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病有病所,藥有藥位,辨證上加入引經(jīng)藥可以提高療效。1、按經(jīng)脈選藥:據(jù)歷代醫(yī)家經(jīng)驗,常用的引經(jīng)藥,按部位來歸類:1. 引藥達頭兩側(cè):川芎。2. 引藥達額頭:白芷。3. 引藥達鼻部:蒼耳子、辛夷花。4. 引藥達目:菊花。5. 引藥上行于頭:蔓荊子。6. 引藥達巔頂:藁本。7. 引藥達右上肢的為桑枝。8. 引藥達左上肢的為桂枝;9. 引藥達背部:姜黃、防風。10. 引藥達頸部:葛根。11. 引藥達胸腹部:木香、砂仁。12. 引藥達腰背部:杜仲、川斷。13. 引藥達下肢:木瓜、牛膝、雞血藤、防己 。14. 引藥達少腹部:小茴香、艾葉。15. 引藥達皮膚:蟬蛻。16. 引藥走督脈:狗脊。17. 引藥入肺:桑白皮。18. 引藥入胃:半夏。19. 引藥入心:丹參、黃連、菖蒲。20. 引藥入肝:柴胡、當歸。21. 引藥入骨:威靈仙、油松節(jié)。22. 引藥入脾:蒼術(shù)、白術(shù)。23. 引藥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24. 引藥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荊子。25.引藥入任脈:土鱉蟲,桃仁。
有些藥引子有用,如生姜,它有發(fā)散作用,有些醫(yī)師在治感冒時開中藥方子時會交待病人用生姜作藥引;但多數(shù)藥引是無聊的,甚至是醫(yī)師故作高明用一些毫無作用的東西作藥引,有些藥引是很難找到的,使得開方醫(yī)生更顯得高明。
為什么藿香正氣水那么難喝
為什么藿香正氣水那么難喝?說起藿香正氣水,大家都很熟悉,肚子不舒服或者吃錯東西的時候,都會去藥店買來喝,這個可以治療肚子和腸胃不舒服。有的人會覺得藿香正氣水難喝,下面來看看為什么藿香正氣水那么難喝吧!
為什么藿香正氣水那么難喝1藿香正氣水之所以難喝,這和它的組成成成分有很大的關(guān)系,藿香正氣水由:蒼術(shù),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組成,除了有中藥的味道外,藿香正氣水其實是用酒做藥引子,這就是它為何難喝的秘密了。
藿香正氣水難喝怎么辦?
既然藿香正氣水很難喝,那么,有什么辦法能夠輕松喝藿香正氣水嗎?下面就網(wǎng)友的回答,我們做了一下梳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法,僅供參考。
1、稀釋以后喝:
這個方法最實用,就是把藿香正氣水用溫水稀釋后再喝,這樣味道就變淡了,而且不影響藥物的效果。
2、捏著鼻子喝:
捏著鼻子喝完,然后再用水漱口即可。
3、和糖水混在一起喝:
這個方法雖然能淡化藿香正氣水的味道,但是,會不會影響藥效目前還不清楚。
4、一口法:
通常藿香正氣水10ml一支,因此,狠狠心,倒進嘴里一口喝下去,在味覺還未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漱口即可。
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的區(qū)別
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表面看起來都是液體制劑,但是從生產(chǎn)工藝到口感均有很大的區(qū)別。
1、處方不同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藿香正氣水含有乙醇,而藿香正氣口服液不含有乙醇。
2、制作方式不同
藿香正氣水主要采取乙醇滲漉法和水煎煮法制取,藿香正氣口服液在生產(chǎn)工藝方面主要采取加水回流蒸餾法和水煎煮法制取。
3、適合癥狀不同
藿香正氣水:適用于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惡寒發(fā)熱、胸膈滿悶、惡心嘔吐也能用。注意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
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成藥名。為祛暑劑,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腸胃型感冒見上述癥候者
4、口感不同
藿香正氣水療效明顯,但口感較差,比較難喝;藿香正氣口服液是藿香正氣水的換代產(chǎn)品,不含酒精,口感好,對腸胃無刺激,尤其適合老人、婦女及兒童服用。
藿香正氣水的功效與作用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除此之外,還能對小兒痱子、凍瘡、皮膚瘙癢、濕疹和汗疹、蚊蟲叮咬、抑菌、抗病毒、發(fā)汗、解熱、調(diào)整腸胃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藿香正氣水多少錢?
通常藿香正氣水是10ml一支,一盒10支,價格在幾塊到十幾塊不等。
藿香正氣水不能與頭孢類藥物同時服用
1、藿香正氣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
乙醇進入人體,在肝臟被代謝成乙醛,而乙醛繼續(xù)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乙酸,乙酸最終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完成代謝過程。
2、影響乙醛代謝
如果在服用藿香正氣水的期間使用了頭孢類抗生素,那么就會影響乙醛在身體內(nèi)部的代謝,大量的乙醛堆積在身體里,會出現(xiàn)面部潮紅、出汗、眼結(jié)膜充血、視覺模糊、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大量服用藿香正氣水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xiàn)胸痛、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及死亡等現(xiàn)象,醫(yī)學上稱呼這種現(xiàn)象為“雙硫侖樣反應”。
且通常名字中含有“酊”字的藥物,都含有酒精,不可與頭孢、甲硝銼等同時服用。即使停藥后一兩周內(nèi)也要遠離酒精。
但是網(wǎng)傳的“頭孢菌素與藿香正氣水同服=死亡”并沒有那么夸張,一般情況下只喝了一支藿香正氣水的情況下,乙醇含量是很少的,對人體的影響不大。只有在大量飲酒,同時使用大劑量頭孢菌素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如果搶救不及時的情況下,不排除致死的可能性。
藿香正氣水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喝藿香正氣水能開車嗎?
