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特別重視人的胃氣,如果一個人得了病,飲食如常,雖病易治,如果水米不進,必然病情兇險,食量減少則氣力減弱,胃氣虛寒者較多。
1.民間俗語說胃寒民間有句俗話叫“十人九胃,十胃九寒”,是說人如果得了胃病,胃寒者居多。胃寒者會胃部冷痛,遇寒加劇,得溫則減,食欲欠佳,喜吃熱食物,不口渴,口泛清水,有時會惡心嘔吐,吐出的胃內(nèi)容物不甚酸腐,或伴見胃中水聲漉漉。一般不會有燒心泛酸,燒心泛酸是胃熱的表現(xiàn)。
2.需注意胃部保暖首先應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吃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可以少食多餐。
3.吃飯要細嚼慢咽吃飯時一定細嚼慢咽,吃飯狼吞虎咽,如風卷殘云一般只出現(xiàn)在武俠小說里,不值得效仿,老年人尤應注意,許多有胃病的人都是牙齒不好的人。
4.采取灸法胃寒患者可以用補火助陽的辦法治療,可以采取灸法。
5.食療治胃寒還可以在煮粥、作湯時加入溫中祛寒的藥食,如煮粥時可加入桂圓肉、大棗、薏米;作湯時可以加桂皮、花椒、八角、蔥姜,能夠起到治療胃寒的作用。
6.中藥治胃寒病情重者可以服中藥治療。治療胃寒有專藥,叫理中丸,原方四味藥。人參、干姜、甘草、白術(shù)各等分,具有溫中祛寒、補氣健脾的作用,對胃寒患者特別對癥。吃到何時才見效呢?服藥后覺腹中有溫熱感者才見效,如果斟酌劑量做成煎劑療效會更好。
一、胃寒是怎么一回事?
胃寒,從中醫(yī)的角度上來講,即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是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因此,胃寒患者在飲食習慣上來說,會比較喜好熱飲和熱食。
而引起胃寒患者不適的原因,則多見于下面這幾點。
①飲食因素:由于生冷食物或是冷水的刺激,而導致對胃粘膜有刺激的作用。
②不良的生活習慣:吃飯不定時、進食冷熱交替、時飽時餓等。
③精神因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矩。
④氣候因素:由于氣候突然變冷,而引起的經(jīng)常性胃痛、腹痛以及腹瀉等不適。
二、面對胃寒,我們應該改善?
1、煙酒不能沾
對于胃寒患者來說,經(jīng)常飲酒和抽煙,對于病情的好轉(zhuǎn)是不利的,反而會刺激腸胃,起到雪上加霜的效果。所以,如果是屬于胃寒情況的患者,平時盡量做到戒煙戒酒,并且對于濃茶和咖啡等較為刺激的食物也少飲用。
2、飲食方式的選擇
由于胃寒患者本身的體質(zhì)緣故,所以在飲食上,適宜以溫、軟等對腸胃有好處的粥類為主食。但要注意的是,粥的本身最好清淡一些,而且不能食用過多或過少,否則都會給腸胃帶來很大的負擔。
3、腹部保暖不能少
對于胃寒患者,特別是年紀較大的人群來說,腹部的保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平時除了要穿好保暖的衣物外,還可以適當?shù)膶Ω共窟M行一些熱敷或是按摩的手段,這樣不禁能夠緩和胃寒的情況,還有助于消化通暢哦。
4、睡前泡腳
睡前泡腳擁有許多好處,而這對于胃寒患者來說同樣適用。當我們泡腳的時候,可以祛除體內(nèi)部分的寒氣,能夠起到渾身舒暢的感覺,特別適宜用于年紀較大,而且還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畏寒患者。
5、胃寒適宜進補的食物
①蓮藕:有健脾養(yǎng)胃、養(yǎng)心安神、除煩消熱功效。鮮藕生性偏涼,生吃涼拌較難消化,故脾虛胃寒者、易腹瀉者,宜食用熟藕。
②糯米:性質(zhì)溫和,味甘,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③鯉魚:含豐富優(yōu)質(zhì)蛋白,能提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其味甘性平,能滋補脾胃,利水消腫。
俗話說得好,“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遠離胃寒的困擾,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才能恢復一個健康的腸胃哦!
胃寒,指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癥。癥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暖胃散寒。胃痛是常見毛病,但導致胃痛的原因很多,其中飲食習慣是造成胃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中醫(yī)治療胃病和西醫(yī)不同,中醫(yī)將胃部不適分為胃寒、胃熱。胃寒濕者較明顯的病癥是舌苔白膩,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醫(yī)所說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jīng)官能癥及胃粘膜脫垂等疾患均屬中醫(yī)“胃脘痛痛”的范疇。如表現(xiàn)為胃痛連綿,喜溫喜按,沒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屬虛寒。
胃寒的癥狀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
胃寒嘔吐
癥名。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谷所致的嘔吐。見《癥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胃寒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后胞門閉塞,臟氣內(nèi)阻,寒飲逆上。癥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干姜人參半夏丸。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guān),如飲食不節(jié),嗜食生冷等等。經(jīng)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脾胃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如果有幫助到你,希望能采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09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