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XiaohuixiangFOENICULI FRUCTUS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
相關(guān)名小茴、小香、小茴香、茴香、懷香、蘹香、茴香子、鹽茴、谷香、谷茴香
圖片來源教材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 山西、 黑龍江等省區(qū)。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性狀鑒別本品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殘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梗。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
飲片 鹽小茴香
形如小茴香,微鼓起,色澤加深,偶有焦斑。味微咸。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肝、腎、脾、胃經(jīng)。
性能特點本品辛香溫散,藥力稍緩。入肝、腎經(jīng),能散寒溫腎暖肝而止痛,治寒疝、睪丸偏墜及經(jīng)寒諸痛;入脾、胃經(jīng),能溫中理氣而開胃止痛,治胃寒嘔吐及寒凝氣滯之脘腹脹痛。
功效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主治病證(1)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脹痛,經(jīng)寒痛經(jīng)。
(2)胃寒嘔吐,寒凝氣滯之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溫散,故熱證及陰虛火旺者忌服。
故事清朝末年,俄羅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覽杭州西湖,正當他盡情欣賞秀麗風光之時,突然疝氣發(fā)作,痛得他捧腹大叫。這時,隨行的俄羅斯醫(yī)生束手無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薦了一位老中醫(yī)。老中醫(yī)用中藥小茴香一兩,研成粗末,讓米哈伊洛夫用二兩浙江紹興黃酒送服,大約過了20分鐘,他的疝痛奇跡般地減輕,并很快消失。得知自己的疼痛是被小茴香治好,米哈伊洛夫大呼神奇,此事一時也被傳為佳話。
經(jīng)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y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END -
回復“學習”兩個字即可加入
小茴香的網(wǎng)絡解釋是:小茴香(中藥)小茴香,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小茴香的網(wǎng)絡解釋是:小茴香(中藥)小茴香,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拼音是:xiǎohuíxiāng。注音是:ㄒ一ㄠˇㄏㄨㄟ_ㄒ一ㄤ。結(jié)構(gòu)是:小(獨體結(jié)構(gòu))茴(上下結(jié)構(gòu))香(上下結(jié)構(gòu))。
小茴香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傘形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強烈香氣,表面有白粉。果實形似大麥,有辛辣香氣,為我國傳統(tǒng)調(diào)味香料。盛產(chǎn)于山西、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二、引證解釋
⒈傘形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強烈香氣,表面有白粉。果實形似大麥,有辛辣香氣,為我國傳統(tǒng)調(diào)味香料。盛產(chǎn)于山西、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三、國語詞典
蒔蘿的別名。參見「蒔蘿」條。詞語翻譯英語fennel,fennelseed德語Fenchel(S)_法語fenouil
關(guān)于小茴香的單詞
dill
關(guān)于小茴香的成語
小恩小惠班香宋艷國色天香小手小腳小小不言小打小鬧
關(guān)于小茴香的詞語
一瓣香國色天香班香宋艷燒高香花香鳥語香火緣
關(guān)于小茴香的造句
1、他們與大蒜、青蔥、蓬蒿、龍篙、麝香草、月桂葉、牛至、和小茴香可以可口地混合,且也時常與橄欖、胡椒粉和西班牙混合。
2、鷹嘴豆是一個很好的箔像強烈香料咖喱粉,小茴香和辣椒,所以添加在沙拉,湯和意大利面食。
3、周宣光著膀子穿著一條緊繃繃鼓囊囊的小內(nèi)褲走出閨房,小茴香正給他端水來洗漱,抬眼看到,驚得手里的銅盆都打掉了,掉頭就跑。
4、周宣沒想到小茴香這么多情善感,心里汗汗的,沒騙到小姐先騙到丫頭,只是這丫頭也太小了點,才十三歲,暫時沒興趣。
