深度,臨床上的標準是:
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5?13歲的孩子下陷3厘米;嬰幼兒下陷2厘米小孩的胸壁薄,太用勁會導致胸骨骨折和心包破裂。
如果你記不住這么具體的數(shù)字,只要記住,不管什么對象,按壓時把胸廓按下去3?5厘米就行,小孩取下限3厘米,大人取上限5厘米,感覺到昏迷者的胸骨下陷了,才算有效。這點連醫(yī)院里的年輕大夫也很容易忽視,按壓時很快、頻率很高,但沒有深度,心臟受到的擠壓不夠,白白浪費了搶救時間。
除了按壓要有深度,人工呼吸時吹氣也要深,一定要把這口氣?送?到病人肺里。做的時候要一手捏緊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放在下頜,向下用力,把他的嘴打開,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氣,用自己的嘴蓋嚴患者的嘴,別漏氣,最后用力地把氣吹進患者的呼吸道里。只有當這口氣達到肺里,患者的胸廓才會鼓起來。
對于沒有心臟急救知識的老百姓來說,人工呼吸不太好掌握,也有人在心理上比較抗拒。國外臨床研究顯示,與單做心臟按壓相比,人工呼吸加心臟按壓反而會降低搶救的成功率,因此,目前國外一般提倡只進行心臟按壓。同時讓其他人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讓專業(yè)的急救人員盡快趕來。
保證每分鐘100下
按壓時,不能沒有規(guī)律地亂按,最好自己心里數(shù)著數(shù),按壓的頻率要快,基本上每分鐘80?100次。
做心外按壓時注意,不僅要保證每分鐘100次的頻率,還要判斷每次按壓是否有效,其標準是:每按壓心臟1次,頸動脈就跳1下。如果你自己不會判斷,就一直按壓下去,千萬不要停,觀察著病人的情況,直到急救人員趕來進行進一步的救治,包括上呼吸機、心臟除顫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83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如何釀黑糯米甜酒,黑糯米甜酒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