藿香正氣水含有酒精,藿香正氣水說明書中第6條明確標示了“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的文字,藿香正氣水喝后不能開車。通常在喝了藿香正氣水之30分鐘后開車更可靠。
為什么藿香正氣水那么難喝2藿香正氣水含酒精,樓主藿香正氣丸不含酒精,你可以吃藿香正氣丸沒那么難吃。藿香正氣水不難喝也不好喝,冬天沒果真了,懶得買,我就拆板藍根喝,還有人狂P的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沖劑,含糖的'還算好喝,不含糖的一般,涼涼的像薄荷。
為什么藿香正氣水要加酒精?
1、防腐
藿香正氣水很早以前就研發(fā)出來了,那時的配方就是含有酒精的,但之前的醫(yī)療水平不大好,只能用酒精作為延長藥物的防腐溶劑,來保護好其中的中藥成分,延長保質(zhì)期,因此藿香正氣水里面加入酒精的首要原因就是防腐。
2、幫助中藥的某些有效成分溶解
酒精是種在制藥中常用到的輔料,做為溶劑,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某些藥物的溶解度及穩(wěn)定作用,如生物堿、甙類等有效萬分均能溶解在不同濃度的乙醇中,而在藿香正氣水中乙醇作為半極性溶劑,可與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劑任意比例混合,且能溶解大部分有機藥物和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堿幾其鹽類、揮發(fā)油(陳皮、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樹脂、鞣質(zhì)、有機酸和色素等。
3、加快藥物吸收
酒精本身可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人喝后,會立即吸收產(chǎn)生藥效,因此很多人喝過加酒精的藿香正氣水都覺得比沒有加酒精的藿香正氣液要見效快。
“藥引”一詞來源于宋朝。當時和劑局、惠民局等官辦藥局將中藥制作成丸劑等易于攜帶的成品。遇到病人,結(jié)合病人的特點,分別添加適合病人的藥物,其中被添加的藥物就被視作引經(jīng)藥。宋朝之后,由于歷朝并沒有將和劑局與惠民局這個制度延續(xù)下來,成藥就漸漸沒有人使用了。明清以來,用藥方式已逐漸恢復成了以湯藥為主的傳統(tǒng)模式,但“藥引”這個說法卻還是延續(xù)了下來,不過概念發(fā)生了變化。
《串雅內(nèi)編》指出:“外感蔥白湯下,內(nèi)傷米湯下,痰病姜湯下,火病白水下,余可類推?!庇械纳踔烈环綌?shù)引,隨證應用,藥引子在處方中的作用實有畫龍點睛之妙,也體現(xiàn)了中醫(yī)文化之博大精深。后來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情況,即有的醫(yī)生認為,每方必加一味藥引,如沒藥引此方就沒效果。而有人認為,這有點自我私利性,是推卸責任的故弄玄虛。
現(xiàn)在中醫(yī)如何應用藥引呢? 首先是增強療效: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用熱乎的姜湯送服能增強疏散風邪的作用;或吃完藥喝上一碗熱稀粥,既暖胃又發(fā)汗,都能增強藥物的療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藥湯劑,常放入大棗;產(chǎn)后淤血多,常會用到生化湯或生化丸,最好用紅糖送服,以增強補血散寒、祛淤的功效。其次是直達病處:服用治療腎虛的中藥或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等,最好用淡鹽水送服。
中醫(yī)認為,鹽味咸,可引藥入腎,作為藥引能幫助藥物直達病變處,更好地發(fā)揮補腎的作用。在中藥湯劑中,還有些特定的“引經(jīng)藥”。如頭暈腦漲等頭部不適,常用荷葉、菊花;病位在胸部,常用桔梗、瓜蔞;在兩側(cè)脅肋常用柴胡、青皮;在腰部常用杜仲、川斷;在上肢常用桂枝、桑枝;在下肢常用牛膝、木瓜,都能使藥效“瞄準”病變處。此外,藥引可以緩解“毒性”:清熱解毒藥藥性寒涼容易傷胃,含貝殼礦石類的中藥較難消化,都需要用米湯送服,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顧護胃氣。服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藥物時,常常用紅棗做藥引,以緩解毒性。
藥引的種類繁多,但以單味藥為多。例如桔梗開宣肺氣,引藥上行,上焦病變多用;牛膝補腎強筋,引藥下行,下焦病證可投;治太陽經(jīng)病用羌活、防風;陽明經(jīng)病用升麻、葛根;少陽經(jīng)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臨證驗之,多有裨益。
藥引子的選用,主要依據(jù)疾病的性質(zhì),另外與當?shù)氐娘嬍沉曅?、用藥習慣、風土人情等因素亦有關(guān)聯(lián)。其實藥引子沒那么神秘,它是中醫(yī)學中獨特的配伍形式,能引導諸藥直達病所,適應病情的需要,以更好發(fā)揮臨床療效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7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膽石梔子湯治療小兒眨眼效果好