5、不管怎么說,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diào)制而成,其中黃姜是主料。
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小茴香的詳細信息
中藥里小茴香用的是其果實,中醫(yī)認為它性辛、溫,歸肝、腎、膀胱、胃經(jīng),主要功效為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臨床應用比較廣泛。
首先,小茴香經(jīng)常用于胃痛的治療?,F(xiàn)代人有胃病的不少,生活壓力大,吃飯不規(guī)律等等都是罪魁禍首。臨床常見一種寒性的胃痛,不能吃冷東西,嚴重的可能吃置于常溫的食物都不行,萬一吃了冷的會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并且這種胃痛通常喜溫喜按,用熱水袋捂著或者用艾灸熏過可以緩解。這樣的胃痛就是小茴香的適應癥,可以將小茴香入方藥,也能單味研末沖服。
第二,小茴香常用于痛經(jīng)的治療。痛經(jīng)是常見的月經(jīng)病,臨床以寒性痛經(jīng)為多見,疼的嚴重會有汗出肢冷、惡心欲吐或者牽連頭痛的情況,往往也是得溫則舒。臨床多用溫經(jīng)湯加減,常加小茴香,既能散寒又能止痛。
第三,小茴香常用于疝氣的治療。金代醫(yī)家李東垣有一張名方——天臺烏藥散,就是小茴香、烏藥、木香、高良姜、青皮等藥物組成的,常用于治療氣滯寒凝的小腸疝氣。
其實小茴香的臨床應用遠遠不止上文提到的三種,還可以用來治療腎虛腰痛、脅下疼痛、嘔吐泄瀉、睪丸偏墜等疾病。總體來說,以寒證為主,《醫(yī)林纂要》有言:“茴香,大補命門,而圣達于膻中之上,命門火固,則脾胃能化水谷而氣血生,諸寒皆散矣?!?br>
但凡藥物都是有偏性的,有適應的病癥就有不適應的病癥。 一般而言,陰虛火旺者就要慎用小茴香了 ,如若用反,不僅不能治病,還會致病。
……
《唐本草》:"主諸瘺、霍亂及蛇傷。"
《開寶本草》:"主膀胱、腎間冷氣及盲腸氣,調(diào)中止痛,嘔吐。"
《日華子本草》:"治干、濕腳氣并腎勞頹疝氣,開胃下食(’食’一作’氣’),治膀胱痛,陰疼。"
李杲:"補命門不足。"
《傷寒蘊要》:"暖丹田。"
《玉揪藥解》:"治水土濕寒,腰痛腳氣,固瘕寒疝。"
《本草求真》:"肝經(jīng)虛火從左上沖頭面者用之。"
《隨息居飲食譜》:"殺蟲辟穢,制魚肉腥臊冷滯諸毒。"
《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治慢性氣管炎。"
《吉林中草藥》:"散寒止痛。治疝氣,腎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遺尿。"
茴香藥用
用于疝氣,小腹冷痛、脹滿:
小茴香16克,胡椒10克。研末,酒糊為丸,每次服3——6克,溫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用于肝胃氣滯,脘腹脅下脹痛:
小茴香30克,枳殼15克。微炒研末,每次服6克,溫開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氣行滯的枳殼,共奏理氣止痛之效。
治痛經(jīng):
取小茴香10克,加生姜3片,水煎后分2次服,在月經(jīng)來潮前的3——5日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3——5劑??蛇B用3——5個月經(jīng)周期。
治小腸氣痛不可忍者:
杏仁一兩,蔥白(和根搗,焙干)半兩,舶上茴香一兩。上為末。每服三大錢,空心溫胡桃酒調(diào)下。(《續(xù)本事方》)或用大茴香、荔枝核(炒黑)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孫天仁集效方》)
治小腸氣腹痛:
茴香、胡椒等分。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三因方》小茴香丸)
治寒疝疼痛:
川楝子四錢,木香三錢,茴香二錢,吳茱萸一錢(湯泡),長流水煎。(《醫(yī)方集解》導氣湯)
治疝氣入腎:
茴香炒作二包,更換熨之。(《簡便單方》)
治腎虛腰痛,轉(zhuǎn)側(cè)不能,嗜臥疲弱者:
茴香(炒)研末。破開豬腰子,作薄片,不令斷,層層摻藥末,水紙裹,煨熟,細嚼,酒咽。(《證治要訣》)
治脅下疼痛:
小茴香一兩(炒),枳殼五錢(麩炒)。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diào)下。(《袖珍方》)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烏藥根各二錢,炒香附三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治小便夜多及引飲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凈,入少鹽,炒為末,用純糯米餈一手大,臨臥炙令軟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溫酒送下。(《普濟方》)
治遺尿:
小茴香二錢,桑螵蛸五錢。裝入豬尿胞內(nèi),焙干研末。每次一錢,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治睪丸腫:
小茴香、蒼耳子各三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治傷寒脫陽,小便不通:
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調(diào)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元方》)
治蛇咬久潰:
小茴香搗末敷之。(《千金方》)
大小便閉,鼓脹氣促:
用八角茴香七個、大麻半兩,共研為末,加生蔥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湯,調(diào)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茴香的做法
茴香做法指導
小茴香的種實是調(diào)味品,其莖葉部分即茴香菜。
大、小茴香均是常用調(diào)料,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發(fā)霉茴香勿吃。茴香菜作餡應先用開水焯過。
茴香的做法
涼拌茴香頭
材料:
茴香頭、檸檬、芫荽、黃甜椒、蒜。
做法:
(1)茴香頭洗凈,切掉頭尾;
(2)將茴香頭切成較細的絲;
(3)將茴香頭絲泡在冰水里,擠上半個檸檬汁浸泡10-20分鐘;
(4)黃甜椒切較細的絲;
(5)芫荽切小段;
(6)橄欖油、檸檬汁(少)、香醋、生抽、鹽、蜂蜜、蒜蓉勾兌成調(diào)味汁;
(7)浸泡冰水的茴香頭絲、黃甜椒絲、芫荽段放入大碗,加調(diào)味汁拌勻;
(8)上桌前加少許紅辣椒添色即可。
茴香餃子
材料:
茴香、肉餡(豬肉)、蔥、姜、五香粉、鹽、雞精、香油、生抽、餃子皮、水、色拉油。
做法:
(1)茴香洗凈后先控水份,將蔥姜剁碎后放入肉餡里。
(2)在肉餡里調(diào)入適量的鹽、雞精、生抽、五香粉。再用燒熱的色拉油潑香,拌勻之前放入香油,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3)將控去水份的茴香切碎,放入肉餡里。用筷子將餡攪拌均勻,也是順一個方向拌勻。
(4)然后開始包餃子。
(5)坐鍋水,鍋開后下餃子即可。
茴香鯽魚火鍋
材料:
小茴香30克,鯽魚4條。精制油50克,姜5克,蒜5克,蔥5克,味精10克,雞精20克,胡椒粉5克,料酒20克,白湯2500克。
做法:
(1)鯽魚去鰓,鱗和內(nèi)臟,洗凈,先用鹽,料酒,姜,蔥碼味,10分鐘后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
(2)姜蒜切成2毫米厚的指甲片,蔥切成“馬耳朵”形。
(3)炒鍋置火上,下油加熱,下姜蒜片,蔥,炒香,摻白湯,放鯽魚,味精,雞精,胡椒粉,料酒,茴香,燒沸,去盡浮沫,起鍋入盆,上臺即可。
茴香雞肉炒蛋
材料:
雞腿2個,茴香20克,雞蛋2個,色拉油5克,食鹽1克,姜少許,料酒5克,芝麻適量,燒汁10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
(1)準備好食材
(2)雞腿用刀豎切一刀,再在根部切一圈斷根,然后用刀順著切口把雞肉往下推,將雞腿肉拆分出來,雞腿骨另用。
(3)將雞腿肉切成條狀,加入鹽、姜末、白胡椒粉、料酒腌制15分鐘。
(4)取茴香,切去根須并摘去枯葉,洗凈后切碎備用。
(5)雞蛋磕入碗中,打散成蛋液,加少許鹽調(diào)味。
(6)平底鍋燒熱,倒入油,下雞肉,攤平,調(diào)成小火慢慢煸出雞油,雞肉表面也焦黃,然后倒入照燒汁,慢火燜10分鐘,中途翻一次面均勻入味。
(7)此時倒入茴香碎,用鏟子翻拌均勻
(8)調(diào)成大火,茴香味道升騰而起時,馬上倒入蛋液,使蛋液緊緊包裹住雞腿肉,翻炒幾下即可出鍋,撒上炒香的黑芝麻點綴其間即可
茴香宜禁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適宜痙攣疼痛者、白細胞減少癥患者;
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多食會傷目、長瘡。
小茴香用藥禁忌
由于多食茴香會有損傷視力的副作用產(chǎn)生,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應以10克為上限。而性燥熱,較適合虛寒體質(zhì)食之,每次食用的量也不宜過多。
不良反應:過敏。
陰虛火旺者禁服。
《本草匯言》:“倘胃、腎多火,得熱即嘔,得熱即痛,得熱即脹諸證,與陽道數(shù)舉、精滑夢遺者,宜斟酌用也?!?/p>
《本草述》:“若小腸、膀胱并胃腑之證患于熱者,投之反增其疾也?!?/p>
《得配本草》:“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p>
上一頁全文完(共 19808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7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下一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